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值模拟的无芯模旋压收口工艺 被引量:19
1
作者 夏琴香 陈家华 +2 位作者 梁佰祥 张世俊 阮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共7页
为深入研究旋压收口成形机理,并为实际工艺过程提供依据,文中建立了单旋轮无芯模旋压收口成形的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模型,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对旋压收口成形过程进行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拟.对旋压成形过程的变形机理及应力应变分布... 为深入研究旋压收口成形机理,并为实际工艺过程提供依据,文中建立了单旋轮无芯模旋压收口成形的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模型,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对旋压收口成形过程进行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拟.对旋压成形过程的变形机理及应力应变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变形金属在旋轮与毛坯的接触区受三向压应力作用;从已变形区到未变形区,轴向拉应变逐渐过渡为压应变,径向压应变则过渡为拉应变.随着压下量的增加,等效应力增加,径向应力最大值均出现在口部直身以及过渡圆角内壁,最薄区域(拉裂危险截面)出现在过渡圆角位置.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实际旋压变形规律吻合良好,为收口旋压成形工艺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 普通旋压 无芯模旋压 旋压收口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件无芯模旋压的静态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高西成 陈宇 康达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3-256,共4页
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无芯模旋压的几种可能方案及各自优缺点 ,并以锥形件无芯模旋压为代表 ,依据静态隐式有限元法建立了用于分析无芯模旋压的简化模型 .通过有限元分析 ,得到了锥形件无芯模旋压时的位移场、壳体中面上的经向... 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无芯模旋压的几种可能方案及各自优缺点 ,并以锥形件无芯模旋压为代表 ,依据静态隐式有限元法建立了用于分析无芯模旋压的简化模型 .通过有限元分析 ,得到了锥形件无芯模旋压时的位移场、壳体中面上的经向应力场、纬向应力场、等效应力场、塑性区分布和主应力场 .模拟结果与实验相符 ,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够正确反映无芯模旋压的实际工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有限元分析 无芯模旋压 锥形件 局部成形 数值 金属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向应变的多道次无芯模旋压变进给比成形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过海 王进 +1 位作者 陆国栋 张晓鑫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88-1796,1807,共10页
为提高无芯模旋压成形质量,引入变速成形技术,提出变进给比旋压成形方法.该方法的关键为获取与旋轮轨迹相适应的进给比设计方案,使成形时间与成形量相匹配,从而保证坯料充分成形.针对道次进给比设计,根据各道次平均环向应变量进行成形... 为提高无芯模旋压成形质量,引入变速成形技术,提出变进给比旋压成形方法.该方法的关键为获取与旋轮轨迹相适应的进给比设计方案,使成形时间与成形量相匹配,从而保证坯料充分成形.针对道次进给比设计,根据各道次平均环向应变量进行成形时间道次间分配,提出有利于提高形状精度的"匀速变形原则"和"终道次充分成形原则".针对道次内进给比设计,根据终道次局部环向应变分布情况进行成形时间道次内优化分配,并提出有利于抑制形状误差的"大环向应变充分成形原则".实验结果显示,在总成形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采用变进给比方法进行无芯模旋压成形可以将平均形状误差降低约47%,同时更好地保持坯料壁厚,防止坯料过度减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向应变 无芯模旋压 变速成形 变进给比 形状误差 壁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辅旋轮的曲母线件无芯模旋压成形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晓鑫 王进 +1 位作者 陆国栋 王亚宇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6-95,共10页
无芯模旋压由于不受芯模限制,适合复杂曲母线工件的柔性旋压成形,但仍需一定的辅助支撑,以克服成形形状精度较差的问题。针对主辅旋轮的曲母线件无芯模旋压,运用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在有无端部辅助支撑、有无辅助旋轮支撑时的... 无芯模旋压由于不受芯模限制,适合复杂曲母线工件的柔性旋压成形,但仍需一定的辅助支撑,以克服成形形状精度较差的问题。针对主辅旋轮的曲母线件无芯模旋压,运用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在有无端部辅助支撑、有无辅助旋轮支撑时的旋压效果,分别对仿真结果的应力、应变、轮廓形状和壁厚分布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端部辅助支撑有助于提高整体弯折变形效果,辅助旋轮支撑有助于板料局部成形,复合辅助支撑则综合了两者的成形特性,可以得到满足成形质量的工件。另外,通过变进给和首道次预成形直线形状的两道次旋压成形方法,对成形质量进行改善,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相结合可以明显提高最大减薄率,改善壁厚均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芯模旋压 主辅旋轮旋压 端部辅助支撑 辅助旋轮支撑 复合辅助支撑 曲母线件
原文传递
无芯模缩径旋压力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程秀全 陈家华 +1 位作者 夏琴香 张世俊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42,47,共6页
文章借助商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对单旋轮无芯模旋压成形过程进行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拟,对旋压过程中几个关键工艺参数与变形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电测方法测定了旋压加工过程的旋压力,分析了旋压力曲线的变化特征及不同... 文章借助商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对单旋轮无芯模旋压成形过程进行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拟,对旋压过程中几个关键工艺参数与变形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电测方法测定了旋压加工过程的旋压力,分析了旋压力曲线的变化特征及不同工艺参数对旋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起旋时由于旋轮与工件接触时的冲击作用,旋压力曲线出现较大波动;在圆弧与直壁过渡部位出现旋压力最大值;在终旋段,旋压力曲线平稳下降。旋压力随压下量、进给比、旋轮圆角半径的增加而增加;3个旋压分力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径向分力>轴向分力>切向分力。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径旋压 无芯模旋压 旋压 数值 电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无芯模成形精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宝阁 王进 +2 位作者 张会 王梦婷 王勇强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39,共6页
目的提高无芯模旋压零件的尺寸精度。方法利用双旋轮旋压机床,采用响应面实验优化设计方法,对铝合金零件分别从旋轮进给速度、芯模转速、锥形件的成形角度、坯料与成形件最大开口直径比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其与尺寸精度的预测模型,采用D... 目的提高无芯模旋压零件的尺寸精度。方法利用双旋轮旋压机床,采用响应面实验优化设计方法,对铝合金零件分别从旋轮进给速度、芯模转速、锥形件的成形角度、坯料与成形件最大开口直径比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其与尺寸精度的预测模型,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尺寸精度进行回归系数及方差分析,并对此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化工艺参数。结果在选取的工艺参数范围内,直径比影响最大,成形角度、进给速度、芯模转速无明显影响。当进给速度为50 mm/min、转速为575 r/min、成形角度为30°、直径比为1.2时,尺寸精度偏差达到最小值0.5125 mm。结论旋轮进给速度、锥形件的成形角度和坯料与成形件最大开口直径比对零件的尺寸精度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均与尺寸精度偏差呈正相关。芯模转速对尺寸精度无明显影响。最大尺寸精度偏差出现在芯模过渡圆角处和法兰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芯模旋压 锥形件 响应面法 尺寸精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