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无公害茶叶生产的植保综合调控技术
- 1
-
-
作者
黄顺年
-
机构
休宁县山斗乡农业综合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65-67,80,共4页
-
文摘
无公害茶叶生产强调在茶叶种植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而植保综合调控技术则是通过对多种植保技术和方法的组合使用,有效控制病虫害,同时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安徽省休宁县作为我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其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的实施对提升地区茶叶品质和环境质量具有示范意义。为此,介绍了休宁县无公害茶叶的生产背景,总结了融合生物控制、物理控制、化学控制、农艺控制方法的植保综合调控技术,旨在为休宁县乃至其他茶叶生产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无公害茶叶生产植保方案。
-
关键词
无公害茶叶
茶叶生产
植保综合调控技术
安徽休宁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无公害茶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兴勇
-
机构
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猫洞苗族仡佬族乡农业服务中心
-
出处
《河北农机》
2024年第14期54-56,共3页
-
文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无公害茶叶生产正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深入研究和推广无公害茶叶高产栽培技术变得尤为重要,这种技术不仅能为茶农提供更多的种植选择,还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安全可靠的茶叶产品,进而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无公害茶叶生产是保证茶叶高产优质的重要基础。在传统茶叶种植栽培过程中,存在病虫害的发生、施肥和灌溉的管理不当等问题,对茶叶产量以及品质的提升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必须重视无公害茶叶的种植,加强相关技术的应用,以推动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无公害茶叶
高产栽培技术
研究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无公害茶叶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13
- 3
-
-
作者
郭桂义
胡孔峰
孙慕芳
袁丁
-
机构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5-336,共2页
-
基金
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项目"信阳毛尖茶无公害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豫农开办[2000]86号)
"有机信阳毛尖茶模式化生产技术示范"项目(豫农开办[2004]91号)
-
文摘
对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含义进行了阐述。对无公害茶园病虫害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同时发挥物理防治的优势,适当选用植物源和矿物源农药。对一般无公害茶园要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以改善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对有机茶园和绿色食品AA级茶园,应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
-
关键词
无公害茶叶
病虫害
防治技术
绿色食品茶
有机茶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无公害茶叶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20
- 4
-
-
作者
郭桂义
孙慕芳
-
机构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茶学专业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61-1162,共2页
-
基金
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项目"信阳毛尖茶无公害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豫农开办[2000]86号)
-
文摘
对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阐述。重点对生产无公害茶叶茶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即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各种生物防治技术为核心,同时发挥各种物理防治优势,适量运用植物源和矿物源农药。对有机茶园和绿色食品AA级茶园,应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一般无公害茶园也要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以改善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
关键词
无公害茶叶
病虫害
防治技术
-
Keywords
Non-polluted tea
Plant disease and insect
Technology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论我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的技术体系
被引量:10
- 5
-
-
作者
丁勇
周坚
-
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2年第4期103-105,138,共4页
-
基金
安徽省农委
财政厅资助项目
周坚为项目主持人。
-
文摘
简析了无公害茶叶的基本概念 ,从生态环境、园地开垦、选种定植、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茶叶加工、包装等方面 ,阐述了我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的技术体系。
-
关键词
无公害茶叶生产
技术体系
卫星质量
中国
-
Keywords
No-pollution tea
Hygiene quality
Technical system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X38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无公害茶叶生产关键技术
被引量:4
- 6
-
-
作者
郭桂义
朱兴旺
马光新
管燕
高伟
-
机构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信阳市平桥区农业局
-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8-19,共2页
-
基金
2 0 0 0年度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项目部分内容
-
-
关键词
栽培技术
土壤管理
施肥
病虫害防治
无公害茶叶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无公害茶叶中亚硝酸盐残留分析及调控对策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刘声传
罗显扬
赵志清
李泽贤
何莲
-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贵州省遵义市农业局茶叶站
-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93-97,共5页
-
基金
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贵州茶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子项目"贵州茶叶质量安全技术研究"[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08)6015]
-
文摘
简析了茶叶中亚硝酸盐残留的状况、规律及其成因。从科学使用氮肥、平衡施肥、精准施肥、培育低积累亚硝酸盐潜力的茶树种质资源等方面,阐述了无公害茶叶中亚硝酸盐残留的调控对策。
-
关键词
无公害茶叶
亚硝酸盐
残留
调控对策
-
Keywords
non-polluted tea
nitrite
residues
mitigating countermeasure
-
分类号
S-1
[农业科学]
-
-
题名无公害茶叶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9
- 8
-
-
作者
陈金磊
沈宝涛
杨柏云
-
机构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15,共1页
-
文摘
现在经济市场除了看重产品的生产量,更看重产品质量。无公害茶叶作为近年来投入发展生产的经济作物,得到了社会市场的认可,并且越来越需要像无公害茶叶这样的产品,体现了我国对绿色食品、食品安全的严格要求与重视。由于无公害茶叶生产过程中要求众多,病虫防害也是其中一项巨大的任务,在无公害茶叶培育中病虫害更加严重,所以需要通过传统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革新变化,得出适应无公害茶叶的防治技术方法。
-
关键词
无公害茶叶
病虫害防治
有机
绿色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茶园污染与无公害茶叶生产
被引量:11
- 9
-
-
作者
张汉鹄
韩宝瑜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
-
出处
《中国茶叶》
1998年第2期4-5,共2页
-
-
关键词
茶园
无公害茶叶
栽培
管理
-
分类号
S571.10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中国无公害茶叶的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5
- 10
-
-
作者
孙威江
危赛明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系
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4-6,共3页
-
-
关键词
中国
无公害茶叶
现状
科研
开发
发展趋势
-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无公害茶叶生产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4
- 11
-
-
作者
彭方仁
唐荣南
-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
-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2003年第3期3-5,共3页
-
文摘
无公害茶叶包含了 3个层次的产品 ,即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低残留茶。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已成为当今茶叶开发与经营的必由之路。发展无公害茶叶的基本做法包括全面规划 ,建立茶叶生产基地 ;加强科技攻关 ,全面提高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水平 ;执行无公害茶质量标准 ,提高茶叶质量等 4方面内容。发展无公害茶叶的关键技术则包括优化茶园生态环境、科学施用肥料。
-
关键词
无公害茶叶
生产技术
有机茶
绿色食品茶
低残留茶
科技
无公害生态茶园
病虫害综合治理
肥料
制茶技术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无公害茶叶生产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选择
被引量:15
- 12
-
-
作者
陈宗懋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茶叶》
2002年第3期3-4,共2页
-
-
关键词
无公害茶叶
拟除虫菊酯类
农药
药效
残留量
安全性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无公害茶叶质量管理标准体系
被引量:10
- 13
-
-
作者
鲁成银
-
机构
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
出处
《茶叶》
2004年第4期187-189,共3页
-
文摘
对无公害食品茶叶标准制定的背景 ,标准体系的构成 ,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以及标准实施情况检查的关键点进行了概述。
-
关键词
叶质量
无公害茶叶
无公害食品
检查
适用性
管理标准体系
品茶
制定
标准实施
背景
-
分类号
F20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无公害茶叶的加工贮藏技术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张玉翠
王连翠
-
机构
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农林学院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7-37,共1页
-
-
关键词
无公害茶叶
加工
贮藏技术
干燥
低温贮藏
低湿环境
低氧环境
-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无公害茶叶生产的用药技术及农残检测有关标准
被引量:2
- 15
-
-
作者
吴光远
曾明森
王庆森
-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03年第2期1-7,共7页
-
文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公害绿色消费已在全世界掀起,作为人类健康的饮品之一-茶叶倍受亲睐.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的今天,生产、加工、出口无公害茶叶具有无限的商机,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茶叶绿色技术壁垒"严峻的挑战,其中茶叶的农残监控尤为重要.本文就无公害茶叶生产用药主要技术及农残检测有关标准作一概述,以供茶叶生产应用与参考.
-
关键词
无公害茶叶
生产
用药技术
农药残留
检测技术
农药品种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湖南省无公害茶叶生产与茶叶绿色食品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谭济才
邓欣
-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
出处
《中国茶叶》
1998年第5期16-17,共2页
-
-
关键词
茶叶
无公害茶叶
绿色食品
生产发展
-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X38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无公害茶叶生产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许燕
孙云南
陈洪云
朱兴正
-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出处
《福建茶叶》
2022年第7期23-25,共3页
-
基金
2021年云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试点项目:科技支撑茶产业绿色发展科技集成示范(项目编号202102AE090036-08)。
-
文摘
为了有效的推动茶叶管理工作的落实,提升茶叶生产管理工作水平,探究在当前无公害茶叶生产管理工作落实方面存在的多种问题,本文在现阶段的生产管理工作基础上,对于无公害茶叶的种植生产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多年的实践操作经验,针对现阶段我国的无公害茶叶生产关键环节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进行细致的解析探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一方面可以加快我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管理工作任务的落实;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高质量的无公害茶叶生产经营,为后续的无公害茶叶生产奠定基础,也为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
关键词
无公害茶叶
生产
关键环节
-
分类号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关于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2
- 18
-
-
作者
阮建云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茶叶》
2003年第3期8-9,共2页
-
-
关键词
无公害茶叶生产
标准体系
质量检验监测体系
质量跟踪监督机制
技术研究推广体系
中国
-
分类号
TS272.7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泾县无公害茶叶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被引量:8
- 19
-
-
作者
管嫦娥
-
机构
安徽省泾县农技推广中心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5年第10期16-17,共2页
-
-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
无公害茶叶
茶树生长
泾县
补偿效应
生态基础
有害生物
优质栽培
土壤环境
-
分类号
S43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无公害茶叶与害虫的生态控制
被引量:3
- 20
-
-
作者
谢振伦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
出处
《广东茶叶》
1996年第1期1-7,共7页
-
文摘
绿色象征着生命、健康和活力,象征着无污染的生态环境。有鉴于此,国际上于1972年在德国成立了有机农业国际联盟,并开始组织生产,监制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到1990年,该联盟已发展了300多个成员组织,拥有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超过1万6千多家。我国农业部从1989年起推行绿色食品标志制度,1990年推出了“绿色食品工程”,在国内对124个产品给予了绿色食品颁证,1992年正式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目前,全国务省、市、自治区已普遍建立了绿色食品办公室,生产的绿色食品进入国内、外市场。
-
关键词
无公害茶叶
害虫
生态控制
农药污染
化肥污染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