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流泵叶轮流道固液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李洪彬 易伟 倪福生 《水道港口》 2024年第2期282-290,共9页
由于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固液两相存在的密度差,旋流泵在输送固液两相介质过程中,内部会出现多方面的不稳定性特征,基于Particle模型,运用ANSYS CFX软件对额定转速下旋流泵在不同流量下输送不同固相体积分数的多种工况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 由于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固液两相存在的密度差,旋流泵在输送固液两相介质过程中,内部会出现多方面的不稳定性特征,基于Particle模型,运用ANSYS CFX软件对额定转速下旋流泵在不同流量下输送不同固相体积分数的多种工况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分析了叶轮流道内的固相分布、压力脉动和叶轮径向力,从而深入了解叶轮内部不稳定性。结果表明:在C_(v)=5%体积分数下,0.8 Q_(d)、1.0 Q_(d)流量下叶轮流道内固相体积分布均匀,1.2 Q_(d)分布不均匀;在C_(v)=10%体积分数下,0.8 Q_(d)流量下分布均匀,1.0 Q_(d)和1.2 Q_(d)流量下分布不均匀;在C_(v)=20%体积分数下,0.8 Q_(d)、1.2 Q_(d)流量下分布均匀,1.0 Q_(d)分布不均匀;在C_(v)=20%、1.0 Q_(d)工况的一个旋转周期内,叶轮内部始终存在一个条形固相分布区域,且其旋转速度滞后于叶轮旋转速度。在1.0 Q_(d)流量下,随着固相体积分数的增加,各监测点压力系数幅值波动逐步变大;后缩腔监测点叶频处的幅值基本不变,叶轮流道内监测点轴频处的幅值逐步变大;在C_(v)=20%体积分数下,随着流量的增加,各监测点压力系数幅值波动先增后减,后缩腔监测点叶频处幅值逐步增大,流道内监测点轴频处的幅值先增后减。相同固相体积分数下,随着流量的增加,径向力逐步增大;不同固相体积分数下,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0.8 Q_(d)流量下径向力波动不大,1.0 Q_(d)流量下波动逐步变大,1.2 Q_(d)流量下波动逐步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泵 固液两相 压力脉动 径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叶腔宽度对旋流泵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2
作者 王辉 王丹 张岩璐 《化工设计》 CAS 2024年第6期3-6,1,共5页
本文以R30式单斜叶片、R30-F30和R15-F60两种分段双向斜叶片型式的叶轮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过渡段的长度来改变无叶腔宽度,对旋流泵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旋流泵无叶腔宽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旋流泵的扬程而言,扬... 本文以R30式单斜叶片、R30-F30和R15-F60两种分段双向斜叶片型式的叶轮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过渡段的长度来改变无叶腔宽度,对旋流泵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旋流泵无叶腔宽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旋流泵的扬程而言,扬程在最佳效率点流量之前较为平坦,在最佳效率点流量之后会迅速下降;对于三种不同型式的叶轮,在额定流量下,旋流泵均有一个最佳的无叶腔宽度,在该无叶腔宽度下旋流泵的扬程最高,且随着无叶腔宽度的增加,旋流泵的效率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泵 无叶腔宽度 水力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泵的特性分析与设计方法探讨 被引量:24
3
作者 沙毅 杨敏官 +2 位作者 康灿 王军锋 陈汇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4-127,共4页
在旋流泵流场计算及测试基础上,通过试验分析研究了旋流泵的水力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对15种优秀的水力模型进行归纳总结,推导出旋流泵统计系数设计方法。设计实例表明了该设计方法的实用性与优越性。同时,针对旋流泵的性能曲线和汽... 在旋流泵流场计算及测试基础上,通过试验分析研究了旋流泵的水力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对15种优秀的水力模型进行归纳总结,推导出旋流泵统计系数设计方法。设计实例表明了该设计方法的实用性与优越性。同时,针对旋流泵的性能曲线和汽蚀问题与同比转数普通离心泵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泵 性能 设计方法 试验 汽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泵无叶腔内部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31
4
作者 施卫东 汪永志 +2 位作者 孔繁余 沙毅 袁海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2-75,共4页
简要介绍了旋流泵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对型号为WQX20-16-2.2的旋流泵内部流道进行了三维造型,应用非结构化网格生成技术,首次把旋流泵无叶腔和叶轮作为一个整体,对其内部三维不可压湍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工程实际中广泛应用的... 简要介绍了旋流泵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对型号为WQX20-16-2.2的旋流泵内部流道进行了三维造型,应用非结构化网格生成技术,首次把旋流泵无叶腔和叶轮作为一个整体,对其内部三维不可压湍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工程实际中广泛应用的湍流模型即基于雷诺时均方程和双方程湍流模型,用SIMPLE算法来求解,给出了旋流泵无叶腔内部速度和压力分布图,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了旋流泵无叶腔内部流动确实存在较强的纵向旋涡和轴向旋涡,不仅验证了前人提出的流动模型的正确性,而且为今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旋流泵设计理论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泵 无叶腔 湍流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正交试验的旋流泵优化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9
5
作者 高雄发 施卫东 +2 位作者 张德胜 张启华 方波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106,共6页
为了优化旋流泵的水力性能,找出影响旋流泵性能的主要结构参数,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选取叶轮外径D2、叶片数Z、叶片宽度b2、叶片出口安放角β2、叶片进口安放角β1为主要因素,选取L16(45)正交表得到16组方案,由数值计算结果级差分析初步... 为了优化旋流泵的水力性能,找出影响旋流泵性能的主要结构参数,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选取叶轮外径D2、叶片数Z、叶片宽度b2、叶片出口安放角β2、叶片进口安放角β1为主要因素,选取L16(45)正交表得到16组方案,由数值计算结果级差分析初步获得各因素的较优取值范围,再次进行少因素的正交试验,通过级差综合分析法,探索主要因素对旋流泵的影响规律,找到了影响旋流泵性能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最终得出较优方案组合。原型机和较优设计方案内流场和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旋流泵进口处产生两个不同程度的回流损失;优化方案内流场回流损失较少,优于原型泵;较优方案比原型机的效率高出4.2个百分点,扬程高出10 m左右;效率和扬程有一定的提高,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正交试验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泵 结构参数 正交试验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泵内部流动的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施卫东 汪永志 +2 位作者 沙毅 刘厚林 王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70,共4页
通过对旋流泵内部流道进行三维造型,将非结构化网格生成技术应用于旋流泵的内部流场,把旋流泵无叶腔和叶轮作为一个整体,对其内部三维不可压湍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基于雷诺时均方程和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 通过对旋流泵内部流道进行三维造型,将非结构化网格生成技术应用于旋流泵的内部流场,把旋流泵无叶腔和叶轮作为一个整体,对其内部三维不可压湍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基于雷诺时均方程和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用交错网格存放变量,然后用SIMPLE算法求解,给出了速度和压力分布图,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泵 内部流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泵内部盐析两相流速度场的PDPA实验 被引量:17
7
作者 杨敏官 高波 +2 位作者 刘栋 顾海飞 李辉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7-240,共4页
以旋流式模型泵内部氯化钠盐析两相流场为研究对象,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测速仪(PDPA)对该泵在最优工况下的两相速度场进行了测量,给出各相在无叶腔及叶轮内部的三维速度及其对应的脉动速度分布曲线.通过对两相的周向速度.轴向速度及径向... 以旋流式模型泵内部氯化钠盐析两相流场为研究对象,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测速仪(PDPA)对该泵在最优工况下的两相速度场进行了测量,给出各相在无叶腔及叶轮内部的三维速度及其对应的脉动速度分布曲线.通过对两相的周向速度.轴向速度及径向速度分布情况的分析,揭示了该型泵内盐析两相流速度场的分布特征。泵内同时存在循环流与贯通流,是强制涡旋和自由涡旋的叠加,与前人提出的流动模型相符;在叶轮进口处,液流已有强力预旋;随着半径增大,两相的周向和轴向速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而径向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对应的脉动速度变化趋势则相反;泵内两相速度及脉动速度有滑移,但差异总体上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盐析与流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泵 盐析 两相流 PD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泵结构参数对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郑铭 袁寿其 陈池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6-49,共4页
在旋流泵流场计算及流场测试基础上 ,就旋流泵的结构参数对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 ,总结了以蜗壳无叶腔体积 V0 与叶轮体积 VI 之比 ZV 来设计旋流泵的方法 ,并由大量试验数据统计得到 ,当ZV=V0 /VI=3~ 5时可获得较好的水... 在旋流泵流场计算及流场测试基础上 ,就旋流泵的结构参数对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 ,总结了以蜗壳无叶腔体积 V0 与叶轮体积 VI 之比 ZV 来设计旋流泵的方法 ,并由大量试验数据统计得到 ,当ZV=V0 /VI=3~ 5时可获得较好的水力性能。设计的几种旋流泵的效率比国内外同类产品提高了 3%~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泵 性能 结构参数 蜗壳 叶轮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过载旋流泵正交设计数值模拟与试验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秀礼 朱荣生 +1 位作者 苏保稳 俞志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52,共5页
用正交设计法对旋流泵叶轮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设计了一个五因素二水平的正交方案,研究各几何参数对旋流泵性能的影响。采用雷诺平均数值模拟方法,对正交设计中每种组合进行性能预测,通过分析性能曲线对比图,找到了对于各个性能的最优方... 用正交设计法对旋流泵叶轮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设计了一个五因素二水平的正交方案,研究各几何参数对旋流泵性能的影响。采用雷诺平均数值模拟方法,对正交设计中每种组合进行性能预测,通过分析性能曲线对比图,找到了对于各个性能的最优方案。对数值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极差分析,获得了各几何参数影响性能的主次顺序,通过分析与比较得出最优参数组合,即叶轮外径220 mm、叶轮出口宽度40 mm、叶片出口安放角14°、叶片数4和无叶腔宽度40 mm。在模拟基础上,对最优模型样机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在实现无过载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效率,达到了设计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泵 无过载 叶轮 优化设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旋流泵优化设计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春林 彭海菠 +2 位作者 丁剑 赵斌娟 贾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65,共7页
以旋流泵最高效率、高效区范围及在小流量区的扬程-流量曲线稳定性为目标函数,先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结构参数,并根据结构参数对目标函数的影响将其划分为3个等级:显著因素、次显著因素和非显著因素;再由中心复合设计和Box-... 以旋流泵最高效率、高效区范围及在小流量区的扬程-流量曲线稳定性为目标函数,先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结构参数,并根据结构参数对目标函数的影响将其划分为3个等级:显著因素、次显著因素和非显著因素;再由中心复合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各级结构参数的最优设计点。该方法以CFD计算结果为基础,构造旋流泵的结构参数与多目标函数的响应面近似模型,分析了结构参数间的交互效应。对最优设计点的泵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与CFD计算值吻合,在设计工况下效率的相对误差为4.89%,且较优化前的模型在性能上有明显改善,表明基于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可用于旋流泵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泵 优化设计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渣浆旋流泵设计及特性试验 被引量:8
11
作者 沙毅 杨敏官 +1 位作者 康灿 王晓英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3-157,共5页
在旋流泵流场计算及测试的基础上,就结构参数对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对旋流泵的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对12种优秀水力模型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用数值分析的方法推导出旋流泵经验系数计算公式.经设计实例检验,... 在旋流泵流场计算及测试的基础上,就结构参数对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对旋流泵的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对12种优秀水力模型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用数值分析的方法推导出旋流泵经验系数计算公式.经设计实例检验,该设计方法准确、实用,样泵效率比国外同类产品提高3%~4%.同时完成了旋流泵输送纸浆和煤浆的真浆试验,对旋流泵的性能特点和汽蚀问题进行了对比评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泵 特性 设计方法 真浆试验 汽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泵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6
12
作者 汪永志 施卫东 +2 位作者 董颖 成立 潘中永 《排灌机械》 2004年第2期8-11,共4页
论述了国内外旋流泵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分析了结构参数对泵性能的影响、内部流动形状与流动模型、旋流泵的设计方法。在总结前人所做工作的基础上,对今后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文章认为,利用先进技术对内部流动测试,建立新的流动模型... 论述了国内外旋流泵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分析了结构参数对泵性能的影响、内部流动形状与流动模型、旋流泵的设计方法。在总结前人所做工作的基础上,对今后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文章认为,利用先进技术对内部流动测试,建立新的流动模型,提出完整而实用的计算方法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泵 研究现状 设计 内部流动 流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泵内盐析两相流场的计算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敏官 高波 +1 位作者 李辉 顾海飞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2-48,共7页
为研究流体机械内部伴有盐析的液固两相流动情况,自行设计了旋流式模型泵,采用双流体模型计算了该泵在最优工况下的氯化钠盐析两相流场,并采用先进的激光相位多普勒粒子测速仪测量了泵无叶腔及叶轮内部盐析两相流的三维速度场。将试验... 为研究流体机械内部伴有盐析的液固两相流动情况,自行设计了旋流式模型泵,采用双流体模型计算了该泵在最优工况下的氯化钠盐析两相流场,并采用先进的激光相位多普勒粒子测速仪测量了泵无叶腔及叶轮内部盐析两相流的三维速度场。将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适用性,并给出了误差分析。通过对试验测得的周向、轴向、径向速度及其对应的脉动速度分布曲线讨论,初步揭示了该型泵内盐析两相流动特征。在整个流道内,盐析晶体颗粒大部分集中于无叶腔,且分布较均匀;进入叶轮后向叶片工作面靠拢;颗粒浓度最低处是在叶轮进口叶片背面靠近叶轮后盖板附近;液固两相在叶轮与无叶腔中的周向速度分布差异明显;两相间速度及脉动速度有滑移,但差异总体上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泵 盐析两相流 激光多普勒粒子测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泵不同流道参数对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万勇 王振 +2 位作者 荆野 李易松 张亮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89-92,共4页
在计算模型采用分块非结构六面体网格划分基础上,运用雷诺平均N-S方程和标准的k-ε双方程湍流模型,结合SIMPLEC算法,利用Fluent软件,对旋流泵不同叶片宽度、叶轮外径与壳体的间隙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其对泵扬程和效率的影响,总结出旋流... 在计算模型采用分块非结构六面体网格划分基础上,运用雷诺平均N-S方程和标准的k-ε双方程湍流模型,结合SIMPLEC算法,利用Fluent软件,对旋流泵不同叶片宽度、叶轮外径与壳体的间隙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其对泵扬程和效率的影响,总结出旋流泵的最佳流道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道参数 旋流泵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泵全流道三维定常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2
15
作者 夏朋辉 刘树红 吴玉林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0-422,共3页
本文在计算模型采用分块非结构化六面体网格的基础上,利用雷诺平均N-S方程,标准k-ε紊流模型,结合 SIMPLEC算法,数值模拟了旋流泵的内部流动,得到了旋流泵压力面、吸力面上的压力分布,同时也估算了叶轮的效率, 比较了旋流泵试验性能与... 本文在计算模型采用分块非结构化六面体网格的基础上,利用雷诺平均N-S方程,标准k-ε紊流模型,结合 SIMPLEC算法,数值模拟了旋流泵的内部流动,得到了旋流泵压力面、吸力面上的压力分布,同时也估算了叶轮的效率, 比较了旋流泵试验性能与数值模拟性能,有助于了解旋流泵的内部流动特性,指导旋流泵的水力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泵 数值模拟 分块非结构化六面体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泵内部液固两相流场的PDPA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敏官 高波 +2 位作者 刘栋 李辉 顾海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3-57,共5页
运用相位多普勒粒子测速仪(PDPA)测量了旋流泵在最优工况下液固两相速度场。根据泵内流场特点,分别采用径向速度和轴向速度2种测量模式获得流场内一点的三维速度信息,通过分粒径法获得了各相在无叶腔与叶轮内的速度及对应的脉动值。对... 运用相位多普勒粒子测速仪(PDPA)测量了旋流泵在最优工况下液固两相速度场。根据泵内流场特点,分别采用径向速度和轴向速度2种测量模式获得流场内一点的三维速度信息,通过分粒径法获得了各相在无叶腔与叶轮内的速度及对应的脉动值。对周向、轴向及径向速度分布曲线进行分析,揭示了液固两相在旋流泵内部的运动规律,提出了叶轮内固相速度总体上大于液相等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旋流泵 内流测试 PD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折边叶片对旋流泵影响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荣生 陈景俊 +1 位作者 王秀礼 苏保稳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为提高旋流泵的扬程与效率,进行了高低折边叶片对旋流泵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通过3种不同叶片的水力性能对比,分析了高低折边叶片对旋流泵性能的影响。选用Pro/E造型,采用非结构化网格,把旋流泵无叶腔和叶轮作为一个整体来模... 为提高旋流泵的扬程与效率,进行了高低折边叶片对旋流泵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通过3种不同叶片的水力性能对比,分析了高低折边叶片对旋流泵性能的影响。选用Pro/E造型,采用非结构化网格,把旋流泵无叶腔和叶轮作为一个整体来模拟旋流泵内部三维不可压湍流场。计算结果表明:旋流泵内部存在较强的纵向旋涡和轴向旋涡,高低叶片和折边叶片可以改善旋流泵内部流动情况,提高旋流泵的扬程与效率;在模拟的基础上,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证明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高低叶片效率提高约3%,高低折边叶片效率提高约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泵 折边 高低叶片 漩涡 数值模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泵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权辉 傅百恒 +3 位作者 李仁年 张涛 韩伟 李瑾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6-40,共5页
旋流泵的无堵塞特性使得其在化工、制药、造纸以及污水处理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旋流泵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内部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旋流泵的研究历史及目前研究现状,结合各国学者提出的几种经典的流动模型,由此... 旋流泵的无堵塞特性使得其在化工、制药、造纸以及污水处理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旋流泵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内部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旋流泵的研究历史及目前研究现状,结合各国学者提出的几种经典的流动模型,由此给出分析旋流泵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一个阶段内旋流泵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泵 流动模型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泵中颗粒运动方程的探讨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万勇 李易松 +1 位作者 王振 张亮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49,共3页
实验发现旋流泵叶轮在无叶腔的位置对泵特性影响较大,为了确定旋流泵中叶轮的最佳安放位置,分析颗粒在泵中的运动轨迹是必要的.将两相流运动受力分析的知识运用到常见的颗粒在旋流泵受力分析中,并将旋流泵中具体颗粒的大小、密度等数据... 实验发现旋流泵叶轮在无叶腔的位置对泵特性影响较大,为了确定旋流泵中叶轮的最佳安放位置,分析颗粒在泵中的运动轨迹是必要的.将两相流运动受力分析的知识运用到常见的颗粒在旋流泵受力分析中,并将旋流泵中具体颗粒的大小、密度等数据代入到各个受力的表达式中进行量级比较,在忽略小量的前提下推导出颗粒的运动方程.提出对颗粒通过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将其时间差分转换为空间差分和流体采用耦合求解的数值方法,从而为最终数值求解大颗粒在旋流泵中的运动轨迹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泵 固液两相流 流体动力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泵变转速性能及无叶腔流场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坚 沙毅 徐兴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11-1817,共7页
为研究旋流泵变转速相似定律换算、内部流场变化和外特性与内部流动的关联,研制32WB8-12型旋流泵试验样机.通过型式及变转速外特性试验,得出泵扬程、功率、效率和临界汽蚀余量曲线变化规律;用5孔球形探针对无叶腔流场进行测量,得到变转... 为研究旋流泵变转速相似定律换算、内部流场变化和外特性与内部流动的关联,研制32WB8-12型旋流泵试验样机.通过型式及变转速外特性试验,得出泵扬程、功率、效率和临界汽蚀余量曲线变化规律;用5孔球形探针对无叶腔流场进行测量,得到变转速流场5个测点静压、绝对速度、圆周速度、径向速度和轴向速度变化规律,证明轴向旋涡运动为主流,存在回流运动;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解释了外特性参数与内部流动参数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规律,阐明旋流泵抽吸及扬程形成原理;验证流量、扬程和轴功率满足相似理论比例定律,汽蚀余量不满足汽蚀相似定律,且其曲线呈与离心泵等相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泵 变转速流场 外特性 汽蚀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