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方法论启示 |
刘卓红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2
|
探寻“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研究 |
何怀远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3
|
略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 |
王雨辰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4
|
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合理性因素 |
韦顺国
|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2
|
|
5
|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对马克思哲学品格的承传 |
唐鸿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6
|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历史生成及哲学向度 |
唐鸿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7
|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体向度 |
唐鸿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8
|
批判理论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关系 |
李晓培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9
|
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文学地理学理论的启示--以卢卡奇、葛兰西为中心 |
李志艳
李思哲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0
|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政治向度 |
唐鸿
|
《传承》
|
2011 |
0 |
|
11
|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反思与批判 |
申一青
许恒兵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12
|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开拓“主体—精神”能动性的四个逻辑环节 |
许秩嘉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3
|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辩证法的研究--以卢卡奇为例 |
宋林远
|
《品位·经典》
|
2022 |
0 |
|
14
|
与马克思一道超越马克思——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几个问题 |
刘卓红
石德金
|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5
|
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 |
王雨辰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16
|
简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 |
李厚羿
|
《马克思主义学刊》
|
2015 |
0 |
|
17
|
推动西方革命的文化批判——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逻辑 |
卢文忠
|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
2021 |
0 |
|
18
|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理论定位 |
洪晓楠
李红岩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9
|
马克思实践观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探析 |
穆美琼
林娥
|
《马克思主义哲学》
CSSCI
|
2023 |
0 |
|
20
|
再论后期创造社与福本主义之关系 |
张广海
|
《汉语言文学研究》
|
2016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