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下直驱螺杆泵无杆举升技术 被引量:13
1
作者 郝忠献 朱世佳 +4 位作者 裴晓含 黄鹏 童征 王本元 李德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4-601,共8页
针对传统有杆举升系统杆管偏磨严重、系统效率低、检泵周期短等问题,研发了井下直驱螺杆泵无杆举升技术,介绍了井下电机等关键工具的理论研究和室内实验情况以及举升系统施工工艺,分析了现场应用情况和经济效益,并与传统抽油机进行了对... 针对传统有杆举升系统杆管偏磨严重、系统效率低、检泵周期短等问题,研发了井下直驱螺杆泵无杆举升技术,介绍了井下电机等关键工具的理论研究和室内实验情况以及举升系统施工工艺,分析了现场应用情况和经济效益,并与传统抽油机进行了对比。采用井下永磁同步低速大转矩电机直接驱动螺杆泵,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和适用性,室内测试表明该电机能够实现50~500 r/min无级调速,运行效率高,输出转矩大。开发了井下电机高承载保护器以及柔性传动系统等关键配套工具,形成了井下直驱螺杆泵无杆举升工艺,能够满足139.7 mm(5.5 in)套管的应用需求,适用于日产液量5~50 m^3的油井。现场试验应用100余井次,应用情况表明该技术能够消除杆管偏磨,相比同型抽油机节电30%以上,能够实现安全环保举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杆举升 井下直驱 井下电机 人工举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无杆举升节能技术探索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祖峰 李建馨 +1 位作者 孙秀华 李玲玲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年第11期33-34,38,共3页
随着采油技术的不断进步,难采稠油区块的开发规模不断加大,传统的稠油有杆举升配套电加热生产,运行能耗高;受井斜和油稠影响,油井杆管偏磨严重,维护成本高,稠油开发节能技术配套迫在眉睫。通过探索应用稠油无杆举升技术替代常规有杆电... 随着采油技术的不断进步,难采稠油区块的开发规模不断加大,传统的稠油有杆举升配套电加热生产,运行能耗高;受井斜和油稠影响,油井杆管偏磨严重,维护成本高,稠油开发节能技术配套迫在眉睫。通过探索应用稠油无杆举升技术替代常规有杆电加热举升工艺,有效降低了稠油生产能耗和日常油井维护成本,节能降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电加热 无杆举升 节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油直线电机无杆举升技术在定向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甘庆明 黄伟 +2 位作者 黄志龙 沈传海 李佰涛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7-121,132,共6页
应用大平台开发低渗透油藏已经越来越普遍,然而井眼轨迹复杂和液量低是这类油田的特点,采用抽油机有杆举升存在偏磨及系统效率提升有限的问题,而采用无杆举升技术时又存在一次性投资高及免修期短的问题。为此,开展了以一台直线电机同时... 应用大平台开发低渗透油藏已经越来越普遍,然而井眼轨迹复杂和液量低是这类油田的特点,采用抽油机有杆举升存在偏磨及系统效率提升有限的问题,而采用无杆举升技术时又存在一次性投资高及免修期短的问题。为此,开展了以一台直线电机同时驱动上、下两台柱塞泵的潜油直线电机无杆举升技术研究,对系统的水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对直线电机的型式、永磁材料进行了选择,并对系统管柱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潜油直线电机外径104 mm,稳定举升力达12 kN,满足低液量油井的举升要求;应用潜油直线电机无杆举升系统提高了系统效率,降低了能耗,从根本上解决了杆管偏磨问题,免修期达到411 d。潜油直线电机无杆举升技术为低液量油田提高系统效益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油直线电机 低液量 无杆举升 定向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杆举升装备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4
4
作者 黄伟 甘庆明 +2 位作者 邓泽鲲 黄志龙 杨海涛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3年第3期1-7,共7页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大斜度井和低液量井持续增多,机采系统节能降耗的需求逐渐突出。同时,在非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下,致密油、页岩油等已成为国内原油稳产上产的重要增长极,“大平台水平井、多层系立体开发”的新模式、“降...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大斜度井和低液量井持续增多,机采系统节能降耗的需求逐渐突出。同时,在非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下,致密油、页岩油等已成为国内原油稳产上产的重要增长极,“大平台水平井、多层系立体开发”的新模式、“降低投资、提高效益、安全环保”等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给人工举升方式提出了“安全可控、高效智能”等方面的新挑战。针对抽油机应用中的问题,介绍了无杆举升技术的类型和应用场景、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进展和国内应用案例,证明无杆举升彻底消除了杆管偏磨,提升了人工举升设备的地面安全环保系数及智能化水平,为大斜度、低液量井安全可控高效智能采油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后指出,无杆举升主体技术及配套工艺日趋成熟,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基础,国内多家油田已先后建立无杆举升示范区,整体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举升 无杆举升 非常规能源 大平台 智能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杆举升工艺在煤层气井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蔡华 《中国煤层气》 2021年第5期29-32,共4页
煤层气各种新式井型的层出不穷,对举升工艺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有杆举升工艺在大斜度煤层气井已无法应用,针对此问题,开展无杆举升工艺的适应性研究。本文介绍了电潜离心泵、射流泵、水力管式泵和数控电潜管式泵四种无杆举升工艺的原理... 煤层气各种新式井型的层出不穷,对举升工艺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有杆举升工艺在大斜度煤层气井已无法应用,针对此问题,开展无杆举升工艺的适应性研究。本文介绍了电潜离心泵、射流泵、水力管式泵和数控电潜管式泵四种无杆举升工艺的原理,通过长期的现场应用试验,在水质要求、日常维护、井斜要求等方面,完善了这四种无杆举升工艺在煤层气井的技术优势和工艺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宜煤层气井排采需求的无杆举升工艺为射流泵和水力管式泵。此项研究为煤层气井举升工艺的完善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无杆举升工艺 电潜离心泵 射流泵 水力管式泵 数控电潜管式泵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杆举升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英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1年第8期128-128,共1页
本文介绍了潜油直驱螺杆泵举升技术和潜油柱塞泵举升技术两种新型的无杆举升技术,阐述了无杆举升技术所解决的油田生产问题,着重介绍了技术原理、组成和技术优势,分析了两种新型举升技术的应用情况和技术水平。
关键词 无杆举升 低速电机 直线电机
原文传递
可投捞式固体防蜡器在无杆举升采油井的应用
7
作者 袁文 王洪涛 《采油工程》 2016年第4期51-54,92,共5页
为高效解决低产、低渗透区块的无杆举升采油井在生产过程中易结蜡的问题,研制了可投捞式固体防蜡器。针对无杆举升采油示范区采油井的含水率、蜡、胶质及沥青质含量,开发了高分子化学防蜡药剂并固化成型;设计了用于装载防蜡药剂的可投... 为高效解决低产、低渗透区块的无杆举升采油井在生产过程中易结蜡的问题,研制了可投捞式固体防蜡器。针对无杆举升采油示范区采油井的含水率、蜡、胶质及沥青质含量,开发了高分子化学防蜡药剂并固化成型;设计了用于装载防蜡药剂的可投捞式固体防蜡器及配套使用的定位用井下限位器,可实现不动管柱进行药剂的投放使用与更换。前期先导性试验1口井,防蜡周期达到10个月,在防蜡周期内,减免热洗次数达到9次,节省了热洗井作业费用,同时减少了热洗对电缆造成的损伤,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从现场试验结果来看,针对无杆举升采油示范区原油物性开发的专用的固体防蜡药剂配方有效地延长了热洗周期,实现了设计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产井 低渗透井 无杆举升 防蜡 可投捞 固体防蜡器 热洗周期
原文传递
人工举升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72
8
作者 刘合 郝忠献 +1 位作者 王连刚 曹刚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41-1448,共8页
人工举升是采油工程的关键技术环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抽油机、螺杆泵、电潜泵、气举等多项举升技术,满足了常规采油的需要,但同时也存在着效率低、能耗高、检泵周期短等系列问题。随着油井举升工况越来越复杂,采油成本不断上升,... 人工举升是采油工程的关键技术环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抽油机、螺杆泵、电潜泵、气举等多项举升技术,满足了常规采油的需要,但同时也存在着效率低、能耗高、检泵周期短等系列问题。随着油井举升工况越来越复杂,采油成本不断上升,促使人工举升朝着更加高效、节能、环保、可靠的方向发展。结合不同的油井举升难题,应开展针对性技术研究:攻关同井注采技术,以解决高含水油井无效水循环难题;开发电潜往复柱塞泵等无杆举升技术,以解决油井杆管偏磨、能耗高难题;研发新材料和新工艺,以解决特殊流体举升难题等;研究油井举升优化配套技术,以提高举升工况监测和诊断水平、实现人工举升提效、降低采油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举升 节能降耗 技术现状 发展趋势 无杆举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属敷缆连续管专用油管锚研制与试验
9
作者 张生武 田小江 +3 位作者 王刚 鲜林云 刘亚明 黄海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3,110,共7页
非金属敷缆连续管用于无杆举升时需要配套油管锚,但因其力学性能、管壁结构特殊性,对油管锚结构、功能、性能提出新要求,现有金属油管配套油管锚无法满足新技术要求。基于此,研制了非金属敷缆连续管专用油管锚。该油管锚设计有单向流浮... 非金属敷缆连续管用于无杆举升时需要配套油管锚,但因其力学性能、管壁结构特殊性,对油管锚结构、功能、性能提出新要求,现有金属油管配套油管锚无法满足新技术要求。基于此,研制了非金属敷缆连续管专用油管锚。该油管锚设计有单向流浮动平衡机构,能减少管柱下井浮力影响;采用柔性连接机构,可缓冲管柱振动蠕动能量,防止引起锚定失效;采用液压解锚、上提解锚及丢手机构提高管柱系统使用中的可靠性、稳定性。室内和下井试验检验结果表明:非金属敷缆连续管专用油管锚在压力1.15 MPa即可平衡压差,锚定启动载荷为4.14 MPa,液压锚定载荷为11.5 MPa,上提解锚力为22 kN,液压解锚载荷为32.4 MPa,安全丢手力为156 kN。该油管锚为非金属敷缆连续管用于新型无杆举升成功配套必要技术工具,有助于解决传统有杆/无杆举升中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杆举升 非金属敷缆连续管 油管锚 力学性能 柔性连接 载荷 试验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无杆泵投捞式电缆研制与应用
10
作者 谢建勇 石彦 +3 位作者 陈新志 王惠清 鲁林懋 胡有峰 《石油矿场机械》 CAS 2021年第2期64-68,共5页
无杆举升技术具有系统效率高、节能、安全环保等优势,且解决了管杆偏磨等问题,是新型举升技术的发展方向。无杆泵动力电缆采用绑缚在油管外壁的方式下入,存在提下管柱时电缆故障率高、操作复杂等缺点,制约了无杆泵的应用。研发了新型投... 无杆举升技术具有系统效率高、节能、安全环保等优势,且解决了管杆偏磨等问题,是新型举升技术的发展方向。无杆泵动力电缆采用绑缚在油管外壁的方式下入,存在提下管柱时电缆故障率高、操作复杂等缺点,制约了无杆泵的应用。研发了新型投捞式电缆,下入方式改为从油管内部投入,避免了油套环空间隙狭小而导致的电缆磕碰损坏,提高了作业效率。对常规电缆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提高其抗拉强度;通过插接头笔尖导入、重油密封技术实现井下对接、密封和自锁定。投捞式电缆技术实现了电缆在井下灵活插拔,可与潜油螺杆泵、潜油往复泵等无杆泵组合使用。现场成功应用37井次,运行稳定;最长免修期达到1100 d以上;井下对接成功率100%;重复投捞试验最高达9次,电缆完好无损坏。解决了无杆举升推广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杆举升 投捞式电缆 井下对接 插接头 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磁悬浮泵在南川页岩气田的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李江 《石化技术》 2025年第1期263-265,共3页
针对南川页岩气田气井上产中后期井底积液,产量降低的问题,开展了新型排采泵的改进及应用研究。新型潜油电动柱塞泵设计为磁悬浮原理,通过潜油电缆传输电流到井下直线电机,电机定子在交流电作用下产生直线前进的强劲电磁场,促使动子驱... 针对南川页岩气田气井上产中后期井底积液,产量降低的问题,开展了新型排采泵的改进及应用研究。新型潜油电动柱塞泵设计为磁悬浮原理,通过潜油电缆传输电流到井下直线电机,电机定子在交流电作用下产生直线前进的强劲电磁场,促使动子驱动柱塞做周期往复运动,实现无杆举升。新型磁悬浮泵既能根据气井生产状况选择合适的泵径组合,泵挂深度最深4000 m,理论最大排液量100 m^(3)/d,又具有防气锁、防垢防砂、防腐蚀等特点。优选南川工区一口生产后期页岩气井SY3HF井开展新型潜油电动柱塞泵的现场应用,实施后效果良好,现场试验表明:新型排采泵具有正常排水采气功能,并且还能彻底解决杆管偏磨问题,安全环保,节能效果显著,为南川页岩气田排水采气工艺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磁悬浮泵 无杆举升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油柱塞泵机组优化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永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79,共5页
潜油柱塞泵无杆举升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排量范围小、机组可靠性低以及潜油电缆易损坏等问题。为此,对潜油直线电机初级及次级结构进行了耐磨和防腐设计,对加工工艺和初级绕组进行了优化,同时研究应用柔性无感控制技术,以提高潜油柱塞... 潜油柱塞泵无杆举升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排量范围小、机组可靠性低以及潜油电缆易损坏等问题。为此,对潜油直线电机初级及次级结构进行了耐磨和防腐设计,对加工工艺和初级绕组进行了优化,同时研究应用柔性无感控制技术,以提高潜油柱塞泵机组系统效率,减弱机组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室内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潜油柱塞泵机组不仅系统效率高、举升力大,而且检泵周期大幅延长,2口试验井的检泵周期均超过了1 000 d。随着潜油柱塞泵无杆举升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低产和定向井的应用规模也将不断扩大,对低渗油田经济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油柱塞泵 无杆举升 直线电机 柔性无感控制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L型水平井排采时率的治理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玮 张光波 +3 位作者 于家盛 王琪 王洪涛 郭玉广 《中国煤层气》 2022年第1期36-39,共4页
L型水平井目前是煤层气开发的主力井型,由于井斜角原因采用无杆举升工艺,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水力管式泵。通过以2020年投产的各类水平井为研究对象,分析水力无杆泵地面和井下故障原因,提出了依托自动化建立关联参数响应机制、主动推动前... L型水平井目前是煤层气开发的主力井型,由于井斜角原因采用无杆举升工艺,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水力管式泵。通过以2020年投产的各类水平井为研究对象,分析水力无杆泵地面和井下故障原因,提出了依托自动化建立关联参数响应机制、主动推动前置保养工作从提高判断准确率、优化管柱结构使用砂气锚等治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治理有效降低了故障率,保障了设备平稳运行,提高了排采时率,对大规模应用无杆工艺推广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L型水平井 无杆举升 水力管式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潜油往复泵在中低产液量煤层气L型井的应用探讨
14
作者 汪方武 杨松 葛静涛 《石化技术》 CAS 2020年第12期161-162,73,共3页
电动潜油往复泵也叫做直线电机抽油泵,其利用直线电机带动柱塞泵往复运动,达到举升井筒内液体的目的,节能效果显著,已经在大庆、延长等油田进行了现场使用。中高阶煤由于渗透性差,煤层气井经过压裂改造后其日产液量不高,与其它无杆举升... 电动潜油往复泵也叫做直线电机抽油泵,其利用直线电机带动柱塞泵往复运动,达到举升井筒内液体的目的,节能效果显著,已经在大庆、延长等油田进行了现场使用。中高阶煤由于渗透性差,煤层气井经过压裂改造后其日产液量不高,与其它无杆举升设备对比分析,电动潜油往复泵更适合作为中低产液量煤层气大斜度井、L型井的举升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潜油往复泵 中低产液量 无杆举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智能巡检及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15
作者 戢慧 冯小刚 +2 位作者 贾玉庭 于东来 马俊付 《石油化工建设》 2023年第3期151-153,共3页
随着油田的大力开发,管理油水井数将大幅增加,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工作量大,运行成本高,管理难度大,需要研究一种智能巡检及控制技术。通过研究无杆泵举升及配套技术、含水液量在线检测技术、注水井在线调水技术,应用DCS系统进行数据传... 随着油田的大力开发,管理油水井数将大幅增加,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工作量大,运行成本高,管理难度大,需要研究一种智能巡检及控制技术。通过研究无杆泵举升及配套技术、含水液量在线检测技术、注水井在线调水技术,应用DCS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及控制,形成了一种智能巡检及控制技术,减少了设备维护工作量和劳动用工,达到了减员增效和降低安全环保风险的目的,实现了优质、高效、绿色、智能的采油目标。推进油田生产管理模式创新,提高管理效益、生产时率,降低运行维护难度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智能巡检 无杆举升 在线检测 DCS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潜油柱塞泵井下工况自适应控制系统现场试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雷宇 《采油工程》 2016年第2期51-54,103,共5页
在无杆举升采油技术中应用电动潜油柱塞泵的井多为低产井,这些低产井通过设置地面控制装置调整泵冲次来控制采油井产量。为延长单井运转周期,研制了电动潜油柱塞泵井下工况自适应控制系统。井下工况自适应控制系统可实现井下沉没压力的... 在无杆举升采油技术中应用电动潜油柱塞泵的井多为低产井,这些低产井通过设置地面控制装置调整泵冲次来控制采油井产量。为延长单井运转周期,研制了电动潜油柱塞泵井下工况自适应控制系统。井下工况自适应控制系统可实现井下沉没压力的采集、分析,并对电动潜油柱塞泵运行冲次进行调整,实现了对井液采出速率的闭环控制,使得电动潜油柱塞泵能够在一定的沉没度条件下运行,优化了电动潜油柱塞泵的工作条件。该装置累计应用4口井,实现了自适应控制功能。现场试验表明,应用电动潜油柱塞泵井下工况自适应控制系统,为实现采油井的平稳运行和节能提效提供了技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杆举升 电动潜油柱塞泵 自适应控制 供采平衡 延长运转周期
原文传递
连续油管采油作业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17
作者 李骥楠 杜伟山 +2 位作者 王凤颖 邢黎 张颖 《采油工程》 2023年第4期23-26,71-72,共6页
针对国内油田持续增加的平台定向井、大角度斜井的采油作业技术需求,研究形成了连续油管采油作业一体化技术。研究试验电驱动、井场快速连接的简易低成本连续油管作业装备及井下配套工具、工艺,将无杆举升与连续油管作业两项技术集成融... 针对国内油田持续增加的平台定向井、大角度斜井的采油作业技术需求,研究形成了连续油管采油作业一体化技术。研究试验电驱动、井场快速连接的简易低成本连续油管作业装备及井下配套工具、工艺,将无杆举升与连续油管作业两项技术集成融合,转变传统的采油作业方式,形成连续油管采油作业一体化配套技术,定型技术和管理模式,建立标准规范。现场试验29口井,泵效提高20%,节电30%以上,系统效率提高3.88%,试验井运行时率由90%提高到97%。采油作业班组人员由16人减少至8人,大幅削减人工成本,检泵和作业效率也得到提高,由3d/口提高至1d/口,年作业能力达到300口井。建立了稳定实用和经济高效的连续油管采油作业一体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降本 钢制连续油管 敷缆连续油管 一体化 无杆举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