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8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合并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析
1
作者 张大伟 陆育秋 +2 位作者 赵赫 张军 杨冬 《中国医药》 2025年第2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妊娠结局并分析不良妊娠结局与心律失常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283例。将患者根据妊...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妊娠结局并分析不良妊娠结局与心律失常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283例。将患者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和正常妊娠结局组,分析患者心律失常类型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283例妊娠合并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发生不良妊娠结局124例,占43.8%,正常妊娠结局159例,占56.2%。124例不良妊娠结局患者中流产9例(7.3%)、早产22例(17.7%)、小于胎龄儿11例(8.9%)、巨大儿12例(9.7%)、胎儿宫内窘迫27例(21.8%)、死胎2例(1.6%)、妊娠期糖尿病32例(25.8%)、妊娠高血压17例(13.7%)、产后出血23例(18.5%)。不良妊娠结局组房性期前收缩和右束支传导阻滞比例均高于正常妊娠结局组(均P<0.05)。结论妊娠合并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中有相当比例的人群可能会出现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事件,且房性期前收缩及右束支传导阻滞与不良结局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需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心律失常 妊娠结局 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韩晓阳 王莎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压、心率、QT离散度、心脏功能等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患者QTc和QT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QT离散度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患者LVEF、LVESD和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LVEF和CO升高,LVESD降低,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低血压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可显著提高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有效降低血压,恢复心率至正常范围,改善QT离散度,增强心功能,且不明显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血压心脏病 心律失常 美托洛尔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新茹 孙静 +2 位作者 侯继秋 王冬雪 朱大胜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000-2002,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药物治疗,协助医师制订药物初始治疗方案;分析患者因注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发生过敏性休克而口服盐酸...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药物治疗,协助医师制订药物初始治疗方案;分析患者因注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发生过敏性休克而口服盐酸胺碘酮片未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认为助溶剂致敏的可能性,建议医师给予患者盐酸胺碘酮片0.2 g,po,tid;将降压药左旋氨氯地平片更换为雷米普利片2.5 mg,po,qd,出现咳嗽后更换为氯沙坦片25 mg,po,qd。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心律失常控制良好,调整降压药后血压控制平稳,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发挥专业特长,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体现了药学监护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质心脏病 心律失常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
4
作者 曹向煌 陈延杰 陈聪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4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5个数据库,搜集从建库起至2024年1月10日关于中药复方治疗冠心病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文献,按照纳...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5个数据库,搜集从建库起至2024年1月10日关于中药复方治疗冠心病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建立方剂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药物频次、药物功效、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熵聚类等。结果:最终纳入43首处方,涉及91味中药,使用频次最多的前5味中药为丹参、桂枝、黄芪、附子、麦冬;分类频次最多的中药为补气药,其次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温里药、理气药;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甘、辛、苦为主;主要归经依次为心经、肺经、脾经、肝经、肾经;常用药对组合为“丹参-桂枝”“川芎-丹参”“黄芪-桂枝”“丹参-附子”;聚类得到“五味子-附子-麻黄-麦冬-火麻仁”“肉桂-瓜蒌-白术-菟丝子”“丹参-茯苓-陈皮-麦冬”“川芎-红花-薤白-瓜蒌-白术”共4组新方。结论:冠心病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者以气虚、阳虚为主,实者多为血瘀、寒凝。中医药治疗本病的配伍规律以益气活血为主,辨证佐以温阳通络、理气祛痰、养血滋阴,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缓慢心律失常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
5
作者 李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09-0012,共4页
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病因。方法 研究以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对象,并按照患者是否出现心律失常进行分组,将并发心律失常5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将未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临床特征,并... 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病因。方法 研究以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对象,并按照患者是否出现心律失常进行分组,将并发心律失常5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将未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临床特征,并搜集资料对病因展开分析。结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出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房性与室性期前收缩等,在病因分析上,心力衰竭、缺氧、电解质紊乱与肺部感染等均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患病期间十分容易并发心律失常,主要容易受到心力衰竭、缺氧、电解质紊乱与肺部感染等因素影响而导致心律失常出现,所以临床治疗需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心脏病 心律失常 临床特征 病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质性心脏病相关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赐恩 邱春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380-381,384,共3页
器质性心脏病相关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常见的基础心脏病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死、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 器质性心脏病相关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常见的基础心脏病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死、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心肌炎等[1,2]。近年来,器质性心脏病相关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无论是在电生理标测及导管消融器械、消融途径还是消融策略方面都取得显著进展,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器质心脏病 导管消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 右心室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唐继志 方永生 +1 位作者 李忠杰 孙华群 《浙江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204-206,共3页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 (HRV)在室性心律失常危险性分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将111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Lown分级分为0 -Ⅳ级B ,其中Ⅰ -Ⅱ级为A组 ,Ⅲ -Ⅳ级B为B组 ,进行HRV时域分析。结果 (1)SDNN、SDANN、SDNNindex、RMSS...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 (HRV)在室性心律失常危险性分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将111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Lown分级分为0 -Ⅳ级B ,其中Ⅰ -Ⅱ级为A组 ,Ⅲ -Ⅳ级B为B组 ,进行HRV时域分析。结果 (1)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 及HRVTI各测值随Lown分级级别增高而降低 ,与Lown分级呈负相关 (P<0.05~0.01)。(2)B组SDNN、RMSSD、PNN50、HRVTI各测值较A组显著降低 (P<0.05~0.01) ,而SDANN、SDNNindex 无显著降低 (P>0.05)。 结论 室性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与自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尤其与副交感神经张力降低的程度有关 ,HRV分析有助于对室性心律失常危险性分级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器质心脏病 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 相关 LOWN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指数评价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自主神经功能 被引量:4
8
作者 方永生 孙华群 +1 位作者 唐继志 袁晓虹 《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07-208,共2页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活动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Ⅲ级37例 (A组 )、Ⅰ~Ⅱ级30例 (B组 )和对照组35例 (C组 )的三角指数 (TI)、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及最快与最慢心率差值。结果 (1)A组TI...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活动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Ⅲ级37例 (A组 )、Ⅰ~Ⅱ级30例 (B组 )和对照组35例 (C组 )的三角指数 (TI)、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及最快与最慢心率差值。结果 (1)A组TI比B组、C组显著降低 (P<0.05、0.01) ;A组最慢心率比C组非常显著增快 (P<0.01) ,最快与最慢心率差值比C组非常显著缩小 (P<0.01)。 (2)A组TI阳性率较B组、C组非常显著升高 (P<0.01)。结论副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TI降低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器质心脏病 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 三角指数 自主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
9
作者 金林林 邹菲菲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6期31-33,共3页
目的探究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问题的老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经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后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时间段为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分别接受常规心电图... 目的探究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问题的老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经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后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时间段为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分别接受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观察组的心房颤动、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心肌缺血检出率更高(P<0.05);观察组的临床诊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运用动态心电图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准确检测出所存在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问题,进而提高临床诊断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冠状动脉心脏病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早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宝平 徐义先 +6 位作者 秦立军 杨莉 杨阿妮 李永忠 李栋 崔文建 杨成悌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第19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并分析不同部位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和消融效果。方法经心脏彩超、X线胸片、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后排除器质性心...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并分析不同部位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和消融效果。方法经心脏彩超、X线胸片、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后排除器质性心脏病,选择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早搏患者52例,其中右心室流出道起源37例。右心室室间隔前基底段深部肌层起源1例,左冠状动脉窦内起源4例,右冠状动脉窦内起源1例。左心室心内膜希氏束旁起源1例。左后分支起源5例,左前分支起源1例,邻近二尖瓣环前侧壁起源2例。采用起搏标测和或激动标测,1例采用Carto系统标测。射频消融术除1例使用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外其余均使用温控导管消融。结果手术成功50例,失败2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复发3例,1例再次消融成功,2例保守治疗,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消融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质心脏病 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维吾尔族器质性心脏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力舒 姜述斌 +1 位作者 阿德力江 姚虹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维吾尔族器质性心脏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47例维吾尔族器质性心脏病人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3年。结果:6例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速、室颤病人,首剂3-5 mg/kg胺碘酮10 ...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维吾尔族器质性心脏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47例维吾尔族器质性心脏病人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3年。结果:6例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速、室颤病人,首剂3-5 mg/kg胺碘酮10 min 内静脉注射,再以1-1.5 mg/min缓慢滴注,室速均被有效终止。以200rag/d胺碘酮作为长期维持量能有效的控制室性早搏(92.7 %)。6例静脉注射胺碘酮病人中窦性心动过缓5例、PR间期延长1例;在41例长期口服维持量的病人中甲状腺功能低下者1例、窦性心动过缓18例、QT间期延长22例,但无肺损害发生。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维吾尔族器质性心脏病人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 胺碘酮 治疗 心律失常 器质心脏病 维吾尔族 疗效 安全 控制室 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炙甘草汤加减辅治糖尿病性心脏病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12
作者 张莉 姜欣利 吕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33-0036,共4页
分析糖尿病性心脏病心律失常(Diabetic cardiac arrhythmia,DCA)患者使用炙甘草汤加减的效果。方法 从2022年9月-2023年9月的DCA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随机硬币投掷法分为A组(50例,常规治疗)和B组(50例,常规治疗+炙甘草汤加减),对比两组... 分析糖尿病性心脏病心律失常(Diabetic cardiac arrhythmia,DCA)患者使用炙甘草汤加减的效果。方法 从2022年9月-2023年9月的DCA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随机硬币投掷法分为A组(50例,常规治疗)和B组(50例,常规治疗+炙甘草汤加减),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心肌缺血94.00%、心律失常98.00%)高于A组的心肌缺血78.00%、心律失常86.00%(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P>0.05),治疗后B组心悸、失眠多梦、气短乏力、五心烦热、心慌神浮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 DCA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炙甘草汤加减,能显著改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炙甘草汤加减 糖尿病心脏病 心律失常 治疗效果 有效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质性心脏病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的处理
13
作者 曹克将 谢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798-800,共3页
关键词 器质心脏病 心律失常 合并症 药物治疗 消融治疗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宇红 《华夏医学》 2004年第5期663-664,共2页
目的 :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术 (RFCA)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35例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病因包括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 ... 目的 :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术 (RFCA)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35例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病因包括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 ,通过术前做好心脏扇超、心电图、食道调搏等辅助检查 ,改善心功能状态 ,采用个体化方案进行射频消融术 ,并对术后出现出血、血肿、静脉血栓形成、发热、胸闷、心悸等并发症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35例患者消融成功 ,其中 2例复发 ,再次手术后成功 ,发生各种并发症 14例。结论 :器质性心脏病行RFCA治疗仍然是安全有效的 ,护士的正确干预 ,可防止或减少术后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并发症 器质心脏病 快速心律失常 治疗 射频消融术 RFCA 护理对策 合并 结论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临床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心室晚电位的检测及预后随访
15
作者 黄绍烈 胡大一 +2 位作者 杨明 张宝娓 丁燕生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6-16,23,共2页
无临床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心室晚电位的检测及预后随访黄绍烈(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南昌330006)胡大一(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北京100020)杨明(北京解放军309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09)张宝娓... 无临床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心室晚电位的检测及预后随访黄绍烈(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南昌330006)胡大一(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北京100020)杨明(北京解放军309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09)张宝娓丁燕生(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方法 预后 心脏病心律失常 VA 心室晚电位 V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心电图分析
16
作者 贾邢倩 孟玉玲 杨奋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6年第2期87-88,共2页
我院于1993年6月至1995年6月为123例患者施行了射频消融术(RFCA),其中16例病人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经RFCA14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心电图分析 射频消融术 器质心脏病 心律失常 束支阻滞 基础病变 房室结双径路 机械刺激 CLBBB CRBB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指数评价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者自主神经功能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路俊玲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 探讨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Ⅲ级69例(A组)、Ⅰ~Ⅱ级63例(B组)和对照组67例(C组)的三角指教(TI)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及最快与最慢心率的差值。结果 ... 目的 探讨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Ⅲ级69例(A组)、Ⅰ~Ⅱ级63例(B组)和对照组67例(C组)的三角指教(TI)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及最快与最慢心率的差值。结果 ①A组TI比B组、C组显著降低(P〈0.05),A组最慢心率比C组显著增快(P〈0.01),最快与最慢心率差值比C纽显著缩小(P〈0.01)。②A组TI阳性率较B纽、C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副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TI降低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器质心脏病 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 三角指教 自主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质性心脏病伴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经验
18
作者 余小平 殷跃辉 +4 位作者 佘强 刘东 刘增长 罗开良 李增高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4期219-220,共2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器质性心脏病伴快速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31例病因包括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左上腔静脉畸形引流(LSVT)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器质性心脏病伴快速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31例病因包括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左上腔静脉畸形引流(LSVT)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常规先行系统电生理检查,然后进行射频消融。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4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2例、室性心动过速(VT)3例、心房扑动(AFL)2例。结果 14例AVRT,11例消融成功.3例失败;12例AVNRT及3例VT全部消融成功;2例AFL,失败1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本组病例成功率为87.00%,低于同期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行RFCA的成功率97.68%;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为12.90%;X线曝光时间略长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认真的术前准备,术中采用适当的对策,RFCA治疗器质性心脏病伴快速心律失常仍然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质心脏病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快速心律失常 RF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和索他洛尔治疗心脏病胸外手术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官兵 苏扬 +4 位作者 韦旭斌 张莹 黄栋 彭飞 孙林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790-793,共4页
目的对比胺碘酮和索他洛尔对器质性心脏病胸外手术患者术中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探讨更有效的用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06例心脏病胸外手术治疗中发生症状性室性心律失... 目的对比胺碘酮和索他洛尔对器质性心脏病胸外手术患者术中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探讨更有效的用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06例心脏病胸外手术治疗中发生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胺碘酮组(n=133)和索他洛尔组(n=173)。比较2组疗效、各型室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负荷、症状发作频率、QT离散度(QTd)和校正QT离散度(QTcd)。结果药物治疗后,胺碘酮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索他洛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胺碘酮组的室性期前收缩、非持续性室速期前收缩负荷低于索他洛尔组(P <0. 05);胺碘酮组症状发作频率、QTd、QTcd、平均心率均低于索他洛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胸外手术中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索他洛尔 器质心脏病 围手术期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肖玉娟 杨勇海 +1 位作者 计占方 闻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1461-1462,共2页
目的 探讨自主神经系统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及三角指数 (TI)、PNN50 对评估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 在HOLTER检查患者中随机选出无器质性心脏病、无室性心律失常者 (N)组 ,有器质性心脏病 (冠心病、心衰 )、室性心律失常者 (... 目的 探讨自主神经系统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及三角指数 (TI)、PNN50 对评估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 在HOLTER检查患者中随机选出无器质性心脏病、无室性心律失常者 (N)组 ,有器质性心脏病 (冠心病、心衰 )、室性心律失常者 (HP)组 ,无器质性心脏室性心律失常者 (NHP)组 ,对它们进行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指标的横向、纵向比较。结果 HRV各项时域指标的比较 ,HP组较NHP组、N组均低 ,NHP组较N组均低。A~C组与D~F组中 ,TI和PNN50 均逐渐升高。结论 迷走神经张力降低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TI和PNN50 对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程度的判断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器质心脏病 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