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幼儿无创吸痰技术效果干预与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1
作者 徐晓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7期107-109,共3页
目的 分析婴幼儿无创吸痰技术效果干预与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接收的100例吸痰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吸痰技术,观察组实施无创吸痰技术。对比两... 目的 分析婴幼儿无创吸痰技术效果干预与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接收的100例吸痰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吸痰技术,观察组实施无创吸痰技术。对比两组吸痰效果。结果 观察组吸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吸痰后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吸痰后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婴幼儿采用无创吸痰技术效果较显著,对呼吸道黏膜损伤较小,配合度较高,并且住院时间较短,还能改善睡眠质量,家长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重视并积极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无创吸痰技术 家长满意度 黏膜损伤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吸痰技术在支气管肺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静娴 王君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2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行无创吸痰技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期间给予对照组(43例)传统吸痰,给予观察组(43例)...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行无创吸痰技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期间给予对照组(43例)传统吸痰,给予观察组(43例)无创吸痰。观察并比较两组吸痰效果、吸痰配合度、吸痰并发症发生情况、体征恢复指标。结果观察组吸痰效果、吸痰配合度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止咳、肺啰音消失、憋喘消失、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行无创吸痰,可有效提高吸痰总体效果,提升患儿配合度,明显减少吸痰相关并发症,有助于缩短患儿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无创吸痰技术 配合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无创吸痰技术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成文 陈名武 王雪松 《安徽医学》 2023年第6期679-681,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无创吸痰技术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涡阳县医院儿科住院的80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经鼻咽吸痰为对照组(32例),经鼻无创吸痰患儿为观察组(48例)。比较... 目的探讨经鼻无创吸痰技术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涡阳县医院儿科住院的80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经鼻咽吸痰为对照组(32例),经鼻无创吸痰患儿为观察组(48例)。比较两组吸痰效果、入院时和入院3天临床危重度评分、呼吸道粘膜损伤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家属配合度等差异。结果观察组吸痰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观察组入院时和入院3天临床危重度评分干预前后降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粘膜损伤发生率(31.25%)低于对照组(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配合度(91.67%)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经鼻咽吸痰相比,无创吸痰技术能更好的清除痰液,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且并发症较少,依从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吸痰技术 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危重度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无创吸痰技术治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信福 朱跃文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第5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吸痰技术对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0例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使用无创吸痰技术)和对照组(30例,使用传统非无创插管吸痰技术)。分析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 目的:探讨无创吸痰技术对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0例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使用无创吸痰技术)和对照组(30例,使用传统非无创插管吸痰技术)。分析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及其家属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吸痰效果、炎症因子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呼吸道黏膜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吸痰技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非无创吸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吸痰技术 婴幼儿 下呼道感染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部冲洗器式无创吸痰技术治疗婴幼儿呼吸道疾病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万惠 田芬 +2 位作者 晏珊 游亚 刘定坤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16期49-51,54,共4页
目的探讨鼻部冲洗器式无创吸痰技术治疗婴幼儿呼吸道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呼吸道疾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导管吸痰法,观... 目的探讨鼻部冲洗器式无创吸痰技术治疗婴幼儿呼吸道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呼吸道疾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导管吸痰法,观察组采用鼻部冲洗器式无创吸痰技术。比较两组每日吸痰次数、鼻腔皮肤黏膜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睡眠质量及吸痰方法中转率。结果两组每日吸痰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腔皮肤黏膜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痰方法中转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部冲洗器式无创吸痰技术应用于婴幼儿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可减少鼻腔皮肤黏膜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儿睡眠质量,降低吸痰方法中转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部冲洗器式无创吸痰技术 道疾病 婴幼儿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吸痰技术在支气管肺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
6
作者 李高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24-227,共4页
研究无创吸痰技术在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成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支气管肺炎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接受传统护理作为参比组,另一组实施无创吸痰技术护理作为无创组对象。对比... 研究无创吸痰技术在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成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支气管肺炎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接受传统护理作为参比组,另一组实施无创吸痰技术护理作为无创组对象。对比临床指标。结果 无创组在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和心率方面均低于参比组,而在满意度、吸痰效果方面高于参比组,退热、止咳、憋喘缓解及肺啰音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参比组,患者的配合度更高,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参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吸痰技术护理用于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吸痰技术 支气管肺炎 应用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胸部叩击联合无创吸痰技术在婴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效果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海燕 赵广云 彭万胜 《中华全科医学》 2022年第7期1162-1165,共4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应用改良式胸部叩击联合无创吸痰技术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六安市人民医院儿科六病区住院的90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48例)、... 目的探讨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应用改良式胸部叩击联合无创吸痰技术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六安市人民医院儿科六病区住院的90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2例)。2组患儿均采取常规的抗炎、雾化吸入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叩击联合传统吸痰技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式胸部叩击联合无创吸痰技术。对比2组患儿治疗前后排痰效果、临床症状、呼吸功能等各项指标,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排痰效果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仅2例无效,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10例无效,有效率为76.19%(χ^(2)=7.479,P=0.006);观察组咳喘、憋气、肺部啰音和住院时间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呼吸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黏膜损伤发生率为2.08%(1/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12/42,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胸部叩击联合无创吸痰技术应用于婴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可显著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快速解除气道阻塞、减轻喘息症状、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吸痰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家长满意度,且操作方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胸部叩击 无创吸痰技术 毛细支气管炎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无创吸痰技术治疗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
8
作者 李素洁 张绣姜 +1 位作者 王毅 李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144-147,共4页
就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无创吸痰技术治疗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进行报告分析。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呼吸衰竭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开展标准氧疗联合常规吸痰技术... 就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无创吸痰技术治疗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进行报告分析。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呼吸衰竭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开展标准氧疗联合常规吸痰技术治疗,研究组开展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无创吸痰技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8h后血气指标与主要生命体征进行测定对比,同时统计各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结果:治疗48h后研究组患者SpO2、P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RR、HR、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衰竭患者开展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无创吸痰技术治疗,与标准氧疗联合常规吸痰技术治疗相比,在促进患者血气指标与生命体征改善、降低并发症风险方面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竭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吸痰技术 血气指标 并发症 生命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吸痰技术在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中应用效果分析
9
作者 吴燕 陈江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123-125,共3页
研究分析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无创吸痰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11月初至2023年1月初,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就诊80例,行奇偶数分配,常规组实施传统方式吸痰,研究组使用无创吸痰技术吸痰,分析作用。结果 组别间症状减轻时间比... 研究分析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无创吸痰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11月初至2023年1月初,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就诊80例,行奇偶数分配,常规组实施传统方式吸痰,研究组使用无创吸痰技术吸痰,分析作用。结果 组别间症状减轻时间比对,研究组在较短时间内可见患儿毛细支气管炎病症反应显著减轻(P<0.05),研究组治疗开展后,患儿呼吸功能较常规组有更为明显改善(P<0.05),吸痰相关指标,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吸痰次数较少,吸痰量较高(P<0.05),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就诊期间,研究组并发症发病率较低(P<0.05),炎症因子以研究组实施无创吸痰技术后有大幅度下降(P<0.05)。结论 使用无创吸痰技术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实施吸痰,有助于患儿呼吸道痰液排出,能够使患儿呼吸系统功能恢复得到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吸痰技术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防范理念下集束化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10
作者 彭飞 李颖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8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析风险防范理念下集束化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08例,均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 目的探析风险防范理念下集束化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08例,均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风险防范理念下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病情缓解情况、临床严重度评分(CBSS)、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咳痰咳嗽消失、湿啰音消失、白细胞计数改善、中性粒细胞改善、CRP下降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两组CBSS评分低于护理前,PaO_(2)、SpO_(2)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CBSS评分低于参照组,PaO_(2)、SpO_(2)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中采取风险防范理念下集束化护理,能缩短病情缓解时间,降低病情严重度及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血气指标恢复效果,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无创 风险防范理念 无创吸痰技术 集束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