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互TK能量算子的到达时间差估计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奎 徐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84-86,共3页
借鉴TK算子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互TK能量算子的信号到达时间差(TDOA)的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相似度的峰值可以直接获得一个统计独立的TDOA估计。采用超宽带信号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无线定位中TDOA参数的估计,性能优于互... 借鉴TK算子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互TK能量算子的信号到达时间差(TDOA)的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相似度的峰值可以直接获得一个统计独立的TDOA估计。采用超宽带信号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无线定位中TDOA参数的估计,性能优于互相关估计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TK能量算子 时延估计 到达时间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声传感器网络信号到达时间差目标定位的最小二乘法估计性能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领 申晓红 +2 位作者 康玉柱 花飞 王海燕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2-551,共10页
为解决水声传感器网络中测量误差和传感器节点位置误差同时存在时的目标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双误差模型下基于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方法。建立双误差条件下的信号到达时间差目标定位模型,采用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并推导权值... 为解决水声传感器网络中测量误差和传感器节点位置误差同时存在时的目标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双误差模型下基于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方法。建立双误差条件下的信号到达时间差目标定位模型,采用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并推导权值的表达式。所提算法模型与实际符合性更好,且利用了测量误差方差和传感器节点位置误差方差的先验信息,以迭代方法得到最终的目标位置估计值。在模拟测量误差和传感器节点位置误差同时存在情况下对该方法进行仿真与水池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基于加权整体最小二乘的目标定位方法具有良好的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传感器网络 目标定位 信号到达时间差 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 CHAN算法 估计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达时间差定位方法在乒乓球落点估计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霍红 张剑 《电子制作》 2015年第4Z期31-32,共2页
基于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定位系统定位二维平面目标至少需要三个传感器,本文论述了三站时间差定位系统的原理。用几何精度因子(Geometric Dilution of Precision,GDOP)分析定位精度并通过MATLAB数值仿真的方法... 基于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定位系统定位二维平面目标至少需要三个传感器,本文论述了三站时间差定位系统的原理。用几何精度因子(Geometric Dilution of Precision,GDOP)分析定位精度并通过MATLAB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传感器分布与定位精度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基于TDOA定位方法提出了乒乓球落点估计应用中的三站传感器最优分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差 几何精度因子 乒乓球落点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线性校正到达时间差定位算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朱国辉 冯大政 +1 位作者 周延 赵海霞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90,共6页
针对到达时间差(TDOA)定位中出现的非线性估计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线性校正TDOA定位算法。首先将高度非线性的TDOA定位方程组转化为一组关于辐射源位置的伪线性方程,利用加权最小二乘(WLS)估计进行初始求解;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一阶泰勒级... 针对到达时间差(TDOA)定位中出现的非线性估计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线性校正TDOA定位算法。首先将高度非线性的TDOA定位方程组转化为一组关于辐射源位置的伪线性方程,利用加权最小二乘(WLS)估计进行初始求解;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一阶泰勒级数展开把伪线性方程组转化为关于估计偏差的线性加权最小二乘问题并进行求解,分析了所提算法在测量误差较小时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最小二乘估计的恒加速度运动辐射源的定位方法,相应的估计性能在测量误差较小时也接近克拉美罗界(CRLB)。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无源定位 到达时间差 加权最小二乘估计 线性校正 恒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鱼群算法的到达时间差定位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高洪元 于雪梅 赵忠凯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37-139,共3页
针对到达时间差(TDOA)定位估计中的非线性最优化问题,在鱼群算法中引入文化机制设计基于实数编码的文化鱼群算法,将Chan算法的解作为文化鱼群的一个个体初始位置,并利用文化鱼群算法搜索TDOA定位的最优坐标。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性能稳... 针对到达时间差(TDOA)定位估计中的非线性最优化问题,在鱼群算法中引入文化机制设计基于实数编码的文化鱼群算法,将Chan算法的解作为文化鱼群的一个个体初始位置,并利用文化鱼群算法搜索TDOA定位的最优坐标。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性能稳定,在鱼群规模较小的情况下能快速鲁棒地找到逼近全局最优点的解,并且具有较快的搜索速度和较高的搜索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差 无线定位 文化鱼群算法 最大似然估计 CHA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到达角估计模糊的二次虚拟阵列变换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安 王殊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8-352,共5页
引入非均匀时延构造虚拟阵列变换的变换矩阵,提出一种基于二次虚拟阵列变换的到达角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非均匀时延间隔的随机性,每一次快拍下都等效于随机改变虚拟阵元的阵元间隔,突破了空域采样定理的限制,解决了在使用较大阵元间距... 引入非均匀时延构造虚拟阵列变换的变换矩阵,提出一种基于二次虚拟阵列变换的到达角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非均匀时延间隔的随机性,每一次快拍下都等效于随机改变虚拟阵元的阵元间隔,突破了空域采样定理的限制,解决了在使用较大阵元间距条件下到达角估计的模糊问题。同时增大的阵元间距也提高了估计的精度和分辨力。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且能改善小信噪比条件下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阵列变换 到达估计 非均匀时延 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稳健的室内无模糊多声源TDOA估计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房玉琢 许志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43-1150,共8页
该文针对室内环境下的宽间距多声源到达时间差(TDOA)估计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近似核密度估计(KDE)的无模糊算法。根据声频信号的短时频谱稀疏性,利用相关性检测(CT)提取单个声源能量占优的时频支撑域,进而将观测信号的归一化互功率谱(N... 该文针对室内环境下的宽间距多声源到达时间差(TDOA)估计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近似核密度估计(KDE)的无模糊算法。根据声频信号的短时频谱稀疏性,利用相关性检测(CT)提取单个声源能量占优的时频支撑域,进而将观测信号的归一化互功率谱(NCS)所构建的近似核函数通过累加平均削弱室内混响的干扰,同时引入多阶段(MS)分频带处理有效解决宽间距时的空域模糊。理论推导及仿真研究验证了该算法是一种稳健的室内无模糊多声源TDOA估计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信号处理 麦克风阵列 归一化互功率谱 相关性检测 近似核密度函数 无模糊到达时间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维的多通道联合频率和到达角估计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曼 陈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7-151,共5页
针对宽频段信号的时空欠采样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扩维的多通道联合频率和到达角估计方法。在时间和空间均欠采样的情况下,该方法实现了频率和到达角的2维无模糊估计。通过构造空时2维无模糊阵列结构,将多个采样通道联合扩维,解决了时间欠... 针对宽频段信号的时空欠采样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扩维的多通道联合频率和到达角估计方法。在时间和空间均欠采样的情况下,该方法实现了频率和到达角的2维无模糊估计。通过构造空时2维无模糊阵列结构,将多个采样通道联合扩维,解决了时间欠采样问题;将多个快拍通道联合扩维,克服了空间欠采样问题。同时,为了降低运算量,利用时域滤波技术,将频率和到达角估计进行时空级联,得到了自动配对的频率和到达角无模糊估计值,且避免了高维特征值分解和2维谱峰搜索,减少了运算量。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时空欠采样 空时2维无模糊阵列 多通道联合 频率估计 到达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PNN的无源ML-TDOA估计
9
作者 史红伟 左越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2-839,共8页
针对无源时差定位(TDOA)领域的非线性方程求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改进型拉格朗日规划神经网络迭代求解算法。该算法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构建代价函数,结合时空约束条件,建立TDOA方程的一般约束优化问题,并通过迭代求解算法... 针对无源时差定位(TDOA)领域的非线性方程求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改进型拉格朗日规划神经网络迭代求解算法。该算法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构建代价函数,结合时空约束条件,建立TDOA方程的一般约束优化问题,并通过迭代求解算法对网络的收敛性和渐近稳定性进行了证明。针对两种常见的阵列排布方式进行了仿真验证与性能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提供精确的坐标估计,误差小于1.414×10^(-3)。与传统算法相比,该方法在各类噪声环境下表现出更优的性能,尤其在0 dB噪声环境下,其均方误差为0.78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时差定位 到达时间差 最大似然估计 拉格朗日规划神经网络 模拟神经网络 一般约束优化问题 代价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海海底反射区匹配到达结构的声源深度估计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方伟 郑广赢 刘福臣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10-1517,共8页
针对近海面水平阵在深海海底反射区估计声源深度的难题,本文基于虚源理论推导了海底反射区的声波到达结构,解释了到达结构与声源-接收器深度之间的正弦调制关系。定义了匹配到达结构的非相干模糊度面,提出了基于匹配到达结构的声源深度... 针对近海面水平阵在深海海底反射区估计声源深度的难题,本文基于虚源理论推导了海底反射区的声波到达结构,解释了到达结构与声源-接收器深度之间的正弦调制关系。定义了匹配到达结构的非相干模糊度面,提出了基于匹配到达结构的声源深度估计方法,该方法与传统匹配场方法相比,无需考虑环境参数引起的失配问题,仿真分析验证了此方法实现深度估计与深度辨识的可行性。通过仿真分析发现:输入信噪比越低,深度估计所需的基阵孔径越大;当处理带宽过小时,深度估计模糊度面受到海面处旁瓣的干扰严重,难以准确估计真实的声源深度;基于水平阵估计深海海底反射区声源深度的匹配到达结构方法的适用距离为6倍海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到达结构 深度估计 水平阵 虚源理论 波数谱估计 海底反射区 模糊度面 深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阶累积量的到达频率差估计算法
11
作者 李盛 吕泽均 张扬 《电讯技术》 2006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研究了基于四阶累积量的到达频率差估计算法,并给出了该算法的离散实现方法。该算法利用高阶累积量的特性,在相关的噪声环境下,对到达频率差作出了精确估计。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无源定位 四阶累积量 到达频率差 到达时间差 估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遗传算法解决TDOA定位估计中的非线性优化问题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李立春 冉崇森 魏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71-973,共3页
提出了当接收端在空间随机分布时 ,利用改进遗传算法解决TDOA定位估计中遇到的非线性最优化问题。采用浮点数编码遗传算法 ,引入一个非均匀变异算子 ,针对TDOA方式进行最佳坐标搜索。实验表明 ,在保证种群数量的情况下 ,该算法性能稳定 ... 提出了当接收端在空间随机分布时 ,利用改进遗传算法解决TDOA定位估计中遇到的非线性最优化问题。采用浮点数编码遗传算法 ,引入一个非均匀变异算子 ,针对TDOA方式进行最佳坐标搜索。实验表明 ,在保证种群数量的情况下 ,该算法性能稳定 ,能找到逼近全局最优点的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差定位法 最大似然估计 非均匀变异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糊BP神经网络的TDOA定位算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汪波 薛磊 崔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42-244,248,共4页
提出了一种以TDOA量测作为网络输入,定位目标三维空间坐标估计值作为网络输出的模糊BP神经网络定位算法。描述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进行定位的模型结构以及关于BP神经网络待调整参数的递归学习算法。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输入层节点数目和... 提出了一种以TDOA量测作为网络输入,定位目标三维空间坐标估计值作为网络输出的模糊BP神经网络定位算法。描述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进行定位的模型结构以及关于BP神经网络待调整参数的递归学习算法。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输入层节点数目和模糊If-then规则数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并将提出的算法与CRLB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到达时间差 模糊神经网络 反向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声被动定位中的互相关峰模糊现象及解模糊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安良 陈励军 方世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48-2953,共6页
为解决水声被动定位算法中由于互相关峰模糊导致的信号到达时间差估计错误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水声传播特性的解模糊算法。利用水声传播射线模型研究了互相关峰模糊现象的物理成因,得到了浅海信道条件下多路径传播形成的多个互相关峰... 为解决水声被动定位算法中由于互相关峰模糊导致的信号到达时间差估计错误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水声传播特性的解模糊算法。利用水声传播射线模型研究了互相关峰模糊现象的物理成因,得到了浅海信道条件下多路径传播形成的多个互相关峰的分布规律。根据仿真得到的不同路径之间的相关峰幅度和时延特性,提出了基于互相关峰分辨及稳定相关峰跟踪的解模糊算法。对海上采集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纠正互相关峰模糊导致的到达时间差估计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被动定位 水声传播射线模型 达到时间差估计 相关峰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线性无偏估计的TDOA定位算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关维国 高阳 姚清志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472-2474,共3页
为了减小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方法在定位过程中存在的系统测量噪声和非视距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线性无偏估计的TDOA定位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Chan算法计算定位初始位置,在初始位置处泰勒级数展开得到位置... 为了减小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方法在定位过程中存在的系统测量噪声和非视距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线性无偏估计的TDOA定位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Chan算法计算定位初始位置,在初始位置处泰勒级数展开得到位置估计量的线性模型,并求取误差加权矩阵、系数矩阵及协方差矩阵等参数;然后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最终位置进行最优无偏估计,同时推导出定位误差的最小方差阵。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环境下该算法的定位精度优于Chan和Taylor算法,同时显著减小了算法的运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差 定位误差 非视距 最优线性无偏估计 最小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站无解及模糊问题的增站处理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小明 王贞杰 张涛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19,共4页
针对无源时差定位系统中存在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而产生的定位模糊和无解的问题,在研究以伪逆法作为求解方法的四站定位基础上,依据不同布站形式其定位结果不同的事实,采用增加一个测量站的方法进行求解定位。对5个接收站接收到的目标信... 针对无源时差定位系统中存在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而产生的定位模糊和无解的问题,在研究以伪逆法作为求解方法的四站定位基础上,依据不同布站形式其定位结果不同的事实,采用增加一个测量站的方法进行求解定位。对5个接收站接收到的目标信息时间差,采用主站循环的方式分别进行解算,对解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模糊值剔除,并对小于5个的正确解算值进行融合处理,最终得到目标的位置信息。通过对真实数据加上随机误差进行仿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解决四站无解及定位模糊问题,同时提高了对目标辐射源的定位精度,并十分适用于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到达时间差 伪逆法 定位模糊 主站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双重扩展的Kalman滤波的有源目标估计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玉 张华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48-952,共5页
多数地理定位算法只用信号的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估计发射机位置,而TDOA数据中的外部噪声降低估计精度。为此,提出基于迭代双重扩展的Kalman的有源目标估计(Iterated dual-extended Kalman Fiter,ID-EKF)算法。... 多数地理定位算法只用信号的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估计发射机位置,而TDOA数据中的外部噪声降低估计精度。为此,提出基于迭代双重扩展的Kalman的有源目标估计(Iterated dual-extended Kalman Fiter,ID-EKF)算法。ID-EFK算法测量TDOA和到达频率差(Frequency Difference of Arrival,FDOA)信号。先建立相关位置和速度的状态等式和相关TDOA和FDOA信号的测量等式。然后,再用迭代双重扩展Kalman滤波补偿非线性测量误差。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ID-EKF算法降低了估计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估计 到达时间差 到达频率差 KALMAN滤波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Rake结构的TDOA估计器及其最优合并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良学 朱近康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6-74,共9页
TDOA 估计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定位系统中,其估计误差主要来源于系统中的多径效应。传统的估计方法不适合复杂的多径环境。许多面向定位的系统均采用了回避措施来降低多径的影响,蜂窝定位系统受其特性的制约,在目前的结构下无法采用... TDOA 估计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定位系统中,其估计误差主要来源于系统中的多径效应。传统的估计方法不适合复杂的多径环境。许多面向定位的系统均采用了回避措施来降低多径的影响,蜂窝定位系统受其特性的制约,在目前的结构下无法采用相应的回避措施。为了满足蜂窝系统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ake结构的TDOA估计器,分析了它在多径环境中的误差性能,证明了在归一化Rake合并下,估计器可获得最优性能。计算机仿真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ke结构 TDOA估计 最优合并方法 定位服务 到达时间差 蜂窝系统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干扰源定位系统中到达时差检测方法研究
19
作者 刘颖 张继旺 黄道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04-1307,1324,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卫星干扰源测时差定位的性能,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奈曼-皮尔逊准则的到达时间差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去噪特性,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能够准确估计接收信号的TDOA参数,为提高卫星干扰源定位性能提供了有效方... 为了进一步提高卫星干扰源测时差定位的性能,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奈曼-皮尔逊准则的到达时间差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去噪特性,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能够准确估计接收信号的TDOA参数,为提高卫星干扰源定位性能提供了有效方法;通过选择最佳小波基函数对接收信号直接进行加权处理,减小了传统小波变换过程中的运算量,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技术 参数估计 干扰源定位 到达时间差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E网络中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协作定位方法
20
作者 刘帅 《微型电脑应用》 2018年第7期13-15,共3页
在OTDOA技术中,通过测量几个eNodeB(长期演进系统中的基站)之间的信号时间差,使用三边定位算法来找到用户设备(UE)的位置。在目前3GPP LTE规范中,UE只能使用eNodeB收集到测量结果,但是在许多情况下,UE并不能和足够多数量的eNodeB通讯。... 在OTDOA技术中,通过测量几个eNodeB(长期演进系统中的基站)之间的信号时间差,使用三边定位算法来找到用户设备(UE)的位置。在目前3GPP LTE规范中,UE只能使用eNodeB收集到测量结果,但是在许多情况下,UE并不能和足够多数量的eNodeB通讯。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LTE网络中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协作定位方法,使UE不但能与eNodeB进行通讯,还与其他UE进行通讯,并且利用最大似然估计进行定位。仿真结果表明,协作定位方法可以使网络中更多的UE被定位,并且提高了定位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定位 观察到的到达时间差 长期演进 卡尔曼滤波 最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