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伪统治时期东北农村社会结构的殖民地化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淑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9-143,共5页
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土地的大肆劫掠,使东北农村土地占有状况发生很大变化,无地农户比例上升,佃农和雇农数量剧增。封建地主在新的形势下,与日本帝国主义势力相结合,其势力得到扩充和发展,部分地主日益汉奸化。日本移民作... 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土地的大肆劫掠,使东北农村土地占有状况发生很大变化,无地农户比例上升,佃农和雇农数量剧增。封建地主在新的形势下,与日本帝国主义势力相结合,其势力得到扩充和发展,部分地主日益汉奸化。日本移民作为特权阶层,逐渐演变为中国领土上的新兴异族地主。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了生存只有给地主做雇工,过着殖民地统治下的亡国奴生活。日伪统治时期东北农村社会结构是殖民地统治下的畸形社会结构,是被抛出正常历史轨道的畸变与蜕化,极大地加速了东北农民的破产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伪统治时期 中国东北农村 社会结构 殖民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伪统治时期东北大豆经济衰落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淑娟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3-106,共4页
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受世界经济危机、自然灾害和战乱等影响,以及日本在东北实行的殖民主义掠夺政策,致使东北以大豆经济为特征的农业经济急剧地衰退。日本为垄断东北贸易,对以特产大豆为首的农产品的掠夺成为伪满经济统制的重要一翼。为... 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受世界经济危机、自然灾害和战乱等影响,以及日本在东北实行的殖民主义掠夺政策,致使东北以大豆经济为特征的农业经济急剧地衰退。日本为垄断东北贸易,对以特产大豆为首的农产品的掠夺成为伪满经济统制的重要一翼。为统制大豆,藉伪满政府之手,用最低的价格,把农民的粮食尽数收买,以致沿铁路线大豆堆如山积,大豆价格一落千丈。伪满时期以大豆为主要特征的农产品价格衰落,是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入侵及殖民政策所造成的恶果,严重地破坏了东北的农业生产,给农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灾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伪统治时期 东北 大豆经济 农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伪统治时期南京的娼妓业 被引量:3
3
作者 叶扬兵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3-148,共6页
南京沦陷后,抗日战争前被明令禁止的娼妓业在日伪政权的大力推动下公然发展起来。日伪政权对娼妓业的发展并非漫无限制,而是采取了划定妓院区域、定期体检、征收妓捐等措施。但是,南京娼妓业的泛滥,严重败坏了南京社会风气。
关键词 日伪统治时期 南京 娼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对东北棉花的统制与掠夺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淑娟 王鹤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年第4期78-80,共3页
日伪统治时期,棉花作为重要的军需产品,其种植和生产受到日伪当局的高度重视。作为具体的增产目标,1933年,伪满洲国制定了20年棉花增产计划;1937年以后,日伪进一步加强对棉花的掠夺,重定棉花增产对策;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为了确保棉... 日伪统治时期,棉花作为重要的军需产品,其种植和生产受到日伪当局的高度重视。作为具体的增产目标,1933年,伪满洲国制定了20年棉花增产计划;1937年以后,日伪进一步加强对棉花的掠夺,重定棉花增产对策;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为了确保棉花供应,采取强制性的行政措施。指定的植棉地点,必须强行种植。对完不成棉花出荷的棉户,施以酷刑,棉农售棉时更是百般刁难,压等压级,克扣极为严重,棉花从生产到分配全部被日本人控制。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棉农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伪统治时期 日本 东北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伪统治时期广州乞丐收容遣送工作述论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遂新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9-73,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广州沉沦在日军铁蹄之下将近七年,在这段黑暗的岁月里,人民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深重苦难,不少人因家园被毁而失去生计,不得不流落街头乞讨为生。大量乞丐的出现无疑是对日伪当局所谓"大东亚共荣"的辛辣讽刺,为了维... 抗日战争时期,广州沉沦在日军铁蹄之下将近七年,在这段黑暗的岁月里,人民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深重苦难,不少人因家园被毁而失去生计,不得不流落街头乞讨为生。大量乞丐的出现无疑是对日伪当局所谓"大东亚共荣"的辛辣讽刺,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粉饰太平,日伪当局长期忙于拘捕和驱逐这些"碍眼"的乞丐,然而恶劣的生存状况却迫使流浪乞丐驱之又来,更不断有衣食无着的贫民加入行乞的行列,因此日伪当局的收容遣送工作始终无法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日伪统治时期 广州 乞丐 收容遣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伪统治时期广州的人口迁移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遂新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96-103,共8页
广州在日伪统治下的将近七年时间里,受连绵战火与自然灾害的交替影响,社会经济濒临崩溃,人民流离失所,挣扎求存,生活之艰辛倍于以往,人口统计数据的剧烈变动正是这一现实的反映。因此通过探究这一时期广州历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事件,我... 广州在日伪统治下的将近七年时间里,受连绵战火与自然灾害的交替影响,社会经济濒临崩溃,人民流离失所,挣扎求存,生活之艰辛倍于以往,人口统计数据的剧烈变动正是这一现实的反映。因此通过探究这一时期广州历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事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广州居民的生存境况,并深切认识日本侵华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日伪统治时期 广州 人口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伪统治时期劳工征集对东北农村经济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一江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7年第6期117-119,共3页
日伪统治时期,日本殖民者为了达到掠夺中国东北资源、维护战争机器运转、北部防御苏联等目的,大肆掠夺中国东北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形成了一整套有利于掠夺劳工的劳动统制政策,并通过诱骗招募、抓捕、通过行政命令强制征集等手段,实现了... 日伪统治时期,日本殖民者为了达到掠夺中国东北资源、维护战争机器运转、北部防御苏联等目的,大肆掠夺中国东北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形成了一整套有利于掠夺劳工的劳动统制政策,并通过诱骗招募、抓捕、通过行政命令强制征集等手段,实现了对中国东北农村劳动力最大限度的征用和掠夺,日本的殖民统治给中国东北农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给东北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伪统治时期 中国东北 劳工强制征集 东北农民 农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露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在辽宁推行的奴化教育及其实质
8
作者 朱兰英 《辽宁教育》 2005年第4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日伪统治时期 日本 辽宁 奴化教育 满洲国傀儡政权 亲日活动 教育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伪统治时期的黑龙江工人队伍
9
作者 肖同水 《北方论丛》 1988年第1期110-112,共3页
日伪统治我国东北期间,是东北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但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对我陶东北进行残酷拘殖民统治和野蛮的经济掠夺的过程中,作为它的掘墓人——工人队伍,却得到了迅猛发展,黑龙江的情况也是如此。所以,探讨和分析这一时期黑... 日伪统治我国东北期间,是东北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但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对我陶东北进行残酷拘殖民统治和野蛮的经济掠夺的过程中,作为它的掘墓人——工人队伍,却得到了迅猛发展,黑龙江的情况也是如此。所以,探讨和分析这一时期黑龙江工人队伍迅速发展的历史原因及其特点,对研究我省工运史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伪统治时期 工人队伍 黑龙江 东北历史 日本帝国主义 经济掠夺 殖民统治 工运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伪统治时期伪北京市政权的毒品统制政策
10
作者 王显成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1-135,共5页
关键词 伪政权组织 日伪统治时期 统制政策 北京市 毒品 日本侵略者 “北京” 民族意识
原文传递
日伪统治时期的河南教育
11
作者 赵国权 《教育史研究辑刊》 2005年第1期79-81,共3页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将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在实施武力镇压的同时,在河南地方汉奸组织的配合下,通过兴办学校、修订课程及教材、奴化宣传等手段,积极推行奴化教育,企图以此泯灭河南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以培养...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将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在实施武力镇压的同时,在河南地方汉奸组织的配合下,通过兴办学校、修订课程及教材、奴化宣传等手段,积极推行奴化教育,企图以此泯灭河南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以培养效忠于日本帝国的汉奸和顺民。他们的罪恶行径一开始就受到河南广大爱国师生的强烈抵制和反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伪统治时期 抗日战争 河南 地方教育史 奴化教育
原文传递
触目惊心:日伪统治时期辽宁烟毒泛滥成灾
12
作者 赵朗 《侨园》 2015年第8期66-67,共2页
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在东北推行鸦片毒化政策坑害中国人民,摧毁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夺取钱财扩大战争军费。辽宁地区是实施鸦片毒化政策的重点地区,自从日本推行这个恶毒的政策后,在该地区大量制造鸦片和吗啡、海洛因等毒品,公开销... 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在东北推行鸦片毒化政策坑害中国人民,摧毁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夺取钱财扩大战争军费。辽宁地区是实施鸦片毒化政策的重点地区,自从日本推行这个恶毒的政策后,在该地区大量制造鸦片和吗啡、海洛因等毒品,公开销售和吸食鸦片之风像瘟疫一样迅速泛滥,很快蔓延到其他城市。当时辽宁各地烟馆林立,贩毒成风,不仅极大损害了人民的身心健康,也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伪统治时期 辽宁地区 烟毒泛滥 鸦片毒化政策 中国人民 身心健康 海洛因 日本
原文传递
《统制与掠夺——日伪统治时期中国东北殖民地工业体系研究》
13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73,共1页
孙瑜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该书主要分为伪满洲国工业统制政策的演变,日本对东北的轻纺工业、能源工业、基础原料工业、矿业和机械工业的掠夺,以及伪满时期东北工业体系的特点和影响三大部分,涉及清末、民国及日伪统治时期中国... 孙瑜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该书主要分为伪满洲国工业统制政策的演变,日本对东北的轻纺工业、能源工业、基础原料工业、矿业和机械工业的掠夺,以及伪满时期东北工业体系的特点和影响三大部分,涉及清末、民国及日伪统治时期中国东北的制油、面粉、酿酒、造纸、纺织、制盐、煤炭、电力、石油、钢铁、化学、窑业、有色金属矿业、黄金、普通机械、兵器、铁路车辆制造业、造船、飞机等19个工业门类,几乎涵盖当时东北所有的主要工业类别,以具体史实揭示了日本对中国东北工矿业的控制与掠夺,以及对东北民族工业的排挤和吞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门类 轻纺工业 能源工业 工矿业 工业体系 伪满时期 有色金属矿业 日伪统治时期
原文传递
日伪统治时期的抚顺“特殊工人”
14
作者 肖竞 《党史纵横》 2014年第5期54-55,共2页
“特殊工人”是日本侵略者统治我国东北时期,对其压榨下的一部分中国工人的特殊称谓。“特殊工人”的出现,是日本帝国主义加紧扩大侵华战争的产物。
关键词 日伪统治时期 工人 抚顺 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侵略者 特殊称谓 侵华战争
原文传递
日伪时期日本通过东北酿酒业的经济掠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永欣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8年第2期70-73,共4页
日伪统治时期东北酿酒业经历了曲折发展,东北有丰富的高粱、小麦、玉米等酿酒农作物,加之东北因气候因素该地区民众多好饮酒,充足的原料与广阔的市场促使酿酒业成为近代东北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酿酒业作为近代东北的重要产业,在日伪统治... 日伪统治时期东北酿酒业经历了曲折发展,东北有丰富的高粱、小麦、玉米等酿酒农作物,加之东北因气候因素该地区民众多好饮酒,充足的原料与广阔的市场促使酿酒业成为近代东北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酿酒业作为近代东北的重要产业,在日伪统治时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大肆的破坏与掠夺。日本发展东北酿酒业,实则是一种具有侵略性质的经济掠夺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伪统治时期 东北 酿酒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平沦陷时期的混合面探原 被引量:1
16
作者 齐大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2-144,共3页
关键词 混合 沦陷时期 北平 日伪统治时期 历史事件 商业史 配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沦陷时期日本对中国东北朝鲜移民的政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向辉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54-57,共4页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对东北朝鲜移民实行两种不同政策:1931年至1937年实行限制朝鲜人移民东北的政策。最根本原因有两条:一是为了稳定在东北的殖民统治;二是防止朝鲜移民与日本移民争利。1937年至1945年实行积极鼓励朝鲜人移民东北的政策...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对东北朝鲜移民实行两种不同政策:1931年至1937年实行限制朝鲜人移民东北的政策。最根本原因有两条:一是为了稳定在东北的殖民统治;二是防止朝鲜移民与日本移民争利。1937年至1945年实行积极鼓励朝鲜人移民东北的政策。最根本原因就是利用朝鲜移民加强粮食生产,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无论那种政策,都是为其对外侵略扩张、掠夺并奴役东北人民和朝鲜人民服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伪统治时期 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东北 朝鲜移民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伪在南京地区的毒品政策
18
作者 黄新华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5-28,共4页
关键词 南京地区 日伪统治时期 毒品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满新京学生运动述论——以伪满建国大学、伪满陆军军官学校为例
19
作者 李慧娟 谭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4期174-177,共4页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各地,并且扶植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开始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日本的侵略行为受到东北人民的坚决抵抗,抗日斗争的熊熊烈火燃遍广阔的东北大地,特别是处在日伪统治中心新京的广大爱国青年学...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各地,并且扶植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开始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日本的侵略行为受到东北人民的坚决抵抗,抗日斗争的熊熊烈火燃遍广阔的东北大地,特别是处在日伪统治中心新京的广大爱国青年学生,他们开展多种形式的抗日救国运动,这些活动为抗日斗争的胜利起到重要的作用。新京高等教育学校的抗日活动,以伪满建国大学和伪满新京陆军军官学校这两所学校的抗日斗争最为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伪统治时期 新京 抗日斗争 学生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声》:华丽真实打造谍战盛宴
20
作者 牛刚 吕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70,共2页
作为国庆60周年献礼片,《风声》带给人们震撼与感动,获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赢。影片综合了明星云集的阵容、精妙的剪辑、流畅的音效等大片元素,呈现谍战片所具有的独特格调与风情,塑造了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营造了扑朔迷离的悬疑气... 作为国庆60周年献礼片,《风声》带给人们震撼与感动,获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赢。影片综合了明星云集的阵容、精妙的剪辑、流畅的音效等大片元素,呈现谍战片所具有的独特格调与风情,塑造了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营造了扑朔迷离的悬疑气氛,让人们体味到日伪统治时期的悲怆与苍凉。《风声》所带来的热潮说明中国电影类型化正在走向成熟,主旋律电影再次深入人心。电影中人物间的纠结、挣扎暗合了当下人们面对层层社会压力的心理状态,其中革命者对于信仰的追崇,也引发人们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声》 华丽 日伪统治时期 人物形象 中国电影 主旋律电影 心理状态 社会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