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子鼻的“贵妃”芒果糖度酸度无损伤检测技术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敏 高兆银 +5 位作者 朱迎迎 苏增建 陈亮 郑淑英 张正科 胡美姣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53-1557,共5页
以"贵妃"芒果为试材,利用电子鼻检测果实气味响应值,同时测定果实的糖酸度,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BP神经网络建立了基于电子鼻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品质预测模型。两种方法构建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预测模型的建模集相... 以"贵妃"芒果为试材,利用电子鼻检测果实气味响应值,同时测定果实的糖酸度,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BP神经网络建立了基于电子鼻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品质预测模型。两种方法构建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预测模型的建模集相关系数R均大于93%,可滴定酸测模型的建模集相关系数R均大于91%。其中,BP神经网络建模集的相关系数R均略高于PLS,建模均方均根误差(RMSEM)也较低。而预测集相关系数R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与PLS的相当或略低,BP神经网络模型对芒果糖酸度预测准确性略好于PLS。结果表明,PLS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性能均较好,利用电子鼻技术对芒果品质进行无损伤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妃”芒果 电子鼻 采后品质 无损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损伤检测技术在柑橘果实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平 聂振朋 +2 位作者 罗君琴 柯甫志 徐建国 《浙江柑橘》 2013年第4期7-10,共4页
果实无损伤检测技术是在不破坏待测果实原有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前提下,利用待测果实的光特性、声特性、挥发性等性质,为获取与待测果实品质有关的信息数据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无损伤等优点,在果品分析中广泛应用。无损... 果实无损伤检测技术是在不破坏待测果实原有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前提下,利用待测果实的光特性、声特性、挥发性等性质,为获取与待测果实品质有关的信息数据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无损伤等优点,在果品分析中广泛应用。无损伤检测技术包括可见/近红外光谱法、机器视觉法、电子鼻法、超声波法和激光诱导荧光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伤检测 柑橘果实 检测技术 应用 激光诱导荧光法 近红外光谱法 内在品质 信息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实品质无损伤检测与自动分级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高海生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5-10,共6页
从利用光学特性、声波振动、机器视觉技术、核磁共振(NMR)技术和利用电子鼻、电学特性、CT等方面,综述了技术检测果实品质的研究概况。阐述了果实分级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并详细说明了果实机械化分级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与自动分级... 从利用光学特性、声波振动、机器视觉技术、核磁共振(NMR)技术和利用电子鼻、电学特性、CT等方面,综述了技术检测果实品质的研究概况。阐述了果实分级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并详细说明了果实机械化分级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与自动分级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以及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判断果实大小、色泽、果实损伤与表面缺陷以及综合品质判断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最后,指出了无损伤检测技术和自动分级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开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品质 无损伤检测 自动化分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血流参数无损伤检测仪在妊高征中的应用
4
作者 吕红娟 张荣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2年第5期67-67,73,共2页
目的 探讨临床预测妊高征的方法。方法 对 183例正常妊娠及 38例妊高征孕妇的心血管血流参数无损伤检测记录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MA±P、CO、CI、TPR、K、AC、V等参数在妊高征患者有明显改变 ,并有一定规律性。MAP、K... 目的 探讨临床预测妊高征的方法。方法 对 183例正常妊娠及 38例妊高征孕妇的心血管血流参数无损伤检测记录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MA±P、CO、CI、TPR、K、AC、V等参数在妊高征患者有明显改变 ,并有一定规律性。MAP、K、AC三项指标在轻度妊高征时即有明显变化。在中、重度妊高征时 ,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改变 ,且病情越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 血流参数 无损伤检测 妊高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技术在混凝土无损伤检测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鹰 杨谦 《学术动态报导》 1998年第1期7-8,共2页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主要的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加强混凝土质量的监控和检测,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是当今建筑工程中的重要课题。混凝土无损伤检测(Nondistructive Test)技术,是在不破坏结构构件...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主要的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加强混凝土质量的监控和检测,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是当今建筑工程中的重要课题。混凝土无损伤检测(Nondistructive Test)技术,是在不破坏结构构件的情况下,直接从结构物上测试或钻取芯样测试,推断混凝土强度及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无损伤检测 神经网络技术 质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损伤检测高喷防渗墙方法在史河总干渠加固工程上的应用
6
作者 邢朝阳 王林华 《治淮》 2009年第10期30-32,共3页
一、前言 史河总干渠位于安徽省淠史杭灌区西北部,以梅山水库下游约9km的红石嘴渠首引水,是以灌溉为主结合城乡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该工程1958年10月动工兴建,1959年小断面通水,1966年完成大部分土石方工程,总干渠基本... 一、前言 史河总干渠位于安徽省淠史杭灌区西北部,以梅山水库下游约9km的红石嘴渠首引水,是以灌溉为主结合城乡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该工程1958年10月动工兴建,1959年小断面通水,1966年完成大部分土石方工程,总干渠基本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工程 总干渠 高喷防渗墙 无损伤检测 应用 大型水利工程 淠史杭灌区 土石方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无损伤检测问题的理论研究
7
作者 刘兴旺 《路基工程》 2011年第4期34-36,共3页
锚杆无损伤检测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动力瞬态激振使锚杆产生弹性振动,通过测定锚杆的振动响应来评估锚杆质量。应用弹性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锚杆无损伤检测的波动方程及其定解条件,采用分离变量法求得了波动方程的理论解答。通过将截面位移... 锚杆无损伤检测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动力瞬态激振使锚杆产生弹性振动,通过测定锚杆的振动响应来评估锚杆质量。应用弹性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锚杆无损伤检测的波动方程及其定解条件,采用分离变量法求得了波动方程的理论解答。通过将截面位移对时间和空间变量求导,解得了质点振动的速度、加速度、应变和应力,并对公式中参数的选取进行了讨论,可为进一步研究锚杆无损伤检测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 无损伤检测 波动方程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农产品无损伤检测与分级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任志良 王俊 《农业科技译丛(杭州)》 1999年第3期12-16,37,共6页
关键词 品质 农产品 无损伤检测 分级技术 物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损伤检测用射线技术胶片
9
作者 瓦.康.卡林捷耶夫 温荣谦 《信息记录材料》 2006年第1期3-6,共4页
介绍了无损伤检测用射线技术胶片的质量分类国际标准和俄国标准的要点,做了俄国国产和国外射线技术胶片的X射线感光测定和解相力、颗粒度、含银量以及乳剂层厚度的检测,将这些胶片按推荐用于俄国的分类标准做了分类。所列检测结果,在国... 介绍了无损伤检测用射线技术胶片的质量分类国际标准和俄国标准的要点,做了俄国国产和国外射线技术胶片的X射线感光测定和解相力、颗粒度、含银量以及乳剂层厚度的检测,将这些胶片按推荐用于俄国的分类标准做了分类。所列检测结果,在国内外都是首次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伤检测 射线技术胶片 X射线感光测定 质量分类标准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损伤检测技术在肉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淑宝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1期53-53,共1页
无损伤检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检测技术,其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多。通过研究肉品的光学特性、电磁特性、声学特征等,提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拉曼光谱技术、核磁共振技术、超声波技术、电子鼻技术等无损伤检测技术,简单介绍了这些... 无损伤检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检测技术,其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多。通过研究肉品的光学特性、电磁特性、声学特征等,提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拉曼光谱技术、核磁共振技术、超声波技术、电子鼻技术等无损伤检测技术,简单介绍了这些无损伤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肉品品质方面检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伤检测 肉品品质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鲜肉品质的安全无损伤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杨东萍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第9期196-,共1页
生鲜肉品质的好坏一直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肉制品加工企业关心的问题。生鲜肉品质的安全无损伤检测技术作为肉品品质检测的关键,也受到了企业的广泛关注,这是放心肉检测的关键技术。本文针对目前生鲜肉品质的安全无损伤检测技... 生鲜肉品质的好坏一直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肉制品加工企业关心的问题。生鲜肉品质的安全无损伤检测技术作为肉品品质检测的关键,也受到了企业的广泛关注,这是放心肉检测的关键技术。本文针对目前生鲜肉品质的安全无损伤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做进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品 生肉 鲜肉 质量安全 无损伤检测 检测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的可视化及其在无损伤检测中的应用
12
作者 高坪纯治 何雪洲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动态》 2002年第6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超声波 激光 无损伤检测 缺陷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CBS心血管血流参数无损伤检测仪——无损伤检测心功能的新手段
13
《国外医学情报》 1990年第3期18-18,共1页
TP-CBS心血管血流参数无损伤检测仪是血流动力学与微处理机技术结合的产物,是多年来生物医学科学研究的成果。这个仪器可以完全无损伤地、连续地进行测量。 TP-CBS检测仪用压力传感器在被测者的腕部拾取桡动脉的脉搏信号。经过微处理机... TP-CBS心血管血流参数无损伤检测仪是血流动力学与微处理机技术结合的产物,是多年来生物医学科学研究的成果。这个仪器可以完全无损伤地、连续地进行测量。 TP-CBS检测仪用压力传感器在被测者的腕部拾取桡动脉的脉搏信号。经过微处理机中预置的算法程序运算后得到所需的血流参数。为了保证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得到正确的结果,采用了特殊的信号采集、分离及分析的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参数 检测 无损伤检测 微处理机 心血管 生物医学 科学研究 信号采集 技术结合 新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氙灯管内气压的无损伤检测方法(二)
14
作者 范志峰 《光电技术》 2001年第2期28-30,50,共4页
关键词 脉冲氙灯 管内气压 无损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糖橙果实品质无损伤在线检测分级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娜 杨星星 +5 位作者 戴素明 李荣华 姜航 罗跃雄 亚历山德拉.金蒂来 邓子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2-141,共10页
【目的】冰糖橙果实外观分级与内部品质不一致极大地影响了其市场声誉,建立冰糖橙果实品质分级标准和果实快速规模化无损伤品质检测分级技术,并进行在线应用,为快速分选不同糖酸度冰糖橙产品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利用常规果实品质... 【目的】冰糖橙果实外观分级与内部品质不一致极大地影响了其市场声誉,建立冰糖橙果实品质分级标准和果实快速规模化无损伤品质检测分级技术,并进行在线应用,为快速分选不同糖酸度冰糖橙产品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利用常规果实品质分析方法对主产区的冰糖橙果实进行多年品质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相关性,确定不同果型横径与糖酸度含量的关系,形成冰糖橙果实分级标准。在此基础上,采集710—960 nm波段近红外透射光谱建立果实无损伤检测模型,利用常规品质分析数据对原始光谱反复进行校正并验证,确定无损伤检测的准确性,并在分级线上进行应用;调查统计应用无损伤检测生产线分级后各级冰糖橙的产量、销售单价和销售额。【结果】(1)根据果实横径大小进行初选分级,68—74 mm为大果型,62—67 mm为中果型,56—61 mm为小果型,再按果实的糖度(可溶性固形物Brix度)和酸度不同将冰糖橙划分为4个等级:糖度≥14、酸度≤0.4%为特级果;12≤糖度<14、酸度≤0.4%为一等果;糖度≥14、0.6%≥酸度>0.4%为二等果;糖度<12、酸度≤0.4%为合格果。通过反复矫正,建立了冰糖橙果实品质分级标准。(2)通过多次进行单果糖度和酸度的分析矫正,建立了冰糖橙果实糖度和酸度的检验线。第1次建立的冰糖橙糖度检量线检测范围为10.1—14.9 Brix,再利用常规品质分析验证无损伤检测结果,合格率仅为26%。第2次建立的糖度检量线延长高糖检测范围,为10.1—16.2 Brix,经验证后合格率达90%。第3次建立的糖度检量线扩大低糖检测范围,为9.8—16.2 Brix,经验证后合格率为90%。第1次建立的冰糖橙酸度检量线检测范围为0.1%—1.26%,再利用常规品质分析验证无损伤检测结果,合格率仅为64%。第2次建立的酸度检量线延长高酸检测范围,为0.1%—1.37%,经验证后合格率达94%。第3次建立的酸度检量线继续扩大高酸检测范围,为0.1%—1.53%,经验证后合格率为92%。(3)新建立无损伤糖酸度校正和验证模型,糖度有效检测范围为8.7—15.1 Brix,酸度有效检测范围为0.14%—2.0%,经验证后糖度合格率达到98%,酸度合格率为98%。应用该分级技术,分选速度达到10个冰糖橙/秒,品质分级后最高单价48元/kg,年产量4 500 t,实现产值9 122万元。【结论】研究结果预测糖酸度准确,测量范围全面涵盖冰糖橙商品果的糖酸度,能大批量、快速、高质量和无损伤在线鉴别冰糖橙果实内在品质,结合外观品质分级标准,分选出内外品质均一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糖橙 无损伤检测 糖度(可溶性固形物) 酸度 在线品质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负荷下心血管血流参数无损伤动态检测系统的研究
16
作者 张松 杨文鸣 +6 位作者 杨益民 陈连生 罗志昌 林福美 高崇玄 彭长虹 张丽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03-110,共8页
提供了一种运动负荷下连续实时动态无损伤检测人体血压、血流与心率的新方法。方法的特征是在运动负荷下连续采集脉搏压力信号,然后将脉搏压力信号的幅值及波形特征变化和心血管数学模型结合起来,从而得出不同运动负荷下血压、血流和... 提供了一种运动负荷下连续实时动态无损伤检测人体血压、血流与心率的新方法。方法的特征是在运动负荷下连续采集脉搏压力信号,然后将脉搏压力信号的幅值及波形特征变化和心血管数学模型结合起来,从而得出不同运动负荷下血压、血流和心率等血流参数的动态变化值及动态趋势图,临床对比实验证实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负荷 血流参数 无损伤检测 心血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损伤检测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
17
作者 栗力 朱占来 董双忠 《首都医药》 1999年第1期55-55,共1页
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能获得异常血流的直观图像,不仅广泛应用于心脏疾病的诊断,而且可用于探测大血管和周围血管的病变,检查血管内血流性质、方向、速度和流量等,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选择临床和CDFI诊断为下肢深静脉栓塞的病... 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能获得异常血流的直观图像,不仅广泛应用于心脏疾病的诊断,而且可用于探测大血管和周围血管的病变,检查血管内血流性质、方向、速度和流量等,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选择临床和CDFI诊断为下肢深静脉栓塞的病历34例(35侧)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34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7例;年龄在26岁~77岁,平均51.5岁。其中1例为左右二侧肢体先后均发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 血栓性静脉炎 诊断 无损伤检测
原文传递
超连续光谱细胞无损伤非侵入式检测技术的研究
18
作者 王泓鹏 方沛沛 +4 位作者 马焕臻 万雄 贾建军 何志平 凌宗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1-1015,共5页
中国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拥有丰富的遗传资源,这些资源可能被国外非法掠夺以获取利益,非法掠夺的过程揭示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例如传染疾病的扩散等。如何加强对中国公民遗传资源的保护,促进国际间正常合法的信息共享和科研合作已成为... 中国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拥有丰富的遗传资源,这些资源可能被国外非法掠夺以获取利益,非法掠夺的过程揭示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例如传染疾病的扩散等。如何加强对中国公民遗传资源的保护,促进国际间正常合法的信息共享和科研合作已成为生物安全的新问题。为加强人体细胞及其制品等特殊生物物品出入境管理,防止遗传资源流失和有害物品传入,促进各个国家间医学科学研究及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出一种非侵入、快速安全的细胞光谱鉴别技术。简述了细胞超连续光谱的物理化学机制,讨论了细胞浓度对超连续光谱的影响,实现了无损伤、非侵入式探测提取生物细胞超连续特征光谱。实验发现细胞超连续特征光谱主要集中在500~700 nm的可见区域。实验中的细胞样本均为单独培养,因此各个样本间互不影响,不存在平行样本的问题;实验对象为293T细胞、HCC827细胞以及HT29细胞,3类细胞的培养基均为PBS溶液,每类细胞拥有3种浓度(5×10^(5),5×10^(6)和5×107 cells·mL^(-1))且每种浓度下独立培养3个样本,一共获取27个独立细胞样本。实验测试了24个细胞样本的超连续光谱并以此建立预测模型,另有3个样本作为未知样本进行模型预判。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测试样本的原始数据进行降维和聚类,并对降维后的数据通过支持向量机回归法进行分类;训练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0.0972,R^(2)=0.9951,验证集的均方根误差为RMSE=0.0972,R^(2)=0.9314。研究发现细胞浓度影响超连续特征光谱的提取,在建立模型时,考虑到该技术应用的普适性以及实验样本浓度参数有限,未考虑细胞浓度对预判模型识别率的影响。后期若以某一浓度阈值作为细胞检测的浓度起点,该模型的识别率将会更准确、科学。在可控的实验条件下,超连续光谱可以应用于生物细胞无损伤、非侵入式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连续光谱 细胞 无损伤检测 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脑血流量检测的近红外光谱术 被引量:15
19
作者 骆清铭 邓晖 +2 位作者 龚辉 曾绍群 陈卫国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8-144,共7页
介绍了用于大脑血流量检测的近红外光谱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体系,该系统可完成对近红外光学信号的实时采集、处理和显示等功能.在血模型实验结果基础上。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术 脑血流量 大脑功能 无损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强度模糊神经网络检测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菁 冯启民 杨松森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8-492,共5页
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建立了模糊神经网络来综合评定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充分利用了钻芯法和回弹法这两种常用混凝土测强方法的特点以及模糊神经网络的自学习、泛化和模糊逻辑推理功能。根据回弹值与钻芯值之间趋于幂函数关系的专家经验,将... 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建立了模糊神经网络来综合评定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充分利用了钻芯法和回弹法这两种常用混凝土测强方法的特点以及模糊神经网络的自学习、泛化和模糊逻辑推理功能。根据回弹值与钻芯值之间趋于幂函数关系的专家经验,将回弹值和钻芯值分别取常用对数作为模型的输入和输出,以提高建模精度。同时,模型参数采用一种混合学习算法确定,可以提高学习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0.316%,相对标准差为12.895%,满足工程实际要求。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映射出钻芯、回弹数据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为混凝土强度检测评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神经模糊检测系统 TAKAGI-SUGENO模糊模型 混凝土无损伤检测 钻芯法 回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