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西方日记体小说的形成及其发展走势 |
孙继红
王晓斓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4
|
|
2
|
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日记体小说 |
张克
|
《天中学刊》
|
2002 |
6
|
|
3
|
论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的文体特征 |
张克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8 |
4
|
|
4
|
“个人”文学的典型文本——论“五四”日记体小说的叙述方式 |
罗晓静
|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5
|
语言变革与书信体、日记体小说文体的现代新变 |
王佳琴
|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6
|
现代女性日记体小说的叙事与话语策略——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例 |
胡新华
|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
2010 |
3
|
|
7
|
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演变历程 |
张高杰
|
《平顶山学院学报》
|
2016 |
2
|
|
8
|
论民初日记体小说的“男子作闺音” |
叶晓青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9
|
庐隐的书信体和日记体小说的叙事分析 |
奉仁英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10
|
庐隐、丁玲日记体小说创作的两极探索与意义 |
袁倩
|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1
|
论日记体小说的三个特点——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例 |
周颖
|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5 |
0 |
|
12
|
日记体小说散论——中国现代分类小说史话之一节 |
党秀臣
|
《唐都学刊》
|
1990 |
0 |
|
13
|
《星期日》:一篇被忽视的晚清日记体科普小说 |
谢仁敏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4
|
西方日记体小说 |
王建平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4
|
|
15
|
基于自我对话的日记体小说——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例 |
曹云
|
《汉字文化》
|
2021 |
0 |
|
16
|
现代中国日记体小说的产生 |
吴辰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2018 |
0 |
|
17
|
论日记和日记体文学 |
钱念孙
|
《学术界》
|
2002 |
23
|
|
18
|
日记何以成为小说——以施蛰存《上元灯》文本分析为例 |
刘俐俐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9
|
论日记和日记体文学 |
钱念孙
|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
|
2002 |
4
|
|
20
|
文体视阈与构建范式——评《诗性的浮沉: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
施军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