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患者家属参与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贾雪萍 李桂芳 +3 位作者 张桂珍 杨红晓 王金聪 刘子青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4期137-140,共4页
目的了解ICU患者家属参与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6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宁夏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的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ICU患者家属参与患者早期康复活动意愿及影响因素问卷... 目的了解ICU患者家属参与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6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宁夏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的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ICU患者家属参与患者早期康复活动意愿及影响因素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90%以上的患者家属愿意花时间陪伴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活动,并且希望学习早期康复活动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协助患者进行早期活动;ICU患者家属对早期康复活动的认知得分为(0.55±0.15)分,且愿意参与早期康复活动的患者家属对早期康复活动的认知得分高于不愿意家属(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患者家属对早期康复活动内容的认识水平是其参与早期康复活动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ICU患者家属参与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意愿强烈,对早期康复活动的认识水平是影响家属参与早期康复活动意愿的相关因素。因此,医护人员可通过家庭赋权护理充分发挥患者家属的主观能动性,并采取多媒体讲解、现场演示等方式加强家属对早期活动认知的培训,进一步提高ICU患者家属对早期活动的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患者家属 早期康复活动 意愿 家庭赋权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活动对急诊重症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红梅 杨海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0期162-165,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活动在急诊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110例急诊重症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活动在急诊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110例急诊重症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早期康复活动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75.85±5.41)%、FEV1/FVC(77.82±5.14)%、FEV1(2.41±0.41)L比对照组的(64.52±4.25)%、(65.87±5.11)%、(1.72±0.20)L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6.51±4.15)、(20.10±4.52)、(28.41±5.16)d,比对照组的(21.26±4.52)、(29.11±7.12)、(38.52±8.14)d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9.1%比对照组的23.6%低(P<0.05)。结论早期康复活动在急诊重症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并且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活动 急诊 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依赖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安全性 被引量:27
3
作者 陈妙霞 胡细玲 +2 位作者 马盈盈 吴少珠 段孟歧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31-1632,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依赖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安全性。方法将76例符合入选条件的COPD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依赖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渐进性早期康复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依赖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安全性。方法将76例符合入选条件的COPD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依赖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渐进性早期康复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心率、血压、氧分压、动脉氧合指数、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活动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氧分压、动脉氧合指数、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的COPD机械通气患者,在收入ICU 24 h后在心电监护下和便携式呼吸机呼吸支持下早期进行活动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活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机依赖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4
4
作者 王清 陈湘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期38-40,54,共4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急性脑梗死大多发生中老年人,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急性脑梗死大多发生中老年人,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的特征。本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患者 早期康复活动 循环障碍性疾病 脑功能障碍 急性脑梗死 神经内科 中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活动对ICU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郑飞玲 黄少华 林阳娣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早期康复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活动,早期康复组...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早期康复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活动,早期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活动,观察两组干预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测定两组肺功能,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计算FEV1/FVC比值,同时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早期康复组干预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二氧化碳分压(PC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氧分压(P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组干预后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改善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促进患者康复,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衰竭 早期康复活动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体位翻身垫对泌尿外科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春霞 丁萍 宋真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2期1568-1570,共3页
目的分析新型体位翻身垫促进泌尿外科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活动效果。方法选取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6月进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腹腔镜手术后的带2根以上导管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6... 目的分析新型体位翻身垫促进泌尿外科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活动效果。方法选取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6月进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腹腔镜手术后的带2根以上导管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6小时自行或家属、护士协助床上翻身活动,观察组术后6小时即刻使用新型体位翻身垫协助患者早期床上翻身活动,观察两组患者管道引流不畅发生率、管道滑脱发生率、疼痛度和舒适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管道引流不畅发生率、管道滑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置体位翻身垫3 d后,轻度疼痛患者22例(51.16%),高度舒适患者18例(41.86%),对照组轻度疼痛患者7例(16.27%),高度舒适患者仅9例(20.9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术后患者使用新型体位翻身垫,能够促进患者早期在床上翻身活动,减少管道引流不畅、管道滑脱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促进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体位翻身垫 早期康复活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活动的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邢强强 李凤英 匤玉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年第9期80-80,共1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起床活动和早出院是近年的新趋势。早在1956年美国人就提出.AMI后14天内进行早期活动.并对早期分级活动程度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但由于AMI病情凶险,并发症严重,医务人员对早期活动存在顾虑....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起床活动和早出院是近年的新趋势。早在1956年美国人就提出.AMI后14天内进行早期活动.并对早期分级活动程度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但由于AMI病情凶险,并发症严重,医务人员对早期活动存在顾虑.临床上大多仍实施4周程序活动康复法。为了能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本研究对AMI早期活动的意义、时间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活动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活动 AMI 起床活动 分级活动 医务人员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级甲等医院EICU护士对重症病人开展早期康复活动的认可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亚楠 张俊梅 +3 位作者 韩涵 任莹 臧舒婷 张杉杉 《全科护理》 2020年第21期2727-2730,共4页
[目的]调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护士对重症病人开展早期康复活动的认可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某院EICU的4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护士对重症病人开展早期康复活动认可程度问卷... [目的]调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护士对重症病人开展早期康复活动的认可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某院EICU的4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护士对重症病人开展早期康复活动认可程度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了解EICU护士对重症病人开展早期康复活动的认可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其相关和预测因素;同时选择不同职称护士进行质性访谈,进行深层次的了解。[结果]影响EICU护士对重症病人开展早期康复活动认可的主要因素为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是否是专科护士和常上班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是否是专科护士和常上班次与EICU护士对重症病人开展早期康复活动的认可程度得分具有相关性,且工作年限因素可作为认可程度得分的预测因素。[结论]EICU护士对重症病人开展早期康复活动的认可程度相对较高,同时其影响因素较多,需要护理管理者结合影响因素制订相关策略,以提高EICU护士对重症病人开展早期康复活动的认可程度,促进早期康复活动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早期康复活动 认知现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活动对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47
9
作者 何娟 郑小妹 +1 位作者 吴楠 屈倩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4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康复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常规康复组50例和早期康复活动组10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康复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常规康复组50例和早期康复活动组100例。观察两组呼吸衰竭患者康复前后呼吸频率、心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1S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佣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情况,观察两组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天数、总住院天数及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呼吸衰竭患者康复前呼吸频率、心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FEV1、FEV1/FVC、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后常规康复组和早期康复活动组呼吸频率、心率、二氧化碳分压均低于康复前,氧分压、FEV1、FEV1/FVC、FEV1%均高于康复前,早期康复活动组患者康复后呼吸频率、心率、二氧化碳分压均低于常规康复组,氧分压、FEV1、FEV1/FVC、FEV1%均高于常规康复组,早期康复活动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天数、总住院天数均低于常规康复组,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康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JP〈0.05)。结论早期康复活动在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可以改善患者血氧分压和肺功能,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活动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衰竭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香菊 《齐鲁护理杂志》 2009年第8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安全性。方法:将78例符合入选条件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分别采取早期康复活动和传统的急性心肌梗死后活动与休息指导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心率(HR)、...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安全性。方法:将78例符合入选条件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分别采取早期康复活动和传统的急性心肌梗死后活动与休息指导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心率(HR)、血压及心肌耗氧量(D-P)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活动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主诉不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便后D-P均高于静息时(P<0.05),但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便秘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24 h后在心电、血压监测下早期进行活动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 早期康复活动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活动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9期2440-2442,共3页
临床上常采用机械通气的方法对呼吸衰竭进行治疗,对于长期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来说,不仅会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废用性肌萎缩等并发症,还可能导致患者对呼吸机产生依赖,进而出现无法顺利撤机或撤机时间延迟等现象,对患者的康复... 临床上常采用机械通气的方法对呼吸衰竭进行治疗,对于长期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来说,不仅会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废用性肌萎缩等并发症,还可能导致患者对呼吸机产生依赖,进而出现无法顺利撤机或撤机时间延迟等现象,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一定影响[1]。相关研究报道,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活动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进而加快康复进程[2]。本研究旨在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活动干预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衰竭患者 早期康复活动 废用性肌萎缩 康复进程 血液循环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活动对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华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32期124-124,126,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对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予以早期康复活动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评估...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对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予以早期康复活动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评估两组康复效果。结果组间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活动能提高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的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衰竭 早期康复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化早期康复活动对ICU呼吸衰竭插管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杜丽丽 李晓茹 赵彦杰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010-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分级化早期康复活动对ICU呼吸衰竭插管患者临床预后的效果。方法将50例呼吸衰竭插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机械通气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分级化早期康复活动。观察2组呼吸衰竭患者康复前后肺功... 目的探讨分级化早期康复活动对ICU呼吸衰竭插管患者临床预后的效果。方法将50例呼吸衰竭插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机械通气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分级化早期康复活动。观察2组呼吸衰竭患者康复前后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及其百分比(FEV_(1. 0)、FEV_(1. 0)/FVC、FEV%)情况,观察2组呼吸衰竭患者插管时间、ICU住院天数、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FEV_(1. 0)、FEV_(1. 0)/FVC、FEV_(1. 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患者ICU住院天数和插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分级化早期康复活动能改善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提高危重患者生活能力,缩短插管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探索对呼吸衰竭插管患者更系统、更全面、更科学的康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化早期康复活动 呼吸衰竭 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CEDE护理模式结合早期康复活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氧指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思利媛 孟滢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8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究教育诊断评价中倾向、强化及促成因素(PRECEDE)护理模式结合早期康复活动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4月至2021年5月我院接收的90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 目的探究教育诊断评价中倾向、强化及促成因素(PRECEDE)护理模式结合早期康复活动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4月至2021年5月我院接收的90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PRECEDE护理模式结合早期康复活动。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氧合指数(OI)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峰值摄氧量(VO_(2peak))、摄氧量功率比值(VO_(2)/WR)均高于干预前,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_(2))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RECEDE护理模式结合早期康复活动用于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中,能改善血氧指标,促进心肺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诊断评价中倾向、强化及促成因素 早期康复活动 老年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活动对急诊重症监护室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英娟 郑丽娇 郑碧娟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2年第1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医院EICU收治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医院EICU收治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运动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活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治疗时间及并发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活动能够减少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肺功能,加快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早期康复活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阶梯式早期康复活动方案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碧云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8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AHF)代偿期患者应用四阶梯式早期康复活动方案(简称“四阶康复方案”)的护理效果。方法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12例AHF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AHF)代偿期患者应用四阶梯式早期康复活动方案(简称“四阶康复方案”)的护理效果。方法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12例AHF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活动方案,观察组患者接受四阶康复方案。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7 d后,2组的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分均较同组入院时增加,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较同组入院时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时,2组的6MWT距离、LVEF、FEV_(1)、MLHFQ评分均较同组干预7 d后增加,LVMI均较同组干预7 d后降低,且观察组在干预7 d后和出院时的6MWT距离均长于对照组,LVEF、FEV_(1)、MLHF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LVM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阶康复方案有助于促进AHF代偿期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代偿期 四阶梯式早期康复活动 心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后早期康复活动联合规范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天卿 胡达聪 +3 位作者 宋立青 周央环 孙勤 孙波 《浙江创伤外科》 2022年第4期636-637,共2页
目的 评估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活动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在预防ICU获得性衰弱(ICU-AW)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ICU收治的105例机械通气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根据是否联合早期康复活动治疗分为单纯营养组... 目的 评估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活动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在预防ICU获得性衰弱(ICU-AW)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ICU收治的105例机械通气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根据是否联合早期康复活动治疗分为单纯营养组和联合治疗组,利用随机表法,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随机分配。所有患者在出院时使用便携式握力仪记录医学研究委员会(MRC)值。主要观察指标为ICUAW的发生率以及28 d死亡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等。结果 联合治疗组50例,单纯营养组55例,联合治疗组的MRC值显著高于单纯营养组(t=2.436,P=0.017)。联合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脱机失败率,ICU-AW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单纯营养组(P<0.05)。结论 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降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ICU-AW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早期康复活动 机械通气 ICU获得性衰弱 规范化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活动对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锦 《智慧健康》 2019年第3期78-79,84,共3页
目的对早期康复活动对重症监护病房当中ICU呼吸衰竭的病人康复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把132名呼吸衰竭的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任意平均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各有66名。对对照组的病人给予适当的被动抑或是主动的全范围关... 目的对早期康复活动对重症监护病房当中ICU呼吸衰竭的病人康复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把132名呼吸衰竭的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任意平均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各有66名。对对照组的病人给予适当的被动抑或是主动的全范围关节活动,每天进行两次;而研究组在对照组病人实施的前提下使用早期康复活动进行干预,同样也是每天进行两次。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病人在运用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的住院时间、全部住院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的状况。结果研究组的病人在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的住院时间、全部住院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的出现比对照组的病人显著低很多(均P<0.05)。结论对病人予以早期康复活动能够降低呼吸衰竭病人的机械通气时间,并有效地防止深静脉血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及神经肌肉功能萎缩等不良并发症的出现,以减少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活动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衰竭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希望理论的移情护理结合早期康复活动干预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通气状态、肌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静 吕米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希望理论的移情护理结合早期康复活动干预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通气状态、肌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90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基于希望理论的移情护理结合早期康复活动干预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通气状态、肌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90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希望理论的移情护理结合早期康复活动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PaO_(2)、S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握力值与MR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44%(P<0.05)。结论基于希望理论的移情护理结合早期康复活动干预可改善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通气状态与肌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希望理论的移情护理 早期康复活动干预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活动护理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雪峰 于燕明 《新疆医学》 2012年第9期148-151,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1]。AMI老年患者多见,发病突然,...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1]。AMI老年患者多见,发病突然,病情凶险,恢复时间长,受不良刺激易发生再次梗死或并发症,严重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康复活动 冠状动脉病变 护理 缺血性坏死 动脉血供 心肌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