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线AP联合DP化疗对EGFR-TKIs一线治疗失败后NSCLC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罗成贵 梁发添 夏斯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21期2359-2362,共4页
目的探究二线培美曲赛+卡铂(AP)与多西他赛+卡铂(DP)化疗方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一线治疗失败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4月—2018... 目的探究二线培美曲赛+卡铂(AP)与多西他赛+卡铂(DP)化疗方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一线治疗失败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155例使用EGFR-TKIs一线治疗失败后NSCLC患者二线治疗资料,按接受二线化疗方案不同分为AP组77例和DP组78例,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治疗前后肺癌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AP组患者疾病缓解率为23.4%(18/74),疾病控制率为87.0%(67/77),DP组患者分别为18.0%(14/78)和70.5%(55/78),2组疾病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组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显著长于DP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CYFRA21-1、CEA、NSE和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治疗后AP组患者上述肿瘤指标均显著低于DP组(P均<0.05);AP组患者恶心呕吐、贫血、脱发、食欲下降、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低于DP组(P均<0.05)。结论二线AP化疗方案可以显著提高EGFR-TKIs一线治疗失败NSCLC患者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下调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线AP与DP化疗方案 EGFR-TKIs一线治疗失败 NSCLC患者 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氦刀冷冻消融序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应用的不同顺序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生存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曹旸 赵丹 +1 位作者 王钖 段方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5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应用的不同顺序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生存影响。方法 4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入组;随机分入TACE序贯氩氦刀冷冻消融组和氩氦刀冷冻消融序贯TACE组。术后每月复查AFP、上腹部CT观察肿瘤坏死情... 目的观察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应用的不同顺序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生存影响。方法 4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入组;随机分入TACE序贯氩氦刀冷冻消融组和氩氦刀冷冻消融序贯TACE组。术后每月复查AFP、上腹部CT观察肿瘤坏死情况;随访26个月,观察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结果 TACE序贯氩氦刀冷冻消融组肿瘤完全坏死11例,氩氦刀冷冻消融序贯TACE组完全坏死9例,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CE序贯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9.9个月,而氩氦刀序贯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6.9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ACE序贯氩氦刀冷冻消融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存,并可减少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 TACE 原发性肝癌 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不同模式新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3
作者 刘燕 王培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68-71,共4页
探讨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不同模式新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8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新辅助治疗联合TME手术治疗的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共142例,其中新辅助放化疗患者56例,新辅助化疗患者86例,对比两组患者治... 探讨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不同模式新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8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新辅助治疗联合TME手术治疗的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共142例,其中新辅助放化疗患者56例,新辅助化疗患者86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不良反应、pCR率及2年内PFS。结果 新辅助放化疗组有6例(10.71%)患者达到pCR,而新辅助化疗组仅有2例(2.33%)患者达pCR,且相较于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化疗并未增加患者治疗期间严重不良反应,患者均可顺利耐受治疗。随访两组患者2年无疾病进展生存情况,新辅助放化疗组随访满12、18、24个月PFS率分别为82.2%、60.3%、40.1%,新辅助化疗组随访满12、18、24个月PFS率分别为80.3%、51.2%、23.2%,结果提示行新辅助放化疗的患者PFS率要更高(P=0.003)。结论 新辅助放化疗要比新辅助化疗疗效更好,临床诊疗中以新辅助放化疗联合TME手术为标准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放化疗 新辅助化疗 不良反应 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多次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4
作者 郭杨垄 朱笕青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9期29-33,共5页
目的 分析年轻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患者多次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自2000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13例年轻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影像学及血清学指标判断卵巢内胚窦瘤是否复发或多次复发,评价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 目的 分析年轻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患者多次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自2000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13例年轻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影像学及血清学指标判断卵巢内胚窦瘤是否复发或多次复发,评价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再通过比较相关因素(年龄、初次手术术后残余肿瘤、FIGO分期、病理类型、初次复发前含铂化疗疗程数、初次复发后再次减瘤术、初次复发后含铂化疗疗程数),找出年轻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患者多次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年龄、初次手术术后残余肿瘤、FIGO分期、病理类型、初次复发前含铂化疗疗程数、初次复发后再次减瘤术并不是年轻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患者多次复发的相关因素,而初次复发后含铂化疗疗程数则极有可能是该部分患者多次复发的相关因素,且初次复发后含铂疗程数≥4的患者比初次复发后含铂疗程数〈4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多次复发。在多因素分析中,均未能证实这些因素对年轻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患者多次复发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次复发后含铂化疗疗程数有可能是年轻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患者多次复发的相关因素,但影响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内胚窦瘤 多次复发 铂类 化疗 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热毒证与基因突变及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7
5
作者 朱燕娟 曲鑫 +7 位作者 陈惠惠 詹丹丹 李海鹏 刘丽荣 刘译鸿 李勇 叶升 张海波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756-4760,共5页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基因分型及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疗效的相关性。方法:诊断中医证型,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检测肿瘤组织及血浆中168种肿瘤相关基因的变异情况,定期影像学随访EGFR-TKI治疗...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基因分型及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疗效的相关性。方法:诊断中医证型,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检测肿瘤组织及血浆中168种肿瘤相关基因的变异情况,定期影像学随访EGFR-TKI治疗的NSCLC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分析中医证候分型与基因分型及EGFR-TKI疗效的相关性。结果:共入组109例NSCLC患者,中医热毒证患者PIK3CA、MYC、PMS2以及NTRK1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非热毒证患者(P<0.05,P<0.01);PIK3CA突变为热毒证的独立相关因素(OR=3.72,P=0.047)。其中48例接受了EGFR-TKI治疗,中医热毒证(中位PFS:5.13月vs.10.20月,多因素分析HR=2.56,P=0.046)与RB1、PIK3CA、ERBB2突变共同组成独立的不良PFS相关因素。结论:NSCLC患者热毒证与PIK3CA基因突变显著相关,并且是EGFR-TKI治疗后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候 热毒证 基因变异 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 非小细胞肺癌
原文传递
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一线阿法替尼与顺铂联合培美曲塞化疗对照单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别志欣 冯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40-745,共6页
目的国内对阿法替尼作为一线方案治疗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non-small cell lung adenocarcinoma,NSCLAC)的报道少见,比较一线阿法替尼方案与顺铂(DDP)+培美曲塞(PEM)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i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 目的国内对阿法替尼作为一线方案治疗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non-small cell lung adenocarcinoma,NSCLAC)的报道少见,比较一线阿法替尼方案与顺铂(DDP)+培美曲塞(PEM)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i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晚期NSCLAC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07-01-2015-12-31EGFR突变晚期NSCLAC患者34例为观察组,按照年龄、性别配伍原则,回顾性收集2013-07-01-2014-12-31晚期NSCLAC患者34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予口服阿法替尼靶向治疗,对照组予4~6个周期DDP+PEM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变化,记录两组随访期间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结果治疗3个月,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58.8%,高于对照组的47.1%;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8.2%,高于对照组的79.4%,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为(55.6±12.6)μg/L、癌抗原(CA_(125))为(49.8±14.8)U/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为(3.56±1.21)μg/L、血管内皮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为(60.1±14.0)pg/mL,对照组CEA下降为(52.3±14.5)μg/L、CA_(125)下降为(54.1±16.6)U/mL、CYFRA_(21-1)下降为(3.07±1.03)μg/L、VEGF下降为(55.4±12.5)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截至2016-12,观察组、对照组中位PFS分别为11.5、6.8个月,观察组入组12个月PFS比例为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5%,两组PFS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S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皮疹、黏膜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呕吐、末梢神经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线阿法替尼方案与DDP+PEM方案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AC近期疗效相当,阿法替尼方案在无疾病进展方面具备明显优势,主要毒性反应为腹泻、皮疹和黏膜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腺癌 阿法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标志物 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 毒性反应
原文传递
仙蟾片联合曲妥珠单抗和mFOLFOX6方案治疗老年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瑞 白金娥 杨宝龙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7期1736-1741,共6页
目的观察仙蟾片联合曲妥珠单抗和mFOLFOX6方案治疗老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2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6例。两... 目的观察仙蟾片联合曲妥珠单抗和mFOLFOX6方案治疗老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2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mFOLFOX6方案化疗,每个治疗周期为21 d。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于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曲妥珠单抗8 mg/kg,然后每个周期第1天给予6 mg/kg。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给予仙蟾片,4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0.3%、78.3%,均显著低于治疗组的73.5%、89.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纤维母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l)、骨髓相关蛋白-14(MRP-l4)、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基质衍生因子-1(SDF-1)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清生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远期疗效结果显示,对照组有效病例中平均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均分别明显小于治疗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蟾片联合曲妥珠单抗和mFOLFOX6方案治疗老年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延长生存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蟾片 注射用曲妥珠单抗 mFOLFOX6方案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晚期胃癌 纤维母细胞特异性蛋白-1 基质衍生因子-1 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