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支撑多级支护结构稳定性与破坏机理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郑刚 程雪松 刁钰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4-314,共11页
无支撑多级支护结构是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区大面积深基坑的新型支护技术,但其变形受力特点、设计理论及稳定评价方法等尚不完善.将大变形计算方法物质点法(MPM)应用到基坑稳定性研究中,结合传统的有限元方法,从小变形及大变形两方面对某... 无支撑多级支护结构是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区大面积深基坑的新型支护技术,但其变形受力特点、设计理论及稳定评价方法等尚不完善.将大变形计算方法物质点法(MPM)应用到基坑稳定性研究中,结合传统的有限元方法,从小变形及大变形两方面对某工程实例中的两级支护基坑进行了剪切滑动面开展及变形破坏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无支撑多级支护体系在方案合理的情况下,次级支护结构可以有效抑制主要支护结构被动区塑性剪切带的开展,各级支护结构协同工作能力良好,整体稳定性强,失稳破坏后最终形成一个过主要支护结构下部的圆弧形滑动面,破坏模式类似于悬臂厚挡墙;另外,与传统方法不同,MPM可以更好地预测出土体强度变化时基坑破坏的最终滑动面和影响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无支撑支护结构 多级开挖 稳定性 破坏机理 物质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支撑两级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庄铃强 吴能森 +2 位作者 黄志波 许旭堂 乐生煊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61-67,共7页
为探究无支撑多级支护结构的不同设计参数对基坑变形的影响,以一个无支撑两级支护的粉质黏土深基坑为例,利用FLAC3D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并基于正交试验通过极差、方差分析,就两级支护间距、开挖比以及两级支护结构长度对支护结构位移的影... 为探究无支撑多级支护结构的不同设计参数对基坑变形的影响,以一个无支撑两级支护的粉质黏土深基坑为例,利用FLAC3D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并基于正交试验通过极差、方差分析,就两级支护间距、开挖比以及两级支护结构长度对支护结构位移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采用无支撑两级支护结构的粉质黏土深基坑,两级支护结构的顶部最大位移受两级支护间距和开挖比影响的敏感度较高;两级支护结构位移之间存在“叠加作用”、“牵引作用”的相互影响,但当两级支护间距不小于总开挖深度的0.5倍时,相互影响不显著;当两级支护间距不小于总开挖深度的0.5倍,且开挖比为0.8~1.3时,两级支护结构的顶部最大位移比较接近,且不超过规范的一级基坑下限控制值,处于最合理的工作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无支撑支护结构 影响因素 支护间距 开挖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倾斜桩无支撑支护机理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刚 吴小波 +1 位作者 周海祚 刘照朋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1年第13期157-162,178,共7页
针对大面积、大长度基坑中所常用的传统内支撑技术存在耗材多、造价高、工期长、施工不便、支撑拆除困难且难以实现地下结构工业化建造的缺点和局限,研发了一系列倾斜桩组合支护结构,条件适当时可在变形可控的前提下实现基坑的无内支撑... 针对大面积、大长度基坑中所常用的传统内支撑技术存在耗材多、造价高、工期长、施工不便、支撑拆除困难且难以实现地下结构工业化建造的缺点和局限,研发了一系列倾斜桩组合支护结构,条件适当时可在变形可控的前提下实现基坑的无内支撑支护,从而形成绿色低碳的新型基坑支护技术。简要阐述倾斜桩无支撑支护的作用机理,并进一步介绍倾斜支护桩施工设备与施工工艺,最后通过典型工程案例阐明倾斜桩的技术优势。工厂实践表明,相比于传统支护方法,倾斜桩支护结构可高效、经济地控制基坑稳定与变形,显著缩短施工周期的同时可为大面积、大长度基坑的施工提供便利,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倾斜桩 无支撑支护结构 绿色低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