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无线通信信号自动调制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学燕 《现代传输》 2024年第2期23-27,共5页
对于一些复杂的调制方式,现有的自动调制识别方法可能无法完全准确地识别,现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无线通信信号自动调制识别方法。首先,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构建无线通信信号调制模型,判定调制方式,并给出其对应的调制参数,然后,使用max... 对于一些复杂的调制方式,现有的自动调制识别方法可能无法完全准确地识别,现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无线通信信号自动调制识别方法。首先,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构建无线通信信号调制模型,判定调制方式,并给出其对应的调制参数,然后,使用maxout函数作为人工神经网络卷积层和全连接层的激活函数,取代原先的Re LU函数,增加卷积层的数量,降低池化层的层数,提取无线通信信号特征参数,构建适合神经网络训练的特征矢量。最后,结合自适应调整的识别阈值,进行无线通信信号初始自动调制识别,通过相似度进一步优化调制识别方法,实现无线通信信号自动调制识别。通过测试数据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使用人工神经网路模型在识别方面相较于文献方法更具优势,因此,可以证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无线通信信号自动调制识别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信号 人工神经网络 信号调制 自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和平均分形盒维数的无线通信信号调制识别算法 被引量:12
2
作者 龙晓红 张洪欣 张明明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8-312,共5页
为了能够在低信噪比下快速有效地实现对免授权频段频谱共存条件下调制信号的识别,基于分形理论,通过构造峰度调和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和平均分形盒维数的新型无线通信信号调制识别方法.对接收到的信号通过希尔伯特变换进行预处理,然... 为了能够在低信噪比下快速有效地实现对免授权频段频谱共存条件下调制信号的识别,基于分形理论,通过构造峰度调和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和平均分形盒维数的新型无线通信信号调制识别方法.对接收到的信号通过希尔伯特变换进行预处理,然后提取其盒维数以及峰度调和参数,并将这两个参数进行调和平均,构成调和平均分形盒维数这一特征参数,并采用决策树理论进行分类识别.采用WiFi(802.11a)等4种常用无线通信信号,运用Matlab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5 dB低信噪比下对WiFi(802.11a)等无线通信信号的识别率高达80%,远高于传统算法;新算法具有较低的复杂度和特征稳健性,易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信号 调制识别 特征提取 分形 调和平均分形盒维数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机器人的传统苹果园无线通信信号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志杰 刘恒 +3 位作者 毛文菊 杨福增 王旺 秦纪凤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3-293,共11页
为解决农业多机器人在传统苹果园行间协同作业时的通信节点最佳部署问题,研究了2.4 GHz Wi-Fi信号在传统苹果园(苹果成熟期)中的传播特性。将信号发射、接收节点分别距地面高度0.45、0.55、0.65、0.75 m垂直部署,依据多机器人直线型、... 为解决农业多机器人在传统苹果园行间协同作业时的通信节点最佳部署问题,研究了2.4 GHz Wi-Fi信号在传统苹果园(苹果成熟期)中的传播特性。将信号发射、接收节点分别距地面高度0.45、0.55、0.65、0.75 m垂直部署,依据多机器人直线型、小间距V形、大间距V形、并排型等4种典型编队方式将节点水平部署,测量通信信号在不同高度条件以及上述4种编队方式下不同距离处的接收强度。研究结果表明,4种编队方式中,以直线型编队方式下的信号衰减最缓慢。因此,传统苹果园中多机器人最佳的编队方式为直线型,节点部署高度最好在果树第一侧枝向下0.2 m左右处。对路径损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其在每个无线通信信号节点高度、每种多机器人典型编队方式下均符合对数路径损耗模型,模型的R^(2)在0.860~0.989之间。同时,建立了用于预测2.4 GHz Wi-Fi信号在传统苹果园(苹果成熟期)中的路径损耗模型,并同期选择了其他苹果园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R^(2)在0.947~0.967之间,RMSE在1.489~2.432 dBm之间。模型能较好地预测Wi-Fi信号在传统苹果园中的路径损耗情况,可为农业多机器人在传统苹果园中的通信节点部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多机器人 传统苹果园 无线通信信号 传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增益的无线通信信号指纹构建及识别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伟庆 杨召阳 +3 位作者 魏冬 张萌 王文 叶彬 《信息安全学报》 CSCD 2020年第6期11-26,共16页
为实现对特定区域电磁空间的有效监管,本文建立针对无线通信信号的唯一识别及标定机制,利用无线通信信号调制方式、发射机器件一致性及通信协议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信号差异,构建表征无线通信信号完备差异信息的指纹集,并引入信息增益评价... 为实现对特定区域电磁空间的有效监管,本文建立针对无线通信信号的唯一识别及标定机制,利用无线通信信号调制方式、发射机器件一致性及通信协议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信号差异,构建表征无线通信信号完备差异信息的指纹集,并引入信息增益评价机制评估指纹集中各特征对差异信息的贡献度,建立精简有效的电磁指纹。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指纹匹配算法,实现无线通信信号身份的有效识别。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接收信噪比大于4 dB时可实现特定区域电磁空间内无线通信信号身份的有效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信号 指纹 信息增益 身份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线通信信号超窄带滤波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5
作者 宋国林 忽哓伟 陈景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253-257,共5页
在无线通信过程中,采用传统超窄带滤波方法很难获取较宽且没有被干扰的频带,有效信号在频域中会出现裂口,导致大量数据丢失,造成人为干扰。提出一种新的无线通信信号超窄带滤波方法,依据幅值、斜率以及带宽对干扰源位置与数量进行判定,... 在无线通信过程中,采用传统超窄带滤波方法很难获取较宽且没有被干扰的频带,有效信号在频域中会出现裂口,导致大量数据丢失,造成人为干扰。提出一种新的无线通信信号超窄带滤波方法,依据幅值、斜率以及带宽对干扰源位置与数量进行判定,为无线通信信号超窄带滤波提供可靠依据。将干扰数据与有效数据投影至不同空间,分别对其进行超窄带滤波处理,通过数据特征值子空间滤波法,获取无线通信信号超窄带滤波的回波数据,实现无线通信信号超窄带滤波,完成无线通信信号超窄带滤波方法的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滤除无线通信信号中的超窄带干扰,能保留数据的完整性,避免人为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信号 超窄带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累积量和循环谱算法的常用无线通信信号盲识别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龙晓红 张洪欣 《滨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59-63,共5页
将传统的高阶累积量和循环谱算法进行联合,形成新的联合算法,对常用共存于工科医免授权频段的ZigBee、Bluetooth、WiFi(802.11a)、LTE等无线通信信号进行了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仿真发现,新的联合算法能够很好地识别四种常见无线信号,... 将传统的高阶累积量和循环谱算法进行联合,形成新的联合算法,对常用共存于工科医免授权频段的ZigBee、Bluetooth、WiFi(802.11a)、LTE等无线通信信号进行了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仿真发现,新的联合算法能够很好地识别四种常见无线信号,在一定的信噪比范围内,识别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识别 无线通信信号 高阶累积量 循环谱 特征提取 识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信号与无线通信信号融合的室内定位技术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赵金栓 《中国新通信》 2021年第11期17-18,共2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人们对于服务的要求渗入各个领域,定位服务就是通过科技网络手段确定的位置来给人们提供一定便利需求的服务。定位服务现如今普遍应用于手机当中,但目前手机定位还存在一些问题,常见于室内,在封闭...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人们对于服务的要求渗入各个领域,定位服务就是通过科技网络手段确定的位置来给人们提供一定便利需求的服务。定位服务现如今普遍应用于手机当中,但目前手机定位还存在一些问题,常见于室内,在封闭环境下定位有时有延迟现象不准确的情况发生。据此现象本文建议使用融合wi-Fi无线信号和图像数据的双层过滤技术,经过紧密全面的计算判断提高精准度,从而改变手机在室内等基于位置的接收定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信号 无线通信信号 室内定位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量终端上行无线通信信号异常优化方案探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付硕 《电子制作》 2019年第15期93-94,共2页
计量终端上行无线通信信号的稳定性易受周围环境以及设备本身运行质量等因素的影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信号异常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计量终端无线通信信号异常的检测方法,并分析了改善计量终端上行无线通信信号的具体... 计量终端上行无线通信信号的稳定性易受周围环境以及设备本身运行质量等因素的影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信号异常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计量终端无线通信信号异常的检测方法,并分析了改善计量终端上行无线通信信号的具体措施,针对每项优化方案指明了具体的适用情况以及优缺点,为提高计量终端无线信号的稳定性与强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终端 无线通信信号 异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系统无线通信信号传输的抗干扰方案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袁媛 《中国宽带》 2021年第4期13-14,共2页
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地铁行业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鉴于无线通信手段的各方面优势来着手分析研究,因为针对物理通信通路的依赖程度较低,大体上不能占用和耗费多少预算金额,故此获得了多数行业应用领域的广泛接纳。以地铁系统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地铁行业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鉴于无线通信手段的各方面优势来着手分析研究,因为针对物理通信通路的依赖程度较低,大体上不能占用和耗费多少预算金额,故此获得了多数行业应用领域的广泛接纳。以地铁系统的无线通信相关装备来讲,因为列车运行过程中属于时常进行即时位移的状况,受周围相关环境的制约比较明显。加上各类设备阻挡效应及电流产生的电磁波干扰效应,地铁系统无线通信发生信号中断的状况比较常见。因此在此类情况频繁发生的前提下,针对相关网点的架设施工过程及天线的挑选等层面的领域内提出了更严格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系统 无线通信信号传输 抗干扰方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宽带多制式无线通信信号解调测试算法
10
作者 姜锐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年第4期61-63,共3页
文章从宽带无线通信的发展现状出发,针对当前宽带无线通信信号解调测试算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宽带无线通信的实时多域分析架构,提出了一种新的解调测试算法,对I/O信号的解调预处理载波频偏进行补偿和粗估计,确定采样率与码率的倍数关系... 文章从宽带无线通信的发展现状出发,针对当前宽带无线通信信号解调测试算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宽带无线通信的实时多域分析架构,提出了一种新的解调测试算法,对I/O信号的解调预处理载波频偏进行补偿和粗估计,确定采样率与码率的倍数关系,以实现载波相位的同步跟踪和符号的同步定位,提高测试的精度,为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提供相关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多制式 无线通信信号 解调测试算法 铁路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无线通信信号的产生及技术研究
11
作者 张俊玲 《中国电子商务》 2014年第9期52-52,共1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宽带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因此超宽带无线通信信号应运而生,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超宽带无线通过信号的产生,其次分析超宽带无线通信...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宽带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因此超宽带无线通信信号应运而生,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超宽带无线通过信号的产生,其次分析超宽带无线通信信号的技术研究,最后研究超宽带无线通信信号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无线通信信号 超宽带产生和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无线通信信号抗干扰识别研究
12
作者 李姗姗 刘新新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6期29-31,共3页
无线通信信号抗干扰识别主要依赖于信号的表层特征,如频率、带宽等,这些特征仅能反映部分信号的内部特性和干扰环境,导致识别精度差,为此研究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无线通信信号抗干扰识别。从无线通信环境中采集干扰信号样本并进行预处理... 无线通信信号抗干扰识别主要依赖于信号的表层特征,如频率、带宽等,这些特征仅能反映部分信号的内部特性和干扰环境,导致识别精度差,为此研究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无线通信信号抗干扰识别。从无线通信环境中采集干扰信号样本并进行预处理,应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时频域,全面提取与干扰信号相关的特征。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建立信号抗干扰识别模型,通过卷化等积、池操作自动学习干扰信号特征,并输出信号抗干扰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无线通信信号抗干扰识别方法在5种方法的对比中展现出最优的识别率和抗干扰识别性能,识别精度较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无线通信信号 信号抗干扰 信号识别 抗干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无线通信信号的产生和辐射
13
作者 曾静 葛利嘉 《重庆通信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9-24,共6页
超宽带无线电通信系统以窄脉冲作为信息载体,这样的窄脉冲应具有脉宽狭窄,波形稳定,便于控制,定时精确等特点。同时,作为直接发射窄脉冲的天线必须保证应具有足够高的功率转换效率以及脉冲宽度不能被展宽。本文介绍一种利用阶跃管... 超宽带无线电通信系统以窄脉冲作为信息载体,这样的窄脉冲应具有脉宽狭窄,波形稳定,便于控制,定时精确等特点。同时,作为直接发射窄脉冲的天线必须保证应具有足够高的功率转换效率以及脉冲宽度不能被展宽。本文介绍一种利用阶跃管产生超宽带信号的方法,并从理论上分析如何使用TEM角天线发射超宽带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无线通信信号 信息载体 功率转换效率 脉冲宽度
原文传递
无线通信系统——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
14
《中国数据通信》 2004年第8期122-122,共1页
关键词 无线通信系统-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 无线通信 信号检测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电监测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铭 杨晶晶 +1 位作者 鲁倩南 蒋洪林 《无线通信》 2021年第3期61-75,共15页
无线电频谱是连接着陆、海、空、天和网络空间的媒介,事关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其使用权是“大国竞争的前沿和中心”。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国内外无线电监管的研究现状,然后讨论无线电监测技术,最后介绍了云南大学在边境无线电监测领域的工... 无线电频谱是连接着陆、海、空、天和网络空间的媒介,事关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其使用权是“大国竞争的前沿和中心”。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国内外无线电监管的研究现状,然后讨论无线电监测技术,最后介绍了云南大学在边境无线电监测领域的工作及无线电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频谱空间 无线通信信号处理 无线电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径的无线信道复合特征参数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弘良 《上海信息化》 2023年第11期59-61,共3页
随着6G、车辆网、毫米波通信等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研发过程中通感一体化概念的提出,利用无线通信信号感知或表征周围环境物理特征,从而提升系统功能和拓展应用场景,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的基于多径的无线信道特征参数包含丰富... 随着6G、车辆网、毫米波通信等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研发过程中通感一体化概念的提出,利用无线通信信号感知或表征周围环境物理特征,从而提升系统功能和拓展应用场景,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的基于多径的无线信道特征参数包含丰富的环境信息,其提取、建模和应用已成为通感一体化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通信 无线信道特征 周围环境 无线通信信号 物理特征 特征参数 提升系统 拓展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enhanced iterative joint channel estimation and symbol detection algorithm for OFDM systems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冰 高西奇 尤肖虎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3年第2期103-107,共5页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e system throughput and data rate are usually limited by pilots, especially in a high mobility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an enhanced it...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e system throughput and data rate are usually limited by pilots, especially in a high mobility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an enhanced iterative joint channel estimation and symbol detec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enhance the system throughput and data rate. With lower pilot power, the proposed scheme increases system throughput firstly, and then the channel estimation and symbol detection proceed iteratively within one OFDM symbol to improve the BER performance. In the proposed algorithm, the original channel estimate of each OFDM symbol is based on the channel estimate of the previous OFDM symbol, thus the variation of the mobile channel is traced efficiently, so the number of pilots in the time domain can be reduced greatly. Besides reducing the system overhead,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also shown by simulation to give much better BER performance than the conventional iterative algorithm do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 channel estimation ITERATION multipath fading chann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dio-map Establishment based on Fuzzy Clustering for WLAN Hybrid KNN/ANN Indoor Positioning 被引量:9
18
作者 Zhou Mu Xu Yubin Ma Lin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0年第3期64-80,共17页
A novel radio-map establishment based on fuzzy clustering for hybrid K-Nearest Neighbor (KNN) and Artifi cial Neural Network (ANN) position algorithm in WLAN indoor environment is proposed. First of all, the Principal... A novel radio-map establishment based on fuzzy clustering for hybrid K-Nearest Neighbor (KNN) and Artifi cial Neural Network (ANN) position algorithm in WLAN indoor environment is proposed. First of all,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is utilized for the purpose of simplifying input dimensions of position estimation algorithm and saving storage cost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radio-map. Then, reference points (RPs) calibrated in the off-line phase are divided into separate clusters by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FCM), and membership degrees (MDs) for different clusters are also allocated to each RPs. However, the singular RPs cased by the multi-path effect signifi cantly decreases the clustering performance. Therefore, a novel radio-map establishment method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modifi cation of signal samples recorded at singular RPs by surface fitting. In the on-line phase, the region which the mobile terminal (MT) belongs to is estimated according to the MDs firstly. Then, in estimated small dimensional regions, MT's coordinates are calculated byKNN positioning method for efficiency purpose. However, for the regions including singular RPs, ANN method is utilized because ofits great pattern matching ability. Furthermore, compared with other typical indoor positioning methods,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is hybrid KNN/ANN method are also verified b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static and tracking sit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LAN indoor location fuzzy cluster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radio-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curity in Wireless Mesh Neworks: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被引量:3
19
作者 Yi Ping Xing Hongkai +1 位作者 Wu Yue Li Jianhua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09年第3期134-143,共10页
Wireless mesh network is a new emerging field with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extremely unpredictable and dynamic environments.However,it is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due to its features of open medium,dynamic changi... Wireless mesh network is a new emerging field with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extremely unpredictable and dynamic environments.However,it is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due to its features of open medium,dynamic changing topology, cooperative routing algorithms.The article surveys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security for wireless mesh networks.Firstly,we analyze various possible threats to security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s.Secondly,we introduce some representative solutions to these threats,including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of key management,secure network routing,and intrusion detection.We also provide a comparison and discussion of their respective merits and drawbacks,and propose some improvements for these drawbacks.Finally,we also discuss the remaining challenges in th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 security wireless mesh networks key management secure network routing intrusion 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ftware Radio: A Review of Design Considerations and Digital Hardware Choices 被引量:1
20
作者 Parul Gupta Pradipta Dey +3 位作者 Shivkumar Kalyanaraman Wang Qing Chen Jianwen Lin YongHua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09年第1期64-72,共9页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quirements for Software Defi ned Radio (SDR) systems for high-speed wireless applications and compares how well the different technology choices available-from ASICs, FPGAs to digital signal p...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quirements for Software Defi ned Radio (SDR) systems for high-speed wireless applications and compares how well the different technology choices available-from ASICs, FPGAs to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s (DSPs) and general purpose processors (GPPs) - meet t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C FPGA DSP GPP PROCESSOR software radio SDR wireless netwo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