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日本刑法中的占有 被引量:33
1
作者 童伟华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7年第1期13-22,共10页
占有是日本刑法夺取型财物罪中的基础概念,日本刑法中的占有要素包括事实性支配和占有意思两个方面,但客观要素在占有的认定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有的认定受社会一般观念的影响。在占有的归属方面,日本刑法学说和判例主要涉及到上下主从... 占有是日本刑法夺取型财物罪中的基础概念,日本刑法中的占有要素包括事实性支配和占有意思两个方面,但客观要素在占有的认定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有的认定受社会一般观念的影响。在占有的归属方面,日本刑法学说和判例主要涉及到上下主从关系人之间的占有、共同占有、被封口委托的包装物的占有,以及死者的占有。刑法中的占有与民法中的占有无论在性质还是占有结构上都存在差别,这主要是由于刑法的目的功能和法律特性不同于民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刑法 财物 占有 事实性支配 夺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刑法中脱离共同正犯关系研究及其启示 被引量:5
2
作者 姚万勤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27,共11页
日本刑法中"脱离共同正犯关系"包括共同正犯在着手前和着手后脱离共犯关系两种情形;判例对分属于不同类型的共同正犯,明示了不同的成立要件,一般而言,共同正犯在着手之前脱离共犯关系须有脱离的意思并被其他共犯者所了解,而... 日本刑法中"脱离共同正犯关系"包括共同正犯在着手前和着手后脱离共犯关系两种情形;判例对分属于不同类型的共同正犯,明示了不同的成立要件,一般而言,共同正犯在着手之前脱离共犯关系须有脱离的意思并被其他共犯者所了解,而在着手实行犯罪后,脱离者不仅要有脱离意思,还要求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纵观复杂的判例理由和刑法理论学说之争,大体而言,现代刑法以保护法益为其本质要求,因此立足于法益保护的因果关系切断说目前处于通说地位,脱离者要想脱离共犯关系必须消除自己行为对其他共犯者所造成的物理或心理的因果关系。对于缺失这一理论的我国而言,引入因果关系切断说建构共犯关系脱离的处罚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正犯 共犯脱离 合意消解 因果关系切断 日本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刑法中的“存款占有”:嬗变、评析与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志伟 储琪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3年第2期59-68,共10页
日本关于存款占有问题的讨论,表现为存款名义人占有说与银行占有说关于“现金的占有归属”问题之争。由于能够确保刑罚适用的均衡,存款名义人占有说在日本逐渐处于通说地位,法律支配的占有概念也因此为学界所接受。在研究我国的存款占... 日本关于存款占有问题的讨论,表现为存款名义人占有说与银行占有说关于“现金的占有归属”问题之争。由于能够确保刑罚适用的均衡,存款名义人占有说在日本逐渐处于通说地位,法律支配的占有概念也因此为学界所接受。在研究我国的存款占有问题时,参考日式经验确有必要。但是一方面,存款名义人占有说自身仍有诸多缺陷,能否将其应用于我国司法实践还需慎重考虑;另一方面,在现有引用存款名义人占有说处理我国存款占有问题的讨论中,学者们对学说的基本内容仍然缺乏统一、准确的认识。中日两国的立法差异表明,我国存款占有的研究不能仅考虑“存款现金的占有归属”,还应一并考虑“存款债权的占有归属”。对前者的判断不存在争议,对后者的判断可考虑引入“准占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刑法 存款占有 存款名义人占有说 银行占有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法身份与责任身份分类的尝试——以日本刑法第65条的规定为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洪兵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7年第4期145-150,共6页
日本刑法第65条第1项规定的是违法身份,第2项是责任身份;参与违法身份的,只能构成以此身份为要件的罪名的教唆犯或帮助犯,参与责任身份的,对于非责任身份者,应以非责任身份者所对应的罪名定罪处罚。贪污罪的主体国家工作人员属于责任身... 日本刑法第65条第1项规定的是违法身份,第2项是责任身份;参与违法身份的,只能构成以此身份为要件的罪名的教唆犯或帮助犯,参与责任身份的,对于非责任身份者,应以非责任身份者所对应的罪名定罪处罚。贪污罪的主体国家工作人员属于责任身份,而受贿罪的主体国家工作人员属于违法身份,因此,国家工作人员指使其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亲属收受财物的,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受贿罪的间接正犯,其亲属构成受贿罪的帮助犯。普通公民伙同邮政人员私自开拆他人信件的,普通公民构成侵犯公民通讯自由罪,而邮政人员构成私自开拆邮件罪。刑讯逼供罪的主体司法工作人员属于责任身份,非司法工作人员伙同进行刑讯逼供的,不以刑讯逼供罪定罪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刑法第65条 违法身份 责任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刑法中的事实错误理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顺成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6期98-100,共3页
事实的错误是日本刑法理论中关于"错误论"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虽然中日两国的法律制度相差较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日本刑法解释者是怎样平衡司法与立法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事实错误的三种学说,即具体的符... 事实的错误是日本刑法理论中关于"错误论"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虽然中日两国的法律制度相差较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日本刑法解释者是怎样平衡司法与立法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事实错误的三种学说,即具体的符合说、法定符合说和抽象符合说,并对日本的事实错误理论进行了简单的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刑法 具体符合 法定符合 抽象符合 事实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刑法术语的输入与定型——《大清新刑律》对日本刑法术语的移植及改造
6
作者 刘远征 《法律史评论》 2012年第1期64-75,共12页
"言语者,思想之代表也。故新思想之输入,即新言语输入之意味。"--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1905)颁布于宣统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11年1月25日)的《大清新刑律》是沈家本所主持的清末法律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该部法典... "言语者,思想之代表也。故新思想之输入,即新言语输入之意味。"--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1905)颁布于宣统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11年1月25日)的《大清新刑律》是沈家本所主持的清末法律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该部法典打破了中国历代所采用的诸法合体的法典编纂形式,采用了近代西方国家刑法典的体例,引入了"罪刑法定主义"、"法不溯及既往"等一些近代西方先进国家普遍施行的刑法原则,因此被认为是中国刑法近代化开端之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新刑律》 中国刑法 近代西方 日本刑法 术语 移植 定型 刑法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刑法的特色 被引量:3
7
作者 平野龙一 黎宏译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03-113,共11页
和西欧各国的刑法相比,日本刑法是自我克制型的刑法,和英美刑法相比较,在强调主观要素的一点上,可以说具有特色。刑法的自我克制,源自日本的文化特征。同时,日本家族或地域社会的统治依然非常强大,因此,对刑法的依赖程度也远没有西欧那... 和西欧各国的刑法相比,日本刑法是自我克制型的刑法,和英美刑法相比较,在强调主观要素的一点上,可以说具有特色。刑法的自我克制,源自日本的文化特征。同时,日本家族或地域社会的统治依然非常强大,因此,对刑法的依赖程度也远没有西欧那么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刑法 自我克制 主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刑法学界关於法人有无犯罪能力的争论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绳祖 《现代法学》 1985年第2期95-96,共2页
法人有没有犯罪能力,或者说法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在日本刑法学界也颇有争论。一部分人持否定态度,他们把这些人的意见称为否定说,一部分人持肯定度态,称为肯定说。法人不具有犯罪能力,它不可能成为犯罪主体,这是持否定说的人的看法。... 法人有没有犯罪能力,或者说法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在日本刑法学界也颇有争论。一部分人持否定态度,他们把这些人的意见称为否定说,一部分人持肯定度态,称为肯定说。法人不具有犯罪能力,它不可能成为犯罪主体,这是持否定说的人的看法。他们的论点是:①法人不具有辨别行为是非的意思能力,不能象自然人那样实施精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能力 犯罪主体 日本刑法 法人本质 否定说 自然人 意思能力 肯定说 代理人 争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刑法中的可罚性理论
9
作者 单广芹 闫格 《商情(科学教育家)》 2007年第12期175-176,共2页
关键词 日本刑法 可罚性 违法性 阻却事由 刑罚观 犯罪论体系 实质犯罪 因果行为论 行为概念 犯罪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日本刑法贿赂罪问题的研究
10
作者 李思含 《知识经济》 2013年第22期31-32,共2页
日本刑法一直是大陆法系国家刑法领域的一个重要代表,其在许多方面的规定都值得各国刑法的借鉴。日本刑法初订于明治四十年(1907年),时至今日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关于贿赂罪的相关规定则是分则中变化最大、最为复杂的部分。... 日本刑法一直是大陆法系国家刑法领域的一个重要代表,其在许多方面的规定都值得各国刑法的借鉴。日本刑法初订于明治四十年(1907年),时至今日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关于贿赂罪的相关规定则是分则中变化最大、最为复杂的部分。当今在全世界范围内反腐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对日本刑法中的受贿罪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对于打击贿赂型的犯罪、完善我国的刑法典,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起初日本刑法规定的贿赂罪,仅包括刑法第197条的单纯受贿罪、加重受贿罪和第198条的行贿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刑法 贿赂罪 大陆法系国家 受贿罪 世界范围 系统研究 刑法 行贿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刑法学会第67次年会简况
11
作者 顾肖荣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5-15,共1页
日本刑法学会第67次年会于1989年6月10日至11日在北海道大学举行。这次年“海上交通事故和过失犯论”;“滥用职权罪”;“收贿罪——以职务权限论为中心”;“从诉讼法的观点看公务员的职务犯罪”;“个人秘密的刑法保护”;“法国刑法改正... 日本刑法学会第67次年会于1989年6月10日至11日在北海道大学举行。这次年“海上交通事故和过失犯论”;“滥用职权罪”;“收贿罪——以职务权限论为中心”;“从诉讼法的观点看公务员的职务犯罪”;“个人秘密的刑法保护”;“法国刑法改正事业的基本构思”;“因果关系”;“责任能力”;“晚期医疗与刑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刑法 海上交通事故 刑法保护 滥用职权罪 职务犯罪 职务权限 责任能力 过失犯 公务员 因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日本刑法的修改
12
作者 何鹏 《现代日本经济》 1988年第2期17-20,共4页
一、概况日本现行刑法从1907年制定以来,已经过了80年。无论是在战前还是战后,都曾试图加以修改,然而直到今天还没能实现。综观日本过去的刑法修改工作,总的方面是朝着扩大与强化现行刑法的处置规定为其最大特点的。特别是1974年5月29... 一、概况日本现行刑法从1907年制定以来,已经过了80年。无论是在战前还是战后,都曾试图加以修改,然而直到今天还没能实现。综观日本过去的刑法修改工作,总的方面是朝着扩大与强化现行刑法的处置规定为其最大特点的。特别是1974年5月29日日本法制审议会向法务大臣作了汇报以后,确定了根据《刑法修改草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行刑法 刑法修改 保安处分制度 日本刑法 精神障碍者 刑法 日本法制 新设 草案 国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述日本刑法中共犯与正犯的相关问题
13
作者 潘政委 《改革与开放》 2010年第3X期21-21,共1页
中日两国刑法在法律的原则、体系设置等方面上存在着一些相通之处,然而两国刑法又有着不同的领域。文中笔者援引中国刑法的基本理论,比照大谷实先生的观点,试谈日本刑法中的共犯与正犯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日本刑法 共犯 正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刑法和民法是怎样制定的
14
作者 齐乃宽 《现代法学》 1980年第1期70-72,共3页
一、日本刑法和民法制定的历史背景日本的刑法典和民法典是在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才开始着手制定的.在此之前,日本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整个日本国土被大约二百七十个诸侯(大名)割据着.到了江户幕府时期.
关键词 民法典 日本民法 明治维新 日本刑法 刑法 日本政府 十九世纪 幕府 民法制定 历史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刑法中的不法收益之剥夺以没收、追缴制度为中心 被引量:37
15
作者 金光旭 钱叶六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0-792,共13页
关键词 成本收益 日本刑法 有组织犯罪 没收 追缴 经济犯罪 白领犯罪 犯罪手段
原文传递
日本刑法中贿赂罪问题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守芬 许道敏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1-97,共7页
日本刑法初订于明治四十年(1907年)至今发生很大变化,其中分则中变化最大、最为复杂的,则是贿赂罪的有关规定。日本刑法原先规定的贿赂罪,仅含刑法第197条的单纯受贿罪、加重受贿罪和第198条的行贿罪。1947年,经对第197条修改,增加了受... 日本刑法初订于明治四十年(1907年)至今发生很大变化,其中分则中变化最大、最为复杂的,则是贿赂罪的有关规定。日本刑法原先规定的贿赂罪,仅含刑法第197条的单纯受贿罪、加重受贿罪和第198条的行贿罪。1947年,经对第197条修改,增加了受托受贿罪和事前受贿罪、第三者供贿罪、事后受贿罪四个罪名。1958年,新增了斡旋受贿和斡旋行贿两罪,完善了没收、追缴贿赂的有关规定。1980年,提高了斡旋受贿等罪的法定刑。在特别法中,又对贿赂罪的主体作了扩大。日本刑法关于贿赂罪的这些细化规定,一方面适应了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标志着基于判例积累而获得的立法成熟;另一方面也是日本学术界关于贿赂罪研究的日益深化的结果,为便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 受贿罪 贿赂罪 日本刑法 职务行为 最高法院 斡旋受贿 第三者 保护法益 仲裁
原文传递
日本刑法中“不法原因给付与侵占”述评 被引量:16
17
作者 童伟华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4-121,共8页
日本民法规定不法原因给付者可能丧失给付物的返还请求权,但日本刑事判例在多数场合下认定横领不法原因给付财物的行为成立横领罪。学说上则有肯定说、否定说和两分说的对立。从违法一元论出发,民法上不能得到保护的在刑法上也不应保护... 日本民法规定不法原因给付者可能丧失给付物的返还请求权,但日本刑事判例在多数场合下认定横领不法原因给付财物的行为成立横领罪。学说上则有肯定说、否定说和两分说的对立。从违法一元论出发,民法上不能得到保护的在刑法上也不应保护,但不法原因给付者在民法上并非当然丧失返还请求权,受托者在刑法上仍有可能成立横领罪。刑法上应区分不法原因委托与给付,在不法原因委托的场合,才可能成立横领罪。我国民法没有不法原因给付的明文规定,但日本刑法学中的相关理论特别是两分说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刑法 不法原因给付 不法原因委托 侵占罪
原文传递
日本刑法学中的谦抑主义之考察 被引量:24
18
作者 刘淑珺 《刑事法评论》 CSSCI 2008年第1期278-315,共38页
一、引言思想、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变革与激荡息息相关。刑法学当然也不例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开始深刻反思这段肆意践踏人权、破坏法制的血的历史。在此基础上,全世界人权运动蓬勃兴起,人权意识空前高涨。在刑法领域... 一、引言思想、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变革与激荡息息相关。刑法学当然也不例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开始深刻反思这段肆意践踏人权、破坏法制的血的历史。在此基础上,全世界人权运动蓬勃兴起,人权意识空前高涨。在刑法领域,各国也开始反省和逐渐纠正刑法万能、积极活用刑法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学家 谦抑性 日本刑法 法益 刑罚观 违宪审查 违法性 宪法解释 成文堂 牧野英一
原文传递
当代日本刑法学的发展与特点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勤华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90-96,共7页
一二次大战以后,在1946年日本国宪法的指导下,日本的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就刑法学而言,这四十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从二次大战结束到60年代末是第一个时期,可称为日本现代刑法学的重建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刑... 一二次大战以后,在1946年日本国宪法的指导下,日本的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就刑法学而言,这四十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从二次大战结束到60年代末是第一个时期,可称为日本现代刑法学的重建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刑法学的创立时期.二次大战结束后,日本政府废除了法西斯刑法体系,使刑事立法走上了和平、民主的发展道路.与此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学理论 当代日本 刑法学者 刑法定主义 牧野英一 日本国宪法 小野清一郎 现代刑法 创立时期 日本刑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