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8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群体共识到集体共情:旅游价值作用下民族村寨族群认同感凝聚的路径研究
1
作者 曾韬 罗秋菊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1,共7页
旅游价值是重塑民族文化自信、凝聚族群认同感的重要激发因素。本文针对贵州千户苗寨旅游发展实践,应用软式阶梯访谈,递进式探索旅游价值作用下民族村寨族群认同感从唤醒到凝聚的动态路径。研究发现:族群意识的唤醒得益于价值共识、价... 旅游价值是重塑民族文化自信、凝聚族群认同感的重要激发因素。本文针对贵州千户苗寨旅游发展实践,应用软式阶梯访谈,递进式探索旅游价值作用下民族村寨族群认同感从唤醒到凝聚的动态路径。研究发现:族群意识的唤醒得益于价值共识、价值保全、价值再生与价值联动的动态激活;旅游价值激活下族群认同感逐渐建构,聚焦于特异积极化、社会归因与主体间整体化的自我范畴化;自我范畴化加强了族群互依,通过将院落结构编织为聚落体系,弱化群内偏差,强化集体有机团结;集体有机团结语境下地方感纽带得以再造,凝聚集体情感并施行为共有家园的守护责任,体现了利益、观念与情感多重嵌套下族群意识再范畴化的命运共同体构建逻辑。研究从学理上解明旅游价值构建族群认同感的理论联结,也为民族乡村族群意识“自下而上”克服群体偏差、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价值 族群认同感 唤醒 建构 凝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老区居民对地方红色资源的旅游价值感知研究--以甘肃南梁为例
2
作者 李东泽 张雪晴 冯程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5年第2期312-320,共9页
革命老区居民是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群体,研究该群体对地方红色资源的旅游价值感知,对革命老区实现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甘肃省南梁革命老区为案例地,构建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社会情感价值等4个维度的红... 革命老区居民是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群体,研究该群体对地方红色资源的旅游价值感知,对革命老区实现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甘肃省南梁革命老区为案例地,构建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社会情感价值等4个维度的红色资源旅游价值感知量表,运用IPA分析方法,比较甘肃南梁革命老区居民对各因子期望(重要性)和实际感知(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南梁革命老区居民对当地红色资源的保护程度、加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道德建设、增进居民团结、增进社区凝聚力等4个方面期望较高,满意度较低;对红色资源本身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程度感知方面,期望值和实际感知较为一致,均处在高值区;当地居民对红色资源开发促进本地农产品销售和考察研究价值的期望值和满意度均位于低值区。建议应重视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的社会情感价值,通过综合开发提高当地居民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获得感,增强社区凝聚力;同时应创新植入农旅融合、红色研学等新业态和新模式,通过红色旅游进一步赋能农特产品,以研学活动拓展红色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资源 旅游价值 期望 感知 居民 革命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基因传承视域下毛泽东诗词旅游价值的挖掘及开发探究
3
作者 汪丽珍 吴春芳 +1 位作者 周晓雷 杨颖 《商展经济》 2024年第17期89-92,共4页
本文研究发现:毛泽东诗词是我国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旅游审美价值、旅游文化提升价值及历史见证与思想教育价值可以挖掘,有助于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但目前毛泽东诗词旅游开发存在诗词旅游活动体验性有待深化、缺... 本文研究发现:毛泽东诗词是我国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旅游审美价值、旅游文化提升价值及历史见证与思想教育价值可以挖掘,有助于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但目前毛泽东诗词旅游开发存在诗词旅游活动体验性有待深化、缺乏对潜在旅游价值的评估、对相关旅游者群体的文化门槛高导致受众面窄、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为使毛泽东诗词更好地成为一种旅游吸引物,需要加强对毛泽东诗词的深入学习和系统研究,创新诗词旅游营销手段,并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打造诗词标签式红色旅游目的地,注重毛泽东诗词与景观相结合,实现诗词与旅游经济的良性循环,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旅游 诗词旅游 红色基因 毛泽东诗词 旅游价值 文旅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红色诗词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探究
4
作者 周晓雷 汪丽珍 梁静茹 《商展经济》 2024年第18期79-82,共4页
随着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成为当下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老一辈革命者在江西省创作了大量红色诗词作品,在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强化旅游文化赋能与历史传承、深化旅游者情感体验及对旅游者的精神激励等方面... 随着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成为当下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老一辈革命者在江西省创作了大量红色诗词作品,在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强化旅游文化赋能与历史传承、深化旅游者情感体验及对旅游者的精神激励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目前江西省红色诗词旅游产品开发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红色旅游地很少从红色诗词中提炼宣传口号、红色诗词旅游者群体的文化门槛较高导致受众面偏窄、红色诗词旅游活动体验性有待于深化、缺乏对潜在旅游价值的评估等。据此,本文提出从红色诗词中提炼旅游地形象宣传口号、利用网络媒体平台与名人效应加大红色诗词旅游地的宣传、设计“红色诗词旅游+”的个性化配套体验产品、根据红色诗词描绘的场景打造诗意情景体验项目、提高旅游从业者的红色诗词文化素质等方面加强对江西省红色诗词旅游产品的开发,有利于推动江西红色旅游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红色诗词 旅游价值 文化自信 红色革命基因 文旅融合 旅游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野县付庙村旅游价值和保护发展研究
5
作者 于辉 邓淞源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12期27-31,共5页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但随着社会快速发展,许多传统村落面临着严重的消失与损失。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之一,文化旅游开发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新机遇。文中以菏泽市巨野县付庙村为例,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探讨...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但随着社会快速发展,许多传统村落面临着严重的消失与损失。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之一,文化旅游开发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新机遇。文中以菏泽市巨野县付庙村为例,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探讨此村的保护与发展现状。通过分类汇总法,深入分析付庙村的旅游价值,明确它在未来旅游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发展策略,以期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旅游价值 保护发展 付庙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游价值链模型的旅游业态团化进程及模式探究——以华侨城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文萍 许春晓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23,共15页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旅游业态团化作为产业高质量供给的一种体现,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界定旅游业态团化概念,对华侨城旅游事业发展历程展开案例研究,凝练出旅游业态团化路径图,为产业及企业发展提供启示。研究发...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旅游业态团化作为产业高质量供给的一种体现,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界定旅游业态团化概念,对华侨城旅游事业发展历程展开案例研究,凝练出旅游业态团化路径图,为产业及企业发展提供启示。研究发现:1)以旅游价值链为基础的旅游业态团化进程分为线型无核、线型单核和树型多核3阶段,3阶段旅游业态是由点到组、由组到团的演进过程;2)旅游业态团化模式有环节渗透式、链条重组式和网状重构式,3种模式是旅游产业从内部融合到跨界融合再到叠式融合的递进过程;3)旅游业态团化过程表征着产业大融合,揭示了产业纵横交错、深度融合的路径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态 旅游价值 旅游业态团化 团化模式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价值共创促进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明庆忠 韩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8,共13页
旅游价值共创能有效推动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发展.文章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对旅游促进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分析,以云南多案例剖析旅游多主体间价值共创促进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实践路径.研究发现:1)“主体间整体性”是旅游价值共... 旅游价值共创能有效推动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发展.文章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对旅游促进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分析,以云南多案例剖析旅游多主体间价值共创促进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实践路径.研究发现:1)“主体间整体性”是旅游价值共创与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关系的“系统性基础”;2)共享“资源”基础、共通“互动”本质、共推“价值”协同、共契“因果”链条是旅游价值共创促进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内在逻辑;3)旅游者资源主导、外来旅游经营者资源带动、村寨旅游精英协同村民推动、跨村村民间协同、政府与村寨协同、村寨集体经济跨产业价值协同是旅游主体间价值共创促进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主要实践路径;4)旅游主体间依据各自价值主张进行资源匹配,从操作性资源到对象性资源的整合中实现服务交换,资源流动、整合中推动现代化要素的在地村寨融入和适应性演化是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直接动力.研究为推动民族村寨旅游与乡村现代化可持续融合、发展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理解旅游推动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内在价值和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旅游价值共创 促进逻辑 实践路径 中国式乡村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价值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姗姗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4期45-47,共3页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研价值、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等六个方面对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价值进行研究,建立价值评价体系,并应用于青岛市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价值评价,结合青岛市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发展现状,...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研价值、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等六个方面对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价值进行研究,建立价值评价体系,并应用于青岛市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价值评价,结合青岛市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发展现状,提出深挖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内涵、将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资源相结合、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平衡开发力度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 旅游价值 历史文化街区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村寨旅游价值提升民族认同感的路径研究
9
作者 曾韬 罗秋菊 +2 位作者 张海燕 刘美新 胡佩珊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0,共9页
以手段目标链理论为指导,结合软式阶梯法与硬式阶梯法深入多个民族村寨获取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与层次结构分析法,系统建构旅游价值提升民族认同感的关系路径。结果显示,在民族村寨旅游价值提升路径中,民族认同感呈现整体性、发散性与... 以手段目标链理论为指导,结合软式阶梯法与硬式阶梯法深入多个民族村寨获取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与层次结构分析法,系统建构旅游价值提升民族认同感的关系路径。结果显示,在民族村寨旅游价值提升路径中,民族认同感呈现整体性、发散性与汇聚性的多层次网络建构过程;旅游价值提升民族认同感的路径为认知—探索—共情—承诺—文化同源归因。研究进一步推导出路径的形成机制:民族资源的有机结合是民族认同意识成长的基础;文化共享活动生产的情感共鸣是民族认同感凝聚的内生动力;身份重构作用下的荣耀性情感是民族认同感融合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旅游价值 认同感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旅游价值
10
作者 洪瑶 李幸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9期32-33,共2页
景德镇作为世界著名的“瓷都”,其陶瓷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景德镇陶瓷文化展示出独特的旅游价值。本论文首先回顾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其作为旅... 景德镇作为世界著名的“瓷都”,其陶瓷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景德镇陶瓷文化展示出独特的旅游价值。本论文首先回顾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其作为旅游资源的优势,包括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工艺体验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接着,探讨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多重旅游价值,包括文化传承与教育价值、经济价值、国际文化交流与生态价值。最后,提出通过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丰富文化体验项目、整合旅游资源和提升服务质量等策略,进一步提升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旅游价值。通过合理的开发与保护,景德镇陶瓷文化将在未来旅游市场中持续展现其魅力与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陶瓷 文化旅游 文化传承 旅游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舟文化视角下城中村旅游价值研究——以桂林市七星区“东郊八村”为例
11
作者 陈利花 林兵 《城市建筑》 2024年第3期124-128,共5页
为更好地促进桂林旅游业发展,文章以桂林市七星区“东郊八村”为研究对象,以桂林龙舟传统文化为视角,首先系统梳理了桂林龙舟文化特色和分布特征,提升人们对桂林传统龙舟文化的认识和民俗旅游了解程度;其次深入研究“东郊八村”的地理... 为更好地促进桂林旅游业发展,文章以桂林市七星区“东郊八村”为研究对象,以桂林龙舟传统文化为视角,首先系统梳理了桂林龙舟文化特色和分布特征,提升人们对桂林传统龙舟文化的认识和民俗旅游了解程度;其次深入研究“东郊八村”的地理区位、传统文化、历史遗存和自然景观等旅游价值;最后,结合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从保护龙舟文化的角度提出打造桂林龙舟文化旅游圈、促进旅游业与其他服务业融合发展、树立城中村传统旅游节庆品牌意识、积极拓展旅游元素等四条城中村旅游发展策略,助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龙舟文化 城中村旅游价值 桂林市七星区 东郊八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游者的旅游价值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寿鹏 《旅游科学》 CSSCI 2011年第6期55-64,共10页
本文从旅游者的角度来探讨旅游价值的内在逻辑。基于价值的"效用论"定义,本文认为,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应作为旅游价值的客体,旅游者自身、社会、自然则构成旅游价值的主体,因此旅游价值是由精神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道德... 本文从旅游者的角度来探讨旅游价值的内在逻辑。基于价值的"效用论"定义,本文认为,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应作为旅游价值的客体,旅游者自身、社会、自然则构成旅游价值的主体,因此旅游价值是由精神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道德价值所构成。本文给出了旅游价值净值模型,并就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与理论价值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旅游价值 旅游价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我国国内旅游价值链重构路径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振家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3-109,共7页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爆发成为我国国内旅游价值链重构的外生变量。在这一外部条件作用下,旅游消费者、旅游企业、旅游产业以及相关国家政策作为内生驱动力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方视野共同推进了国内旅游价值链重构进程。在对旅游价...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爆发成为我国国内旅游价值链重构的外生变量。在这一外部条件作用下,旅游消费者、旅游企业、旅游产业以及相关国家政策作为内生驱动力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方视野共同推进了国内旅游价值链重构进程。在对旅游价值链、价值链重构以及旅游价值链重构等核心概念进行解读之后,一系列关键要素被提炼出来并构成了本文中我国国内旅游价值链重构的核心路径,主要包括对旅游者消费习惯和需求的再认知;旅游企业在价值链条中角色与功能的再定位;旅游企业集团化与价值共创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旅游企业进一步完善线上价值链;整个旅游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宏观政策驱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国内旅游 旅游价值 价值链重构 旅游价值链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北坡森林旅游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光 黄虎国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55-57,共3页
在分析长白山森林旅游资源的基础上 ,用旅行费用法计算了 2 0 0 0年度长白山北坡森林旅游价值 .
关键词 长白山北坡 国内旅游价值 国外旅游价值 森林旅游 旅行费用法 旅游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节庆的旅游价值构成探析
15
作者 吴信值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45-48,共4页
从民族节庆旅游价值的研究成果来看,民族节庆的旅游价值主要由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价值构成。这说明了不少学者主要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来探讨民族节庆的旅游价值,而对旅游者这一重要的价值主体考虑不足。在分... 从民族节庆旅游价值的研究成果来看,民族节庆的旅游价值主要由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价值构成。这说明了不少学者主要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来探讨民族节庆的旅游价值,而对旅游者这一重要的价值主体考虑不足。在分析民族节庆旅游价值时,应首先着眼于旅游者的需要,充分考虑到民族节庆对旅游者的意义,以此为基础构建一个合理的民族节庆旅游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节庆 旅游价值 旅游价值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评估研究 被引量:137
16
作者 薛达元 包浩生 李文华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0-145,共6页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费用支出法、旅行费用法(TCM)及条件价值法(CVM)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进行了评估。旅游价值估算为游客的旅行费用支出、消费者剩余、时间价值和其他花费之和。计算消费者剩余使用了...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费用支出法、旅行费用法(TCM)及条件价值法(CVM)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进行了评估。旅游价值估算为游客的旅行费用支出、消费者剩余、时间价值和其他花费之和。计算消费者剩余使用了国外流行的TCM技术,通过全国地理小区划分和3131位游客的现场抽样调查,计算出游客出发小区的旅游率,建立了旅游率与人口、收入、旅行费用及旅行时间等因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和“供给—需求曲线”,求出全体游客的消费者剩余。计算结果表明,1996年长白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为43205万元,其中国内旅游价值13783万元,国外旅游价值29422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自然保护区 旅游价值 长白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创新和森林生态旅游价值的实现 被引量:10
17
作者 吴伟光 沈月琴 +3 位作者 顾蕾 徐秀英 李兰英 周国模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0-314,共5页
森林具有巨大的生态外部性 ,市场调节将出现失灵 ,应通过政府干预的方式加以解决 ,这一传统观点忽视了政府干预的成本和能力问题。以浙江省临安市临目乡发展生态旅游为例 ,在对临目乡生态旅游兴起的背景、条件和效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 森林具有巨大的生态外部性 ,市场调节将出现失灵 ,应通过政府干预的方式加以解决 ,这一传统观点忽视了政府干预的成本和能力问题。以浙江省临安市临目乡发展生态旅游为例 ,在对临目乡生态旅游兴起的背景、条件和效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指出当具备一定条件时 ,经适当的制度创新 ,开发生态旅游 ,可以部分实现森林生态价值 ,即通过市场机制解决森林外部性问题。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外部性 制度创新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森林生态 旅游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权多目的地TCM模型及其在游憩资源旅游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以武夷山景区为例 被引量:28
18
作者 许丽忠 张江山 +1 位作者 王菲凤 李国业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36,共9页
多目的地环程旅行问题是TCM模型研究应用的难点和热点,减少费用分成权重确定中的主观因素成为旅游价值评估的关键性问题。论文提出基于熵权的费用分成法,综合考虑了游客在旅游区的消费情况、旅游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等多方面影响因... 多目的地环程旅行问题是TCM模型研究应用的难点和热点,减少费用分成权重确定中的主观因素成为旅游价值评估的关键性问题。论文提出基于熵权的费用分成法,综合考虑了游客在旅游区的消费情况、旅游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等多方面影响因素,权重确定完全基于组合景点间的差异,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使费用分成合理、科学。通过对武夷山景区国内旅游价值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2,002年武夷山景区游憩资源的国内旅游价值为22.301×108元,其中消费者支出15.407×108元,人均实际支出1 452元;消费者剩余6.894×108元,人均消费者剩余为650元。研究结果表明,熵权多目的地TCM模型是正确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的地 游憩资源 旅游价值 旅行费用法(TCM) 熵权 武夷山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与开发 被引量:61
19
作者 肖刚 肖海 石惠春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107-111,共5页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个国家、民族现存的文化记忆以及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独特的发展标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下,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快速变异甚至消失。应该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个国家、民族现存的文化记忆以及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独特的发展标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下,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快速变异甚至消失。应该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旅游价值,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现状及影响因素,在对其旅游开发时,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调查评估,要注重传承人的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要发挥行政保护作用,建立健全法规和各部门的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价值 旅游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评估——以敦煌为例 被引量:74
20
作者 郭剑英 王乃昂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1-817,共7页
论文对新近发展起来的旅行费用法进行了介绍,并设计出敦煌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评估技术路线,提出了确定多目的地旅游权重和闲暇时间的机会成本的方法。根据实际调查资料,利用费用支出法、旅行费用法及机会成本法对敦煌旅游资源2001年的... 论文对新近发展起来的旅行费用法进行了介绍,并设计出敦煌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评估技术路线,提出了确定多目的地旅游权重和闲暇时间的机会成本的方法。根据实际调查资料,利用费用支出法、旅行费用法及机会成本法对敦煌旅游资源2001年的国内旅游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其国内旅游价值为7.8961×108元,它会因旅游业的发展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旅游价值 旅行费用法 敦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