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生产重大技术──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1
作者 孙传芝 许永谦 《厦门科技》 1997年第3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水稻旱育稀植 栽培技术 农业生产 重大技术 旱育稀植技术 旱育秧栽培 秧苗素质 湿润育秧 技术要点 常规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机理和调控技术 Ⅱ.水稻旱育稀植高产的生态学机理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松良 林文雄 +1 位作者 梁义元 余高镜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35-141,共7页
肥床旱育增加了苗床土壤的微生物类群并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有效性,培育出壮根、矮化、带蘖秧苗;旱育秧移栽前后均表现出强大的生理生化优势;旱育稀植有利于协调水稻个体和群体生长,使其中期在增加有效穗的基础上,提高成穗率... 肥床旱育增加了苗床土壤的微生物类群并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有效性,培育出壮根、矮化、带蘖秧苗;旱育秧移栽前后均表现出强大的生理生化优势;旱育稀植有利于协调水稻个体和群体生长,使其中期在增加有效穗的基础上,提高成穗率,促进后期高光效群体的形成,并优化群体产量的穗粒结构.试验表明,旱育秧产量主要分布在主茎和 1/0~5/0 叶节位穗上,而对照分布在主茎和3/0~7/0 叶节位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育稀植 生态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机理和调控技术Ⅰ.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机理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松良 林文雄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12-17,共6页
简要概述了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理论依据和研究必要性,着重评述了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机理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机理研究的方向,即:(1)对肥床旱育所形成的苗床微生态环境与秧苗素质的关系;(2... 简要概述了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理论依据和研究必要性,着重评述了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机理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机理研究的方向,即:(1)对肥床旱育所形成的苗床微生态环境与秧苗素质的关系;(2)对旱育秧根系生长优势与地上部器官及产量形成的关系;(3)对旱育稀植的群体质量发育特性与其产量形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育稀植 高产机理 育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旱育稀植稻瘟病发生的特点与防治对策
4
作者 仲心华 朱光时 《安徽农学通报》 1996年第S1期59-60,共2页
水稻旱育稀植稻瘟病发生的特点与防治对策仲心华,朱光时(芜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41100)水稻旱育稀植自1993年起。在我县试验、示范。由于具有省种、省肥、省工、省水。增产增收的特点。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四年迈了四大... 水稻旱育稀植稻瘟病发生的特点与防治对策仲心华,朱光时(芜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41100)水稻旱育稀植自1993年起。在我县试验、示范。由于具有省种、省肥、省工、省水。增产增收的特点。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四年迈了四大步,96年推广面积达到1.3万多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旱育稀植 特点与防治 旱育 水稻稻瘟病 旱育稀植水稻 旱育稀植技术 防治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水育秧 早稻穗颈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发展和问题探讨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松良 林文雄 《中国稻米》 1999年第5期12-14,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10多年来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中国 水稻 旱育稀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旱育稀植水稻病害图像识别预处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丽娟 刘仲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2-94,共3页
引入图像预处理及模式识别技术,实现北方旱育稀植水稻叶部病害图像的预处理。结合水稻叶部图像的特征,对传统的算法进行调整或改进优化:以改进系数的方法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通过直方图均衡化提升图像的对比度;以改进矢量中值滤波算... 引入图像预处理及模式识别技术,实现北方旱育稀植水稻叶部病害图像的预处理。结合水稻叶部图像的特征,对传统的算法进行调整或改进优化:以改进系数的方法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通过直方图均衡化提升图像的对比度;以改进矢量中值滤波算法保护图像边缘,滤除图像噪声;以优化的均值聚类算法进行图像分割,获得水稻病斑图像的主要特征,从而实现了对目标图像的去噪、增强,为病害进一步的智能化识别与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育稀植水稻 病害图像预处理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及增产机理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金元 张玉红 郭瑞成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旱育稀植栽培 增产机理 叶面积指数 分蘖成穗率 通风透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西大别山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黄义德 王子才 +1 位作者 安叙林 周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1期20-21,共2页
针对皖西大别山区的生态条件和品种类型等特点,对引自黑龙江省的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连续4a开展了广泛的试验研究,对原技术提出了6个方面的改进措施,发展了水稻旱育秧地膜覆盖旱作技术,茶稻间作技术和旱育垄作技术。进行了大面积高... 针对皖西大别山区的生态条件和品种类型等特点,对引自黑龙江省的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连续4a开展了广泛的试验研究,对原技术提出了6个方面的改进措施,发展了水稻旱育秧地膜覆盖旱作技术,茶稻间作技术和旱育垄作技术。进行了大面积高产攻关示范,制订T6套适应不同条件和茬口的旱育稀植技术操作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育稀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途径与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盛海君 朱新开 +3 位作者 吴福龙 彭必来 吴长春 吴寿瑛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1-23,共3页
分析了汕优63旱育稀植的优势表现,探讨了其高产栽培途径和配套栽培技术,认为旱育稀植水稻要培育壮秧,合理密植,保证基本茎蘖苗在67.5~90.0万/hm2,合理运筹肥料,氮肥中基蘖肥和穗肥施用比例为4∶6,扩大穗肥施用... 分析了汕优63旱育稀植的优势表现,探讨了其高产栽培途径和配套栽培技术,认为旱育稀植水稻要培育壮秧,合理密植,保证基本茎蘖苗在67.5~90.0万/hm2,合理运筹肥料,氮肥中基蘖肥和穗肥施用比例为4∶6,扩大穗肥施用比例,在稳定穗数的前提下通过攻大穗来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旱育稀植 高产栽培 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优559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爱民 姚立生 +9 位作者 孙明法 顾来顺 严国红 唐红生 何冲霄 朱国永 任仲玲 商绍朋 陈大勇 陈兆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4期435-437,共3页
研究结果表明 :协优 5 5 9旱育稀植高产栽培适宜播期为 4月 2 5~ 30日 ,密度 18.0~ 2 2 .5万穴 /hm2 为宜 ;分蘖肥在移栽后 7~ 10d施用最佳 ,在田间总苗数达成穗数的 80 %~ 90 %时开始搁田 ,搁田由轻到重 ,有利群体协调发展 ;穗肥... 研究结果表明 :协优 5 5 9旱育稀植高产栽培适宜播期为 4月 2 5~ 30日 ,密度 18.0~ 2 2 .5万穴 /hm2 为宜 ;分蘖肥在移栽后 7~ 10d施用最佳 ,在田间总苗数达成穗数的 80 %~ 90 %时开始搁田 ,搁田由轻到重 ,有利群体协调发展 ;穗肥施氮肥 40kg/hm2 ,配合施用磷、钾肥 ,提高结实率、千粒重。上述措施配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优559 旱育稀植 栽培技术 杂交籼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禾增对水稻旱育稀植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周前 吴文革 洪茂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8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用复合多功能水稻生长调节剂——壮禾增浸种,可恢复提高种子发芽率5%~10%,在旱育秧上应用,可降低苗高10%以上,叶片变粗变短,出叶速度快0.4片左右,分蘖出生早、蘖位低,苗期分蘖增加50%~100%,假茎宽增粗33... 用复合多功能水稻生长调节剂——壮禾增浸种,可恢复提高种子发芽率5%~10%,在旱育秧上应用,可降低苗高10%以上,叶片变粗变短,出叶速度快0.4片左右,分蘖出生早、蘖位低,苗期分蘖增加50%~100%,假茎宽增粗33%左右,发根力提高26.8%,同时可预防恶苗病等苗期病害,恶苗病防效率达98.3%。移栽后活棵快,分蘖早,前期分蘖增长快,有效穗增加7.8%,平均每穗粒数增加8粒左右,增产14.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育稀植 壮禾增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八项改进与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纪国成 《中国稻米》 1995年第5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浙江 水稻 旱育稀植技术 技术改进 苗床选择 床土培肥 播种期 拔秧移栽 抛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旱育稀植本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福华 王洪福 +3 位作者 夏自成 王云 马惠琴 马金国 《宁夏农林科技》 2006年第1期54-54,26,共2页
关键词 水稻种植面积 旱育稀植 粮食生产 规范化栽培技术 本田 纯收入 粮食作物 人民生活 水稻生产 农业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水稻旱育稀植分蘖发生特点、生产力及米质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春梅 曹书恒 +3 位作者 解保胜 赵金英 慕永红 梁金国 《现代化农业》 2000年第6期6-7,共2页
以黑龙江垦区主栽品种空育 131和垦稻 8号为材料 ,研究了寒地水稻旱育稀植分蘖发生特点、生产力及米质。结果表明 :两品种各级蘖随分蘖蘖位、蘖次升高 ,茎长、穗长、穗出现率、成穗率降低 ;主茎上 1次分蘖生产力最高 ,随分蘖蘖次升高 ,... 以黑龙江垦区主栽品种空育 131和垦稻 8号为材料 ,研究了寒地水稻旱育稀植分蘖发生特点、生产力及米质。结果表明 :两品种各级蘖随分蘖蘖位、蘖次升高 ,茎长、穗长、穗出现率、成穗率降低 ;主茎上 1次分蘖生产力最高 ,随分蘖蘖次升高 ,生产力降低 ,两品种 5~ 7叶同伸蘖生产力较高 ,其中 6叶同伸蘖生产力最高 ,随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旱育稀植 分蘖特点 生产力 米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垦区——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永东 马同海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第8期207-207,共1页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在垦区推广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已有二十年的历史。截至目前,已经历了小棚育苗、中棚育苗、大棚育苗、平地育苗、高台育苗、两段式育苗、稀植、超稀植、抛秧、钵体摆栽等阶段。旱育稀植是寒地水稻栽培史上的一次革...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在垦区推广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已有二十年的历史。截至目前,已经历了小棚育苗、中棚育苗、大棚育苗、平地育苗、高台育苗、两段式育苗、稀植、超稀植、抛秧、钵体摆栽等阶段。旱育稀植是寒地水稻栽培史上的一次革命,为寒地水稻生产和产量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垦区 寒地水稻 旱育稀植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无纺布旱育稀植轻简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娟 宋成国 李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5S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无纺布覆盖 水稻育苗 栽培技术 旱育稀植 育苗技术 塑料农膜 集成技术 保温材料 苗床覆盖 农膜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优559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17
作者 孙明法 陈育群 +5 位作者 王玉平 姚立生 高恒广 郁祖良 徐怀松 顾来顺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15,共3页
特优559旱育稀植高产栽培密度以18~22.5万穴/hm2为宜。分蘖肥在移栽后5~10天施用最佳,可利于早发、快发。当田间总苗数达成穗数的80%~90%时开始搁田,由轻到重,促使群体协调发展。穗肥以保花肥为主,施N4... 特优559旱育稀植高产栽培密度以18~22.5万穴/hm2为宜。分蘖肥在移栽后5~10天施用最佳,可利于早发、快发。当田间总苗数达成穗数的80%~90%时开始搁田,由轻到重,促使群体协调发展。穗肥以保花肥为主,施N40kg/hm2,配合施磷、钾肥,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夺取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特优559 旱育稀植 栽培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政府主导行为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分析——以宁夏银川市《水稻旱育稀植规范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力 《农业科技管理》 2005年第4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宁夏 银川市 《水稻旱育稀植规范化栽培技术》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政府主导行为 水稻 技术人员 组织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晚粳通粳981旱育稀植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
19
作者 周根友 姜平 夏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69,共2页
水稻通粳981抗条纹叶枯病,耐纹枯病,抗倒性强,适应性好,产量高,米质优,适宜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旱育稀植栽培方式种植。其旱育稀植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关键为适期播种,重视苗床管理,培育壮秧;适时移栽,抓好移栽质量;重视肥水管理和病虫... 水稻通粳981抗条纹叶枯病,耐纹枯病,抗倒性强,适应性好,产量高,米质优,适宜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旱育稀植栽培方式种植。其旱育稀植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关键为适期播种,重视苗床管理,培育壮秧;适时移栽,抓好移栽质量;重视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特征特性 旱育稀植 精确定量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旱育稀植和超稀植栽培方式间品种(系)株高及其构成变化研究
20
作者 李荣田 秋太权 +1 位作者 倪宗捷 崔成焕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共4页
本文探讨了水稻旱育稀植和超稀植栽培方式间品种(系)株高及其构成变化。结果表明:超稀植和旱育稀植比,上部两个节间延长,下部三个节间缩短,为增强抗倒伏能力提供了可能;从旱育稀植到超稀植,品种类型间第四、第五节间长度缩短程... 本文探讨了水稻旱育稀植和超稀植栽培方式间品种(系)株高及其构成变化。结果表明:超稀植和旱育稀植比,上部两个节间延长,下部三个节间缩短,为增强抗倒伏能力提供了可能;从旱育稀植到超稀植,品种类型间第四、第五节间长度缩短程度有差异,由大到小依次为穗数型品种、中间型品种和稳重型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育稀植 超稀植 株高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