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开发中“点线带圈面”空间形态发展的逻辑 被引量:7
1
作者 聂铭 杨光明 +1 位作者 王旭 杜靖川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9-122,共4页
旅游空间是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场所。旅游空间结构可看作由点、线、带、圈、面等几何形态要素组成的地理区位实体,这些形态要素之间存在互为补充、互为制约的复杂关系。旅游开发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某一区域的旅游空间布局进... 旅游空间是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场所。旅游空间结构可看作由点、线、带、圈、面等几何形态要素组成的地理区位实体,这些形态要素之间存在互为补充、互为制约的复杂关系。旅游开发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某一区域的旅游空间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而调整的前提是充分认识旅游空间结构中各形态要素的运动机理和演化过程。通过对旅游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化过程、相互关系及发展逻辑的分析,可使旅游开发遵循旅游空间发展规律,理清旅游空间演化脉络,完成旅游空间的有效调整,实现旅游空间的合理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空间形态 旅游开发 发展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旅游文化形态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涛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31-34,共4页
本文对旅行与游览、漂泊与流浪、身游与心游这三类基本旅游文化形态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旅游主体身心自由与否是旅行与游览的分界点。漂泊与流浪都属于无终点的旅行。在漂泊中,主体文化心态是封闭的,价值取向是退缩的,以乡愁为标... 本文对旅行与游览、漂泊与流浪、身游与心游这三类基本旅游文化形态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旅游主体身心自由与否是旅行与游览的分界点。漂泊与流浪都属于无终点的旅行。在漂泊中,主体文化心态是封闭的,价值取向是退缩的,以乡愁为标志构成了它的伤别、怀乡、寻根三部曲;流浪在文化心态上则是开放的、拓展的,它是一曲生命力量的赞歌。身游是一种现实之旅,要求亲历性、亲验性;心游则是历史之旅、精神之旅,在心游中,旅点总是旧的,而旅线却是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 游览 漂泊 流浪 旅游文化形态 文化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形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谢朝武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88-92,共5页
由于有着不同的初始条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发展形态。从发展旅游的动力因素、基础条件、阶段演进的差异、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和接待国所受的影响等五个方面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发展形态做了一... 由于有着不同的初始条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发展形态。从发展旅游的动力因素、基础条件、阶段演进的差异、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和接待国所受的影响等五个方面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发展形态做了一个初步的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旅游发展形态 旅游设施 社区参与能力 宏观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视域下人类旅游的起源与演变研究
4
作者 廖平 刘鑫 《旅游研究》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人类旅游的起源是旅游学历久弥新的经典命题,人类旅游起源的时空定位、初始形态以及演变规律等问题至今尚未理清。文章基于唯物史观对人类旅游的起源与演变展开哲学思辨和科学实证,研究认为:①人类旅游起源和演变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发... 人类旅游的起源是旅游学历久弥新的经典命题,人类旅游起源的时空定位、初始形态以及演变规律等问题至今尚未理清。文章基于唯物史观对人类旅游的起源与演变展开哲学思辨和科学实证,研究认为:①人类旅游起源和演变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变革,进而引起人类旅游生活方式的产生和变迁。②旅游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旅游起源于约公元前2070—1600年的夏,世界旅游起源于约公元前4000—5000年的两河流域,这是人类旅游起源的时空定位。③人类旅游的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文化旅游、自然旅游和休闲旅游三种形态,而现代旅游是一种综合旅游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旅游的起源 旅游概念 旅游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业的新增长点——浙江工农业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葛立成 聂献忠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52,共4页
产业旅游的崛起 ,既是旅游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也是相关产业实现其综合经济社会效益的需要。开发工业、农业旅游 ,有利于延伸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丰富旅游产品 ,改善供给结构 ,进而增强旅游业及关联产业的竞争力。为此 ,应以科学的发展观... 产业旅游的崛起 ,既是旅游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也是相关产业实现其综合经济社会效益的需要。开发工业、农业旅游 ,有利于延伸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丰富旅游产品 ,改善供给结构 ,进而增强旅游业及关联产业的竞争力。为此 ,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转变理念与思路 ,强化引导和培训 ,及时开发工农业旅游的新产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浙江 产业旅游 工业旅游 农业旅游 旅游形态 旅游产品 竞争优势 旅行社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市域旅游的中心—边缘结构及旅游要素配置——以成都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谢元鲁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3-99,共7页
我们以成都为例,对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市域旅游要素配置的中心—边缘结构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变迁规律进行了研究。市域旅游的中心—边缘型结构开发模式的变迁,首先是旅游要素向中心城市高度聚集,这种情况引起旅游成本的上升,旅游收益不... 我们以成都为例,对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市域旅游要素配置的中心—边缘结构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变迁规律进行了研究。市域旅游的中心—边缘型结构开发模式的变迁,首先是旅游要素向中心城市高度聚集,这种情况引起旅游成本的上升,旅游收益不断递减,从而使旅游要素由中心城市向旅游资源富集的边缘市镇扩散和转移,形成次级和再次级旅游中心。中心—边缘结构的进一步发展,与市域旅游中旅游形态的变化和边缘区旅游市镇的旅游功能定位、文化与经济结构有密切关系。不同等级的旅游景区较高的文化资源开发程度和旅游形态向休闲旅游的转移,会促进旅游要素的再配置,从而使市域旅游的中心—边缘结构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旅游 中心边缘结构 旅游要素再配置 旅游形态变迁 文化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城市化背景下生态旅游与农业生产的融合发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世峰 李进军 刘婧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1-132,共2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迁,乡村城市化有进一步加速的趋势。乡村城市化和旅游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乡村城市化的本质和现状的研究,可以为旅游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通过分析生态旅游和农业生产的融合,提出我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迁,乡村城市化有进一步加速的趋势。乡村城市化和旅游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乡村城市化的本质和现状的研究,可以为旅游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通过分析生态旅游和农业生产的融合,提出我国旅游业发展模型转变的建议,并建立新型的基于乡村城市化的旅游发展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城市化 生态旅游 农业生产 旅游发展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流转的上海市农业旅游用地指标初探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基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6-239,共4页
经过多年发展,上海市农业旅游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上海农业旅游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二是相关配套设施不规范。通过对上海市郊区县多种农业旅游形态的用地调查,对各种农业旅游形态的配套服... 经过多年发展,上海市农业旅游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上海农业旅游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二是相关配套设施不规范。通过对上海市郊区县多种农业旅游形态的用地调查,对各种农业旅游形态的配套服务设施用地构成进行了划分,在统计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家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原则,初步提出了不同旅游形态下的适宜用地控制规模等,并就相关保障措施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旅游 旅游形态 集体建设用地 流转模式 耕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镇怀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云南楚雄黑井古镇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向阳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39-43,共5页
怀旧是个人的一种情感自觉,是对过去某种事物和文化"不约而同"的情感认同和亲和.在现代社会快节奏和外来文化对现实家园的冲击下,人们感觉到现实的自我已经与真实的自我相脱节,希望通过怀旧来重温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闽的和谐... 怀旧是个人的一种情感自觉,是对过去某种事物和文化"不约而同"的情感认同和亲和.在现代社会快节奏和外来文化对现实家园的冲击下,人们感觉到现实的自我已经与真实的自我相脱节,希望通过怀旧来重温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闽的和谐.在总结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云南楚雄黑井古镇为例,探讨了满足游客怀旧情感需求和提升当地旅游发展潜力的物质文化怀旧旅游产品形态、非物质文化怀旧旅游产品形态、生态文化怀旧旅游产品形态、整体性怀旧旅游产品形态和旅游服务中的人文关怀等旅游产品类型的开发,树立了古镇旅游产品开发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旧 怀旧旅游 旅游产品形态 黑井古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旅游的区域协同发展思维——评《文化旅游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与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娜 《旅游论坛》 2020年第3期114-117,共4页
0引言文化旅游的方兴未艾,是各地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现象,尤其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愈发受到关注和重视的背景下,文化旅游发展的内涵和外延都产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形成缘于与其他旅游发展形态的区别,"上接天线、下接地... 0引言文化旅游的方兴未艾,是各地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现象,尤其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愈发受到关注和重视的背景下,文化旅游发展的内涵和外延都产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形成缘于与其他旅游发展形态的区别,"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特征表现最为典型,从概念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学术研究提供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发展 文化旅游发展 模式与对策 学术研究 旅游发展形态 旅游 发展过程中 接地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微旅游推动杭州旅游转型升级
11
作者 张俏敏 曹玉进 《浙江经济》 2023年第2期54-55,共2页
微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态,具备成为旅游主导形态的潜力。应以微旅游为契机带动杭州旅游转型升级,在微旅游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近年来,微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态方兴未艾,不需要精心计划和刻意安排,不需要太多的行装,可以随时出发... 微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态,具备成为旅游主导形态的潜力。应以微旅游为契机带动杭州旅游转型升级,在微旅游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近年来,微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态方兴未艾,不需要精心计划和刻意安排,不需要太多的行装,可以随时出发。这种行程短、时间短、主客共享、微精兼顾的新模式,越来越成为人们喜爱的主要旅游度假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度假 刻意安排 旅游转型升级 旅游形态 主客共享 引领作用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旅游体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科翔 《中国集体经济》 2009年第5X期139-140,共2页
旅游体验是旅游者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旅游活动的核心所在,对旅游体验的研究过程中,谢彦君曾从现象学的视角,提出了从生活世界中逸出的旅游世界的概念和旅游场的概念来说明旅游体验的情景模式,提出旅游体验研究的基本框架,文章在此基... 旅游体验是旅游者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旅游活动的核心所在,对旅游体验的研究过程中,谢彦君曾从现象学的视角,提出了从生活世界中逸出的旅游世界的概念和旅游场的概念来说明旅游体验的情景模式,提出旅游体验研究的基本框架,文章在此基础上阐述对旅游体验的看法,以及从三维的角度构建旅游体验在主要客观条件约束下的形态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体验范畴 旅游体验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旅游类新形态教材开发探索——以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课程活页式教材为例
13
作者 文绍琼 《旅游与摄影》 2024年第21期102-104,共3页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是为地方经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岗课赛证”融通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将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质量高标准对接旅游行业需求,创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以旅游类教材建设为抓手,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元育人,重...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是为地方经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岗课赛证”融通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将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质量高标准对接旅游行业需求,创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以旅游类教材建设为抓手,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元育人,重构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实现岗位、技能竞赛、技能认证之间知识、能力、素养的对接,进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的深度改革,可以增强旅游职业教育教材体系建设的完整性,促进高职院校旅游类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文章以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课程活页式教材为例,对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旅游类新形态教材开发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课赛证”融通 旅游类新形态教材 活页式教材
原文传递
后疫情时期旅游业发展路径
14
作者 吴焱 王紫璇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2-102,共1页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产生了旅游收入锐减、旅游企业经营困难、旅游总量有所下降、旅游市场结构转变、旅游形态发展各异、旅游组织方式转移等困难,本文通过大量调研,探索出旅游各产业链主体自救、政府救助、金融...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产生了旅游收入锐减、旅游企业经营困难、旅游总量有所下降、旅游市场结构转变、旅游形态发展各异、旅游组织方式转移等困难,本文通过大量调研,探索出旅游各产业链主体自救、政府救助、金融扶助的新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路径 政府救助 旅游 旅游市场结构 旅游企业经营 旅游形态 产业链主体 金融
原文传递
浅谈旅游节目创作与新媒体融合
15
作者 何绘佳 《中国报业》 2023年第13期92-93,共2页
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行为,是人们放松身心的休闲方式。把旅游景点和游玩感受制作成节目,搬上荧幕和网络平台,让大众有更真实的体验感,这是很多电视媒体都在做的事情。本文通过分析旅游市场,分析旅游类节目怎样与新媒体融合。
关键词 新媒体 受众人群 旅游形态 节目构架
原文传递
旅游城市建设路在何方
16
作者 郭红星 《智慧中国》 2023年第2期89-91,共3页
三年来,旅游业可谓举步维艰,“刚热了八度,又凉了七分”的现象。在在国内外市场,展开一场旅游“复苏”,曙光乍现,大众旅游观念、旅游形态业态变化带来的全新挑战。这对刚刚踏上世界旅游城市征程的城市而言,更是困扰重重,能否化险为夷、... 三年来,旅游业可谓举步维艰,“刚热了八度,又凉了七分”的现象。在在国内外市场,展开一场旅游“复苏”,曙光乍现,大众旅游观念、旅游形态业态变化带来的全新挑战。这对刚刚踏上世界旅游城市征程的城市而言,更是困扰重重,能否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盘活国内大市场,挺进国际大舞台,开创旅游新纪元,考验尤其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旅游 国际大舞台 旅游 旅游形态 转危为机 盘活 路在何方 业态变化
原文传递
发挥红色旅游的“乡村振兴+”作用
17
作者 张友江 《乡镇论坛》 2021年第17期29-29,共1页
红色旅游是一种特殊而重要的旅游形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推进红色旅游创新发展作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红色旅游 五年规划 旅游形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文化和旅游融合 远景目标纲要 重要举措
原文传递
县域旅游推动乡村振兴
18
作者 本刊编辑部 《风流一代》 2023年第21期1-1,共1页
城市中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离城市不远的郊区或是县城走一走。一批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县域旅游目的地在江苏大地绽放光彩。县域旅游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域空间,依托县域旅游资源赋,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市... 城市中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离城市不远的郊区或是县城走一走。一批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县域旅游目的地在江苏大地绽放光彩。县域旅游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域空间,依托县域旅游资源赋,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为支撑、以特色旅游休闲生活体验为吸引的一种区域旅游发展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行政区划 县域旅游 乡村振兴 旅游休闲 地域空间 生活体验 旅游发展形态 目的地
原文传递
工业游中国
19
《汽车自驾游》 2019年第11期36-37,共2页
工业故游在欧美发达国家早已有之,在我国出现则是最近十多年间的事情,却已成为深受广大游客喜爱的新的旅游形态。虽然我们的工业发展仅仅走过百年里程,但如今的中国,早已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关键词 工业门类 产业分类 旅游形态 欧美发达国家 联合国 游客 全世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