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大学语文的无可替代性和被边缘化现状的悖论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方警春 《福建高教研究》 2010年第5期95-96,F0003,共3页
高职大学语文在培养人才的“关键素质”方面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及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方面德国职教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范本,然而,当下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却不可思议地被边缘化,这是一个悖论,笔者分析... 高职大学语文在培养人才的“关键素质”方面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及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方面德国职教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范本,然而,当下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却不可思议地被边缘化,这是一个悖论,笔者分析了大学语文课程被边缘化的原因,提出高职院校必须从转变观念、重定培养方案、教学理念与模式、教材改革、考试制度改革等五方面入手,以期改变大学语文的尴尬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大学语文 无可替代性 被边缘化 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认识论上开始论证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哈耶克的论述与邓小平经济理论之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胡义成 《攀枝花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26-30,共5页
关键词 哈耶克 认识论 邓小平经济理论 场经济 自组织进化 计划经济模式 主义 无可替代性 资源配置优化 当代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铁凝长篇小说《大浴女》有感
3
作者 付晶 《魅力中国》 2009年第15期121-121,共1页
本文的选题是较为特别的,作者的视角也是比较敏锐的。作者抓住了90年代文学思潮中至今仍备受争议的"躯体写作"现象来切入,并由此出发,对"躯体写作"的真实内涵--决非是一种纯粹生理上的躯体感受,而是强调女性写作在... 本文的选题是较为特别的,作者的视角也是比较敏锐的。作者抓住了90年代文学思潮中至今仍备受争议的"躯体写作"现象来切入,并由此出发,对"躯体写作"的真实内涵--决非是一种纯粹生理上的躯体感受,而是强调女性写作在历史中的无可替代性,和其中潜在的错综复杂、被以往历史和文化遮蔽的那些历史和文化内涵。至此,作者抛出了自己的文章的主题,即探讨女性写作与历史文化背景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 躯体写作 大浴女 文化内涵 文学思潮 无可替代性 铁凝 历史文化背景 主义文学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无形资产抵押
4
作者 陈顺灿 《中国经济评论(1536-9056)》 2003年第8期206-207,共2页
本文提出了无形资产在抵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得出了无形资产抵押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 无形资产 抵押 无可替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日漫画中的英雄角色与文化涵意
5
作者 萧湘文 《书城》 1998年第10期19-19,共1页
日本漫画英雄较常以平实的生活情境为主,不仅有许多美化的外表或性格,也同时有许多人性原有的弱点与爱恨情仇。美国漫画英雄不仅必需具有超能力,更必需有人类终极的关怀,而且其角色是无可替代性。
关键词 英雄人物 漫画 角色 无可替代性 生活情境 超人 每个人 读者群 个人崇拜
原文传递
机构也要现代化
6
作者 寇成茂 《经济》 1999年第11期50-50,共1页
有专家提出,机构要现代化。何为机构的现代化?一说是转变机构职能,一说是机构的规范和精干。这些不能说不是,但我以为还不只是这些。 机构是种组织形式,是具有动力、能力、潜力和制约力、反映力的组织。
关键词 现代化 机构设置 机构职能 组织形式 机构建设 管理结构 乡镇机构 适用和有效 工作人员素质 无可替代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