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非线性全过程滞回分析 |
唐昌辉
倪佳
叶林
|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2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正截面抗弯强度计算方法 |
王春生
徐岳
|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3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陈红媛
房贞政
林飞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4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恢复力模型的研究 |
唐昌辉
叶林
赵铸
|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5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裂缝宽度计算的试验研究 |
朱尔玉
娄运平
刘昕
|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6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与特点 |
王丽荣
吴岩
韩清雯
|
《交通科技与经济》
|
2000 |
1
|
|
7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I形组合梁设计与施工 |
肖长礼
朱东辉
|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8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设计方法 |
杜进生
刘西拉
|
《公路交通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9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变形灰关联分析 |
郭智刚
叶见曙
邹黎琼
陈兴
|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
2007 |
0 |
|
10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裂缝宽度计算 |
杜进生
刘西拉
|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3
|
|
11
|
配置高强钢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刚度试验研究 |
赵少伟
李昕桐
王荣霞
武龙飞
|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2
|
重复荷载作用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剪强度 |
赵灿晖
刘日圣
江炳章
|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4
|
|
13
|
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迭合梁变形计算方法的研究和探讨 |
朱尔玉
刘福胜
王冰伟
|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5
|
|
14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陈红媛
房贞政
林希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0
|
|
15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强度计算方法的研究 |
杜进生
赖国麟
|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6
|
|
16
|
碳纤维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 |
孟履祥
陶学康
关建光
徐福泉
|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7
|
高温(火灾)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影响 |
袁广林
黄方意
吕志涛
|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18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分析 |
杜进生
赵益鹏
|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9
|
配置HRB500级非预应力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
赵少伟
娄汝伟
刘建民
张宝虎
|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20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单跨加载试验研究 |
刘丰
陈晓宝
|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