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飞行器三轴垂直度时变误差补偿方法
1
作者 王忠丰 张锋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5年第1期276-284,共9页
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引起垂直度变化,而垂直度测量的误差影响了飞行器的飞行任务控制,为此,提出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飞行器三轴垂直度时变误差补偿方法;在飞行器飞行环境下,构建地面坐标系,作为垂直度的测定、补偿标准;借助毫... 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引起垂直度变化,而垂直度测量的误差影响了飞行器的飞行任务控制,为此,提出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飞行器三轴垂直度时变误差补偿方法;在飞行器飞行环境下,构建地面坐标系,作为垂直度的测定、补偿标准;借助毫米波雷达技术精准的测距,结合飞行器的姿态检测结果,测定飞行器三轴垂直度;考虑飞行器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计算三轴垂直度的理论值;通过理论值与测定值的比对,得出时变误差的辨识结果,以时变误差量为补偿量,完成垂直度误差补偿工作;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优化设计方法的剩余三轴垂直度误差减少0.35 mm,在优化设计补偿方法作用下飞行器姿态角偏差明显减小,环境适应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测距 飞行器 三轴垂直度 时变误差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轴镗铣车复合加工中心时变误差测量及补偿
2
作者 刘阔 王率峰 +3 位作者 宋磊 张泽伟 陈虎 王永青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08,共7页
航空航天领域关键零部件高端制造的需求对国产数控机床提出了高精度稳定性的要求,时变误差是影响国产高端数控机床精度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易导致航空零件批量加工精度波动。五轴镗铣车复合加工中心是航空航天领域核心零件的主力加工装备... 航空航天领域关键零部件高端制造的需求对国产数控机床提出了高精度稳定性的要求,时变误差是影响国产高端数控机床精度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易导致航空零件批量加工精度波动。五轴镗铣车复合加工中心是航空航天领域核心零件的主力加工装备,为减小五轴镗铣车复合加工中心的时变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理与数据混合驱动的数控机床时变误差补偿方法,通过测量机床在不同温度状态下的时变误差数据,厘清机床主轴和进给轴主要时变误差项,建立主轴和进给轴主要时变误差项的机理与数据混合驱动的时变误差模型,并基于坐标原点偏置原理实现机床时变误差补偿。经试验验证,补偿后X进给轴时变误差可以减少61.2%,主轴径向时变误差可以减少42.3%,大幅度提高了机床的精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主轴 进给轴 时变误差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载地磁传感器时变误差的校正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坤 田晓丽 +3 位作者 王瑞华 白敦卓 马迎辉 冯冰玉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3-165,共3页
在弹箭设计过程中,为了获得弹体飞行时的气动参数,通常采用地磁传感器来测量弹体的姿态信息,而采用的三轴磁传感器都存在误差,因此,对误差的校正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在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校正方法,该方法是对已有的常规误差校正方法的扩... 在弹箭设计过程中,为了获得弹体飞行时的气动参数,通常采用地磁传感器来测量弹体的姿态信息,而采用的三轴磁传感器都存在误差,因此,对误差的校正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在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校正方法,该方法是对已有的常规误差校正方法的扩展,使之能用来对磁传感器的时变误差进行校正。这种方法可用于复杂电磁环境中的弹载测量系统,可以有效校正磁传感器的测量误差,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数据对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箭 地磁 时变误差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RE算法的电子装备时变误差分析
4
作者 刘明辉 周磊 +1 位作者 谢婷婷 霍烁烁 《无线电工程》 2012年第7期40-43,共4页
针对当前靶场试验中现有试验数据误差处理方法的不足,对电子装备试验过程中存在的时变误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时变稳定度、时变一致性和精度—时间概率3项考核电子装备时变误差的指标。采用一种基于CURE算法的电子装备时变误差分析处理方... 针对当前靶场试验中现有试验数据误差处理方法的不足,对电子装备试验过程中存在的时变误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时变稳定度、时变一致性和精度—时间概率3项考核电子装备时变误差的指标。采用一种基于CURE算法的电子装备时变误差分析处理方法,对两型激光测距设备的误差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某些存在时变误差的电子装备,上述算法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装备试验 时变误差 聚类分析 CUR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能量分析气动光学效应时变误差的方法
5
作者 杨博 于贺 樊子辰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7,共14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大气层内飞行过程中采用自主天文导航时,气动光学效应导致的光学传感器成像畸变严重干扰导航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在微观能量变化机制层面探究气动光学效应时变误差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光子传输理论分析光子与湍流分...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大气层内飞行过程中采用自主天文导航时,气动光学效应导致的光学传感器成像畸变严重干扰导航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在微观能量变化机制层面探究气动光学效应时变误差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光子传输理论分析光子与湍流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建立光子在高速流场中的传输模型,对光子在湍流传输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进行统计。通过建立微观光子体系下的气动光学效应评价函数,得到气动光学效应的时变误差描述,统一了微观能量分析与宏观几何光学之间的关系,利用光子微观方法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并将仿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为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光学效应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气动光学效应 光子传输 微观能量分析 时变误差
原文传递
基于时变多项式的InSAR轨道误差去除和DEM估计
6
作者 潘紫阳 万阿芳 +3 位作者 王烽 邹明普 温康锋 邹梅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150,176,共7页
针对现有数字高程模型的更新生产模式难以满足实景三维、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InSAR重轨技术通过短周期重返有望实现快速、大范围、高精度的DEM估计。然而,在重轨模式下,两景SAR影像的轨道误差难以通过干涉过程抵消,严重的时... 针对现有数字高程模型的更新生产模式难以满足实景三维、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InSAR重轨技术通过短周期重返有望实现快速、大范围、高精度的DEM估计。然而,在重轨模式下,两景SAR影像的轨道误差难以通过干涉过程抵消,严重的时变轨道误差难以满足高精度测图的需求。因此,利用重轨InSAR技术获取DEM的关键在于去除轨道误差的影响。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变多项式模型估计轨道误差的方法,该模型分块构建时频基线和轨道误差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利用加权最小二乘实现轨道误差的稳健估计;首次使用我国L波段InSAR数据在湖南省境内获取的数据进行了测试,并估计了InSAR DEM,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利用星载ICESat-2数据验证了该方法估计DEM的精度,两试验区的RMSE分别为4.58、6.44 m,相比于传统轨道误差去除和DEM估计的方法(8.94、13.68 m)分别提高了48.8%、5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时变轨道误差 ICESat-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理驱动的数控机床进给轴时变误差建模和补偿方法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阔 宋磊 +3 位作者 陈虎 韩伟 崔益铭 王永青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1-258,共8页
目前数控机床时变误差实时补偿常采用的数据驱动模型,存在模型鲁棒性差、所需传感器数量多、工程实际应用受限等问题。为此,基于机理驱动建模方法建立了数控机床进给轴的时变误差预测模型。该模型可预测出丝杠在任意运动中的实时温度场... 目前数控机床时变误差实时补偿常采用的数据驱动模型,存在模型鲁棒性差、所需传感器数量多、工程实际应用受限等问题。为此,基于机理驱动建模方法建立了数控机床进给轴的时变误差预测模型。该模型可预测出丝杠在任意运动中的实时温度场。仅需在进给轴丝杠旁的床身上布置一个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丝杠的初始温度以及加工时的实时环境温度。补偿器基于TCP/IP协议与数控系统进行通讯,实时读取机床坐标并写入补偿量。基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换脑工程项目”,在某航发企业对使用十年以上的立式加工中心HAAS VF-2进行了进给轴时变误差测试和补偿。结果表明,在丝杠存在磨损老化和热变形的情况下,提出的时变误差补偿模型仍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机床的精度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理驱动模型 进给轴 时变误差 补偿 换脑工程
原文传递
基于机理驱动模型的卧式加工中心时变误差补偿 被引量:3
8
作者 宋磊 刘阔 +3 位作者 崔益铭 陈虎 陈玉峰 王永青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86-494,共9页
航空工业对数控机床的需求具有高精度、复合及多轴联动等特点。数控机床的时变误差影响航空零件批量加工时的精度稳定性。对此,基于传热机理的时变误差模型对航发企业的卧式加工中心进给轴进行时变误差补偿。对卧式加工中心进给轴时变... 航空工业对数控机床的需求具有高精度、复合及多轴联动等特点。数控机床的时变误差影响航空零件批量加工时的精度稳定性。对此,基于传热机理的时变误差模型对航发企业的卧式加工中心进给轴进行时变误差补偿。对卧式加工中心进给轴时变误差进行了测试,并对模型中的热特性参数进行了辨识。基于TCP/IP协议建立时变误差补偿器与数控系统之间的通讯,通过机床坐标原点偏置方式实现时变误差实时补偿。最后,在某航发企业卧式加工中心HAAS HS-1RP上开展了补偿效果的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补偿后进给轴热致时变误差可以减少85.2%,大幅提高了机床的精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加工中心 进给轴 时变误差 补偿 机理驱动
原文传递
基于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的机床时变定位误差补偿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福吉 贾振元 +1 位作者 阳江源 卢晓红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75-179,共5页
为提高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提出基于动态模糊神经网络进行数控机床时变定位误差补偿的方法。针对数控机床定位误差影响因素复杂、模糊规则难于获取的情况,改进动态模糊神经网络,使其能够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并实现模糊规则的自动在... 为提高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提出基于动态模糊神经网络进行数控机床时变定位误差补偿的方法。针对数控机床定位误差影响因素复杂、模糊规则难于获取的情况,改进动态模糊神经网络,使其能够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并实现模糊规则的自动在线辨识与生成。通过测量机床温度和定位精度,应用改进后的动态模糊神经网络建立机床时变定位误差预测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数控机床进行定位误差补偿试验,并与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补偿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基于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的数控机床时变定位误差预测模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鲁棒性优,适用于对数控机床定位误差的长时间、高精度的实时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模糊神经网络 时变定位误差 数控机床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编码器的阵列时变幅相误差校正算法
10
作者 张梓轩 齐子森 +1 位作者 许华 史蕴豪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4-1145,共12页
随着阵列天线在各类移动平台上的广泛应用,时变幅相误差成为影响阵列信号处理技术工程化应用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时变幅相误差无法有效校正的问题,结合自编码器思想,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阵列时变幅相误差校正算法。算法充分利用自... 随着阵列天线在各类移动平台上的广泛应用,时变幅相误差成为影响阵列信号处理技术工程化应用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时变幅相误差无法有效校正的问题,结合自编码器思想,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阵列时变幅相误差校正算法。算法充分利用自编码器网络的数据特征提取与重构能力,设计了针对通道时变幅相误差校正的深度学习网络,给出了不含时变幅相误差数据(无扰数据)与含时变幅相误差数据(扰动数据)双驱动下的学习机制,基于期望输出与理想模型均方误差最小化原则,完成了对阵列流形隐匿特征提取,实现了阵列时变幅相误差的有效校正。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可有效实现各通道时变幅相误差校正,在通道存在±80%随机时变幅度误差以及±5°随机时变相位误差时,幅度与相位误差校正后的均方差分别在0.5%和1.5%以内,当信噪比大于等于0 dB时,校正后数据的MUSIC算法测向精度与无误差数据基本一致,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校正 时变误差 自编码器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机跟踪误差时变约束控制
11
作者 陈丽君 姚建勇 杨贵超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8-372,458,共6页
电机伺服系统中存在各种未建模扰动,引起系统不稳定。在跟踪控制中如何有效的处理扰动并且对直流电机的输出进行限位控制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针对存在的问题,选取电机位置伺服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同时考虑了系统... 电机伺服系统中存在各种未建模扰动,引起系统不稳定。在跟踪控制中如何有效的处理扰动并且对直流电机的输出进行限位控制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针对存在的问题,选取电机位置伺服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同时考虑了系统的外干扰等建模不确定性;并且针对未建模干扰等不确定性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估计并前馈补偿,提高了实际电机位置伺服系统对外干扰的鲁棒性;而且利用时变非对称障碍Lyapunov函数所设计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器能够对输出位置跟踪误差进行时变非对称约束,从而对电机的输出进行限位控制。所设计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器为全状态控制且控制电压连续,更利于在工程实际中应用。仿真结果验证为直流电机跟踪优化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机 扩张状态观测器 跟踪误差时变约束 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定位误差的分布式雷达组网航迹融合算法
12
作者 施治国 熊文芳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11期20-25,共6页
为解决相关分布式卡尔曼滤波(DDKF)航迹融合算法在应用于时变定位误差的分布式雷达组网中,各接收站点之间需要建立通信拓扑架构传输时变定位误差的局限性,提出了改进的相关分布式卡尔曼滤波算法(IDDKF)。通过各接收站点根据自身定... 为解决相关分布式卡尔曼滤波(DDKF)航迹融合算法在应用于时变定位误差的分布式雷达组网中,各接收站点之间需要建立通信拓扑架构传输时变定位误差的局限性,提出了改进的相关分布式卡尔曼滤波算法(IDDKF)。通过各接收站点根据自身定位误差构造解相关的局部航迹状态信息,融合中心在融合时刻重构航迹状态的全局后验概率,由此得到全局最优的航迹状态估计量。基于状态向量协方差矩阵的分析表明,IDDKF算法的融合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最大似然算法,在避免建立通信拓扑架构的前提下,达到了DDKF算法的融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定位误差 航迹融合 相关分布式卡尔曼滤波 改进的相关分布式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悬臂系统全局混沌同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皇甫玉高 李群宏 郭磊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81-85,共5页
研究了一类利用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方法耦合的非自治悬臂振动系统的全局混沌同步。利用Lyapunov直接方法得到了一些全局混沌同步的充分判据,同时利用数字仿真的方法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关键词 悬臂振动系统 全局混沌同步 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 时变误差系统 Lyapunov直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天线中的校正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谷卫东 严冰 《中兴通讯技术》 2004年第2期47-49,共3页
文章简要论述了智能天线系统中3种典型的在线校正方法,阐述了这些在线校正方法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以及校正参数检测单元在智能天线系统中的位置,并对这3种校正方法的性能做了简要比较,给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为实际系统的设计提供... 文章简要论述了智能天线系统中3种典型的在线校正方法,阐述了这些在线校正方法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以及校正参数检测单元在智能天线系统中的位置,并对这3种校正方法的性能做了简要比较,给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为实际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在线校正 时变误差 参考信号 盲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移动网智能天线的建设与运行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郝高麟 《数据通信》 2011年第6期43-46,共4页
主要分析了TD-SCDMA系统建设中采用智能天线技术的优越性,并从各项性能指标包括覆盖、增益、成本等方面进行了测试分析,同时结合影响无线网天馈系统性能的原因和网络优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措施和方法,从而得出TD-SCDMA智能天线的建... 主要分析了TD-SCDMA系统建设中采用智能天线技术的优越性,并从各项性能指标包括覆盖、增益、成本等方面进行了测试分析,同时结合影响无线网天馈系统性能的原因和网络优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措施和方法,从而得出TD-SCDMA智能天线的建设、运行和维护优化的最佳方案,对提高网络的覆盖和通信质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时变误差 主瓣 导频污染 驻波比 权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影像时变系统误差建模补偿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范城城 王密 +3 位作者 赵薇薇 杨博 金淑英 潘俊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1-308,共8页
针对当前影像几何定位时变系统误差难以补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傅里叶级数模型的时变系统误差地面补偿方法,并采用几何定标场的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行精度验证。分析了2014年12月发射的遥感二十六号卫星的数据,结果表明... 针对当前影像几何定位时变系统误差难以补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傅里叶级数模型的时变系统误差地面补偿方法,并采用几何定标场的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行精度验证。分析了2014年12月发射的遥感二十六号卫星的数据,结果表明,设计的时变系统误差地面补偿模型可以有效提高影像在无控点条件下的几何定位精度,且补偿后的影像几何定位精度可以提高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高分辨率卫星 时变系统误差补偿 傅里叶模型 几何定标场 对地相机
原文传递
DIGITAL PWM OF AC-AC MATRIX CONVERTER BASED ON OUTPUT-VOLTAGE ERROR FUNCTION 被引量:1
17
作者 葛红娟 穆新华 +1 位作者 张绍 周波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5年第4期307-311,共5页
Based on the output-voltage error function, a novel time discrete modulation technique is proposed for matrix converters (MCs) and time-discrete difference equations of a MC circuit are derived. Switch states of MC ... Based on the output-voltage error function, a novel time discrete modulation technique is proposed for matrix converters (MCs) and time-discrete difference equations of a MC circuit are derived. Switch states of MC are obtained when the output voltage error function is minimized, thus the optimum combination of switch states is derived for the closed-loop control of MC. Meanwhile, advantages of the least calculation workload, the simple process, and the convenient for implementation are brought while switch states are described as space vectors in the α-β coordination system.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validity of the time-discrete modulation technique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ontrol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rix converter time-discrete modulation error function switch st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tantaneous rotation speed measurement and error analysis for variable speed hydraulic system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彬 谷立臣 +1 位作者 刘永 王平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15-321,共7页
In order to monitor the working state of piston motor and measure its instantaneous rotation speed accurately, the measuring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instantaneous rotation speed based on industrial personal computer a... In order to monitor the working state of piston motor and measure its instantaneous rotation speed accurately, the measuring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instantaneous rotation speed based on industrial personal computer and data acquisition card are introduced, and the major error source, influence mechanism and processing method of data quantization error are dis- cussed. By means of hybrid programming approach of LabVIEW and MATLAB, the instantaneous rotation speed measurement system for the piston motor in variable speed hydraulic system is designed.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ed instantaneous speed measurement system is feasible. Furthermore, the sampling frequency has an important influ- ence on the instantaneous rotation speed measurement of piston motor and higher sampling frequency can lower quantization er- ror and improve measurement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iable speed hydraulic system instantaneous rotation speed measurement error analysis hybrid programm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极化特征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梓轩 齐子森 +2 位作者 许华 史蕴豪 梁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7-220,共14页
针对现有方法在通信辐射源空、时、频、能域特征相近甚至相同情况下,个体分类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极化特征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通过分析通信辐射源双极化特征表征方法,对通信辐射源的极化信号建模,根据极化信号模... 针对现有方法在通信辐射源空、时、频、能域特征相近甚至相同情况下,个体分类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极化特征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通过分析通信辐射源双极化特征表征方法,对通信辐射源的极化信号建模,根据极化信号模型,借鉴幅度-相位法思路,构建了双极化接收系统实现极化信号接收和极化特征提取;通过对极化天线振动引起的通道不一致性进行分析,建立极化通道误差模型,得到含有时变幅相误差的极化信号表示,据此设计了基于自编码器的通道时变幅相误差校正算法,在扰动数据(含时变幅相误差和噪声的数据)与原始数据(只含噪声的数据)双驱动下,学习原始数据深层特征规律,实现对扰动数据的重构,克服了极化特征对通道噪声与时变幅相误差敏感的问题;经过设置的阈值规则进行通信辐射源个体的硬判决分类。仿真实验表明,在信噪比为10 dB时,所提方法对模拟辐射源的个体识别准确率达95%以上。实测数据表明:所提方法在暗室理想情况下,对辐射源个体的识别准确率达99%以上;在实采数据上叠加高斯白噪声、模拟信噪比为10 dB时,个体识别准确率达95%以上,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 时变幅相误差 自编码器 个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机载重轨干涉SAR相位偏移量估计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东生 吕孝雷 李芳芳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9,共9页
机载干涉SAR获取DEM的过程中,绝对相位与展开后的相位存在一个常数相位偏移量。这需要利用照射区域内角反射器的地理信息去估计这个偏置。然而,人工布设角反射器浪费人力物力。同时,在一些危险区域人工布设和测量角反射器也是难以实施... 机载干涉SAR获取DEM的过程中,绝对相位与展开后的相位存在一个常数相位偏移量。这需要利用照射区域内角反射器的地理信息去估计这个偏置。然而,人工布设角反射器浪费人力物力。同时,在一些危险区域人工布设和测量角反射器也是难以实施的。为了克服这一限制,相位偏移量可以利用外源DEM提取的地面控制点去估计,然后通过斜坡相位模型迭代估计误差。由于机载重轨干涉SAR的时变基线误差会影响算法中斜坡相位估计模型与线性求解的匹配性能,从而影响算法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兼顾时变基线估计和补偿的相位偏置迭代估计算法。机载C波段0.5m高分辨率重轨干涉SAR实测数据用于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高程重建精度在4m以内。该方法简单快速,且能够消除对人工角反射器的依赖性,适合无定标点情况下机载InSAR的DEM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SAR 干涉SAR 相位偏移量 时变基线误差估计和补偿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