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在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急诊患者中的疗效预测因素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玉梅 郑亚安 刘桂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BiPAP)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呼衰)的急诊患者中的疗效预测因素。方法选取155例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治疗,观察BiPAP治疗前和治... 目的探讨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BiPAP)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呼衰)的急诊患者中的疗效预测因素。方法选取155例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治疗,观察BiPAP治疗前和治疗2 h后的各指标情况,分析其与BiPAP治疗成功与否的相关性。结果155例患者中,123例BiPAP治疗成功,32例治疗失败。治疗前,BiPAP治疗成功组与失败组的体质量、体质指数、血清清蛋白、APACHEⅡ评分、意识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h后,成功组与失败组的意识评分、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iPAP治疗2 h后pH变化值、治疗前的意识水平和体质指数对BiPAP治疗是否成功有独立预测价值。结论BiPAP治疗2 h后的pH变化值、BiPAP治疗前的意识水平和体质指数是在急诊环境下BiPAP治疗COPD合并呼衰患者的疗效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不全 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 预测因子 急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正压通气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2
2
作者 徐思成 黄亦芬 钮善福 《临床肺科杂志》 2004年第1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无创性正压通气技术 人工气道 适应证 禁忌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正压通气与安定联用救治重症哮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黄玉蓉 刘斌 +2 位作者 郭素君 杨亮 吴燕 《临床肺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性正压通气与安定联用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方法采用经鼻(口)面罩无创性正压通气,联合应用安全治疗16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结果对此组患者的临床征象有显著改善,无任何并发症。动脉血气治疗前后也有明显差异(P均<0.01... 目的探讨无创性正压通气与安定联用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方法采用经鼻(口)面罩无创性正压通气,联合应用安全治疗16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结果对此组患者的临床征象有显著改善,无任何并发症。动脉血气治疗前后也有明显差异(P均<0.01)。结论无创性正压通气联合安定是一种重症支气管哮喘有效的治疗手段,且有易于操作、不损害上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少误吸及无创伤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性正压通气 安定 重症支气管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韩玉平 刘冰 齐惠军 《河北医药》 CAS 2004年第10期797-798,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双水平正压通气 无创性正压通气 nppv 治疗 病理生理 患者 应用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无创性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救治中的地位 被引量:9
5
作者 俞森洋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21-225,共5页
关键词 无创性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救治 临床应用 nppv 国内外 论文 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龙威 高育瑶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无创性正压通气 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经面罩正压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疗效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红卫 《临床肺科杂志》 2003年第4期336-336,共1页
关键词 无创性经面罩 正压通气治疗 COPD 呼吸衰竭 疗效 不良反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性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AR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80例ARF患者应用NIPPV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各项监测指标变化。结果:成功75例,成功率达93.57%,5例患者由于无创通气不佳,而改用气管插管。临床症状... 目的:探讨无创性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AR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80例ARF患者应用NIPPV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各项监测指标变化。结果:成功75例,成功率达93.57%,5例患者由于无创通气不佳,而改用气管插管。临床症状缓解,气促、呼吸困难好转,发绀纠正,精神好转,均能平卧位或半卧位,肺部湿性啰音、哮鸣音明显减少。通气后各种监测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值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是有效救治ARF的机械通气方式,有着较高的成功率,可避免有创呼吸机的使用,但仍存在一定的失败率,所以应严格地掌握无创通气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性正压通气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心衰与无创性正压通气
9
作者 孙喆 王瑞兰 《江西医药》 CAS 2008年第12期1340-1341,共2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心衰并发低氧血症患者使用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急诊ICU内2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有低氧血症。观测指标包括动脉血气、氧合指数、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目的探讨难治性心衰并发低氧血症患者使用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急诊ICU内2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有低氧血症。观测指标包括动脉血气、氧合指数、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治疗前后)。结果无创性机械通气(NPPV)显著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和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P<0.05,P<0.01),并能降低RR、HR(P<0.01)。NPPV显著增加LVEF(P<0.05),减少LVED(P<0.01)。动脉血氧分压与LVEF呈正相关,r=0.78,P值=0.040。LVEDV亦与动脉血氧分压呈相关性r=-0.66,P=0.040。结论对于难治性心衰导致低氧血症患者而言,NPPV是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心衰(RHF) 无创性正压通气(nppv) 动脉血气(ABG) 左室射血分数(LVEF) 左窒舒张末容积(LVED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低氧血症患者在无创性正压通气支持下的支气管镜检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少华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 探讨经面罩无创性机械通气(NIMV)支持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对高危低氧血症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19例需要接受气管镜检查或治疗的危重病患者,术前PaO2/吸入氧分数(FiO2)≤100,pH≥7.3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除外],经NPPV通气后血... 目的 探讨经面罩无创性机械通气(NIMV)支持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对高危低氧血症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19例需要接受气管镜检查或治疗的危重病患者,术前PaO2/吸入氧分数(FiO2)≤100,pH≥7.3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除外],经NPPV通气后血氧饱和度均提高至≥90%。NIMV采用BiPAP呼吸机或Servo 900C呼吸机,检查期间常规进行心电和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的监测。结果 SpO2保持在90%以上,1次入镜完成检查与治疗14例;SpO2降低至85%以下3例再次入镜时同时施行射频通气,避免了低氧血症。检查未引起严重并发症和死亡,术后24小时无意外插管病例。结论 伴有严重低氧血症的患者在NIMV下接受支气管检查可提高检查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血症 无创性正压通气 支气管镜 检查 肺泡灌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效果
11
作者 纪风芝 王世英 程永红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62-362,共1页
关键词 无创性正压通气 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杜景柏 张思宁 李成祥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无创性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Killip分级Ⅱ~Ⅳ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BiPAP治疗组(34例)和常规治疗组(26... 目的观察无创性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Killip分级Ⅱ~Ⅳ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BiPAP治疗组(34例)和常规治疗组(26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抗血小板药物、硝酸酯类药物、强心剂和利尿剂,实施静脉溶栓、急诊冠脉内支架植入治疗等措施。BiPA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性BiPAP通气治疗72 h。记录入院即刻和入院24 h生命体征,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入院即刻、入院24 h和72 h血清BNP水平。结果无创性BiPAP通气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24 h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BiPAP治疗组患者收缩压下降,心率减慢,心功能显著改善,呼吸频率下降,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的血清BNP水平显著升高,其中在发病第24 h最高,使用无创性BiPAP通气治疗24 h后血清BNP水平显著降低,72 h后降低更明显。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早期使用无创性BiPAP通气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手段,血清BNP是观察泵衰竭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泵衰竭 无创性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脑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无创性正压通气难以纠正的原因分析
13
作者 张舒 张琪琳 《北京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725-728,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使用无创性正压通气(NIPPV)治疗难以纠正的原因所在。方法回顾我院4年来应用NIPPV治疗AECOPD243例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69例,女74例。依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动脉血气分析,分...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使用无创性正压通气(NIPPV)治疗难以纠正的原因所在。方法回顾我院4年来应用NIPPV治疗AECOPD243例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69例,女74例。依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动脉血气分析,分为有效组(206例)和无效组(37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用机情况以及NIPPV无效者进一步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比较患者的意识情况、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减退的严重程度及痰液黏稠、引流不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呼吸机连接方式、是否存在面罩漏气及呼吸机参数调节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NIPPV无效组通过更换鼻罩、调整呼吸机压力、延长无创通气时间及纠正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等,19例患者仍通过无创通气治疗而得到好转。结论NIPPV原则上可适用于治疗各种情况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但排痰能力严重减弱、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意识障碍以及有严重精神症状的患者,应慎重选用无创通气治疗。同时在使用无创通气的过程中应根据动脉血气情况及时调整连接方式和通气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无创性正压通气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SARS患者无创性正压通气并发气胸的护理
14
作者 岑爱群 区健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年第4期82-83,共2页
SARS病是由变异的冠状病毒所引起,具有类似肺炎临床表现的一种新发的烈性传染病,是通过密切的近距离接触或呼吸道传播。其临床特征多为发热、干咳,偶见咯血,胸片表现为间质性浸润。2003年4月我科收接治了1例SARS并发气胸的患者,予无创... SARS病是由变异的冠状病毒所引起,具有类似肺炎临床表现的一种新发的烈性传染病,是通过密切的近距离接触或呼吸道传播。其临床特征多为发热、干咳,偶见咯血,胸片表现为间质性浸润。2003年4月我科收接治了1例SARS并发气胸的患者,予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及精心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病 无创性正压通气 气胸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利迭与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在老年COPD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15
作者 黄渤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23期5314-5315,共2页
目的研究舒利迭与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创性正压机械通气过程中加用舒利迭雾化... 目的研究舒利迭与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创性正压机械通气过程中加用舒利迭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情况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和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利迭与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费用低、痛苦小,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利迭 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 老年人 COPD合并呼衰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31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16
作者 李国华 《实用医技杂志》 2004年第08B期1618-1619,共2页
31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无创性正压通气 (NIPPV)治疗后 ,临床征象和血气分析结果均有明显改善。NIPPV治疗的有效性与护理人员的临床操作经验和床旁监测调节密切相关。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是行NIPPV治疗的前提 ;各项生命... 31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无创性正压通气 (NIPPV)治疗后 ,临床征象和血气分析结果均有明显改善。NIPPV治疗的有效性与护理人员的临床操作经验和床旁监测调节密切相关。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是行NIPPV治疗的前提 ;各项生命体征、通气机工作状况、并发症及饮食调节是NIPPV治疗时的监测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性正压通气 治疗 哮喘 临床观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无创性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国君 梁瑞静 武玉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6期1067-1068,共2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无创性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重症哮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接受无创性鼻面罩双水平气道通气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无创性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重症哮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接受无创性鼻面罩双水平气道通气治疗,观察组接受大剂量甲泼尼龙+无创性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比较治疗效果、血气指标[血液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及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FEV_1/FVC)、用力肺活量(FVC)]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观察组pH、PaO_2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8 h后观察组FVC、FEV_1、FEV_1/FVC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无创性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效果显著,可有效可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血气状况,减少二氧化碳潴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无创性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重症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楼仙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8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无创性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1例急性肺水肿患者常规高流量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镇静综合治疗,30 min后效果不明显,给予无创性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严密观察病情。结果21例... 目的观察无创性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1例急性肺水肿患者常规高流量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镇静综合治疗,30 min后效果不明显,给予无创性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严密观察病情。结果21例患者通气前,通气后30 min对比,经配对t检验:pH、SaO2,PaO2,PaCO2指标,P<0.05;RR,P<0.01,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常规综合治疗配合BiPAP治疗急性肺水肿疗效肯定。护士正确熟练的使用呼吸机,合适面罩的选择、严密的病情观察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性双水平正压通气 急性肺水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燕 赵兰兰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1630-1631,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发作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COPD急性发作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气、生命体征、神志变化等。结果治疗后患者PaCO2降低,PaO2回升,pH值趋... 目的探讨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发作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COPD急性发作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气、生命体征、神志变化等。结果治疗后患者PaCO2降低,PaO2回升,pH值趋于正常。结论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效果良好,可减少气管插管率,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Ⅱ型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正压通气联合安定在救治重症哮喘68例中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刘超龙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6期95-95,共1页
目的探讨无创性正压通气联合安定在救治重症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入院治疗的68例重症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无创性正压通气联合安定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 目的探讨无创性正压通气联合安定在救治重症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入院治疗的68例重症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无创性正压通气联合安定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性正压通气联合安定在救治重症哮喘患者的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性正压通气联合安定 重症哮喘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