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力衰竭患者膳食纤维摄入与心脏无事件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诚霖 汪小华 +2 位作者 张楠 侯丹宇 沈琴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调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日常膳食纤维摄入情况、随访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心脏无事件生存时间的现状;分析该人群膳食纤维摄入与心脏无事件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该前瞻性调查研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3 d饮食日记调查苏州三家... 目的调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日常膳食纤维摄入情况、随访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心脏无事件生存时间的现状;分析该人群膳食纤维摄入与心脏无事件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该前瞻性调查研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3 d饮食日记调查苏州三家三甲医院的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随访患者出院6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心脏无事件生存时间,并分析心衰患者膳食纤维摄入情况与患者心脏无事件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调查的122例心衰患者6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9%;膳食纤维摄入量为8.1(5.8~10.9)g/d,低于推荐摄入量(25~30)g/d;与膳食纤维摄入量<6 g/d的患者相比,摄入量≥6 g/d的患者,出院后6个月心脏无事件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43),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HR=0.422;95%CI=0.189~0.942;P=0.035)。结论该研究调查的心衰患者膳食纤维摄入明显不足,膳食纤维摄入量与心衰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及心脏无事件生存时间相关。综上,心衰患者在饮食管理的同时,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以期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膳食纤维 心脏无事件生存时间
原文传递
中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临床和生存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朱佳 甄子俊 +7 位作者 王娟 李鹏飞 路素英 孙斐斐 黄俊廷 郭晓芳 廖茹 孙晓非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17-121,共5页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中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以美国儿童肿瘤组织(Children's Ocology Group,COG)神经母细胞瘤分层标准为基础,但略有不同。中危神经母细胞瘤定义:A:年龄0~21岁无MYCN基因扩增的3期患者;...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中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以美国儿童肿瘤组织(Children's Ocology Group,COG)神经母细胞瘤分层标准为基础,但略有不同。中危神经母细胞瘤定义:A:年龄0~21岁无MYCN基因扩增的3期患者;B:年龄0~548 d、无MYCN基因扩增的4期患者。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中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治疗采用手术+化疗±放疗±异维甲酸。化疗方案CAV/EP交替4~6个疗程。结果共22例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纳入分析。中位年龄:2(7个月~10)岁,3期18例,4期4例。最常见的起病部位为肾上腺和腹膜后。中位随访49.5个月,2例复发。复发后2例挽救化疗后存活。4例进展死亡,共18例存活。5年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分别是:(81.6±8.3)%和(60.4±11.2)%。结论中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经手术和中等强度化疗可达到较高的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中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复发后积极挽救治疗仍有生存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中危 临床特点 生存 无事件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过氧物酶(MPO)孤立表达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生存结局中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洪俊 饶永彩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11期1910-1915,共6页
目的探讨孤立表达MPO非典型B-ALL患者在临床预后方面与B-ALL和MPAL(B系/髓系)的差异,非典型B-ALL中流式MPO孤立表达阳性的频率以及流式与细胞化学和免疫组化在MPO阳性结果方面的一致性。方法对217例B-ALL样本,31例B-All-isoMPO和19例MPA... 目的探讨孤立表达MPO非典型B-ALL患者在临床预后方面与B-ALL和MPAL(B系/髓系)的差异,非典型B-ALL中流式MPO孤立表达阳性的频率以及流式与细胞化学和免疫组化在MPO阳性结果方面的一致性。方法对217例B-ALL样本,31例B-All-isoMPO和19例MPAL(B/myeloid)3组患者样本的流式免疫表型、细胞化学和免疫组化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并对结果数据采用生存分析评估3组患者MPO表达对CIR,EFS和OS的影响。结果在2013到2017年间所有诊断为B-ALL和MPAL(B/Myeloid)的白血病病例中,B-All-isoMPO病例约占总体的11.6%(31/267)。B-ALL-iso MPO组在校正年龄、WBC和性别差异后复发风险仍明显增加(HR2.57、95%CI 1.01-6.15、P=0.03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ALL-iso MPO患者EFS显著低于B-ALL(log-rank检验P=0.0053)。B-ALL、B-ALL-isoMPO和MPAL 3组的生存率在对数秩检验上差异无显著性(P=0.7137)。结论BALL患者孤立表达MPO可能会明显增加患者复发风险并显著降低E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过氧物酶 B淋巴细胞白血病 流式免疫表型 累计复发率 无事件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残留疾病监测预测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生存预后的最佳时机
4
作者 包鸿 李天宇 +3 位作者 吴袁涛 肖卓韬 张琳 罗凌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71-1477,共7页
目的:探讨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儿经CCLG-ALL2008方案化疗后微量残留疾病(MRD)监测预测生存预后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无锡市儿童医院确诊T-ALL后接受CCLG-ALL2008方案化疗的患儿共96例,中位... 目的:探讨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儿经CCLG-ALL2008方案化疗后微量残留疾病(MRD)监测预测生存预后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无锡市儿童医院确诊T-ALL后接受CCLG-ALL2008方案化疗的患儿共96例,中位随访时间43.5(9-65)个月。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绘制总体无事件生存率(EFS)和总生存率(OS),单因素比较EFS组与复发组、OS组与死亡组的临床资料、化疗d 15、33和90 d的MRD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EFS和OS的主要危险因素,根据d 15、33和90 d的MRD水平将患者分为低、中和高风险,再次比较组间EFS和OS的差异。结果:至随访截止,96例患儿中共复发50例,46例未复发;死亡40例,存活56例。EFS为(49.5±6.3)%,OS为(61.5±5.9)%。单因素分析发现,EFS组(n=46)初始白细胞数明显低于复发组(n=50)、33和90 d的MRD水平明显降低(P<0.05);OS组(n=56)强的松反应优于死亡组(n=40),中枢神经侵犯率降低,33和90 d的MRD水平明显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90 d的MRD水平是EFS的主要危险因素,强的松反应、中枢神经侵犯和90 d的MRD水平是OS的主要危险因素(P <0.05)。根据d 15和33 d的MRD水平分组结果显示,组间EFS和OS无明显差异(P> 0.05),但根据90 d的MRD水平分组结果显示,高风险组EFS和OS明显低于中风险组,中风险组明显低于低风险组(P<0.05)。结论:T-ALL患儿CCLG-ALL2008方案化疗后90 d的MRD水平对预测生存预后可能是最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微量残留疾病 无事件生存 生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用普伐他汀使心电图事件及胆固醇减少:Hokuriku脂质冠心病研究-普伐他汀动脉粥样硬化试验
5
作者 Shimizu M. Koizumi J. +1 位作者 Miyamoto S. 丁倩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5年第9期47-48,共2页
Background: Cholesterol lowering therapy may offset the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and the resulting reduction in coronary ischemia may be observed in the electrocardiogram(ECG). Methods: A total of 2039... Background: Cholesterol lowering therapy may offset the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and the resulting reduction in coronary ischemia may be observed in the electrocardiogram(ECG). Methods: A total of 2039 Japanese adults 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receiving 10-20 mg pravastatin daily or a normal diet) and were followed up for 5 years. ECG studies were performed at entry and every year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The occurrenc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the appearance or worsening of ischemic ST changes were assessed in terms of effects on the ECG. Results: Of the 2039 patients registered, 827 were excluded from the study for various reasons. Consequently, a total of 1212 patients were analyzed. There was a lower degree of worsening in the pravastatin group(n=757) than in the normal diet group(n=455) in the primary prevention cohort[11(1.8%) vs. 16(4.3%), respectively, P=0.031].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frequency of worsen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secondary prevention cohort[7(4.4%) in the pravastatin group vs. 4(4.9%) in the diet group, P=0.25]. Event-free survival was better in the pravastatin group than in the normal diet group in the primary prevention cohort(P=0.011), bu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secondary prevention cohort.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ravastatin ma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that this effect may be predominantly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early atheromatous le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伐他汀 Hokuriku 冠心病研究 高胆固醇血症 队列分析 无事件生存 二级预防 普伐他丁 一级预防 中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横纹肌肉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附17例分析)
6
作者 裴家鑫 苏彦威 +2 位作者 周雅淑 邓雨抒 路太英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61-65,共5页
目的 总结前列腺横纹肌肉瘤患者的诊治方法,并分析患者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前列腺横纹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年龄2~60岁,中位发病年龄为2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尿潴留及排尿困难16例,病程10 d~1 a;IRSGⅠ期2例、Ⅱ期3... 目的 总结前列腺横纹肌肉瘤患者的诊治方法,并分析患者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前列腺横纹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年龄2~60岁,中位发病年龄为2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尿潴留及排尿困难16例,病程10 d~1 a;IRSGⅠ期2例、Ⅱ期3例、Ⅲ期4例、Ⅳ期8例,12例Ⅲ~Ⅳ期中9例因肿瘤转移或复发死亡。影像学检查提示前列腺形态失常,表现为盆腔不规则巨大肿块,中央腺体与双侧外周带分界欠清;免疫组化检查显示13例为胚胎性,3例为多形性,1例为腺泡性;Desmin、MyoD1、Myogenin阳性各16例。17例患者均取得有效随访,随访2~7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17例患者2年无事件生存期(EFS)率为25.5%,2年总体生存期(OS)率34.9%;单因素分析显示,高IRSG分期(Ⅲ/Ⅳ期)、Ki-67≥60%、未行根治性手术患者2年EFS率及OS率低,患者预后差(P均<0.05)。结论 前列腺横纹肌肉瘤临床特征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与其他病理类型的前列腺肿瘤难以区分,诊断依靠免疫组化检查,治疗可行前列腺根治性手术,Ki-67高表达(≥55%)、高IRSG分期(Ⅲ/Ⅳ期)、未行根治性手术者2年EFS率和OS率低,患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横纹肌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前列腺根治性手术 无事件生存 总体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治疗反应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红 邵静波 +6 位作者 朱嘉莳 张娜 陈凯 王真 邹冰 夏敏 蒋慧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00-604,共5页
目的探讨CCCG-2015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早期治疗反应评估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4月至2019年12月以CCCG-2015方案规范治疗的220例初诊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诱导治疗第19、46天骨髓细胞学及微小残留病(MRD)... 目的探讨CCCG-2015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早期治疗反应评估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4月至2019年12月以CCCG-2015方案规范治疗的220例初诊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诱导治疗第19、46天骨髓细胞学及微小残留病(MRD)监测评估早期治疗反应。结果220例患儿中,男128例、女92例;中位年龄5.1岁;中位随访时间45个月。诱导缓解率97.7%,长期生存率94.6%,病死率5.4%,复发率6.8%。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87.5±2.6)%,5年总生存(OS)率(92.7±2.2)%,5年累积复发率(9.4±2.4)%,中位复发时间为32(9~34)个月。低、中、高危组5年E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第19天,MRD阴性和阳性组的5年EF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D阳性组中,MRD 0.01%~0.099%、0.1%~0.99%、≥1%的5年EF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诱导第46天,MRD阴性和阳性组的5年EF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回归分析发现,第19天MRD≥1%(HR=7.04,95%CI:2.84~17.46)和第46天MRD≥0.01%(HR=1.67,95%CI:1.17~2.37)是影响E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诱导治疗第19天MRD<0.01%患儿复发率低,第19天MRD≥1%和第46天MRD≥0.01%患儿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无事件生存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LG-ALL-2008方案治疗169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长期随访结果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珏 张艳丽 +3 位作者 李欣 白燕 刘亚黎 金润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1-414,419,共5页
目的回顾和分析CCLG-ALL-2008方案治疗儿童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总结2008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于武汉协和医院儿科接受CCLG-ALL-2008方案治疗的169例初诊ALL患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回顾和分析CCLG-ALL-2008方案治疗儿童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总结2008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于武汉协和医院儿科接受CCLG-ALL-2008方案治疗的169例初诊ALL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患儿总体生存率(OS)和无事件生存率(EFS),运用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169例ALL患儿中,第33天完全缓解(CR)率为96.3%,5年OS为(84.72±4.10)%,5年EFS为(81.53±3.80)%,其中标危、中危及高危组患儿5年EFS分别为(89.15±2.80)%、(87.44±3.10)%及(56.64±9.30)%;复发19例(11.2%),复发中位时间为CR后16个月(2-36个月);死亡29例(17.2%),死亡中位时间为诊断后15个月(1-38个月)。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危险度分组诊疗有利于延长患儿EFS。结论 CCLG-ALL-2008方案治疗儿童ALL的CR率高,长期随访5年OS、EFS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严格的分型诊疗和微小残留病灶(MRD)监控有利于患儿的个性化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儿童 无事件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嘉莳 蒋慧 +5 位作者 陆正华 杨静薇 邵静波 李红 廖雪莲 张娜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11-215,共5页
目的评价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外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并探讨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2000年-2013年间诊断的非APL的AML患儿61例,采用统一的治疗方案,分析其临床特征、诱导缓解情况、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目的评价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外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并探讨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2000年-2013年间诊断的非APL的AML患儿61例,采用统一的治疗方案,分析其临床特征、诱导缓解情况、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61例患儿中位随访时间36(1.1~186.2)个月,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56.5%±7.1%,5年总生存率(OS)为69.6%±6.4%。(2)61例患儿分为低、中、高危组,5年OS率分别为72.7%±10.8%、74.1%±8.5%、42.9%±18.7%,两两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3)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存在髓外浸润、免疫表型CD56阳性患儿的远期疗效较差(P值分别为0.03和0.04)。1疗程获得缓解(CR)的患儿获得更高的OS值(P=0.03)。(4)多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存在髓外浸润、免疫表型CD56阳性、1年内复发、1疗程未获得CR是影响5年EFS的危险因素。(5)初诊时存在髓外浸润、1疗程未获得CR为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非APL的儿童AML初诊时存在髓外浸润、免疫表型CD56阳性患儿预后较差,获得CR的疗程数是影响预后和复发的危险因素,降低复发是提高远期生存情况的关键。高危组患儿长期生存情况明显低于低、中危组患儿,应加强高危组患儿的化疗强度或早期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儿童 无事件生存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CG-ALL 2005方案单中心10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红 蒋慧 +6 位作者 朱嘉莳 张娜 邵静波 杨静薇 陈凯 邹冰 夏敏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60-64,共5页
目的评价234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单中心10年临床疗效及主要预后相关因素。方法以2006年1月—2015年4月于我院血液科符合入组标准的234例ALL患儿纳入研究,接受CCCG-ALL 2005方案治疗随访,分析疗效及预后因素。结果234例患儿诱... 目的评价234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单中心10年临床疗效及主要预后相关因素。方法以2006年1月—2015年4月于我院血液科符合入组标准的234例ALL患儿纳入研究,接受CCCG-ALL 2005方案治疗随访,分析疗效及预后因素。结果234例患儿诱导缓解率为96.6%。5年累积复发率为(17.5±2.6)%,10年累积复发率为(22.3±3)%,中位复发时间为26.5(2~95)个月。5年EFS为(74.8±2.8)%,10年EFS(68.7±3.3)%,5年OS(82.6±2.5)%,10年OS(79.6±3.0)%。234例患儿根据不同危险度分为低危组(n=86)、中危组(n=69)、高危组(n=79)。三组的5年EFS率分别为(84.6±4.0)%、(67.5±5.7)%、(61.0±5.7)%,10年EFS率分别为(79.8±5.0)%、(65.5±6.0)%、(55.4±7.4)%。低危组患儿的长期生存情况明显优于中高危组患儿(P=0.003)。多因素分析,早期治疗反应、治疗后低MRD水平是影响EFS的预后因素,诱导治疗后第55天MRD持续阳性预后不良。结论泼尼松治疗反应、MRD监测对ALL患儿预后评估有意义。诱导治疗第55天MRD水平是影响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其持续阳性患儿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无事件生存 生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艳兰 赵文理 +3 位作者 聂述山 郭豆豆 季正华 柴忆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496-1500,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到2010年8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初诊T-ALL 3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取B系ALL中危组、高危组患儿共78例作为对照,比较两者泼尼松试验敏感率、诱... 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到2010年8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初诊T-ALL 3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取B系ALL中危组、高危组患儿共78例作为对照,比较两者泼尼松试验敏感率、诱导化疗第33天完全缓解(CR)率、复发率及3年无事件生存(EFS)率。结果表明,T-ALL与B-ALL两者在年龄、肝脾淋巴结肿大、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及染色体异常、融合基因比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系ALL患儿比较,T系ALL患儿在性别构成、白细胞计数≥50×109/L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LL、B-ALL患儿对泼尼松预处理敏感率分别为51.9%和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儿诱导化疗未缓解率分别为15.4%、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例T系ALL患儿中有8例(30.8%)复发,74例B-ALL患儿中有11例(14.9%)复发。T系和B系ALL患儿CR至复发时间分别为(9.78±3.48)个月和(21.28±14.32)个月(p<0.05)。中、高危组B-ALL和中、高危组T-ALL患儿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3年EFS率分别为(66.7±7)%、(37.5±17.1)%、(51.7±9.3)%、(22.2±9.8)%(p<0.05)。结论:与B-ALL患儿相比T-ALL男性比例和初诊白细胞数均较高,且早期泼尼松反应和3年EFS率均较B-ALL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白血病 T细胞 无事件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L/AML1基因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CCLG-ALL-2008方案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高静 胡绍燕 +8 位作者 卢俊 何海龙 王易 赵文理 李建琴 李捷 肖佩芳 范俊杰 柴忆欢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5-330,共6页
目的探讨CCLG-ALL-2008方案治疗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4年12月初诊并治疗的99例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及329例无特异性融合基因的B系ALL患儿的临床和生物学... 目的探讨CCLG-ALL-2008方案治疗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4年12月初诊并治疗的99例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及329例无特异性融合基因的B系ALL患儿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随访至2015年10月,观察两组患儿的生存状态和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儿初诊时的年龄和外周血白细胞数相近;在诱导缓解治疗第8天的泼尼松敏感实验、第15天骨髓呈M3状态、第33天和第12周微小残留病灶(MRD)>1.0×10-3的比例两组患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的复发率为14.14%(14/99),无特异性融合基因组为20.97%(69/3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P=0.132);无特异性融合基因组病死率(16.72%)高于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组(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P=0.033)。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组与无特异性融合基因组的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86.1±4.9)%和(79.0±2.8)%,5年无复发生存率(RFS)分别为(80.7±5.1)%和(72.0±3.1)%,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为(78.9±5.1)%和(69.6±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第12周MRD水平是影响OS、RFS、EFS的独立预后因素(P均<0.001)。结论接受CCLG-ALL-2008方案治疗的ALL患儿,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是预后良好的指标,第12周MRD≥1.0×10-3应推荐更强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CLG-ALL-2008方案 TEL/AML1基因 生存 无复发生存 无事件生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L-XH-99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疗效分析(英文)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艳荣 金润铭 +3 位作者 徐佳伟 肖燕 周东风 张志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由上海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制定的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ALL-XH-99方案已在该院实施10年了。该文旨在评估应用此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疗效,并探讨儿童ALL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8... 目的由上海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制定的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ALL-XH-99方案已在该院实施10年了。该文旨在评估应用此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疗效,并探讨儿童ALL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7年4月在该院采用ALL-XH-99方案治疗的儿童ALL的临床资料。该研究在ALL-XH-99方案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小的修订,即对高危患儿也未给予颅脑放射治疗。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患儿的无事生存率(EFS),组间患儿EFS差异用log-rank检验。采用逐步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ALL的预后因素。结果115例患儿得到了全程的ALL—XH-99方案治疗,其中低、中、高危患儿分别为62、12、41人。这115例患儿总的5年EFS率为(69.0±5.0)%,其中低危、中危、高危组5年的EFS率分别为(82.0±6.0)%、(77.0±15.0)%和(43.0±11.0)%(P〈0.01)。16例(13.9%)复发,复发的中位时间为17个月。所有病例均未采取颅脑放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复发率(2/115,1.7%)并未高于既往报道。多因素分析显示白血病危险分度、t(9;22)/bcr/abl融合基因和白细胞计数是儿童ALL独立的不利预后因素,其风险比例分别为1.867、3.397和2.236。结论采用ALL-XH-99方案治疗儿童ALL疗效满意,取得了与发达国家类似的EFS率。t(9;22)/bcr/abl融合基因为儿童ALL最重要的不利预后因素。在强有力的系统化疗和鞘内注射条件下。对所有患儿可取消颅脑放疗以减少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预后因素 无事件生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Burkitt淋巴瘤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红 邵静波 +4 位作者 杨静薇 朱嘉莳 张娜 陈凯 蒋慧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278-284,共7页
目的回顾性评价61例儿童Burkitt淋巴瘤远期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2009年12月—2019年12月我科符合入组标准病例纳入研究,2009—2014年期间采用改良NHL-BFM95方案、2015—2019年后采用改良B-NHL2015国内方案,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 目的回顾性评价61例儿童Burkitt淋巴瘤远期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2009年12月—2019年12月我科符合入组标准病例纳入研究,2009—2014年期间采用改良NHL-BFM95方案、2015—2019年后采用改良B-NHL2015国内方案,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疗效及COX多因素分析预后因素。结果61例患儿中位年龄7.9(1.8-15.5)岁,男50例(82%),女11例(18%),男、女比4.5∶1。5年EFS为(84.7±4.7)%,5年OS(91.2±3.8)%。Ⅱ、Ⅲ、Ⅳ期患儿的5年EFS分别为100%、(88.7±5.3)%、(70.5±11.3)%;5年OS分别为100%、(94.4±3.8)%、(79±10.8)%。Ⅲ期组单纯化疗患儿11例,联合利妥昔单抗25例,两组5年ESF分别为(72.7±13.4)%和(95.7±4.3)%(P=0.037),5年OS分别为(81.8±11.6)%和100%(P=0.029)。COX多因素分析LDH>4倍正常值(HR=2.702,95%CI:1.070~6.822,P=0.035)、侵犯脏器数≥4个(HR=6.562,95%CI:1.343~32.062,P=0.02)是影响儿童Burkitt淋巴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剂量短疗程方案治疗Burkitt淋巴瘤疗效满意,联合利妥昔单抗可提高Ⅲ期患儿疗效。侵犯脏器数目≥4个和LDH>4倍正常值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BURKITT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 无事件生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骨肉瘤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振华 杨晨 +2 位作者 罗宇玲 邓琼 戎晓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410-3414,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格拉斯哥预后评分(m GPS)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骨肉瘤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从200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我院经组织学病理诊断为骨肉瘤的103例患者资料。分析NLR和mGPS在各临...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格拉斯哥预后评分(m GPS)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骨肉瘤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从200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我院经组织学病理诊断为骨肉瘤的103例患者资料。分析NLR和mGPS在各临床病理特征组间有无显著差异。Cox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独立预后因子。描绘列线图并采用c-index评价预测精确度。结果 NLR在临床病理特征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性别(P=0.039)、年龄(P=0.000)、肿瘤部位(P=0.030)与mGPS显著相关。肿瘤部位(P=0.023)、初诊时有无转移(P=0.000)、NLR(P=0.011)和mGPS(P=0.007)是骨肉瘤患者总生存期(OS)的独立预后因子,而初诊时有无转移(P=0.029)、NLR(P=0.032)和mGPS(P=0.014)是无事件生存期(EFS)的独立风险因子。列线图显示这个预后预测模型对骨肉瘤的预测准确度较好,OS和EFS的c-index值分别为0.689和0.685。结论 mGPS和NLR均可有效预测骨肉瘤患者的预后。两者在骨肉瘤预后评估中应用价值差距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生存 无事件生存 预后因子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疗及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琛 杨璐 +3 位作者 饶创宙 盛方军 王洵 郑传城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979-981,共3页
放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放化疗联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可将5年总生存率提高6%,无事件生存率提高10%.但是复发和远处转移问题仍然存在.近年来特异性强,不良反应轻微的靶向药物逐渐应用于临床,尼妥珠单抗(泰欣生)是我国批准的... 放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放化疗联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可将5年总生存率提高6%,无事件生存率提高10%.但是复发和远处转移问题仍然存在.近年来特异性强,不良反应轻微的靶向药物逐渐应用于临床,尼妥珠单抗(泰欣生)是我国批准的第一个以表皮因子受体为靶点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也是世界上第3个用于治疗实体瘤的单克隆抗体.已有研究提示尼妥珠单抗可以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对放疗的敏感性,提高有效率及降低复发转移率,安全有效.本研究对尼妥珠单抗联合诱导及同步放化疗做研究,为其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价值提供进一步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鼻咽癌 同步放化疗 联合治疗 调强放疗 临床观察 单抗 单克隆抗体药物 无事件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经典型高级别骨肉瘤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振华 张甫婷 +1 位作者 邓琼 郑大勇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506-2510,共5页
目的研究非经典型高级别骨肉瘤(非肢体部位、初诊时有转移或年龄>40岁)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生存期和预后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诊断的60例非经典型高级别骨肉瘤患者资料。描述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手术治疗,采用Kapl... 目的研究非经典型高级别骨肉瘤(非肢体部位、初诊时有转移或年龄>40岁)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生存期和预后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诊断的60例非经典型高级别骨肉瘤患者资料。描述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手术治疗,采用Kaplan-Meier方法作生存分析,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确定独立预后因子。结果男女比例2∶1,中位年龄19岁,肢体部位肿瘤占68.3%,56.7%的患者肿瘤≤8 cm,70.0%的患者以疼痛为首发临床表现,21.7%的患者初诊时即发现有远处转移,70.0%的患者行保守性手术。总生存期和无事件生存期的中位值分别为36个月和14个月。5年总生存率(33.4±8.0)%,5年无事件生存率(31.8±6.8)%。肿瘤部位和初诊时有无转移是非经典型骨肉瘤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在非经典型高级别骨肉瘤患者中,非肢体部位肿瘤和初诊时存在转移的患者具有较差生存期,此类患者应该更加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经典型高级别骨肉瘤 经典型高级别骨肉瘤 生存 无事件生存 预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D监测下88例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长期疗效的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贝贝 李捷 +4 位作者 李祯萍 朱明清 耿美菊 柴忆欢 何海龙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47-150,共4页
目的对88例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治疗的长期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微小残留病(MRD)监测下儿童B—ALL的无事件生存率(EFS)。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5月接受儿童ALL诊疗建议(第三次修订草案)治疗的88例B.AL... 目的对88例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治疗的长期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微小残留病(MRD)监测下儿童B—ALL的无事件生存率(EFS)。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5月接受儿童ALL诊疗建议(第三次修订草案)治疗的88例B.ALL患儿,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RD,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患儿EFS,各临床危险度分组间患儿EFS差异用Logrank检验。结果88例患儿骨髓完全缓解(CR)率为97.7%,2年、3年、4年、5年EFS率分别为87.5%、86.4%、81.8%、77.2%,标危、中危、高危5年EFS率分别为86.2%、84.6%、63.1%。5例死亡,9例复发(10.5%),复发中位时间为23(3—59)个月。结论采用儿童ALL诊疗建议(第三次修订草案)治疗CR率较高,在MRD监测下指导治疗,总体上B—ALL患儿的5年EFS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残留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细胞 儿童 无事件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阵列芯片Meta分析序列相似家族72成员A mRNA水平与乳腺癌预后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仇秦威 余丽华 +3 位作者 罗凯 张志杰 黎谢梦丹 贺智敏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636-639,共4页
目的探讨序列相似家族72成员A(FAM72A)mRNA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在NCBI的GEO数据库中检索乳腺癌基因表达谱的数据集,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对数据集进行标准化合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单因素Cox模型分... 目的探讨序列相似家族72成员A(FAM72A)mRNA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在NCBI的GEO数据库中检索乳腺癌基因表达谱的数据集,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对数据集进行标准化合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单因素Cox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以及不同分型乳腺癌患者的总体无事件生存期与FAM72A 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总共纳入10个微阵列数据集,包含1 72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样本。在所有乳腺癌患者中,FAM72A mRNA高表达者无事件生存期低于FAM72A mRNA低表达者(P<0.05);在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中,FAM72A mRNA高表达者无事件生存期低于FAM72A mRNA低表达者(P<0.05);在乳腺管腔B型患者中,FAM72A mRNA高表达者无事件生存期低于FAM72A mRNA低表达者(P<0.05)。结论 FAM72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管腔B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序列相似家族72成员A 无事件生存 微阵列 芯片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1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心怡 王春立 +1 位作者 曲斌 曲京霞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56-156,165,共2页
化疗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随着诊疗技术的改进,儿童ALL的长期无事件生存率已达80%~90%,但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并发症而影响疾病的预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 化疗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随着诊疗技术的改进,儿童ALL的长期无事件生存率已达80%~90%,但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并发症而影响疾病的预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由各种非心源性肺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死亡率高达50%以上。ALL并发ARDS病情凶险,预后差,护理难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 无事件生存 治疗方法 ARDS 诊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