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年生桉树无性系木材湿胀性与吸水性变异研究
1
作者 刘媛 吴永富 +4 位作者 唐梦云 卢翠香 周料 李蔷薇 陈建波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197,共6页
以10年生6个桉树无性系为试材,采用干燥及吸湿的方法对木材的湿胀性和吸水性进行测定,分析无性系间、单株间、树干高度上的变异规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不同树干高度部位间材性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无性系间... 以10年生6个桉树无性系为试材,采用干燥及吸湿的方法对木材的湿胀性和吸水性进行测定,分析无性系间、单株间、树干高度上的变异规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不同树干高度部位间材性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无性系间和株间木材弦向、径向线湿胀率,体积湿胀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树干高度对弦向线湿胀率、体积湿胀率有显著影响,但对径向线湿胀率影响不显著;6个无性系中,11号与3号无性系吸水率最高,而14号无性系吸水率最低。相关性分析显示湿胀性指标呈中度至高度正相关,湿胀性指标与吸水性相关度不高,在桉树无性系良种选育时可以进行独立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无性 湿胀性 吸水性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黑杨无性系生物质能源林初选试验
2
作者 郭新安 胡学 +1 位作者 孙洪刚 张源长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4,72,共6页
为了探讨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作为生物质能源林的可行性,并进一步筛选更有潜力的适合作为生物质能源林的无性系,以8个美洲黑杨无性系为参试对象,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营造生物质能源林,并测定了胸径、株高等17个指标,采用多元统计... 为了探讨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作为生物质能源林的可行性,并进一步筛选更有潜力的适合作为生物质能源林的无性系,以8个美洲黑杨无性系为参试对象,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营造生物质能源林,并测定了胸径、株高等17个指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个无性系均为生物质能源林的重要树种,其中,2号无性系最优,其次为4号和3号无性系。采用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拟定了单株生物量(W)与胸径(D)、株高(H)的回归方程,为W=2.878 7D+0.655 3H-16.528 0,通过测定胸径和株高,可以快速估算其生物量,从而为美洲黑杨生物质能源林经营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杨 无性 能源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环水母(Phyllorhiza sp.)无性繁殖过程及形态变化观察
3
作者 郝燕霞 赵雨轩 +2 位作者 邓丽秋 张瑞雪 王淑红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3,共9页
本文以蓝环水母(Phyllorhizasp.)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自由游泳胞芽形态及附着变态为水螅体、水螅体横裂产生碟状体以及碟状体变态发育成水母体的过程。蓝环水母水螅体具有出芽生殖和横裂生殖两种无性繁殖方式。水螅体可在实验室长期保存,... 本文以蓝环水母(Phyllorhizasp.)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自由游泳胞芽形态及附着变态为水螅体、水螅体横裂产生碟状体以及碟状体变态发育成水母体的过程。蓝环水母水螅体具有出芽生殖和横裂生殖两种无性繁殖方式。水螅体可在实验室长期保存,在20~25℃均可进行出芽生殖和横裂生殖,自由游泳胞芽附着变态发育为成熟水螅体需10~12d,水螅体出芽开始至产生自由游泳胞芽需要2~3d,成熟水螅体横裂生殖产生碟状体,从开始横裂至碟状体释放需经过4~5d,为单碟型横裂,当横裂体感觉器形成到水螅体触手完全消失之前横裂体中央口盘边缘会变为蓝紫色。碟状体在温度25℃、盐度29‰~32‰的条件下,约12d发育成水母幼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环水母 水螅体 碟状体 无性繁殖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策略
4
作者 曾乐 张晓倩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5,共4页
尝试以“情境-问题-任务-评价”为思路,对新课标下的重要概念“生物通过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产生后代”进行解构,整合不同主题的知识内容,创设真实情境“月季的育种”,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并涵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单元教学 初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含笑无性系苗期叶片功能性状和生长综合评价
5
作者 刘俊涛 张卫华 +5 位作者 朱报著 徐放 白青松 廖焕琴 陈新宇 郭镜赟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1期43-49,共7页
为探究广东含笑Michelia guangdongensis不同无性系苗木生长和叶结构功能性状的变异规律,以38份广东含笑无性系苗木为材料,测定苗高、地径和叶结构功能性状(叶片SPAD、叶面积、叶片厚度、叶片体积、比叶面积、叶组织密度、叶片干物质量... 为探究广东含笑Michelia guangdongensis不同无性系苗木生长和叶结构功能性状的变异规律,以38份广东含笑无性系苗木为材料,测定苗高、地径和叶结构功能性状(叶片SPAD、叶面积、叶片厚度、叶片体积、比叶面积、叶组织密度、叶片干物质量、叶片相对含水率、叶片背部颜色和绒毛量),分析苗木生长和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异程度及相关性,对各指标进行初步选择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的苗高、地径、SPAD、叶面积等9个性状差异极显著(P<0.01),叶组织密度差异不显著,各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在5.14%~20.94%之间。除了叶组织密度、地径,其余性状的重复力均高于0.5。相关分析显示,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片体积与叶片干物质量、叶组织密度、叶片相对含水率呈极显著正或负相关(P<0.01)。比叶面积与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叶片厚度、叶干物质含量、叶组织密度、叶片相对含水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广东含笑不同无性系苗木生长和叶结构功能性状进行选择评价,排名前5的广东含笑无性系为CG3、1、5、8804、8999,Ci值均在0.6以上,5个无性系的苗高、叶面积比无性系群体平均值高4.68%、24.25%,遗传增益分别达到3.84%和22.12%,而且叶片背部的呈色效果较好,且绒毛较多和颜色较深,观赏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含笑 无性 叶片功能性状 相关关系 熵权-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一枝黄花残根长度对其越冬后无性繁殖生长及土壤理化的影响
6
作者 李俊 李昆 +4 位作者 王薇 夏磊 曲永韬 李兆华 王玲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92-200,共9页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重点管控对象,如何有效根除是当今生态环境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但目前采用较多的化学药剂法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易引入新的污染物,增加土壤环境风险。为实现加拿大一枝黄花绿色高效防治,提高...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重点管控对象,如何有效根除是当今生态环境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但目前采用较多的化学药剂法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易引入新的污染物,增加土壤环境风险。为实现加拿大一枝黄花绿色高效防治,提高物理破碎法处理效果,采用1 cm,2 cm,3~4 cm,5~6 cm和全长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主根根系作为研究对象,模拟翻耕破碎后留于土壤中的残根无性繁殖过程,明确加拿大一枝黄花不同长度残根无性繁殖能力强弱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加拿大一枝黄花残根无性繁殖存活率、共根率、萌芽率均随残根长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且残根长度≥2 cm时,其存活率、共根率、萌芽率大幅增加到43.4%以上。2)加拿大一枝黄花残根新生植株的株高、生物量、须根数目均随残根长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但根长最大值与残根长度负相关。3)加拿大一枝黄花残根长度与土壤pH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总氮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且全长主根处理组中土壤总氮含量比背景值高107.58 mg·kg^(-1)。以上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残根长度≥2 cm时,其无性繁殖存活率、共根率、萌芽率大大提高,主要通过不同的根系系统发展策略进行土壤养分吸收,其中氮素供应对新生植株的萌芽起到关键调控作用。因此对加拿大一枝黄花根部进行破碎处理,使其残根长度低于2 cm能够极大程度抑制其无性繁殖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无性繁殖 萌芽率 根系系统 土壤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鹅掌楸无性系生长与木材材性分析
7
作者 胡萍 杨爱红 +3 位作者 胡淼 吴敬芳 余小玲 余发新 《广西林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为掌握杂交鹅掌楸(Liriodendron Hybrids)无性系生长性状和木材材性变异水平,为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以树干通直和生长量较大的10个杂交鹅掌楸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对其生长性状和木材材性进行测定与分析,并开展优良无性系选择。结果表明... 为掌握杂交鹅掌楸(Liriodendron Hybrids)无性系生长性状和木材材性变异水平,为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以树干通直和生长量较大的10个杂交鹅掌楸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对其生长性状和木材材性进行测定与分析,并开展优良无性系选择。结果表明,10个杂交鹅掌楸无性系树高为8.70~14.80 m,胸径为9.10~15.80 cm,单株材积为0.029~0.135 m3,木材基本密度为0.325~0.573 g/cm3,木材纤维长为1211.33~2125.22μm,木材纤维宽为21.51~35.97μm,木材纤维长宽比为46.33~67.57,木材木质素含量为19.55%~24.18%,木材纤维素含量为45.08%~56.08%,木材半纤维素含量为17.69%~22.38%。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为5.94%~45.21%;各性状在无性系间均差异极显著;除木材纤维长宽比外,其他性状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杂交鹅掌楸无性系间遗传变异丰富,具有较大选育潜力。通过多性状综合评价,筛选出5个优良无性系(2-3-0、23、祥17、7和29);与10个无性系均值相比,入选无性系的最优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木材平均基本密度和木材平均纤维长宽比分别高出27.1%、21.6%、22.7%和16.6%,可作为今后良种选育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性状 木材材性 遗传变异 选择 杂交鹅掌楸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荷无性系种子园生长与种实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8
作者 彭溢濠 陈梦义 +4 位作者 何万存 刘娟 朱鸿洋 肖文宇 施茂寅 《南方林业科学》 2025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研究木荷无性系种子园内生长性状和种实性状的遗传变异,选育优良无性系。【方法】在江西省林业局科技示范园林丰基地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60株木荷(12个无性系,每个无性系5个重复)随机分配至种植区。对12个木荷无性系的树高、胸... 【目的】研究木荷无性系种子园内生长性状和种实性状的遗传变异,选育优良无性系。【方法】在江西省林业局科技示范园林丰基地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60株木荷(12个无性系,每个无性系5个重复)随机分配至种植区。对12个木荷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冠幅等10个指标进行方差分析、邓肯多重比较、变异系数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选育出优良无性系。【结果】12个无性系在结实量、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叶长、叶宽等指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各生长性状和种实性状整体呈中等程度变异,平均变异系数为29.92%,其中发芽势的变异系数最大(60.83%),树高变异系数最小(14.7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树高与胸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叶长与叶宽、发芽率与结实量、发芽率与发芽势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sy39、lc21、jo57和sy50综合表现较好,下一步可重点开展子代测定,基于后代表现来准确评估各个无性系的遗传品质及其遗传增益。【结论】无性系sy39表现特别优异,可将其作为优良亲本之一,为种子园的升级换代提供育种繁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生长性状 种实性状 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无性系种子园土壤和植株养分的研究
9
作者 罗群 谷丽萍 李思广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9,共8页
为探究种子园的土壤养分特性及其对植株生长的影响,以云南省弥渡县云南松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采集0~60 cm土层的土样和植株不同器官(当年幼果、1 a生针叶、雌球花、当年有雌花枝和当年无雌花枝),测定土壤与植株的养分含量,分析养分... 为探究种子园的土壤养分特性及其对植株生长的影响,以云南省弥渡县云南松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采集0~60 cm土层的土样和植株不同器官(当年幼果、1 a生针叶、雌球花、当年有雌花枝和当年无雌花枝),测定土壤与植株的养分含量,分析养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弥渡县云南松无性系种子园的土壤pH值为5.53~6.48,总体偏酸性;上层土壤(0~20 cm)有机质含量较高(13.3~27.4 g·kg-1),全氮含量(0.074%~0.135%)和全钾含量(0.047%~0.122%)相对较高,而全磷含量(0.046%~0.078%)相对较低。种子和雌球花中的全氮、S、P、K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含量最高,表明在云南松的生殖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旺盛。速效铁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随着土壤酸度增加(即pH值降低)速效铁的含量显著增加。有机质与碱解氮、全氮和速效钾均表现出强正相关,说明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可提高这些养分的循环和供应能力。微量元素Fe、Zn、Cu、Mn和B之间的相关性较高,而K和Ca的供应和利用与其他养分的循环相对独立。研究结果可为云南松无性系种子园的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无性系种子园 土壤养分 植株养分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地区桉树优良无性系选育栽培
10
作者 鲍士标 《花卉》 2025年第3期148-150,共3页
为聚焦林浆纸一体化战略,培育高得率、高抗、高产桉树林,解决原料林提质增效、桉树品系与立地匹配等营林技术问题,通过无性系筛选、合理设置密度、平衡施肥及萌芽留存株树等试验,建立遗传增益、栽培增益、减损增益、创新增益体系,实现... 为聚焦林浆纸一体化战略,培育高得率、高抗、高产桉树林,解决原料林提质增效、桉树品系与立地匹配等营林技术问题,通过无性系筛选、合理设置密度、平衡施肥及萌芽留存株树等试验,建立遗传增益、栽培增益、减损增益、创新增益体系,实现桉树速生发展技术突破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无性 选育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无性系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以诸城市桃园无性系茶种植区为例
11
作者 尚岩 王文梅 孙云龙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3期9-13,共5页
茶产业是山东省农业高效特色产业,目前仍以有性系茶为主,而无性系茶种植面积较少。为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近年来诸城市积极推广无性系茶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已经成为山东省最大的无性系茶种植区。本文作者以诸城市桃园无... 茶产业是山东省农业高效特色产业,目前仍以有性系茶为主,而无性系茶种植面积较少。为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近年来诸城市积极推广无性系茶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已经成为山东省最大的无性系茶种植区。本文作者以诸城市桃园无性系茶种植区为例,从该地区发展无性系茶的优势、产业规模、茶园建设、技术人才、品牌打造、茶旅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为全省无性系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系茶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诸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曲柳无性繁殖嫁接技术
12
作者 阿力古那 贾树龙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2期40-42,共3页
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因其优良的木材特性和生态适应性而备受关注。然而,水曲柳种子具有深休眠特性,给育苗生产带来一定困难,传统播种繁殖方式存在繁殖系数低、苗木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限制了水曲柳的推... 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因其优良的木材特性和生态适应性而备受关注。然而,水曲柳种子具有深休眠特性,给育苗生产带来一定困难,传统播种繁殖方式存在繁殖系数低、苗木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限制了水曲柳的推广种植。水曲柳无性繁育技术具有快速繁殖、抗逆性强、节省资源的优点,在现代林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苗生产 嫁接技术 经济林树种 木材特性 无性繁殖 播种繁殖 水曲柳 现代林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珍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省林木良种——沧江1号勃氏甜龙竹优良无性系
13
《世界竹藤通讯》 2025年第1期I0008-I0008,共1页
沧江1号勃氏甜龙竹优良无性系(Dendrocalamus brandisii‘Cangjiang 1’,商品名称“临沧水果竹”,)是云南珍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沧江竹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历经10年的试验研究选育出的甜龙竹优良无性系,2023年12月经云南省林木品种... 沧江1号勃氏甜龙竹优良无性系(Dendrocalamus brandisii‘Cangjiang 1’,商品名称“临沧水果竹”,)是云南珍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沧江竹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历经10年的试验研究选育出的甜龙竹优良无性系,2023年12月经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林木良种”(良种编号:云R-SC-DBR-116-2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良种 优良无性 勃氏甜龙竹 林木品种审定 商品名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无性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14
作者 徐艳琦 孙媛媛 +3 位作者 党计锋 赵京德 王洲 李华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无性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的CT、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例卵巢无性细胞瘤均为单发,7例单纯型,1例混合型。其中1例合并畸胎瘤,2例合并... 目的探讨卵巢无性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的CT、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例卵巢无性细胞瘤均为单发,7例单纯型,1例混合型。其中1例合并畸胎瘤,2例合并子宫畸形。单纯型卵巢无性细胞瘤呈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内见低密度/长T1短T2间隔,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中度强化,间隔明显强化,间隔将肿瘤分隔成多结节样改变。混合型卵巢无性细胞瘤呈以囊性成分为主的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囊性部分无强化,实性部分轻度强化。结论卵巢无性细胞瘤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临床医师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无性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木相思无性系多性状综合评价及选择
15
作者 申琳琳 胡冰 +3 位作者 裘珍飞 范春节 陈考科 曾炳山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5,共13页
[目的]综合分析和评价不同林龄阶段黑木相思无性系多个性状差异,揭示其群体表型变异水平,筛选和评价优良无性系,为优树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和目标性状定向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20个黑木相思无性系生长性状、干形、抗风性和抗... [目的]综合分析和评价不同林龄阶段黑木相思无性系多个性状差异,揭示其群体表型变异水平,筛选和评价优良无性系,为优树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和目标性状定向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20个黑木相思无性系生长性状、干形、抗风性和抗病性等8个指标,采用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差异性比较和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等方法对黑木相思无性系群体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选择。[结果]黑木相思各无性系间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在2.5、4.5、6.5年生时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林龄阶段SR18、SR17、SR20、和SR14-1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均最佳;SR14和SR14-1高径比表现最优,SR25树干分枝较少,干形最优;黑木相思整体抗风性较强,SR45在3个林龄时期抗风性最低;黑木相思无性系SR3、SR25、SR26、SR31、SR41、SR45抗病性较强;SR18、SR17、SR14、SR14-1和SR25综合Q_(i)值较高。[结论]不同黑木相思无性系间变异较大,本次试验的20个黑木相思无性系中SR18、SR17、SR14、SR14-1和SR25可作为生长性状、干形、抗风性、抗病性最优良的无性系,这对黑木相思良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并能够为其人工林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系选育 优良无性 黑木相思 综合评价 遗传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无性系表型性状及I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16
作者 杨艳 李永进 +5 位作者 黎蕾 吴毅 杨柳 田野 唐洁 汤玉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47,共10页
【目的】综合表型性状及分子标记多样性分析探明供试的62个杨树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为杨树进一步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选取地径、苗高、叶面积、叶长、叶宽、叶柄长、叶绿素、侧枝数、叶厚、单株总叶片、叶片干质量、叶片含水率... 【目的】综合表型性状及分子标记多样性分析探明供试的62个杨树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为杨树进一步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选取地径、苗高、叶面积、叶长、叶宽、叶柄长、叶绿素、侧枝数、叶厚、单株总叶片、叶片干质量、叶片含水率等12个表型性状和ISSR分子标记对杨树无性系个体间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PopGen 32、SPSS 16.0及NTsys 2.10e等软件分别计算多样性指数、进行表型性状间的方差分析以及对各无性系进行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侧枝数、单株叶片数、叶片干质量、叶面积以及地径的变异系数均达到了10%以上,叶柄长、叶长、苗高的变异系数也达到了8%以上的水平。利用5条ISSR引物检测到62份杨树无性系多态性谱带百分率平均为89.04%,基因多样度平均为0.4074,Shannon多样性指数(I)平均为0.5304。采用UPGMA法构建的形态和分子标记聚类图将供试材料聚成的类群均有家系内聚为一类的趋势,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表型性状聚类分析主要是根据叶片的相关性状相似度越高的被聚为一个类群;分子标记聚类主要呈现出亲缘关系越近的无性系越容易聚为一个类群的聚类规律。【结论】供试的杨树无性系间表型性状分化程度高,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为杨树种质资源的改良、种质创新及多元化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 表型性状 I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内镜技术在无性生活史女性宫腔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17
作者 苏婷婷 张宏伟 +5 位作者 汪清 谢锋 丛青 李燕云 隋龙 陈丽梅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2-777,共6页
目的探讨阴道内镜技术对无性生活史女性宫腔疾病诊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阴道内镜检查和传统宫腔镜检查的无性生活史女性患者450例,包括阴道内镜组(n=232)和传统宫腔镜组(n=... 目的探讨阴道内镜技术对无性生活史女性宫腔疾病诊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阴道内镜检查和传统宫腔镜检查的无性生活史女性患者450例,包括阴道内镜组(n=232)和传统宫腔镜组(n=218)。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24.9±4.7)岁和(25.5±5.4)岁,两组年龄间无明显差异(P>0.05)。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术中出现假道、手术失败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等情况。结果阴道内镜组中手术平均时间比传统宫腔镜组短,膨宫液用量更少,VAS疼痛评分更低,但手术失败情况比例明显高于传统宫腔镜组(7.8%vs.0),上述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阴道内镜组出现假道概率更少(0 vs.3.2%),处女膜损伤率更低(0 vs.8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感染发生率相当,均较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子宫穿孔、空气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阴道内镜技术对无性生活史女性宫腔疾病的诊治安全有效,较传统宫腔镜更微创,不损伤处女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内镜 非接触式宫腔镜检查 无性生活史 宫腔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曲柳无性系种子休眠差异
18
作者 刘婷 李明月 +3 位作者 朱美如 辛昊 董博文 张鹏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1-720,共10页
以18个水曲柳无性系种子为研究材料,经过不同层积处理后,在适宜温度下比较无性系种子萌发表现,同时分析其萌发表现与种子胚生长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不同层积处理后,不同水曲柳无性系种子休眠程度存在差异。1、2和6号无性系种子... 以18个水曲柳无性系种子为研究材料,经过不同层积处理后,在适宜温度下比较无性系种子萌发表现,同时分析其萌发表现与种子胚生长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不同层积处理后,不同水曲柳无性系种子休眠程度存在差异。1、2和6号无性系种子休眠程度较浅,经较短时间(共18周)变温层积处理可解除休眠,其中2、6号种子发芽率达75%以上;13、14、15、16号无性系种子通过延长2周低温层积时间(共20周)可解除休眠;4、8、11和12号无性系种子通过延长2周暖温层积时间(共20周)可解除休眠;5和18号无性系种子休眠程度较深,需同时延长暖温和低温层积时间(共22周)才能解除休眠;3、7、9、10、17号无性系种子延长2周层积时间(共20周)可解除种子休眠,其中延长暖温或低温层积时间对种子休眠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在层积处理过程,不同无性系种子胚长、胚率、胚质量比的变化规律不同,6、7、11号等无性系种子相对延长2周低温层积时间有利于胚生长,2、5、17号等无性系种子相对延长2周暖温层积时间有利于胚生长,但通过层积过程中种子胚生长变化情况并不能准确判断不同无性系种子休眠程度上的差异,应通过种子的萌发表现来判断不同无性系种子休眠差异。研究结果可为生产实践中选择种子休眠较浅的无性系母树采种育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种子 无性 解除休眠 胚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乃馨抗尖孢镰刀菌无性系诱变技术
19
作者 王丽花 蒋亚莲 +5 位作者 许凤 杨秀梅 黄望启 苏艳 张丽芳 张艺萍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94-101,共8页
枯萎病是康乃馨鲜切花种植过程中较为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该病的病原菌是尖孢镰刀菌康乃馨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dianthi),培育和合理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控康乃馨枯萎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应用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真菌毒素... 枯萎病是康乃馨鲜切花种植过程中较为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该病的病原菌是尖孢镰刀菌康乃馨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dianthi),培育和合理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控康乃馨枯萎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应用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真菌毒素加压筛选技术,可以定向培育康乃馨抗病育种材料并加快抗病品种选育速度,为康乃馨抗病育种提供新的思路。为获得抗枯萎病的康乃馨育种中间材料,以感枯萎病的康乃馨多花品种紫蝴蝶组培苗为试验材料,诱导愈伤组织并进行悬浮培养建立悬浮培养系,再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后添加尖孢镰刀菌毒素粗提液筛选抗病细胞系。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宜的培养基是Murashig-Skoog培养基+麦草畏1.0 mg/L;筛选出EMS最佳处理组合为0.4%处理4 h;在80.0%的粗毒素培养基上培养10 d是康乃馨抗尖孢镰刀菌无性系筛选较适宜的选择压;诱导康乃馨再生植株较好的激素组合是苄氨基腺嘌呤(BA)0.5 mg/L+噻苯隆(TDZ) 0.1 mg/L+萘乙酸(NAA)0.1 mg/L;经人工接种尖孢镰刀菌进行抗病性鉴定后发现,紫蝴蝶抗病无性系的病情指数为45,为中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乃馨 尖孢镰刀菌 诱变 毒素 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胁迫下不同楸树无性系的光合生理特性
20
作者 刘振华 邹武 +4 位作者 林峰 秦平书 李光强 孙良 王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7,49,共8页
【目的】为了研究锑胁迫对不同锑耐受型楸树无性系光合生理的影响。【方法】以2种不同锑耐受型楸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敏感型无性系(1-1)和耐受型无性系(5-8)。以无污染的红壤为基质开展盆栽胁迫试验,设置3种锑胁迫处理,质量分数(... 【目的】为了研究锑胁迫对不同锑耐受型楸树无性系光合生理的影响。【方法】以2种不同锑耐受型楸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敏感型无性系(1-1)和耐受型无性系(5-8)。以无污染的红壤为基质开展盆栽胁迫试验,设置3种锑胁迫处理,质量分数(以锑元素计)分别为0、1200、3000 mg/kg,分别在胁迫0、20、40 d测定2个无性系的生长量、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参数。【结果】1)在相同锑胁迫条件下,敏感型无性系(1-1)较耐受型无性系(5-8)植株的生长受影响较大。2)在锑胁迫处理下,2个无性系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均下降,并且随着锑胁迫质量分数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其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逐渐降低,但是耐受型无性系下降幅度远小于敏感型无性系。3)2个无性系在锑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存在差异。在同一时间内随着锑胁迫质量分数的升高,可变荧光、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和PSII潜在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耐受型无性系受影响较小。4)锑胁迫下2个无性系净光合速率均下降,胞间CO_(2)浓度呈上升的趋势,表明在锑胁迫下楸树是受非气孔因素导致的。【结论】在高质量分数锑胁迫下耐受型无性系(5-8)相对于敏感型无性系(1-1)具有更高的叶绿素含量,光合系统受损伤的影响较小,能够更好地应对锑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受型 楸树 无性 光合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