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20年无锡市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及其时空动态分析
1
作者 蒋文轩 刘敏 +2 位作者 夏雯昕 韦郭屹奕 蔡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3期164-167,共4页
森林地上生物量是评价森林碳汇能力的关键指标,在城市碳中和的实际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长三角地区典型工业城市无锡为例,通过整合实测样点数据和Landsat卫星数据构建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模型,对2000年至2021年期间无锡市森... 森林地上生物量是评价森林碳汇能力的关键指标,在城市碳中和的实际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长三角地区典型工业城市无锡为例,通过整合实测样点数据和Landsat卫星数据构建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模型,对2000年至2021年期间无锡市森林地上生物量进行遥感估算,并对其时空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 表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森林地上生物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本研究构建的反演模型表现出良好的性能,确定系数达到了0.87,平均误差为9.87 t/hm2,均方根误差则为10.78 t/hm2;本研究针对中小尺度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提出了可行的方法,对近年来无锡市区碳中和实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地上生物量 时空动态分析 碳中和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降水产品的西南地区降水时空动态分析
2
作者 张寒博 窦世卿 温颖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5-278,共14页
[目的]探究遥感降水产品在西南地区的适用性,揭示区域降水时空特征,为西南地区旱涝灾害评估及水资源利用等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首先结合西南地区内100个地面气象站点降水数据,从多年平均和年际两种时间尺度以及气象站点空间尺度评... [目的]探究遥感降水产品在西南地区的适用性,揭示区域降水时空特征,为西南地区旱涝灾害评估及水资源利用等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首先结合西南地区内100个地面气象站点降水数据,从多年平均和年际两种时间尺度以及气象站点空间尺度评价了2001—2019年TRMM降水产品和GPM降水产品的适用性,然后基于优选的降水产品,采用变异系数法、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耦合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方法及Hurst指数法进行降水时空变化及其可持续性分析,并预测了未来降水趋势。[结果](1)GPM,TRMM在西南地区均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和适用性,虽然都存在一定的高估现象,但GPM的降水空间细节表征能力优于TRMM,在整体上更接近实测数据。(2)19年间西南地区整体降水波动变化并不突出,主要表现出较低波动变化和中等波动变化,共占全域的87.54%;近19年西南地区降水变化趋势整体上表现为增加,降水增加区域占全域的83.71%,降水变化趋势以弱(50.38%)、中(24.30%)持续性为主;未来西南地区62.24%的区域降水趋势将持续增加,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中部和北部地区,13.23%的区域降水趋势将持续减少,主要分布在云南中部和四川西南部地区。[结论]GPM比TRMM更适合表征西南地区的降水特征,能有效用于开展降水的时空动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MIMERG TRMM3 B43 遥感技术 适用性评价 时空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土壤SOM含量的遥感估算和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3
作者 李军 《矿业装备》 2024年第4期4-6,共3页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由于矿区地表土壤结构发生变化,地表的养分、水分含量减少,从而引起土壤SOM含量(Soil Organic Matter)的含量减少。基于使用了TM(Thematic Mapper)数据作为SOM含量的遥感数据源,同时利用了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由于矿区地表土壤结构发生变化,地表的养分、水分含量减少,从而引起土壤SOM含量(Soil Organic Matter)的含量减少。基于使用了TM(Thematic Mapper)数据作为SOM含量的遥感数据源,同时利用了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数据进行SOM含量的估算,并对SOM含量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MODIS数据作为SOM含量的遥感数据源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SOM含量 估算 时空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稻生产的时空动态分析 被引量:94
4
作者 程勇翔 王秀珍 +2 位作者 郭建平 赵艳霞 黄敬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473-3485,共13页
【目的】绘制中国南北稻区不同稻作制度下的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重心变动图,分析成因,找出影响现阶段中国水稻总产稳定的关键因素。【方法】利用重心拟合模型对水稻生产的时空动态进行分析,敏感性分析方法找出该变动背景下影响中国水稻... 【目的】绘制中国南北稻区不同稻作制度下的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重心变动图,分析成因,找出影响现阶段中国水稻总产稳定的关键因素。【方法】利用重心拟合模型对水稻生产的时空动态进行分析,敏感性分析方法找出该变动背景下影响中国水稻总产稳定的关键因素。【结果】新中国成立以来除20世纪60、70年代中国水稻播种面积重心和产量重心向东南和东部发生偏移以外,总体上向东北方向移动。1979—2009年北方稻重心由华北快速移动到了东北松辽盆地。中稻和一季晚稻重心移动方向为先东北后东南与南方稻作制度"双改单"变化顺序由北向南相吻合。早稻和双季晚稻重心移动方向都为西南。南方稻区单季稻比例明显上升,"双改单"现象明显,这是导致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结合敏感性分析得出播种面积已成为目前最有可能造成中国水稻总产量大幅下滑的关键因素。【结论】市场机制的调控和技术进步是目前影响中国水稻时空变动的两个主要因素。在继续坚持以市场为指导的前提下,依据国情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重点对面积呈下滑趋势的早稻和双季晚稻进行调控,同时兼顾水稻总面积,防止其出现较大波动,努力提高水稻单产,是确保现阶段中国水稻总产稳中有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时空动态 重心拟合模型 敏感性分析 龙卷风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种群动态的时空分析与模拟研究的方法进展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正军 张爱兵 +1 位作者 程家安 李典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结合实例从时空分析、时空模拟和基于 Web的 GIS研究三方面介绍了种群动态的时空分析与模拟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方法 ,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GIS 种群动态 时空分析 模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50年降水时空动态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段建军 王小利 +1 位作者 高照良 张彩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3-146,共4页
基于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74个气象站1952-2001年降水量数据,计算各站年降水量线性趋势系数,利用ArcGIS地统计模块普通Kriging插值法生成黄土高原地区1952-2001年年降水量和年降水量线性趋势表面,分析年降水量、年降水量线性趋势表面时空... 基于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74个气象站1952-2001年降水量数据,计算各站年降水量线性趋势系数,利用ArcGIS地统计模块普通Kriging插值法生成黄土高原地区1952-2001年年降水量和年降水量线性趋势表面,分析年降水量、年降水量线性趋势表面时空分布特征与10年尺度降水量带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1952-2001年平均年降水量(426.69±67.85)mm,年降水量和年降水量线性趋势存在显著时空分异;年降水量由西向东线性增加,从南到北二次曲线递减,总体上东南西北方向递减;10年尺度平均年降水量减少趋势明显,递减率-10.019 mm/10 a,期间累计减少1227.33 mm;200,400,600 mm降水线南移,干旱半干旱区面积不显著扩大,湿润半湿润区显著缩小,气候呈干旱化趋势;年降水量线性趋势系数从-4.10 mm/a到4.46 mm/a,平均-0.98 mm/a,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地区面积16.36万km2,呈减少趋势地区面积46.27万km2,分占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26.12%和73.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地区 年降水量 时空动态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境旅游流集聚扩散空间场效应时空动态分析——基于丝路东段典型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创新 马耀峰 +1 位作者 张颖 黄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88,共8页
引入空间场理论,应用SPSS、ArcGIS等软件对入境旅游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测算和矢量转换,在合理划定中国典型入境旅游区的基础上,对1993—2008年丝路东段典型区入境旅游流空间场场强、场地域结构开展实证研究.通过1993—1997年、1998—2002... 引入空间场理论,应用SPSS、ArcGIS等软件对入境旅游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测算和矢量转换,在合理划定中国典型入境旅游区的基础上,对1993—2008年丝路东段典型区入境旅游流空间场场强、场地域结构开展实证研究.通过1993—1997年、1998—2002年、2004—2008年三个时间断面入境旅游流空间场序列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环渤海区、长三角区、珠三角区已成为与丝路东段典型区之间客流转移互动作用最强的三大核心区;华夏之中区、巴蜀天府区、云贵高原区与丝路东段典型区之间客流转移互动作用居中;海峡西岸区、白山黑水区与丝路东段典型区之间客流转移互动作用最弱;丝路东段典型区入境旅游流集聚空间场和扩散空间场的差异性和等级性相当显著,丝路东段典型区入境旅游流双向转移空间梯级网络结构已基本形成,但尚待完善与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集聚扩散 场效应 时空动态分析 丝路东段典型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棉花主要抗虫黄酮类化合物时空动态的HPLC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永军 郭予元 +1 位作者 吴孔明 王武刚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46-248,共3页
棉花植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抗病虫害物质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对转Bt基因棉花主要抗虫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和时空动态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棉花组织中主要抗虫黄酮类化合物 (包括异槲皮苷、芸香苷和槲皮素等 )能... 棉花植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抗病虫害物质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对转Bt基因棉花主要抗虫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和时空动态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棉花组织中主要抗虫黄酮类化合物 (包括异槲皮苷、芸香苷和槲皮素等 )能够用HPLC方法检测并进行定量 ;异槲皮苷、芸香苷和槲皮素的含量均以花瓣中最高 ,花萼、苞叶和棉铃中较少 ;棉花生长中后期顶端嫩叶中抗虫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明显高于苗期 .不同组织不同生长期的主要抗虫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有一定的差异 ,所起的抗虫作用也有所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花 抗虫黄酮类化合物 时空动态 HPLC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2008年环渤海地区县域粮食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分析 被引量:38
9
作者 刘玉 郭丽英 刘彦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0-236,共7页
为了揭示粮食生产的异质性,应用基尼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和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rror model,SEM),深入分析了1980-2008年环渤海地区县域粮食生产的时空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 为了揭示粮食生产的异质性,应用基尼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和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rror model,SEM),深入分析了1980-2008年环渤海地区县域粮食生产的时空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粮食产量增加了3647×104t,县域粮食生产以上升为主,并逐步向平原区和产量大县集中;县域粮食总产量空间自相关性显著且空间差异增大,人均粮食极化态势加剧;粮食生产热点区向内陆平原区偏移,辽宁中北部和山东西部地区的粮食总产量明显增加,坝上高原区和冀北辽西山地丘陵区的粮食总产量下降,县域粮食供需矛盾的区域差异加剧。最后,SEM模型分析表明,县域耕地面积、种植结构、前期粮食产量是县域粮食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为环渤海地区粮食生产布局与优化和粮食生产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生产 地理信息系统 基尼系数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时空动态 环渤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资源时空动态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会儒 赵鹏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15,19,共3页
以黄龙山林业局蔡家川林场为研究对象,以1986年和1997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持,分析和评价了11a间该场森林资源的数量、种类及其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全场天然林面积增长6.98%,有林地面... 以黄龙山林业局蔡家川林场为研究对象,以1986年和1997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持,分析和评价了11a间该场森林资源的数量、种类及其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全场天然林面积增长6.98%,有林地面积增长7.66%,疏林地减少5.48%。人工林的面积也有所增加。全场活立木蓄积量下降了6.70%,且下降的主要是天然林。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郁闭度、平均年龄5个因子均减小。各龄组中,幼龄林和中龄林的面积和蓄积都有所增加,其中以中龄林增加幅度最大。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的面积和蓄积有所减少,尤以近熟林和成熟林减少幅度最大。至1997年,幼、中、近、成、过各龄组的面积和蓄积比例仍不合理,以中龄林和近熟林占的比例最大,无过熟林。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并恢复林场的合理森林结构,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动态变化 时空分析 评价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因子分析的区域城市化质量时空分析——以陕西省关中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璟 刘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86,共6页
中国城市化发展逐步从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张转向城市化质量的提升。该文从资源集约化、城市现代化、城乡统筹化3个维度构建区域城市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动态因子分析方法计算跨期可比的区域城市化质量,以此为基础从时间维度、空... 中国城市化发展逐步从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张转向城市化质量的提升。该文从资源集约化、城市现代化、城乡统筹化3个维度构建区域城市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动态因子分析方法计算跨期可比的区域城市化质量,以此为基础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时-空双维度三方面构建了时空分析模型。针对城市化质量评价值可能为负的特点,改进了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和极化指数的计算公式。以陕西省关中城市群为例进行模型应用,对2000-2011年关中城市群城市化质量整体时变和空间分异进行解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质量 动态因子分析 时空分析模型 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庆县森林资源时空动态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会儒 何鹏 李春明 《森林工程》 2010年第6期4-8,共5页
以北京市延庆县为研究对象,以1999年和2004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持,分析和评价了5年间该场森林资源的数量、种类及其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林地面积比例由71.39%上升至75.38%,增... 以北京市延庆县为研究对象,以1999年和2004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持,分析和评价了5年间该场森林资源的数量、种类及其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林地面积比例由71.39%上升至75.38%,增长了4%,在林地内部,有林地面积增长较明显,增加了约14%。总蓄积量增长了43.6万m3,达158.24万m3,增长了38.1%。延庆县全境以栎类林为代表的次生的天然林占主体地位,蓄积也占绝对优势。受人工造林的影响,导致整体平均胸径和平均高减少,也使得侧柏、落叶松、油松等树种分布扩大。全县林分五个林龄组的面积构成呈倒J型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二类调查数据 动态变化 时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游流转移的中国西部省区入境旅游时空动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馥利 马耀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157-160,163,共5页
该文在对国内外旅游流空间演化研究理论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从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资料中,选取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陕新区、川渝区、云桂区6个东西部典型区域、13个典型省区,运用数理统计定量法对我国入... 该文在对国内外旅游流空间演化研究理论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从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资料中,选取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陕新区、川渝区、云桂区6个东西部典型区域、13个典型省区,运用数理统计定量法对我国入境旅游流由东部向西部扩散转移的时空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入境旅游流东——西递进演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流转移 中国西部省区 入境旅游 时空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时空动态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玲 张贞冰 《世界地理研究》 2008年第2期110-120,共11页
针对武汉市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时序和空间数据,揭示出海外旅游客源市场发展波动明显,受国内外旅游业环境影响剧烈,客源市场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港澳台地区、美国和日本;构建相应指标体系,利用SPSS主成份分析法,揭示出海外旅游客源... 针对武汉市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时序和空间数据,揭示出海外旅游客源市场发展波动明显,受国内外旅游业环境影响剧烈,客源市场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港澳台地区、美国和日本;构建相应指标体系,利用SPSS主成份分析法,揭示出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主要影响因子: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与武汉市的空间距离以及客源地与我国的文化差异。利用灰色模型预测,建立GM(1,1)模型探讨了武汉市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趋势:第一、二、三等级市场缓慢发展;第四等级市场发展速度将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动态 海外旅游客源市场 灰色预测 SPSS分析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大安市近50年土地盐碱化时空动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7
15
作者 李晓燕 张树文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2-97,共6页
以GIS技术为支撑,基于地形图和MSS、TM影像,从数量、类型、空间分布及重心转移几个方面进行了大安市盐碱地景观的动态变化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大安市盐碱地面积共增加了7 41×104hm2。在盐碱地的整个消长过程中,草地和... 以GIS技术为支撑,基于地形图和MSS、TM影像,从数量、类型、空间分布及重心转移几个方面进行了大安市盐碱地景观的动态变化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大安市盐碱地面积共增加了7 41×104hm2。在盐碱地的整个消长过程中,草地和盐碱地的类型转换最为频繁。由于盐碱地增长的区域差异,近50年来,大安市盐碱地重心向西南偏移了18 19km。大安市盐碱化的不断增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不同影响因素对盐碱地增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南部对气候的敏感程度远大于北部,而人类活动在西北部盐碱化发展的过程中则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分析 大安市 50年 土地盐碱化 时空动态 吉林省 人类活动 盐碱地 GIS技术 区域差异性 TM影像 动态变化 空间分布 类型转换 共同作用 自然因素 敏感程度 MSS 地形图 西北部 重心 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和管理的时空理论——动态分析模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国权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90,共10页
进一步阐述了领导和管理的时空理论的时间视角,提出了动态分析模型。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的内部情况和外部环境会发生动态变化。一种是可预测的和确定性的变化,应该通过学习来应对;一种是不可预测的和不确定性的变化,应该通过创新来应... 进一步阐述了领导和管理的时空理论的时间视角,提出了动态分析模型。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的内部情况和外部环境会发生动态变化。一种是可预测的和确定性的变化,应该通过学习来应对;一种是不可预测的和不确定性的变化,应该通过创新来应对。根据在时间视角上应对动态变化的两种方式——学习和创新,提出了动态兼顾、动态切换和动态转换的思想。动态兼顾是指领导者和管理者既要重视学习,又要重视创新;动态切换是指领导者和管理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学习与创新之间进行切换,在有些情况下应该侧重于关注学习,在有些情况下应该侧重于关注创新;动态转换是指领导者和管理者应该促进学习与创新的转换,建立前后相生、良性互动的流程和体系。基于动态分析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命题和实践方法,总结了理论和实践贡献,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 管理 时空理论 组织学习 组织创新 动态分析 动态兼顾 动态切换 动态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山北麓地区植被覆盖动态时空分析 被引量:31
17
作者 刘亚玲 潘志华 +1 位作者 范锦龙 郑大玮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8-174,共7页
阴山北麓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及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监测其植被覆盖变化是研究该地区以及农牧交错带对全球变化响应问题的基础与切入点.本文基于1998年~2003年该地区SPOT-4/VEGETATION的S10数据集,通过分析年均NDVI、年最大NDVI... 阴山北麓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及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监测其植被覆盖变化是研究该地区以及农牧交错带对全球变化响应问题的基础与切入点.本文基于1998年~2003年该地区SPOT-4/VEGETATION的S10数据集,通过分析年均NDVI、年最大NDVI、NDVI变化值、NDVI变化率等指标,得出:①全区年最大NDVI与全区年均NDVI具有可替代性;②1999年~2001年的全区年最大NDVI连续减少,而后两年连续增加,2003年情况与1998年基本持平;③林地、草地和耕地的年最大NDVI和年内变化幅度都是耕地>林地>草地,而6年间年最大NDVI变化幅度是林地>耕地>草地.2003年林地和耕地的年最大NDVI较1998年分别有微弱和较显著增加,而草地仍有较显著减少;④2001年较1998年的年最大NDVI除达茂旗中部、多伦县东部和商都县东南部少数地区有所改善外,其他大部地区呈现严重退化和显著减少;2003年较2001年除达茂旗西北部、多伦县东部零星地区呈现退化和减少外,其他所有地区都有中高度的改善和显著增加;2003年较1998年西北部有中度退化和显著减少,其他地区退化与改善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麓地区 时空分析 阴山 2003年 1998年 2001年 动态 植被覆盖变化 NDVI变化 变化幅度 生态脆弱带 农牧交错带 1999年 生态屏障 全球变化 达茂旗 多伦县 西北部 林地 草地 耕地 退化 切入点 数据集 S10 变化率 替代性 东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经济差异时空动态多尺度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小菲 白建军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8-105,共8页
以地级市、县人均GDP现价数据为经济差异测度,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1998—2016年不同空间尺度上四川省区域经济时空动态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尺度上四川省区域经济绝对差异都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 以地级市、县人均GDP现价数据为经济差异测度,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1998—2016年不同空间尺度上四川省区域经济时空动态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尺度上四川省区域经济绝对差异都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波浪式减弱态势.经济空间集聚效应与地理尺度密切相关,空间尺度越小,聚集效应越明显.经济空间差异在不同空间尺度呈现不同动态演化规律,市域尺度聚集程度呈先增大后减弱的时序变化,经济冷点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县域尺度则表现为先减弱后增强的变化,呈现热点中心稳定和冷点范围持续扩展的演进态势.经济空间结构长期稳定,存在路径依赖性.区域与其邻域经济发展关系呈"共赢或共输"运动趋势,动态发展具有空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 四川省 经济差异 时空动态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耕地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动态趋势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19
作者 刘法威 吴潇竞 郭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61,共12页
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把握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动态趋势,对保障粮食供给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基于ArcGIS、GeoDa和Matlab软件,提取安徽省1995—2020年耕地非农化数据,在县域尺度上,采取探索... 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把握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动态趋势,对保障粮食供给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基于ArcGIS、GeoDa和Matlab软件,提取安徽省1995—2020年耕地非农化数据,在县域尺度上,采取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耕地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运用MarKov链分析耕地非农化的动态演变趋势,为合理管控耕地非农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安徽省耕地非农化面积高值区主要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都市圈)重点发展区,低值区主要集中在安徽省北部和南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空间集聚性呈先减后增再减趋势,集聚效应逐渐减弱,冷热点区在空间上形成了“块状热点集群”和“点状冷点集群”。安徽省县域耕地非农化水平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不同等级间不够稳定,易发生转移;等级转移基本发生在相邻类型之间,较少出现“跳跃式”转移;考虑空间因素后发现,相邻县区差异化的耕地非农化水平对本县区发生等级转移的概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空间溢出效应增强,维持原等级的概率越低,更易发生转移;等级转移的概率同时受空间滞后类型和初始等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 时空演变 动态趋势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MARKOV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宜昌森林景观时空动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化顺 曾思齐 刘先新 《湖南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35-38,共4页
建立宜昌近20年来森林景观时空动态变化的指标体系。在时间上,宜昌森林景观的森林覆盖率、林地利用率、森林蓄积量大幅度增加,然而森林演替缓慢、林龄结构不合理;在空间分布上,通过回归模型的多期拟合分析,森林景观生物量随海拔、坡度... 建立宜昌近20年来森林景观时空动态变化的指标体系。在时间上,宜昌森林景观的森林覆盖率、林地利用率、森林蓄积量大幅度增加,然而森林演替缓慢、林龄结构不合理;在空间分布上,通过回归模型的多期拟合分析,森林景观生物量随海拔、坡度、坡位变化明显,并且出现生物量峰值有规律的转移,而出现的不规律变化多是林业外部条件突变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宜昌市 森林景观 时空动态分析 指标体系 森林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