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延-多普勒域调制波形与多天线传输体制
1
作者 辛荣荣 刘孟孟 +4 位作者 魏志强 李双洋 袁伟杰 杨在 白宝明 《移动通信》 2025年第2期85-94,共10页
随着部署场景和新型产业生态的不断扩展,未来第6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将面临诸多挑战。其中,高移动通信场景中快速变化的信道衰落、严重的多普勒扩展,破坏了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中采用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波形的正交性,降低其传输... 随着部署场景和新型产业生态的不断扩展,未来第6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将面临诸多挑战。其中,高移动通信场景中快速变化的信道衰落、严重的多普勒扩展,破坏了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中采用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波形的正交性,降低其传输效率和可靠性。正交时频空间(OTFS)调制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将符号调制在时延-多普勒(DD)域,能在时频双选信道下展现超高的鲁棒性,其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结合,在解决未来6G挑战中具有超高潜力。首先介绍DD域调制波形OTFS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以及MIMO-OTFS的系统模型。接着,介绍现有MIMO-OTFS传输体制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基于奇异值分解(SVD)预编码、基于路径分离预编码和基于Tomlinson-Harashima预编码(THP)的传输体制,并从信道模型假设、预编码复杂度、预编码开销和方案局限点方面对比探讨其优缺点。最后,从预编码和检测算法设计角度对未来MIMO-OTFS传输体制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正交时频空调制 时延-多普勒 预编码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延-多普勒联合调制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杰 马海兰 +2 位作者 梁兴东 李焱磊 陈龙永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7-1059,共13页
随着5G乃至未来6G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电磁频谱环境日趋拥堵,通信中的“频谱稀缺”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发掘额外的频谱资源,无线通信频段正积极扩张,逐步与雷达工作频段重合,导致越来越严重的雷达通信互干扰。鉴于此,部分学者提出了雷... 随着5G乃至未来6G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电磁频谱环境日趋拥堵,通信中的“频谱稀缺”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发掘额外的频谱资源,无线通信频段正积极扩张,逐步与雷达工作频段重合,导致越来越严重的雷达通信互干扰。鉴于此,部分学者提出了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的解决思路,用于实现雷达和通信共享频谱资源。然而,从理论上讲,传统时频编码信号无法兼顾雷达和通信性能,更无法胜任高动态应用场景。因此,本文绕开时频维度,提出在时延-多普勒域进行一体化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多站协同的雷达体制大幅降低了雷达所需时频资源。最后,本文推导了定位与测速克拉美-罗下界(Cramer-Rao Lower Bounds,CRLB)。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可知,本文方法可在高动态场景下有效兼顾优良雷达探测性能和高速无线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 时延-多普勒联合调制 信号设计 信号处理 克拉美-罗下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延-多普勒图像的海洋表面风速反演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崇 严颂华 +2 位作者 杨永立 卜方玲 陈泽强 《科技通报》 2019年第9期22-30,47,共10页
随着GNSS-R技术在海洋遥感领域的发展,已经积累了海量的GNSS-R数据。针对基于时延-多普勒相关功率图(DDM)实测波形与经验模型反演风速复杂性高、计算量大和精度低的问题,采用两种神经网络方法,基于NASA CYGNSS的DDM数据,分析了DDM与海... 随着GNSS-R技术在海洋遥感领域的发展,已经积累了海量的GNSS-R数据。针对基于时延-多普勒相关功率图(DDM)实测波形与经验模型反演风速复杂性高、计算量大和精度低的问题,采用两种神经网络方法,基于NASA CYGNSS的DDM数据,分析了DDM与海洋表面风速的关系,首先引入卷积神经网络建立风速等级分类模型对海洋表面风速进行分类反演,但效果不理想。为获取精度更高的反演风速,对DDM进行特征提取,改用BP神经网络完成了风速反演。反演风速与实际风速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958、均方根误差为1.86 m/s、平均相对误差为2.66%,证明了基于DDM使用神经网络反演风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风速反演 GNSS-R 时延-多普勒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面GNSS-R模型与时延-多普勒特征研究
4
作者 万林钰 杨鹏举 +2 位作者 吴瑞 曹新亮 任新成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3年第5期136-142,共7页
GNSS海面反射信号的建模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测量(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ometry,GNSS-R)遥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海面GNSS反射信号建模问题,本文采用Z-V模型研究了GNSS反射信号的时延一维相关功率和时延-多... GNSS海面反射信号的建模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测量(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ometry,GNSS-R)遥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海面GNSS反射信号建模问题,本文采用Z-V模型研究了GNSS反射信号的时延一维相关功率和时延-多普勒二维相关功率特征,分析了不同风速下一维相关功率的变化情况,讨论了时延间隔和多普勒间隔对时延-多普勒图(delayDoppler map,DDM)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海面GNSS反射信号的相关功率对海面风速具有敏感性,在DDM波形仿真中,应选择合适的时延与多普勒间隔参数.该模型可模拟不同海况下海面GNSS反射信号的相关功率,为GNSS-R反射信号模拟及海洋遥感应用提供理论模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测量(GNSS-R) Z-V模型 时延 多普勒 时延-多普勒图(D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扩展信道中的时?延多普勒匹配滤波 被引量:3
5
作者 贾艳云 赵航芳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74,共9页
本文研究了时延和多普勒在信号和信道分析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信号和信道的时延—多普勒性质,并进行了表征。信号的模糊度函数可用于指导发射波形设计,而广义平稳非相关散射条件下信道的散射函数则可用于指导信道估计。在此基础上,提出... 本文研究了时延和多普勒在信号和信道分析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信号和信道的时延—多普勒性质,并进行了表征。信号的模糊度函数可用于指导发射波形设计,而广义平稳非相关散射条件下信道的散射函数则可用于指导信道估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收联合时延?多普勒匹配滤波框架,得出了发射?处理波形的互模糊度函数与信道散射函数在时延?多普勒平面内的重叠面积与系统性能成正比的结论。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扩展信道 互模糊度函数 信道散射函数 时延-多普勒匹配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声OTFS系统的BLMMSE-MRC均衡算法
6
作者 汤琦 武宗贺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64-70,共7页
针对现有的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调制系统中最大比合并(Maximal Ratio Combining,MRC)均衡算法收敛速度慢、误码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水声OTFS系统的分块线性最小均方误差的最大比合并(Maximal Ratio Co... 针对现有的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调制系统中最大比合并(Maximal Ratio Combining,MRC)均衡算法收敛速度慢、误码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水声OTFS系统的分块线性最小均方误差的最大比合并(Maximal Ratio Combining Based on Block 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BLMMSE-MRC)均衡算法。该算法基于水声信道的稀疏性,利用分块线性最小均方误差算法进行预处理,将输出结果作为MRC检测的初始估计值,然后在延迟多普勒空间中估计发射信号的多径分量,并利用MRC进行合并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零填充最大比合并算法(Maximal Ratio Combining Based on Zero Padding,ZP-MRC)和零填充块线性最小均方误差算法(Block 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Based on Zero Padding,ZP-BLMMSE)相比,所提算法能快速收敛,在10-4误码率条件下,信噪比提升了2 d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 水声通信 时延-多普勒 最大比合并 线性最小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R DDM波形仿真的时延与多普勒间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夏俊明 吴学睿 +8 位作者 白伟华 孙越强 骆黎明 杜起飞 王先毅 柳聪亮 孟祥广 赵丹阳 王迎强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6-463,共8页
DDM波形是GNSS-R技术用于反演地球物理参量的基本观测量,其仿真结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GNSS-R的理论研究及项目工程参数设计。利用GREEPS仿真软件分析了时延间隔与多普勒间隔对DDM波形仿真结果可靠性的影响,得到了用于获取可靠DDM仿真波... DDM波形是GNSS-R技术用于反演地球物理参量的基本观测量,其仿真结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GNSS-R的理论研究及项目工程参数设计。利用GREEPS仿真软件分析了时延间隔与多普勒间隔对DDM波形仿真结果可靠性的影响,得到了用于获取可靠DDM仿真波形的时延与多普勒间隔参数。研究表明,时延和多普勒间隔越小,DDM仿真波形与理论波形吻合度越高;当时延间隔取1/16个GPS L1 C/A码元、多普勒间隔取50Hz时,DDM仿真波形与理论波形几乎完全吻合,二者的相关系数大于0.99;时延间隔对DDM仿真波形峰值位置的影响远大于对峰值信噪比的影响;而多普勒间隔对DDM仿真波形峰值位置与信噪比的影响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R 时延-多普勒波形 时延间隔 多普勒间隔 GREEPS
原文传递
主动声纳动目标空-时三维联合估计
8
作者 龚芙生 《长江信息通信》 2022年第4期12-13,19,共3页
文章发展空-时三维联合估计,将空-时接收数据形成为方位-时延-多普勒三维数据搜索空间,搜寻峰值点来获得目标方位-时延-多普勒估计。此外,将发射信号从窄带发展为宽带,相应的多普勒频移发展为多普勒伸缩,来提高时延和多普勒分辨力。仿... 文章发展空-时三维联合估计,将空-时接收数据形成为方位-时延-多普勒三维数据搜索空间,搜寻峰值点来获得目标方位-时延-多普勒估计。此外,将发射信号从窄带发展为宽带,相应的多普勒频移发展为多普勒伸缩,来提高时延和多普勒分辨力。仿真数据验证了三维联合估计的有效性,可以分辨出多个目标,也验证了宽带信号提高了分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时延-多普勒 三维搜索空间 宽带分辨力 模糊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稀疏贝叶斯学习的时域信道参数估计方法
9
作者 谈玉凡 冯海泓 +2 位作者 李记龙 梁金鑫 翟玉爽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6-906,共11页
针对稀疏贝叶斯学习的信道估计方法在估计信道时延-多普勒二维参数时字典规模过大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稀疏贝叶斯学习信道估计方法。首先采用匹配滤波器得到接收信号的模糊度函数;然后设置阈值并筛选大于阈值的信道响应,保留对... 针对稀疏贝叶斯学习的信道估计方法在估计信道时延-多普勒二维参数时字典规模过大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稀疏贝叶斯学习信道估计方法。首先采用匹配滤波器得到接收信号的模糊度函数;然后设置阈值并筛选大于阈值的信道响应,保留对应的索引和原子;接着利用保留的原子构建新的字典矩阵,同时构建相同规模的超参数矩阵;最后将保留的原子逐个代入稀疏贝叶斯学习算法进行超参数的迭代和收敛,最终得到信道冲激响应。该方法在不需要提前获知信道稀疏度的前提下,提高了信道参数估计的分辨率,相比传统的稀疏贝叶斯学习算法,大幅减小了计算量,使得采用稀疏贝叶斯学习算法估计二维时延-多普勒参数成为了可能。仿真结果表明,在预处理阈值设置合理的情况下,该方法相比原始稀疏贝叶斯学习算法,信道估计均方误差至少降低了约一个数量级,相比传统算法一次运算的时间大大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延-多普勒参数估计 稀疏贝叶斯学习 压缩感知 模糊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时频空调制的信道估计与信号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永川 周平 黄局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9-243,共15页
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是一种适用于高多普勒衰落信道的二维时延-多普勒(DD)域复用的技术,它通过一组二维变换将时间-频率(TF)域双选择性信道转换为在DD域近乎稳定的信道,使OTFS系统有能力获得时间和频率全分集。OTFS系统要想获得这种时... 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是一种适用于高多普勒衰落信道的二维时延-多普勒(DD)域复用的技术,它通过一组二维变换将时间-频率(TF)域双选择性信道转换为在DD域近乎稳定的信道,使OTFS系统有能力获得时间和频率全分集。OTFS系统要想获得这种时间和频率全分集增益,需要为接收机设计高性能的信道估计和信号检测算法。首先介绍了OTFS调制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模型,然后对信道估计和信号检测算法进行了分类综述和比较,最后讨论了信道估计和信号检测的未来挑战和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调制 信道估计 信号检测 时延-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OTFS调制的卫星车联网系统与性能评估
11
作者 马瞻希 薛鉴哲 周海波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4,共7页
分析了卫星车联网(SIoV)场景的现状及星地信号传播所遇到的问题,研究利用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技术,设计并评估了基于SIoV传播信道的系统性能。此外,深入探讨了该信道在时间-频率域和时延-多普勒域的特性,并指出了OTFS调制的优势。仿真... 分析了卫星车联网(SIoV)场景的现状及星地信号传播所遇到的问题,研究利用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技术,设计并评估了基于SIoV传播信道的系统性能。此外,深入探讨了该信道在时间-频率域和时延-多普勒域的特性,并指出了OTFS调制的优势。仿真结果表明,OTFS调制在应对具有SIoV特性的信道时展现出卓越的性能稳健性。未来将进一步重点优化基于OTFS调制的系统设计,以便更好地提升SIoV中的高质量通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车联网 信道分析 正交时频空 时延-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卫星反射信号岸基海面高度反演精度的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云 赵乐久 +3 位作者 孟婉婷 秦瑾 盛志超 杨树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9-1008,共10页
北斗B3I信号作为新一代民用码,相较于北斗B1I信号,具有码速率更高、码片宽度更窄等特点。目前,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反射测量(BDS-R)技术对北斗B3I信号进行海面高度反演的研究较少。基于此,在2020年9月7日山东威海附近海域,接收B1I/B3I... 北斗B3I信号作为新一代民用码,相较于北斗B1I信号,具有码速率更高、码片宽度更窄等特点。目前,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反射测量(BDS-R)技术对北斗B3I信号进行海面高度反演的研究较少。基于此,在2020年9月7日山东威海附近海域,接收B1I/B3I双频段的直射和反射信号数据,分别采用时延-多普勒(DDM)和载波相位延迟进行岸基海面高度反演。通过实测的同比数据验证反演精度,在信号特性和测高方法2个维度评估北斗B1I和B3I信号海面高度反演的性能。结果显示:采用DDM测高方法,B1I频段和B3I频段的反演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18 m、1.48 m和0.84 m、1.10 m;采用载波相位延迟测高方法,B1I频段和B3I频段的反演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2 m、0.15 m和0.10 m、0.12 m。由于信号特性差异,B3I频段的DDM测高结果相较于B1I频段的测高结果精度提高了28%;B3I频段的载波相位延迟测高结果精度略优于B1I频段,两者差异不明显。实验对北斗B1I和B3I信号特性和测高方法导致的反演精度差异的评估,证明了B1I和B3I反射信号均能适用于海面高度反演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反射测量 岸基 时延-多普勒 载波相位延迟 海面高度反演 精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GNSS海洋反射信号建模与仿真
13
作者 王峰 杨东凯 +2 位作者 张波 李博闻 张国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9-429,共11页
星载GNSS反射信号建模与仿真对GNSS反射信号正逆问题的研究及接收机算法和性能的评估非常重要。从几何、信号和信息的角度建立了星载GNSS反射信号分层建模方法。详细论述了星载GNSS反射信号的双基几何关系,建立了海风、涌浪和降雨驱动... 星载GNSS反射信号建模与仿真对GNSS反射信号正逆问题的研究及接收机算法和性能的评估非常重要。从几何、信号和信息的角度建立了星载GNSS反射信号分层建模方法。详细论述了星载GNSS反射信号的双基几何关系,建立了海风、涌浪和降雨驱动的线性组合海浪谱,并基于此计算了GNSS反射信号双基散射系数,基于各散射单元独立散射的假设推导了反射信号模型,通过仿真产生了星载GNSS反射信号及时延-多普勒相关功率,并与UK TDS-1卫星实测相关功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先产生反射信号后处理得到的相关功率和直接端对端产生的相关功率与UK TDS-1卫星实测的相关功率的余弦相似度分别为0.97和0.94,所提架构和方法可正确对星载GNSS反射信号进行建模和仿真。同时,通过所建平台分析了涌浪和降雨形成的海浪谱对星载GNSS反射信号的影响。结果发现,涌浪主要影响低风速探测而对高风速无影响,降雨对星载GNSS反射信号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GNSS反射信号 双基几何关系 双基散射 建模与仿真 时延-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一号”宽幅01B卫星GNSS-R数据风速反演研究
14
作者 王峰 李建强 +2 位作者 杨东凯 郑琦 李峰辉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7,共12页
为了初步分析和评估“吉林一号”宽幅01B卫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ometry,GNSS-R)测量数据反演海面风速的有效性和可用性,建立未标定时延多普勒相关功率峰值信噪比、归一化时延波形前沿斜率... 为了初步分析和评估“吉林一号”宽幅01B卫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ometry,GNSS-R)测量数据反演海面风速的有效性和可用性,建立未标定时延多普勒相关功率峰值信噪比、归一化时延波形前沿斜率和后沿斜率反演海面风速的模型,得到了反演模型反演风速与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风速的均方根误差。当无严格数据质量控制和数据定标时,时延-多普勒图(delay-Doppler map,DDM)的峰值信噪比、时延波形前沿和后沿斜率的反演风速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22 m/s、3.67 m/s和3.49 m/s。当控制信噪比大于-6 dB时,DDM峰值信噪比反演的风速的均方根误差满足低风速反演精度2 m/s的需求,但数据量下降为无严格数据质量控制的78.11%;对于前沿和后沿斜率,当信噪比大于-3 dB时,均方根误差小于2 m/s,数据量下降至53.74%。结果表明“,吉林一号”宽幅01B卫星的GNSS-R数据可用于海面风速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一号”宽幅01B卫星 星载GNSS-R 海面风速反演 时延-多普勒
原文传递
GNSS反射信号海面溢油回波DDM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闪闪 张云 +2 位作者 洪中华 韩彦岭 谢向芳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17年第3期15-19,共5页
海上溢油已成为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物之一,我国近40年发生约3200起海上溢油事故。当今用于监测海上溢油的遥感主要是光学和雷达卫星,卫星遥感往往重访周期长,而海上溢油事件时常发生,给海洋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需要快速、准确... 海上溢油已成为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物之一,我国近40年发生约3200起海上溢油事故。当今用于监测海上溢油的遥感主要是光学和雷达卫星,卫星遥感往往重访周期长,而海上溢油事件时常发生,给海洋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需要快速、准确的监测其状况。GNSS-R技术具有全天候监测海洋的特点,因此更适合用于海面溢油检测。为了验证GNSS-R技术在检测海面溢油的可行性,利用2013年中国青岛海洋溢油事故的遥感图像的溢油结果,作为仿真实验检测目标,进行岸基的GNSS-R海面溢油检测仿真研究。利用Z-V散射模型和海水/溢油的均方坡度(MSS)模型结合,建立了能反映海面状况GNSS散射信号特征的时延-多普勒图(DDM)。仿真得到DDM中检测到海面溢油区域,验证了利用GNSS反射信号进行海面溢油检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R 海洋 溢油检测 时延-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复杂度正交时频空间调制水声通信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阳 张群飞 +2 位作者 王樱洁 何成兵 史文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54-961,共8页
相比较正交频分复用,正交时频空间(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调制具有较低峰均功率比,能有效抵抗多普勒产生的时间选择性衰落,在双扩展信道中具有良好的性能优势。然而,常规的OTFS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inear minimum mean sq... 相比较正交频分复用,正交时频空间(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调制具有较低峰均功率比,能有效抵抗多普勒产生的时间选择性衰落,在双扩展信道中具有良好的性能优势。然而,常规的OTFS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LMMSE)方法复杂度高,不易实时处理,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最优坐标下降的无穷范数约束均衡算法。该算法通过一定的迭代次数得到最优解,避免了直接矩阵求逆,采用无穷范数约束均衡提升了符号检测的性能增益。同时利用OTFS在时延-多普勒域信道矩阵每列向量二范数平方相等和稀疏性的特点,进一步降低坐标下降的复杂度。在设计的水声通信场景下,对所提均衡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均衡算法在保证低复杂度情况下误码性能接近最小均方误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正交时频空间 最优坐标下降 无穷范数约束 时延-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频辅助的OTFS载波同步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之长 彭丽 +1 位作者 张沉思 葛建华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1年第3期315-318,共4页
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是近年来被首次提出的一项新型调制技术,能够在高速移动等具有高多普勒的通信场景中工作。目前关于该技术的接收机算法研究,主要集中在信道状态信息已知时的均衡算法上,而针对此技术... 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是近年来被首次提出的一项新型调制技术,能够在高速移动等具有高多普勒的通信场景中工作。目前关于该技术的接收机算法研究,主要集中在信道状态信息已知时的均衡算法上,而针对此技术的同步算法并未得到充分研究。对此,在现有导频辅助的信道估计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OTFS系统在时域的载波同步技术。所提方法在计算形式上具有易于硬件实现的特点,且仿真结果表明其误码率能够满足工作需要,从而证明了OTFS系统在调制域估偏,然后在时域进行纠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频 OTFS 时延-多普勒 OFDM 载波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率模型修正的星载DDM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原华 李雪 牛新亮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1-15,共5页
针对星载场景下地球曲率对第一等延迟环范围变化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曲率模型修正的时延-多普勒图像(delay-Dopplermap,DDM)建模方法。利用二分法对机载场景下的平面地球模型中第一等延迟环处散射点、发射机、接收机的几何关系进行修正... 针对星载场景下地球曲率对第一等延迟环范围变化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曲率模型修正的时延-多普勒图像(delay-Dopplermap,DDM)建模方法。利用二分法对机载场景下的平面地球模型中第一等延迟环处散射点、发射机、接收机的几何关系进行修正,利用海面反射信号的相关功率模型得到散射信号的相关功率。对机载场景下平面地球模型和星载场景下基于曲率的地球模型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星载场景下基于曲率模型修正的相关功率峰值略低于机载场景下的地球平面模型的相关功率峰值,整体波形无太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场景 时延-多普勒图像 二分法 曲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TFS的下一代车联网新型通信与感知一体化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春蕾 李琳佩 张海君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74-1683,共10页
车联网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人、车、路、云等的互联互通.未来beyond 5G(B5G)和6G将赋予下一代车联网更极致的通信与感知性能,有效支撑智能驾驶与智慧交通等创新应用.然而,车辆高速移动带来的高多普勒效应,极大地增加了现有正交... 车联网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人、车、路、云等的互联互通.未来beyond 5G(B5G)和6G将赋予下一代车联网更极致的通信与感知性能,有效支撑智能驾驶与智慧交通等创新应用.然而,车辆高速移动带来的高多普勒效应,极大地增加了现有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的载波间干扰和导频开销,尤其是B5G/6G时代毫米波、太赫兹等高频段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加剧这一问题.近年来,正交时频空间(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OTFS)技术由于在抗时频双域选择性衰落方面的显著优势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基于OTFS实现通信与感知一体化成为了车联网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旨在研究基于OTFS的车联网通感一体化的系统原理、关键技术、应用模式及技术挑战.首先,在现有OTFS通信系统的基础上,探讨OTFS通感一体化的系统架构、实现原理以及通信和感知性能.然后,介绍OTFS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一步从物理层帧结构、导频机制等方面讨论OTFS通感一体化的难点与关键技术.最后,结合实际场景,分析OTFS在车联网通感一体化中的应用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间调制 车联网 通信与感知一体化 B5G/6G 时延-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训练阵列的OTFS信道估计
20
作者 高时汉 邓平 唐祖平 《长江信息通信》 2023年第9期1-5,共5页
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调制在快时变高多普勒信道中展现出良好的频谱利用率和显著的误码率性能优势。然而,传统的OTFS信道估计方法频谱效率较低,且无法应用于低轨卫星等具有高多普勒频偏的通信场景中。文章... 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调制在快时变高多普勒信道中展现出良好的频谱利用率和显著的误码率性能优势。然而,传统的OTFS信道估计方法频谱效率较低,且无法应用于低轨卫星等具有高多普勒频偏的通信场景中。文章提出了基于嵌入训练(Training Embedded,TE)阵列的信道估计方法,利用训练阵列的完美自相关特性进行准确的信道估计,并提高了频谱效率。同时,针对低轨卫星通信高多普勒频偏的特性,本文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路径的整数倍频偏进行估计,补偿并消除列相关相位偏移干扰,提升了低轨卫星通信场景下信道估计的准确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地面、低轨通信场景中均具有较高信道估计精度和频谱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 低轨卫星 时延-多普勒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