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土相油基钻井液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满祥 刘伟 +3 位作者 牟杨琼杰 王京光 赵海锋 王勇强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23,96,共3页
为解决无土相油基钻井液电稳定性差、油水极易分层的问题,研发出一种兼具润湿作用的新型复合型乳化剂G326-HEM,该剂以由高分子量脂肪酸、有机伯胺为主要原料合成的脂肪酸酰胺作主剂,该主剂具有亲油及亲水2个基团,可以在油水界面形成具... 为解决无土相油基钻井液电稳定性差、油水极易分层的问题,研发出一种兼具润湿作用的新型复合型乳化剂G326-HEM,该剂以由高分子量脂肪酸、有机伯胺为主要原料合成的脂肪酸酰胺作主剂,该主剂具有亲油及亲水2个基团,可以在油水界面形成具有一定黏弹性的界面膜,显著降低界面张力;辅助增效剂为优选出的天然植物脂肪酸,可与体系中过量的石灰反应,生成的产物可在油水界面锲行排列,配合主剂形成油包水乳状液。以G326-HEM为乳化剂配制的无土相油基钻井液性能稳定,抗温可达180℃,密度可达2.50 g/cm3,可抗10%Na Cl盐水或15%岩屑的污染,乳化稳定性好,用矿物油或合成油均可配制。在ZT-21井获得了成功应用,解决了以往含土相油基钻井液在高密度条件下暴露出的流变性差、起下钻不畅、易发生压差卡钻、易诱发井漏等难题。指出,无土相油基钻井液由于当量循环密度低,在高密度条件下相对于含土相油基钻井液更具优势,尤其在高压易漏地层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剂 无土相油基钻井液 高密度钻井液 稳定性 当量循环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土相油基钻井液用增黏提切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晓岚 孙举 +2 位作者 郑志军 杨朝光 郭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87-1093,共7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适用于无土相油基钻井液的增黏提切剂,考察了单体配比、单体加量、引发剂加量、交联剂加量、乳化剂加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产物增黏提切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纳米激光粒度分析仪及金相电子显微镜对该增黏提...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适用于无土相油基钻井液的增黏提切剂,考察了单体配比、单体加量、引发剂加量、交联剂加量、乳化剂加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产物增黏提切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纳米激光粒度分析仪及金相电子显微镜对该增黏提切剂的结构和粒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在柴油及无土相油基钻井液体系中的性能进行了评价。优化出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配比n(甲基丙烯酸十六酯)∶n(苯乙烯)=5∶5,单体加量(w)为30%~35%,引发剂过硫酸钾加量(w)为0.7%~0.9%,交联剂二乙烯基苯加量(w)为0.6%~0.8%,反应温度80~85℃,反应时间6~7 h,乳化剂配比m(十二烷基苯磺酸钠)∶m(OP-10)=1∶1.5,乳化剂加量(w)为5%~6%。表征结果显示,该增黏提切剂平均粒径在96 nm左右。实验结果表明,当其加量为柴油的3%(w)以上时,基浆动塑比在0.5以上,在80~160℃内变化不大,150℃下连续老化72 h性能稳定;在149℃、55.5 MPa下,该增黏提切剂在柴油中的动塑比为0.470,在无土相油基钻井液体系中的动塑比为0.200,具有更好的悬浮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土相油基钻井液 增黏剂 提切剂 分散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封堵型无土相油基钻井液在四川页岩气井水平段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峰 张华 +2 位作者 李明宗 罗陶涛 陈俊斌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6-109,132,共4页
对四川页岩组分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和从扫描电镜照片分析,该地区黏土矿物较少平均含量36.2%,微裂缝都发育,自然状态下微裂缝开度达5μm以上。采用油基钻井液须具有很强的封堵能力能迅速封堵岩石的微裂缝,保持原岩的力学性能,避免在钻井... 对四川页岩组分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和从扫描电镜照片分析,该地区黏土矿物较少平均含量36.2%,微裂缝都发育,自然状态下微裂缝开度达5μm以上。采用油基钻井液须具有很强的封堵能力能迅速封堵岩石的微裂缝,保持原岩的力学性能,避免在钻井过程正压差以及毛管力的作用下工作液滤液沿裂缝或微裂缝侵入地层可能诱发水力劈裂作用,防止井壁地层岩石破碎。在常规无土相油基钻井液基础上对封堵能力进行了加强,加入了多种刚性、柔性以及成膜的油基封堵材料,使其能有效封堵泥页岩的微裂隙(缝),提高地层抗压强度。在202H3平台6口井的现场应用表明,油基钻井液具有乳化稳定性强、流变性能优良、封堵性强等特点,能够满足四川页岩地层安全钻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裂缝 井壁垮塌 强封堵型 无土相油基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土相油基钻井液研究与现场试验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振智 孙举 +3 位作者 李晓岚 杨朝光 杜明军 郭鹏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38,共6页
针对常规有土相油基钻井液因有机土及沥青降滤失剂等黏度效应较大、不利于流变性控制和低密度白油油基钻井液适用范围窄的问题,以自主研发的增黏提切剂、乳化剂和聚合物降滤失剂为基础,通室内试验考察了其配伍性并优选了其加量,形成了... 针对常规有土相油基钻井液因有机土及沥青降滤失剂等黏度效应较大、不利于流变性控制和低密度白油油基钻井液适用范围窄的问题,以自主研发的增黏提切剂、乳化剂和聚合物降滤失剂为基础,通室内试验考察了其配伍性并优选了其加量,形成了无土相油基钻井液。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无土相油基钻井液在油水比为70∶30~100∶0、温度为80~160℃、密度为0.9~2.2kg/L时,塑性黏度可控制在55mPa·s以内、破乳电压在450V以上,API滤失量小于2mL,抗钻屑污染达30%,抗水污染达20%,加重材料对润滑性能影响非常小。焦石坝区块4口页岩气水平井的现场试验表明,无土相油基钻井液原材料少,维护处理简单,流变性易于控制,固相含量低,具有良好的剪切稀释性,有利于降低循环压耗,提高机械钻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土相油基钻井液 增黏剂 乳化剂 降滤失剂 钻井液性能 焦石坝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油基钻井液研发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6
5
作者 黄津松 张家旗 +2 位作者 王建华 杨海军 闫丽丽 《化工管理》 2020年第33期130-133,共4页
油基钻井液润滑性能好、有利于井壁稳定、抗高温、抗盐,已成为复杂深井和非常规水平井钻探的关键技术。随着钻探深度加深和钻遇地层复杂化,对油基钻井液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在油基钻井液开发和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 油基钻井液润滑性能好、有利于井壁稳定、抗高温、抗盐,已成为复杂深井和非常规水平井钻探的关键技术。随着钻探深度加深和钻遇地层复杂化,对油基钻井液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在油基钻井液开发和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一系列特色体系和配套处理剂。为梳理国内油基钻井液发展情况,从乳化剂、降滤失剂、有机土、封堵剂等处理剂和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全油基钻井液、低油水比油基钻井液、无土相油基钻井液、环保钻井液等体系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了国内油基钻井液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油基钻井液处理剂研发、体系构建给出发展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乳化剂 高温高密度钻井液 无土相油基钻井液 技术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增黏提切剂VSSI的制备和性能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伟 杨洁 荆鹏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30-32,42,I0003,共5页
针对高温时常规油基钻井液面临着大量有机土带来的流变恶化导致机械钻速低和钻井成本等问题,以二聚脂肪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改进合成工艺,制备了一种高性能油基增黏提切剂VSSI。利用红外谱图确定了增黏提切剂VSSI的分子结构,结合三维... 针对高温时常规油基钻井液面临着大量有机土带来的流变恶化导致机械钻速低和钻井成本等问题,以二聚脂肪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改进合成工艺,制备了一种高性能油基增黏提切剂VSSI。利用红外谱图确定了增黏提切剂VSSI的分子结构,结合三维分子式模拟图解释了增黏提切剂VSSI作用机理。增黏提切剂VSSI对基础油的增黏提切性能显著,可用于常规油基钻井液和无土相油基钻井液;在200℃和260℃的高温条件下,VSSI在油基钻井液中性能表现优异,可提供很强的悬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黏提切剂 高温 高密度 无土相油基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