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北票四合屯地区早白垩世早期鸟类集群死亡原因探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立军 巩恩普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7-354,共8页
通过大规模系统挖掘,在对四合屯7个含鸟层进行澄清的基础上,以四合屯剖面为主,黄半吉沟剖面为辅,分别在含鸟层的底板、含鸟层、含鸟层顶板,不含鸟沉积层及含鸟层底部的火山岩系统取样,进行多项相关元素分析。应用元素地球化学理论,根据... 通过大规模系统挖掘,在对四合屯7个含鸟层进行澄清的基础上,以四合屯剖面为主,黄半吉沟剖面为辅,分别在含鸟层的底板、含鸟层、含鸟层顶板,不含鸟沉积层及含鸟层底部的火山岩系统取样,进行多项相关元素分析。应用元素地球化学理论,根据其环境地球化学场特征,结合相关地质资料,重点对鸟类集群死亡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包括二氧化硫(SO_2)、硫化氢(H_2S)、铅(Pb)的卤化物盐(PbBr_2、PbBrCl、Pb(OH)Br、(PbO)_2PbBr_2)及汞(Hg)蒸汽等有毒气体是导致鸟类集群死亡的主要原因;含鸟化石密集的原因是由于火山口在四合屯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北票四合屯地区 早白垩世早期 鸟类 集群死亡 火山口 元素地球化学 鸟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科二井早白垩世早期玄武安山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钊 黄丰 +4 位作者 许继峰 曾云川 张丽莹 杨旭立 张蔓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56-1770,共15页
松科二井超深钻探获取了松辽盆地连续沉积-火山岩心,为系统研究中生代松辽盆地形成机制、揭示中国东北地区构造演化历史提供了极好的研究材料。本文对取自松科二井井深-6035~-6084m的玄武安山岩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定年、全岩主微量元... 松科二井超深钻探获取了松辽盆地连续沉积-火山岩心,为系统研究中生代松辽盆地形成机制、揭示中国东北地区构造演化历史提供了极好的研究材料。本文对取自松科二井井深-6035~-6084m的玄武安山岩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定年、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松科二井玄武安山岩隶属于火石岭组底部,其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141.6±1.4Ma)。玄武安山岩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弧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这些样品显示了一定程度的轻重稀土元素分异((La/Yb)_(N)=8.40~11.88),具有轻微亏损的Sr-Nd同位素特征((^(87)Sr/^(86)Sr)_(i)=0.70496~0.70478,ε_(Nd)(t)=1.05~1.61),表明它们很可能源自于岩石圈地幔。早白垩世时期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受控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南向俯冲和东侧古太平洋俯冲过程,目前研究揭示了前者影响了同期的大兴安岭地区的火山活动,但其影响范围是否延伸至松辽盆地内部尚不清楚。古太平洋岩石圈开始俯冲后很可能诱发了松辽盆地西侧晚中生代火山岩的形成。早白垩世松辽盆地演化主要受蒙古-鄂霍茨克洋还是古太平洋板块的活动影响仍存在较多争议。松科二井玄武安山岩具有与板内玄武岩相近的Th/Hf比值(1.10~2.87)及Zr/Y比值(10.1~18.7),表明它们具有板内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且松科二井样品比同时代盆地西部的大兴安岭地区玄武岩具有更高的Nb/Ta比值,更高的Zr、Hf与Ti含量,以及更亏损的Nd同位素特征,可能指示与大兴安岭地区玄武岩形成于不同的构造背景。松辽盆地内早白垩世火山岩很可能为古太平洋板片回转诱发形成,指示早白垩世古太平洋板片回转诱发的岩石圈伸展促进了松辽盆地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松科二井 早白垩世早期 玄武安山岩 古太平洋板片回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早白垩世早期挤压变形事件的厘定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科峰 邓彬 +6 位作者 章凤奇 阿敏娜 陈汉林 杨树锋 蒙启安 梁江平 王卓卓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41-1155,共15页
中生代发生在东北亚地区的蒙古-鄂霍次克造山作用一直是国内外地学界十分关注的大地构造事件.综合利用油气勘探新获取的地震反射、钻井、测井等资料,在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早白垩世断陷层序之下识别出一套卷入强烈挤压变形的构造层.构造... 中生代发生在东北亚地区的蒙古-鄂霍次克造山作用一直是国内外地学界十分关注的大地构造事件.综合利用油气勘探新获取的地震反射、钻井、测井等资料,在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早白垩世断陷层序之下识别出一套卷入强烈挤压变形的构造层.构造解析表明它主要由一条北东东向的逆掩断层及其相关的冲断-褶皱变形系统构成.地层岩性特征和碎屑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这是一套沉积于晚侏罗世末期的陆相湖盆碎屑岩建造,区域上应归属上侏罗统塔木兰沟组;结合上覆早白垩世断陷盆地的发育和邻区同期变质核杂岩体隆升剥露时代,提出海拉尔盆地这期冲断-褶皱变形事件发生在早白垩世早期(ca.145~133Ma),是晚中生代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后进入强烈陆内造山作用的构造变形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挤压事件 碎屑锆石U-Pb定年 蒙古-鄂霍次克造山作用 早白垩世早期 地质年代学 构造地质
原文传递
红山子复式岩体早白垩世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常东 巫建华 +3 位作者 张海龙 祝洪涛 杨东光 张韶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6-369,共14页
红山子复式岩体位于西拉木伦缝合带以南、康宝-赤峰-开原断裂以北,地处白乃庙-翁牛特岛弧增生带和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北东段,由晚侏罗世早期中粗粒碱长花岗岩、粗粒斑状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和早白垩世早期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花岗斑岩... 红山子复式岩体位于西拉木伦缝合带以南、康宝-赤峰-开原断裂以北,地处白乃庙-翁牛特岛弧增生带和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北东段,由晚侏罗世早期中粗粒碱长花岗岩、粗粒斑状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和早白垩世早期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组成。早白垩世早期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具有高硅贫铝、富碱高钾、高铁低钙、铝饱和温度较低的特征,A/NKC比值分别为0.99~1.03和0.93~0.98(均小于1.1),标准矿物C的含量分别为0%~0.42%和0%(均小于1%),tZr较低,分别为727~766℃和743~751℃,具有I型花岗岩的主元素特征。稀土元素总量(∑REE)较低,富集轻稀土元素,Eu负异常显著,∑REE分别为88.8~154μg/g和132~165μg/g,(La/Yb)N值分别为6.45~13.5和7.79~8.72,(La/Sm)N值分别为5.52~20.5和12.9~19.6,(Gd/Yb)N值分别为0.53~0.69和0.40~0.53,δEu值分别为0.35~0.42和0.20~0.32,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呈右倾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微量元素富集Rb、Th、U和K,强烈亏损Ba、Sr、P和Ti,中等亏损Nb和Ta,10000Ga/Al大于2.6,(Zr+Nb+Ce+Y)小于350μg/g,具I型花岗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形成于非造山板内伸展构造环境。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的(87Sr/86Sr)i值较低(分别为0.7044~0.7054和0.7047~0.7078),εNd(t)较高(分别为-5.10^-3.99和-4.93^-2.72),铅同位素比值较低,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的δ18OV-SMOW值(8.60‰~11.4‰)较高,花岗斑岩的δ18OV-SMOW值(-4.6‰^-0.4‰)为负值。Sr-Nd-Pb-O同位素联合示踪显示,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的岩浆是中元古代源于Ⅰ型富集地幔的年轻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根据早白垩世早期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花岗斑岩与晚侏罗世早期花岗岩的接触界面是I型花岗岩与A型流纹岩(或花岗岩)的化学界面,结合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的内、外接触带已发现铀矿化,支持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的内、外接触带是铀矿赋存的有利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花岗岩 元素地球化学 Sr-Nd-Pb-O同位素 早白垩世早期 红山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安图县早白垩世屯田营组孢粉组合 被引量:13
5
作者 黎文本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0-456,共7页
吉林省安图县明月镇屯田营组上部的孢粉化石组合以含大量松柏类各种两气囊花粉 ,伴以少量Schizaeoisporites,Fix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等属孢子为特征 ,组合面貌与辽西义县组下部尖山沟层的组合一致 ,时代属早白垩世贝利亚斯期 ... 吉林省安图县明月镇屯田营组上部的孢粉化石组合以含大量松柏类各种两气囊花粉 ,伴以少量Schizaeoisporites,Fix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等属孢子为特征 ,组合面貌与辽西义县组下部尖山沟层的组合一致 ,时代属早白垩世贝利亚斯期 ,整个屯田营组只相当于义县组的下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屯田营组 吉林省安图县 早白垩世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纪沉积相演化与盆地格局 被引量:92
6
作者 方世虎 郭召杰 +4 位作者 宋岩 吴朝东 张志诚 王美娜 范瑞东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47-356,共10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5条剖面的沉积特征对比,结合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纪盆地边界、沉积相演化及盆地格局。头屯河剖面和后峡剖面的沉积相对比及古流向测量表明二者在早、中侏罗世形成于同一沉积体系。...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5条剖面的沉积特征对比,结合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纪盆地边界、沉积相演化及盆地格局。头屯河剖面和后峡剖面的沉积相对比及古流向测量表明二者在早、中侏罗世形成于同一沉积体系。在早、中侏罗世,沉积相逐渐从以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相为主过渡到以河流—湖泊相为主,沉积水体逐渐变浅;其中三工河组沉积时期盆地沉积范围达到最大,西山窑组沼泽相发育,车排子—莫索湾凸起自西山窑组沉积时期开始构成相对高地并遭受部分剥蚀。早、中侏罗世的盆地边界至少位于后峡以南附近,此时不存在地理分割明显的天山山脉。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沉积相从辫状河—滨浅湖相为主迅速演变为以辫状河—冲积扇相为主。在此期间盆地边界明显向北迁移,天山山脉明显隆升并造就天山南北沉积环境的巨大差异,博格达山构成盆地南缘的又一重要物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侏罗纪 沉积相 天山 盆地格局 侏罗纪盆地 相演化 中侏罗 早白垩世早期 西山窑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相山铀矿田火山岩系地层学、年代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1
7
作者 巫建华 劳玉军 +3 位作者 谢国发 张婧妍 吴仁贵 聂逢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4-992,共19页
江西相山铀矿田位于赣东北乐安县和崇仁县边境,处于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之间的钦(州)—杭(州)结合带南侧罗霄褶皱带的北缘,属赣杭铀成矿带西南段。根据不整合面和岩石组合特征可将相山铀矿田赋矿火山岩系归入武夷群,根据岩性岩相特... 江西相山铀矿田位于赣东北乐安县和崇仁县边境,处于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之间的钦(州)—杭(州)结合带南侧罗霄褶皱带的北缘,属赣杭铀成矿带西南段。根据不整合面和岩石组合特征可将相山铀矿田赋矿火山岩系归入武夷群,根据岩性岩相特征和火山活动产物的规律性,可将武夷群下部紫红色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熔结凝灰岩、凝灰岩构成的喷发-沉积相组合归入双峰岭组、上部碎斑熔岩夹熔结凝灰岩构成的喷溢-侵出相组合归入鹅湖岭组,分别代表火山活动初始期和喷发期的产物。SHRIMP锆石U-Pb年龄表明,双峰岭组下部熔结凝灰岩年龄为(137.5±1.4)Ma(N=13,MSWD=0.73)、中部2个英安岩样品的年龄分别为(137.4±1.1)Ma(N=14,MSWD=1.3)和(137.4±1.4)Ma(N=12,MSWD=2.5)、上部晶屑凝灰岩的年龄为(136.4±1.1)Ma(N=14,MSWD=0.49),鹅湖岭组2个碎斑熔岩样品的年龄分别为(135.4±1.5)Ma(N=13,MSWD=1.3)和(135.2±1.2)Ma(N=12,MSWD=0.25),不仅说明相山铀矿田武夷群地质时代属早白垩世早期,而且年龄与地层的叠置关系吻合。划分的双峰岭组与鹅湖岭组界线不仅是岩性界面,而且是岩相界面,野外容易识别,解决了原打鼓顶组或原如意亭组划分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山铀矿田已有的高精度锆石U-Pb年龄数据,提出锆石U-Pb测年结果不能为相山铀矿田火山-侵入杂岩的时序厘定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系 地层学 地质意义 年代学 早白垩世早期 相山铀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吉泰盆地碱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8
8
作者 余心起 舒良树 +2 位作者 邓国辉 王彬 祖辅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3-140,共8页
吉泰盆地位于赣中地区, 目前尚无在该盆地中发现玄武岩的报道。新发现的玄武岩产于吉泰盆地南部泰和附近的南溪镇。玄武岩露头新鲜, 蚀变微弱, 属碱性玄武岩, 形成于板内快速拉张环境; 锆石U Pb年龄为 ( 139±0 7 ) ^(143±1 1)... 吉泰盆地位于赣中地区, 目前尚无在该盆地中发现玄武岩的报道。新发现的玄武岩产于吉泰盆地南部泰和附近的南溪镇。玄武岩露头新鲜, 蚀变微弱, 属碱性玄武岩, 形成于板内快速拉张环境; 锆石U Pb年龄为 ( 139±0 7 ) ^(143±1 1)Ma, 表明岩石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玄武岩无明显的Nb、Ta负异常, Rb Sr、Sm Nd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N(87Sr) /N(86Sr) ]i=0 704 1~0 704 8, εNd(t) = +3 78^+4 38, 反映玄武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 未经地壳物质混染。结合吉泰盆地边部存在中侏罗世 (168Ma) 玄武岩的事实, 表明赣中地区在早白垩世已经处于拉张背景, 吉泰盆地的碱性玄武岩可能是在板内岩石圈伸展减薄作用下, 由北东向的赣江断裂带拉张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玄武岩 亏损地幔 板内拉张环境 早白垩世早期 赣江断裂 吴川—四会断裂 吉泰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沽源铀矿田粗面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18
9
作者 巫建华 张婧妍 +3 位作者 姜山 解开瑞 郭国林 吴仁贵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22,共18页
沽源铀矿田位于开源-赤峰断裂带以南的华北古板块北缘,燕辽Mo-U-Ag-Pb-Zn多金属成矿带西段和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西南段,铀矿赋存在粗面岩-流纹岩组合中。2个粗面岩样品(样号分别为GY101和GY108)的锆石均具有明显的环带结构,Th/U比值高... 沽源铀矿田位于开源-赤峰断裂带以南的华北古板块北缘,燕辽Mo-U-Ag-Pb-Zn多金属成矿带西段和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西南段,铀矿赋存在粗面岩-流纹岩组合中。2个粗面岩样品(样号分别为GY101和GY108)的锆石均具有明显的环带结构,Th/U比值高,属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GY101粗面岩13个分析点的206Pb/238U年龄范围为142~136 Ma,加权平均值为(138.4±1.3)Ma,MSWD=0.47;GY108粗面岩12个分析点的^(206)Pb/^(238)U年龄范围为143~137 Ma,加权平均值为(139.5±1.3)Ma,MSWD=0.49,指示地质时代属早白垩世早期。粗面岩具有较高的SiO_2、K_2O+Na_2O含量和K_2O/Na_2O、Fe_2O_3/FeO比值,在SiO_2-(K_2O+Na_2O)图解中落在碱性系列粗面岩或粗面英安岩范围,在SiO_2-K_2O图解中落在橄榄玄粗岩系列范围,结合标准矿物Q含量小于20%,属典型的高钾碱性粗面岩。稀土元素含量高,富集轻稀土,Eu负异常不明显,稀土分布模式为右倾轻稀土富集型,具高压型粗面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Pb和高场强元素Zr、Y,亏损Nb、Ta、Sr、Ti元素,具高Sr-Ba英安岩-流纹岩的微量元素特征。较低的Ti/Zr、Nb/Ta比值和较高的Rb/Sr比值,具有壳源火山岩的特征;具有较高的(^(87)Sr/^(86)Sr)_i(0.707781~0.708156)、εNd(t)(–5.31~–5.83)和δ^(18)OVSMOW(7.08‰~8.05‰),较小的tDM2(1361~1376 Ma),较低的(^(206)Pb/^(204)Pb)_i(16.97~17.00)、(^(207)Pb/^(204)Pb)_i(15.06~15.62)和(^(208)Pb/^(204)Pb)_i(36.73~36.80),在ε_(Nd)(t)-(^(87)Sr/^(86)Sr)_i图解中落在EMⅠ富集地幔与亏损地幔的联线附近,在(^(208)Pb/^(204)Pb)t-(^(206)Pb/^(204)Pb)_t图解中落在靠近EMⅠ富集地幔的下地壳和地幔之间,在(^(87)Sr/^(86)Sr)_i-(^(206)Pb/^(204)Pb)_t和(^(143)Nd/^(144)Nd)_i-(^(206)Pb/^(204)Pb)_t图解中均落在EMⅠ富集地幔端元附近,在Zr/Al_2O_3-TiO_2/Al_2O_3和Y-Zr判别图解中都落在板内构造环境内。可见,沽源铀矿田粗面岩的成因可用两阶段模式进行解释:中元古代源于EMⅠ富集地幔和亏损地幔的岩浆混合并在底侵于下地壳的过程中受到少量古老下地壳物质混染后形成年轻下地壳;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发生的挤压构造事件导致地壳加厚,早白垩世早期在拉张构造环境下加厚地壳的年轻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粗面质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粗面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面岩 SHRIMP锆石U-PB年龄 Sr-Nd-Pb-O同位素 年轻下地壳 早白垩世早期 沽源铀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火山岩型铍铀矿床成矿潜力与找矿远景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晓峰 吴福元 +5 位作者 韦星林 车旭东 饶灿 陈振宇 葛文春 朱艺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861-1878,共18页
火山岩型铍铀矿床是铍金属矿床的主要成矿类型,它是指赋存于火山岩-次火山岩中,与高硅流纹岩和花岗斑岩有关的浅成低温交代和脉状矿床。1969年美国发现的Spor Mountain火山岩型铍铀矿床改变了世界金属铍的分布格局和供应态势。中国东部... 火山岩型铍铀矿床是铍金属矿床的主要成矿类型,它是指赋存于火山岩-次火山岩中,与高硅流纹岩和花岗斑岩有关的浅成低温交代和脉状矿床。1969年美国发现的Spor Mountain火山岩型铍铀矿床改变了世界金属铍的分布格局和供应态势。中国东部地区发育大量的中生代火山岩,该地区是否具备火山岩型铍铀矿床的成矿条件,成矿潜力如何?有没有找矿远景?这些科学问题尚未完全回答。本文在厘定火山岩型铍铀矿床的概念和基本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国东部大兴安岭及其邻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已发现的火山岩型铍铀矿床的找矿线索进行了梳理,如:冀北窟窿山、内蒙古东山湾、江西密坑山、浙江青田、福建大湾、福里石等。中国东部地区已有的火山岩型铍铀矿床(矿化点)主要赋存于张家口组、南园组、鸡笼嶂组火山岩中;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其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和晚白垩世早期,其中早白垩世早期是主要的成矿期,与欧亚大陆中生代早期的伸展构造时限和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大转折的时限基本一致,因此,该期火山岩型铍铀矿床又可称为“构造体制转折型”铍铀矿床。本文认为中国东部具有良好的火山岩型铍铀矿床的成矿潜力,找矿远景广阔。未来中国东部大兴安岭及其邻区的上白垩统张家口组、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白音高老组,东南沿海地区的上白垩统南园组、鸡笼嶂组、鹅湖岭组火山岩是火山岩型铍铀矿床的有利找矿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型铍铀矿床 构造体制大转折 早白垩世早期 火山岩 中国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峡江—广丰和三南—寻乌火山岩带晚中生代粗面岩SHRIMP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27
11
作者 巫建华 刘飞宇 刘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5-132,共8页
江西及广东北缘呈近EW向展布的峡江—广丰火山岩带和三南(全南、定南、龙南)—寻乌火山岩带,是我国东南部中生代以高钾钙碱性长英质火山岩为主体的火山岩带的组成部分。峡江—广丰火山岩带的石溪盆地、三南—寻乌火山岩带的三百山盆地... 江西及广东北缘呈近EW向展布的峡江—广丰火山岩带和三南(全南、定南、龙南)—寻乌火山岩带,是我国东南部中生代以高钾钙碱性长英质火山岩为主体的火山岩带的组成部分。峡江—广丰火山岩带的石溪盆地、三南—寻乌火山岩带的三百山盆地和大长沙盆地出露少量粗面岩,粗面岩所含锆石具有明显的振荡环带,Th/U比值高,属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SHRIMP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石溪、三百山和大长沙粗面岩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37.0±0.94Ma、141.6±0.96Ma和135.4±1.50Ma,根据国际地层表,属早白垩世早期。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大规模高钾钙碱性长英质火山活动发生在早白垩世早期,江西及广东北缘绢英岩型铀矿也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120~140Ma),石溪、三百山和大长沙早白垩早期粗面岩地质时代的厘定,说明高钾钙碱性长英质火山活动与幔源岩浆活动有关、绢英岩型铀矿化与碱性岩浆活动合拍。粗面岩的地质时代与钙碱性长英质火山岩和碱交代型铀矿化的地质时代一致,为钙碱性长英质火山岩的成因与幔源岩浆活动有关提供了岩石学证据,也为绢英岩型铀矿化的成因可能与幔源流体活动有关提供了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面岩 SHRIMP锆石U-PB年龄 早白垩世早期 江西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祁门三堡地区花岗闪长斑岩的成因:地球化学、年代学和Hf同位素特征制约 被引量:7
12
作者 祝红丽 杨晓勇 孙卫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17-1928,共12页
皖南祁门三堡地区位于江南造山带的北缘,华南地区的东北部,属长江中下游地区。本文对该区侵入的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锆石U-Pb定年与Hf同位素测试。花岗闪长斑岩的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右倾型,Eu负异常,在原... 皖南祁门三堡地区位于江南造山带的北缘,华南地区的东北部,属长江中下游地区。本文对该区侵入的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锆石U-Pb定年与Hf同位素测试。花岗闪长斑岩的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右倾型,Eu负异常,在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中显示明显的Nb-Ta、Zr-Hf负异常。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42Ma,表明花岗闪长斑岩侵入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锆石的εHf(t)值为-4.3^-0.3,Hf模式年龄(tDMC)为1220~1470Ma。花岗闪长斑岩在Sr/Y-Y图解上落在经典岛弧岩浆岩区,其岩浆Zr饱和温度(670~760℃)与锆石Ti温度(600~750℃)均较低。锆石的Ce(IV)/Ce(III)为150~1530,平均值为550,指示岩浆具有较高的氧逸度。该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地壳模式年龄等证据指示其源区物质可能为中(新)元古代古华南洋壳俯冲于扬子板块产生的新生弧壳物质。祁门三堡地区花岗闪长斑岩可能是由于早白垩世早期太平洋板块南西向俯冲并后撤形成该区域的拉张环境,诱发地壳部分熔融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斑岩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早白垩世早期 岛弧岩浆岩 太平洋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红山子复式岩体地质时代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祝洪涛 吴仁贵 +4 位作者 姜山 巫建华 刘洋 赵博 王常东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3-464,共12页
通过岩相学研究和LA-ICP-MS锆石U-Pb测年,对红山子岩体的主要侵入期次和侵入岩形成时代进行了厘定,明确了红山子岩体为复式岩体并探讨了其地质意义。岩相学研究表明,红山子复式岩体由粗粒碱长花岗岩、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细粒黑云母碱长... 通过岩相学研究和LA-ICP-MS锆石U-Pb测年,对红山子岩体的主要侵入期次和侵入岩形成时代进行了厘定,明确了红山子岩体为复式岩体并探讨了其地质意义。岩相学研究表明,红山子复式岩体由粗粒碱长花岗岩、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等组成;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粗粒碱长花岗岩的年龄为153. 6±1.2 Ma,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年龄为151. 4±1.1 Ma,与周边火山盆地赋矿火山岩的年龄一致,属晚侏罗世早期;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的年龄为131. 5±1. 8 Ma,花岗斑岩年龄为133. 3±1. 4 Ma,与侵入红山子盆地的花岗斑岩的年龄一致,属早白垩世早期。因此,红山子岩体是由燕山期2个相隔20 Ma的不同期次侵入体组成的复式岩体。研究表明,红山子铀矿床赋存在早白垩世早期花岗斑岩与晚侏罗世火山岩的内、外接触带中,暗示复式岩体早白垩世早期细粒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与晚侏罗世粗粒碱长花岗岩、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是有利的找矿部位,并得到了铀矿勘查实践的初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子复式岩体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晚侏罗早期 早白垩世早期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南部版石盆地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保峰 巫建华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18-24,共7页
应用SHRIMP锆石U-Pb定年方法,对江西南部三南寻乌火山岩带版石盆地原鸡笼嶂组凝灰岩和原版石组流纹岩开展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42.5±1.3)Ma,流纹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31.4±1.3)Ma。根据新... 应用SHRIMP锆石U-Pb定年方法,对江西南部三南寻乌火山岩带版石盆地原鸡笼嶂组凝灰岩和原版石组流纹岩开展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42.5±1.3)Ma,流纹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31.4±1.3)Ma。根据新的国际地层表,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的界线划在(145.5±4.0)Ma,版石盆地原鸡笼嶂组和原版石组均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版石盆地火山岩系属同一个火山旋回的产物,且岩石组合与江西北部峡江广丰火山岩带武夷群一致,其中原鸡笼嶂组可归入鹅湖岭组,原版石组可归入石溪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英质火山岩 SHRIMP锆石U-PB年龄 地层划分 早白垩世早期 江西版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南部蔡坊盆地火山岩系层序与地质时代 被引量:16
15
作者 徐勋胜 巫建华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211-218,共8页
江西中生代晚期火山岩系发育,形成了北部的峡江-广丰火山岩带和南部的三南-寻乌火山岩带。峡江-广丰火山岩带的火山岩系为一个火山旋回的产物,称为武夷群,并进一步划分为双峰岭、鹅湖岭和石溪组三个组。三南-寻乌火山岩带蔡坊盆地火山... 江西中生代晚期火山岩系发育,形成了北部的峡江-广丰火山岩带和南部的三南-寻乌火山岩带。峡江-广丰火山岩带的火山岩系为一个火山旋回的产物,称为武夷群,并进一步划分为双峰岭、鹅湖岭和石溪组三个组。三南-寻乌火山岩带蔡坊盆地火山岩系也为一个火山旋回的产物,包括上、下两个岩性岩相单元:下单元以沉积岩为主夹火山岩,属火山喷发-沉积相,代表火山活动初始期的产物;上单元以火山岩为主,属火山喷发相,代表火山喷发期的产物。上单元顶部流纹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30.79±0.73)Ma,根据新的国际地层表,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之间的界线限定为(145.5±4)Ma,蔡坊盆地火山岩系的地质时代属早白垩世早期。通过岩性岩相对比,结合地层层位,蔡坊盆地火山岩系可归入峡江-广丰火山岩带的武夷群,其中下单元可归入双峰岭组、上单元可归入鹅湖岭组。蔡坊盆地火山岩系层序和地质时代的确定,可为三南-寻乌火山岩带火山系的研究提供参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坊盆地 SHRIMP锆石U-PB年龄 早白垩世早期 江西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小溪组地层层序、岩石组合及时代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林敏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5-565,共11页
小溪组是福建东部晚中生代最重要的火山地层之一,是叶腊石矿最主要的含矿层位,然而,自小溪组创建以来,各家认识颇不一致。1:250000周宁县等4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通过系统剖面研究及路线调查认为,小溪组代表福建东部地区一套早白垩世早期... 小溪组是福建东部晚中生代最重要的火山地层之一,是叶腊石矿最主要的含矿层位,然而,自小溪组创建以来,各家认识颇不一致。1:250000周宁县等4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通过系统剖面研究及路线调查认为,小溪组代表福建东部地区一套早白垩世早期陆相杂色沉积-火山喷发岩系,其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喷发旋回,岩浆由基性、中性、中酸性-酸性演化旋回组成,平行不整合于南园组之上,其上被石帽山群不整合覆盖;并根据小溪组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石组合特征、火山活动旋回及岩浆演化规律等,将小溪组自下而上进一步划分为第一、二、三、四、五段等5个岩性段;综合地层接触关系、生物群及同位素测年资料,将小溪组时代置于早白垩世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 岩石组合 早白垩世早期 小溪组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地区义县组昆虫化石及其生物地层、古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郑月娟 《地质与资源》 CAS 2005年第2期81-86,共6页
作为热河昆虫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辽西地区义县组昆虫化石内容独特、丰富,共有49科83属,明显区别于同属热河昆虫群的大北沟组和九佛堂组,生物地层单位称为Epheeropsis trisetalis-Sinaeschnidia cancellosa组合,时代为晚侏罗世晚期—早白... 作为热河昆虫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辽西地区义县组昆虫化石内容独特、丰富,共有49科83属,明显区别于同属热河昆虫群的大北沟组和九佛堂组,生物地层单位称为Epheeropsis trisetalis-Sinaeschnidia cancellosa组合,时代为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昆虫群反映了当时温暖而潮湿的气候环境及因地形不同引起的小气候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 昆虫化石 晚侏罗晚期-早白垩世早期 温暖-潮湿 小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大滩盆地粗面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夏应冰 巫建华 +2 位作者 姜山 吴仁贵 刘帅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8-620,共13页
丰宁大滩盆地位于西拉木伦河断裂带以南的华北古板块北缘,燕辽Mo-U-Ag-Pb-Zn多金属成矿带西段和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西南段,空间上与赋存张麻井大型铀钼矿床的沽源盆地毗邻。大滩盆地张家口组粗面岩-流纹岩组合构成盆地的主体,是热液型... 丰宁大滩盆地位于西拉木伦河断裂带以南的华北古板块北缘,燕辽Mo-U-Ag-Pb-Zn多金属成矿带西段和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西南段,空间上与赋存张麻井大型铀钼矿床的沽源盆地毗邻。大滩盆地张家口组粗面岩-流纹岩组合构成盆地的主体,是热液型铀矿的主要围岩。粗面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40.3±1.4 Ma(2σ,MSWD=1.09),地质时代属于早白垩世早期。具有较高的SiO_2、K_2O+Na_2O含量,SiO_2=61.6%-63.1%,K_2O+Na_2O=9.28%-10.2%,在K_2O-SiO_2图解中投影点落在橄榄玄粗岩系列范围,TAS图解上都落在碱性系列粗面岩或粗面英安岩范围,结合标准矿物Q含量为12.9%-18.4%(小于20%),属典型的粗面岩。稀土元素含量高,富集轻稀土,铕负异常不明显,∑REE=(279-318)×10^(-6),δEu=0.77~0.88,稀土配分曲线图表现为右倾的轻稀土富集型,具高压型粗面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Pb和高场强元素Zr、Y,亏损Nb、Ta、Sr、Ti元素。较低的Ti/Zr(8.40~14.72),Nb/Ta(14.07~15.26)比值,较高的Rb/Sr(0.95-1.60),具有高Sr-Ba英安岩-流纹岩的微量元素的特征;具有较高的(^(87)Sr/^(86)Sr)_i(0.7077-0.7096)、较低的ε_(Nd)(t)(-12.09--10.67),较大的T_(DM2)(1911-1796 Ma),较低的(^(206)Pb/^(204)Pb)_t(16.92-17.04)、(^(207)Pb/^(204)Pb)_t(15.39-15.42)和(^(208)Pb/^(204)Pb)_t(37.58-37.67),在(^(87)Sr/^(86)Sr)_(i-t)/Ga和(^(208)Pb/^(204)Pb)_t-(^(206)Pb/^(204)pb)_t图解上投影点位于下地壳和地幔之间,并靠近EMⅠ富集地幔,在ε_(Nd)(t)-(^(87)Sr/^(86)Sr)_i图解上投影点位于EMⅠ富集地幔演化线上,与汉诺坝二辉麻粒岩包体的区域一致。可见,大滩盆地粗面岩的成因可用两阶段模式进行解释:古元古代源于EMⅠ富集地幔的岩浆与少量古老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产物混合形成年轻下地壳,早白垩世早期在加厚地壳背景下年轻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粗面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面岩 成因 SR-ND-PB同位素 年轻下地壳 早白垩世早期 大滩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杭铀成矿带马荃盆地安山岩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1
19
作者 祝东 刘帅 +3 位作者 巫建华 杨东光 黄美化 马树松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8-845,共18页
赣杭铀成矿带位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拼接部位,马荃盆地是该带中段的一个产铀火山盆地,铀矿体赋存在安山岩中。但其岩石类型、岩石系列归属存在一定争议,且缺少较精确的岩石年龄。以马荃盆地内中性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年代学、... 赣杭铀成矿带位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拼接部位,马荃盆地是该带中段的一个产铀火山盆地,铀矿体赋存在安山岩中。但其岩石类型、岩石系列归属存在一定争议,且缺少较精确的岩石年龄。以马荃盆地内中性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研究表明,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37.1±1.1 Ma(n=15,MSWD=1.5),为早白垩世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马荃盆地中性火山岩呈块状构造,斑状结构,以斜长石斑晶为主,并发育少量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斑晶,具有富碱、高钾、低铁、贫钛特征,以及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地球化学特征,应为安山岩,属于典型高钾钙碱性系列火山岩。安山岩(^(87)Sr/^(86)Sr)_(i)=0.70855~0.70882,εNd(t)=-9.77~-7.02,(^(206)Pb/^(204)Pb)_(i)=18.17~18.27,(^(207)Pb/^(204)Pb)_(i)=15.56~15.62,(^(208)Pb/^(204)Pb)_(i)=38.43~38.61,(^(87)Sr/^(86)Sr)_(i)-(^(206)Pb/^(204)Pb)_(i)和(143 Nd/144 Nd)_(i)-(^(206)Pb/^(204)Pb)_(i)及(143 Nd/144 Nd)_(i)-(^(87)Sr/^(86)Sr)_(i)图解指示,马荃盆地安山岩源区具有EMⅡ型富集地幔的特征。构造环境判别图指示,马荃盆地安山岩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综合研究表明,马荃盆地安山岩是在早白垩世早期拉张构造背景下,由地幔流体交代形成的EMⅡ型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喷出地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山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EMⅡ型富集地幔 早白垩世早期 马荃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双峰岭组及其地质时代 被引量:4
20
作者 武珺 巫建华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17-24,共8页
分析了江西中生代晚期火山岩系岩石地层单位划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盛源盆地双峰岭剖面为层型剖面建立的双峰岭组代表武夷群下部的岩石地层单位。双峰岭剖面层序清楚、出露完好,双峰岭组以沉积岩为主夹火山岩,属沉积喷发相,... 分析了江西中生代晚期火山岩系岩石地层单位划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盛源盆地双峰岭剖面为层型剖面建立的双峰岭组代表武夷群下部的岩石地层单位。双峰岭剖面层序清楚、出露完好,双峰岭组以沉积岩为主夹火山岩,属沉积喷发相,代表火山活动初始期的产物;双峰岭组与上覆鹅湖岭组火山岩的界线为岩性岩相界面,在区域上便于识别,符合岩石地层单位划分的基本要求;双峰岭组流纹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34.3±1.6)Ma,不仅指示双峰岭组的地质时代属早白垩世早期,而且火山岩系与江西其它盆地的武夷群属同期火山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岭组 武夷群 早白垩世早期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