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末龄幼虫蜕和蛹壳对苹果蠹蛾基因的无创伤检测方法
1
作者 魏子涵 王雅琪 +1 位作者 赵诗词 杨雪清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8-1024,共7页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是我国重大农业入侵害虫,对我国果业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在利用基因编辑等技术对相关基因进行功能研究时,通常采用单对交配策略对纯合突变体进行筛选。因此,在配对前明确个体基因型,避免对虫体造成损伤...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是我国重大农业入侵害虫,对我国果业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在利用基因编辑等技术对相关基因进行功能研究时,通常采用单对交配策略对纯合突变体进行筛选。因此,在配对前明确个体基因型,避免对虫体造成损伤尤为重要。本研究分别收集末龄幼虫蜕(10个蜕)和蛹壳(1个、5个、10个、15个蛹壳),通过基因组DNA提取、目的基因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PCR产物测序,以评估该方法作为苹果蠹蛾基因检测的可行性。结果显示,以苹果蠹蛾末龄幼虫10个蜕及5个以上蛹壳提取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扩增精巢特异性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Testis specific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TSSK1)基因,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得到单一、明亮的条带,经测序证实该产物是目的基因序列。基于高效及节约成本的原则,拟推荐利用10个末龄幼虫蜕或10个蛹壳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和测序进行苹果蠹蛾的无损伤基因型检测。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利用幼虫蜕和蛹壳进行苹果蠹蛾无损伤、高效的基因检测方法,为提高苹果蠹蛾基因功能研究的效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蠹蛾 基因型 无创伤检测 CRISPR/Cas9 突变品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血糖浓度无创伤检测的必要测量条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庆波 徐可欣 汪曣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给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中测量精度与仪器精度和测量方法之间的传递函数,并通过葡萄糖水溶液浓度测量的基础研究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它不仅能为光谱方法可达到的测量精度提供一种估计手段,还可以给出采用不同测量方法时实现预期... 给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中测量精度与仪器精度和测量方法之间的传递函数,并通过葡萄糖水溶液浓度测量的基础研究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它不仅能为光谱方法可达到的测量精度提供一种估计手段,还可以给出采用不同测量方法时实现预期测量精度所必需的仪器精度.这为血糖无创伤检测技术乃至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设计实现及其测量精度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浓度 无创伤检测 测量精度 仪器精度 偏最小二乘法 化学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血流的无创伤检测和医学信号的特征提取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威琪 汪源源 +6 位作者 余建国 吴晓峰 刘斌 张羽 陈斯中 仪艳华 邵谦明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第2期52-64,共13页
人体信号是随机性和背景噪声都很强的复杂信号。文章首先研究了利用超声Doppler技术定量检测血流速度的方法 ,然后将一些现代信息处理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引入医学超声的信息处理 ,为医学超声信息的特征提取提供了新的手段。这些理论包... 人体信号是随机性和背景噪声都很强的复杂信号。文章首先研究了利用超声Doppler技术定量检测血流速度的方法 ,然后将一些现代信息处理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引入医学超声的信息处理 ,为医学超声信息的特征提取提供了新的手段。这些理论包括 :分形、数学形态学、数量化、小波变换、极点轨迹和血管传输线模型等。文章最后阐述了利用上述新方法作为技术核心而研制的三套应用系统 :肺动脉血液动力学参数的无损估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血流 医学信号 无创伤检测 特征提取 血流速度检测 超声Doppler技术 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无创伤检测早期肝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方 刘建军 谢则平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95-797,共3页
为评价近红外光无创伤检测早期肝硬化的价值。定期用四氯化碳注射小白鼠制作肝硬化模型。用Runman仪检测肝脏组织血、氧含量,并提取血、氧变化波形,在Matlab软件下进行分析,发现近红外光无创伤检测能灵敏反应早期肝硬化时血、氧含量的... 为评价近红外光无创伤检测早期肝硬化的价值。定期用四氯化碳注射小白鼠制作肝硬化模型。用Runman仪检测肝脏组织血、氧含量,并提取血、氧变化波形,在Matlab软件下进行分析,发现近红外光无创伤检测能灵敏反应早期肝硬化时血、氧含量的变化。早期肝硬化时,血及氧波形节律不规则、自功率谱主频峰位置后移在1.0~1.5Hz间,且出现多峰。表明近红外光无创伤检测早期肝硬化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 无创伤检测 早期肝硬化 实验研 MATLAB软件 肝硬化模型 氧含量 四氯化碳 肝脏组织 取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红外光谱法无创伤检测血糖的新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满满 白仟 +7 位作者 潘庆华 张元福 翁诗甫 周风山 龚蓉晔 武惠忠 徐怡庄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74-1477,共4页
应用中红外光谱法对手指、血液以及干燥后的血液进行了测定,并同时与血糖仪测定的血糖作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红外光谱图进行分析时,选择1455cm-1附近的谱峰作为基准峰,可使1120cm-1附近的谱带得到准确度较高的相对强度。干燥后的... 应用中红外光谱法对手指、血液以及干燥后的血液进行了测定,并同时与血糖仪测定的血糖作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红外光谱图进行分析时,选择1455cm-1附近的谱峰作为基准峰,可使1120cm-1附近的谱带得到准确度较高的相对强度。干燥后的血液与手指的光谱图大致相似并且与实测的血糖值的投点图具有相近的斜率,说明中红外光谱法检测人体血糖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对同一手指进行不同时间的测定,以1120cm-1谱带强度来表征血糖的浓度,其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是因为人体内的葡萄糖不仅存在于血液中,而且也存在于皮肤的分泌物中,而分泌物会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根据测定的1120cm-1谱带的相对强度与实测血糖值所得的线性关系图表明,洗手后10min的准确度要高于4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谱 无创伤检测 血糖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无创伤检测乳腺肿瘤研究──胸腔器官不对称性对检测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俊 王晓芳 +1 位作者 张春瑜 谢则平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胸腔器官对近红外光无创伤检测乳腺肿块血、氧参数的影响。方法:根据近红外光检测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原理和特定的探头固定方法,对64例乳腺肿块和30例正常人乳腺进行血、氧含量测定。结呆:①利用两侧乳腺的对称性采用近红外... 目的:研究胸腔器官对近红外光无创伤检测乳腺肿块血、氧参数的影响。方法:根据近红外光检测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原理和特定的探头固定方法,对64例乳腺肿块和30例正常人乳腺进行血、氧含量测定。结呆:①利用两侧乳腺的对称性采用近红外光检测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86.9%;②近红外光检测中,11例乳腺癌的假阴性率为8.7%,12例乳腺良性肿瘤的假阳性率为4.3%。结论:①胸腔器官对近红外光检测乳腺癌肿块组织血氧参数存在影响;②利用两侧乳腺对称性,采用近红外先评价肿瘤组织血氧含量特点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 无创伤检测 胸腔 乳腺肿块 乳腺肿瘤 影响 检测参数 结论 对称性 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血糖微创和无创伤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会清 骆清铭 《现代仪器》 CAS 2006年第6期1-5,8,共6页
概述国内外人体血糖微创伤检测方法和仪器的现状,介绍近年来人体血糖无创伤检测的研究方法,实验结果以及仪器研究进展,重点介绍近红外吸收光谱和光声光谱方法,并讨论无创伤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微创伤方法能够测得比较准确的血糖值,是... 概述国内外人体血糖微创伤检测方法和仪器的现状,介绍近年来人体血糖无创伤检测的研究方法,实验结果以及仪器研究进展,重点介绍近红外吸收光谱和光声光谱方法,并讨论无创伤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微创伤方法能够测得比较准确的血糖值,是血糖测量的主要方法。无创伤血糖检测技术具有无痛、无感染,测量简单、快速等优点,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微创 无创伤检测 近红外光谱 光声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无创伤心功能检测仪
8
作者 彭学愚 华学寿 +1 位作者 李杰 赵曙光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1990年第4期203-206,共4页
本文所讨论的心功能仪,仅用两个插件置于微机内,联接相应的传感器,并配有专用的软件,就可进行无创伤心功能检测。装置简单有效,能迅速而精确地测出多种心功能参数。
关键词 心功能检测 无创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功能无创伤性检测及其微机处理系统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国安 汤大侃 +4 位作者 谭平 赵葆华 许霞琴 毛凤仪 蒋有铭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49-152,156,共5页
自方Weissler等在60年代提出由体表测量心脏收缩时间间期来无创伤地评估心脏功能的技术以来,收缩时间间期(Systolio time interval,STI)测量技术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但是由于测量方法、记录和统计手段的繁杂,使得许多研究工... 自方Weissler等在60年代提出由体表测量心脏收缩时间间期来无创伤地评估心脏功能的技术以来,收缩时间间期(Systolio time interval,STI)测量技术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但是由于测量方法、记录和统计手段的繁杂,使得许多研究工作难以进行。我们研制的心血管功能测定仪,通过对心脏舒缩功能以及多参数的相关分析,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本文主要讨论测量方法、仪器原理结构及设计思想,并对部分临床作用情况作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功能 无创伤检测 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儿童和青少年左心室心肌收缩力的无创伤性检测
10
作者 黄国英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56-156,共1页
健康儿童和青少年左心室心肌收缩力的无创伤性检测黄国英RitaYTSung(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心内科200032;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儿科学系)关键词左心室;心肌收缩力;健康儿童;青少年;无创伤性检测左心室收缩末期径向... 健康儿童和青少年左心室心肌收缩力的无创伤性检测黄国英RitaYTSung(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心内科200032;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儿科学系)关键词左心室;心肌收缩力;健康儿童;青少年;无创伤性检测左心室收缩末期径向室壁应力(ESWS)与经心率校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 心肌收缩力 健康儿童 青少年 无创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在近红外无创伤人体血糖浓度测量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宏 李庆波 +1 位作者 刘则毅 徐可欣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79-783,共5页
遗传算法 (GA)应用在偏最小二乘法 (PLS)校正模型的波长优化选择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将遗传算法作为模块循环运行 ,能更快达到最优解 ,有效提高测量精度 ,减少建模所用波长数。本文将该方法应用于无创伤人体血糖浓度光学检测的基础研究... 遗传算法 (GA)应用在偏最小二乘法 (PLS)校正模型的波长优化选择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将遗传算法作为模块循环运行 ,能更快达到最优解 ,有效提高测量精度 ,减少建模所用波长数。本文将该方法应用于无创伤人体血糖浓度光学检测的基础研究中 ,验证实验所用样品为 :①葡萄糖水溶液 ;②包含牛血红蛋白和白蛋白的葡萄糖水溶液 ;③人血中的血浆 (含葡萄糖 )。结果表明 :建模的波长个数可分别减少 88%、86 %、85 % ;预测标准偏差 (RMSEP)分别减少 5 6 %、6 4 %、6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无创伤检测 人体 血糖浓度 遗传算法 波长选择 偏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水溶液浓度的近红外光谱测量法——人体血糖浓度无创伤测量方法基础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庆波 张鲁 +2 位作者 汪日燕 胡小唐 徐可欣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2-606,561,共6页
本系统研究了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理论相结合测定水溶液中葡萄糖浓度的方法。讨论了偏最小二乘法 (PLS)校正模型中光谱范围的优化选择 ,同时也讨论了仪器精度、测量方法与测量精度之间的传递函数 ,给出实现预期测量精度的必要条... 本系统研究了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理论相结合测定水溶液中葡萄糖浓度的方法。讨论了偏最小二乘法 (PLS)校正模型中光谱范围的优化选择 ,同时也讨论了仪器精度、测量方法与测量精度之间的传递函数 ,给出实现预期测量精度的必要条件。葡萄糖浓度的均方根预测误差 (RMSEP)为 4 .13mg/dL ,浓度测量值与参考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为 0 .998)。实验结果表明 :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能够达到一定精度 (RMSEP <5mg/dL) ,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浓度 无创伤检测 测量精度 偏最小二乘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无创伤血液成分光谱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郭嘉 卢启鹏 +1 位作者 高洪智 丁海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991-2996,共6页
血液成分检测是健康诊断的重要手段,常规的血液成分检测采用抽血的方法,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还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近红外光谱技术是无创伤血液成分检测中的研究热点。为满足近红外无创伤血液成分检测仪器对其光谱数据采集系统提出的... 血液成分检测是健康诊断的重要手段,常规的血液成分检测采用抽血的方法,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还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近红外光谱技术是无创伤血液成分检测中的研究热点。为满足近红外无创伤血液成分检测仪器对其光谱数据采集系统提出的高速、多通道和高信噪比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高速、多通道光谱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Altera公司Cyclone IV系列的FPGA芯片作为其微控制器,控制两片8通道的A/D芯片并行采集16通道的人体血液脉搏波光谱信号,采集到的数据在FPGA的控制下首先缓存在FPGA内部建立的乒乓RAM中,然后转存至外部SRAM芯片中,最后经USB总线传输至计算机。实验结果表明,在19 531 Hz的采样频率下,该系统能够高速并行采集16个通道的信号,重复性信噪比可达40 000∶1。此外,在该采样率下,系统可以采集到高信噪比的人体血液脉搏波信号,采集速度能够达到每秒305幅光谱图。该系统满足近红外无创伤血液成分检测仪器对于光谱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要求。该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为将FPGA应用于近红外无创伤血液成分检测仪器的数据采集系统中,FPGA能够同时控制两片AD芯片进行16路人体血液脉搏波数据的高速并行采集,解决了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时无法实现多通道大量数据高速采集和储存的问题,使仪器的采集速度大大加快;同时使用FPGA内部资源建立乒乓RAM进行数据的缓冲,实现了不同位数数据从AD芯片到SRAM芯片的无缝连续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无创伤血液成分检测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伤光测人体血糖水平
14
作者 左麟 《国外科技消息》 1992年第4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无创伤红外光检测 人体 自糖水平 糖尿病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创血糖检测仪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真诚 金星亮 +2 位作者 徐效文 朱健铭 王弟亚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19-1123,共5页
糖尿病是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糖尿病检测的主要方法都是有创的,有其局限性。研究了一种基于能量守恒法的无创伤血糖检测仪;设计出了相关的硬件部分、软件部分、传感器探头及相应的血糖浓度提取算法。经临床初步实验,表明测... 糖尿病是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糖尿病检测的主要方法都是有创的,有其局限性。研究了一种基于能量守恒法的无创伤血糖检测仪;设计出了相关的硬件部分、软件部分、传感器探头及相应的血糖浓度提取算法。经临床初步实验,表明测试结果与AMS-AUTOLAB1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测得结果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8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无创伤检测 血糖 能量守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多波长无创人体血糖检测阵列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炜 卞正中 张大龙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716-719,共4页
无创血糖监测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 ,还能进行连续测量 ,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它是一种不需收集血样进行体内血糖浓度测量的新技术。本文根据朗伯—比尔定律 (The L ambert- Beer L aw)原理 ,为克服无创血糖检测研究中的难点和缺陷 ... 无创血糖监测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 ,还能进行连续测量 ,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它是一种不需收集血样进行体内血糖浓度测量的新技术。本文根据朗伯—比尔定律 (The L ambert- Beer L aw)原理 ,为克服无创血糖检测研究中的难点和缺陷 ,详细分析了血糖红外光谱的吸收特性 ,利用阵列技术设计了红外多波长无创血糖检测传感器阵列模型 ,对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用 ME算法建立了信号检测和标定数学模型 ,结合了人体各种影响因素 ,使红外无创血糖检测的精度和稳定性得到了改善。列举了详细的实验实施步骤 ,同时叙述了系统调试的详细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模型 血糖 检测 红外检测 无创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收缩时间间期的检测原理及临床应用
17
作者 岑人经 陈正宗 +2 位作者 吴效明 秦婵 谭哲东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30-32,34,共4页
通过研制成功的HT-92型心脏检测仪阐述了STI值的检测原理及其临床效果,探讨了应用医学原理、生物力学原理和计算机控制原理来研制心脏功能的无创伤检测仪器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心脏功能 收缩时间间期 无创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功能检测仪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桂英 汪晓泊 《青海医药杂志》 1994年第1期56-56,共1页
脑血管功能检测仪及其临床应用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研究室李桂英,汪晓泊脑血管疾病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死亡率与致残率均甚高。脑血管功能指标(血流速度、弹性、阻力等)是反映脑血管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因素,... 脑血管功能检测仪及其临床应用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研究室李桂英,汪晓泊脑血管疾病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死亡率与致残率均甚高。脑血管功能指标(血流速度、弹性、阻力等)是反映脑血管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因素,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脑血流状态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功能 临床应用 病理研究 无创伤检测 严重 血流速度 运动学 指标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检测早期肝硬化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晓方 谢则平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为评价近红外先检测早期肝硬化的价值。方法:选四氯化碳小白鼠,早期肝硬化模型。用Runman仪检测肝脏组织血,氧含量,并提取血、或变化波形,在Matlab软件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近红外光无创伤检测能灵敏反应早期肝硬化时血、... 目的:为评价近红外先检测早期肝硬化的价值。方法:选四氯化碳小白鼠,早期肝硬化模型。用Runman仪检测肝脏组织血,氧含量,并提取血、或变化波形,在Matlab软件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近红外光无创伤检测能灵敏反应早期肝硬化时血、氧含量变化。在早期肝硬化时血、氧波形节律不规则、自动中语主频峰位置后移在1.0-1.5(HZ)间,且出现多峰。结论:近红外光无创伤对检测早期肝硬化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肝硬化 近红外光 实验观察 无创伤检测 肝脏组织 四氯化碳 灵敏 结论 量变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检测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姚军平 谢则平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3-7,共5页
目的 :探讨无创伤检测四氯化碳肝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向小白鼠腹腔注射CCl4 造成肝损伤 ,然后使用Run man仪无创伤检测其血氧含量 ,并用计算机分析其血氧波形。结果 :实验组小白鼠肝氧含量下降 ,肝血氧波形改变 ,自功率谱主频峰后移 ,... 目的 :探讨无创伤检测四氯化碳肝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向小白鼠腹腔注射CCl4 造成肝损伤 ,然后使用Run man仪无创伤检测其血氧含量 ,并用计算机分析其血氧波形。结果 :实验组小白鼠肝氧含量下降 ,肝血氧波形改变 ,自功率谱主频峰后移 ,基底部增宽。结论 :近红外光技术可以无创伤检测CCl4 所致的急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伤检测 急性肝损伤 近红外光 四氯化碳 CCL4 血氧含量 实验研究 结论 目的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