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放牧管理措施下张掖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时空统计分析
1
作者 王晨 张美玲 +5 位作者 田景 张锐祺 李钊 徐玉娟 黄山枫 高志文 《草原与草坪》 2025年第1期52-60,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放牧管理措施对张掖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为实现草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本地化DAYCENT模型模拟1970-2022年张掖草地在无放牧管理措施和不同放牧管理措施(休牧围栏、轮牧围栏和退化草... 【目的】研究不同放牧管理措施对张掖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为实现草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本地化DAYCENT模型模拟1970-2022年张掖草地在无放牧管理措施和不同放牧管理措施(休牧围栏、轮牧围栏和退化草地改良)下土壤有机碳储量(SOCR)的时空分布。【结果】参数本地化的DAYCENT模型有效模拟了张掖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草地土壤有机碳随时间推移而显著增加,不同放牧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积累起到积极作用。空间上土壤有机碳储量呈现自西南向东北递增的分布格局,其中民乐县、高台县、肃南县东北部是土壤有机碳储量的高值区。【结论】从长期发展来看,休牧围栏固碳能力强于轮牧围栏、退化草地改良,轮牧围栏以轻微的固碳优势高于退化草地改良。张掖草地管理可通过合理的放牧措施实现土壤长期固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管理措施 土壤有机碳储量 DAYCENT模型 时空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龙卷风时空统计特性及灾情分析
2
作者 孙禹枫 李丹煜 +4 位作者 王京学 刘彬 谭笑 邱刚 范文琪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4年第7期935-948,共14页
龙卷风是毁灭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经过之处常发生严重的破坏。针对龙卷风危害程度大但相关统计数据少的问题,本文基于《中国气象灾害年鉴》中记录的有关龙卷风的描述,对2003~2019年发生在我国境内的648次龙卷风的时间和空间特性进行统... 龙卷风是毁灭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经过之处常发生严重的破坏。针对龙卷风危害程度大但相关统计数据少的问题,本文基于《中国气象灾害年鉴》中记录的有关龙卷风的描述,对2003~2019年发生在我国境内的648次龙卷风的时间和空间特性进行统计分析,对龙卷风发生后建筑物、树木、农作物的受损情况及人员伤亡情况进行探讨,并利用熵权法综合评定的思想对龙卷风灾情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东南沿海、东北平原及高原地区为龙卷风的常发地带;龙卷风在夏季发生的频次较其他季节高,且常发生在下午14~16时。自2003~2019年间,龙卷风导致建筑物损坏和倒塌的数量分别为282,349和86,263间,且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的建筑物受损数量大于西部;龙卷风过境后,树木的失效模式主要有连根拔起、树干折断、树干倾斜及枝条折断四类,2003~2019年间树木遭受龙卷风破坏的数量累计为2,390,457棵,且位于四川、河南、江苏省的树木受损较为严重;农作物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分别为1296920.8、337,529和233,010公顷;2003~2019年龙卷风共造成388人死亡、7485人受伤,受灾人数达20,033,080人次;根据熵权法建立的龙卷风灾情综合评价模型对龙卷风灾情进行评价,得出我国华东、华南和东北地区灾情最为严重。研究结果对中国龙卷风数据库的建立和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卷风 时空统计特性 中国气象灾害年鉴 灾情分析 灾情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几年来中国铁路水害的时空统计特征 被引量:18
3
作者 周华国 魏庆朝 +1 位作者 曾学贵 张庆珩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76-81,共6页
利用收集的2000多个铁路水害的记录,计算分析了我国铁路水害的一些统计规律,它们可以总结为:1.我国铁路水害的月特征是:从整体上看绝大部分都发生于6~8月,由北到南又有些差异;2.我国铁路水害月平均断道次数服从正态分布规律;3.铁路水... 利用收集的2000多个铁路水害的记录,计算分析了我国铁路水害的一些统计规律,它们可以总结为:1.我国铁路水害的月特征是:从整体上看绝大部分都发生于6~8月,由北到南又有些差异;2.我国铁路水害月平均断道次数服从正态分布规律;3.铁路水害频发地区集中在成都、郑州、哈尔滨、沈阳等铁路局,其中成都、郑州两局水害占全路的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铁路 水害 时空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统计降尺度的淮河流域夏季分月降水概率预测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绿柳 杜良敏 +4 位作者 廖要明 李莹 梁潇云 唐进跃 赵玉衡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64-1470,共7页
针对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洪涝、干旱并存的问题,基于国家气候中心第二代季节气候模式的集合回报数据集(1991—2014年),建立时空相结合的统计降尺度模型,提前1—3个月预测该流域夏季分月降水,应用ROC(relat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 针对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洪涝、干旱并存的问题,基于国家气候中心第二代季节气候模式的集合回报数据集(1991—2014年),建立时空相结合的统计降尺度模型,提前1—3个月预测该流域夏季分月降水,应用ROC(relat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评分评估比较了不同集合预测方案的预测技巧。交叉检验结果表明,样本数取18、20、22、28时,集合预测方案对3、4、5月三个起报时次预测的夏季各月降水技巧预测均高于模式预测技巧。2015—2017年的独立样本检验进一步表明该统计降尺度模型能够明显降低3月、5月起报的6月和8月的降水预测偏差。认为可尝试将该降尺度方法应用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预测及进一步的流域水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夏季降水 概率预测 时空统计降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温压湿场的时空统计特征及其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焦彦军 吴声金 钱正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3-25,共13页
本文利用1979年夏季(6—8月)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及1979/1980年冬季(12—2月)的高空及地面温压湿场资料,分析了它们的时空统计特征。分析表明:高原地区温压湿场的相关函数分布虽也呈长轴为东西向的椭圆形,但可能因地形影响而不同于我... 本文利用1979年夏季(6—8月)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及1979/1980年冬季(12—2月)的高空及地面温压湿场资料,分析了它们的时空统计特征。分析表明:高原地区温压湿场的相关函数分布虽也呈长轴为东西向的椭圆形,但可能因地形影响而不同于我国东半部。其相关程度高度场优于温度场,露点温度场又更次之;冬季优于夏季;对流层高层优于中低层。高原地区温压湿场的持续性较好,特别是夏季对流层高层的温压场。根据上述分析,我们拟合了高原地区温压湿场相关函数随距离变化的解析式,还拟合了用高原中部站表示高原西部站温压湿场,以及用同站前期温压湿场表示实时场的表达式,这些拟合关系可用于高原地区温压湿场的诊断及客观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 湿场 时空统计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统计特征的缺陷像元动态实时修复算法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德振 喻松林 冯进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3-464,共12页
受红外焦平面工艺和材料的限制,红外探测器不可避免存在盲元、闪元等缺陷像元。盲闪元与红外点目标在灰度分布和尺度上一致,易造成远程红外探测系统的虚警和漏检。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红外点目标检测的基于时空统计特征的缺陷元动态实... 受红外焦平面工艺和材料的限制,红外探测器不可避免存在盲元、闪元等缺陷像元。盲闪元与红外点目标在灰度分布和尺度上一致,易造成远程红外探测系统的虚警和漏检。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红外点目标检测的基于时空统计特征的缺陷元动态实时修复算法。在深入剖析缺陷元的基础上,构造空间极值滤波算子提取当前帧特征掩码,在时间域对历史掩码值进行累加、结合概率动态统计进行多维判定,同时引入图像金字塔对盲元、闪元、缺陷元簇进行提取,最终采用多尺度中值滤波对缺陷元进行剔除。实验将DDR3作为片外存储进行FPGA的硬件移植,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适用于各类需要执行点目标检测的场景,能动态更新并修复新增缺陷像元,计算复杂度低实时性强,缺陷率从6‰降为0.046‰,检测准确率达到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闪元实时检测 时空统计特征 点目标检测 图像金字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地震时空统计分布模型研究
7
作者 徐伟进 《国际地震动态》 2013年第2期40-41,共2页
近几十年来,随着地震台网建设的完善,世界各国均积累了大量的地震目录资料。如何将地震目录资料直接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中是目前地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已有学者提出多种空间光滑方法将地震目录资料直接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中... 近几十年来,随着地震台网建设的完善,世界各国均积累了大量的地震目录资料。如何将地震目录资料直接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中是目前地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已有学者提出多种空间光滑方法将地震目录资料直接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然而,对于与地震危险性分析密切相关的地震时空统计分布的研究却相对滞后,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了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将地震目录资料直接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中,我们根据中国大陆的地震目录资料,在对地震目录进行完整性分析和采用不同除丛方法进行余震删除的基础上,对地震发生的时间、空间统计分布特征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定量研究了余震时空丛集对地震危险僻分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危险性分析 空间光滑地震活动性 地震时空统计分布特征 统计检验 余震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保护税能否促进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贝叶斯时空统计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韩菲 闫书淇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3-112,共10页
绿色生产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环境保护税是促进企业绿色生产的有效手段。以中国环境保护税征收标准改革为自然实验,基于2013—2020年中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贝叶斯时空统计方法考察了环境保护税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绿色生产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环境保护税是促进企业绿色生产的有效手段。以中国环境保护税征收标准改革为自然实验,基于2013—2020年中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贝叶斯时空统计方法考察了环境保护税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环境保护税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正向促进效应,且在东部地区、工业发达及污染严重的地区作用显著。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环境保护税可能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路径影响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环境保护税法提供了实证支持,也为全面构建环境经济政策框架体系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贝叶斯时空统计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转型 资源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太平洋风场时空统计特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亮 刘金芳 +2 位作者 张国友 闫明 尼建军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2003年第2期17-23,共7页
南太平洋风场时空统计特征对船舶远洋交通运输、远洋出访、南极考察和科学试验等活动有重要实用价值。本文根据 1 950~ 1 995年共 46a的南太平洋船舶气象报资料 ,按 1°× 1°和5°× 5°网格统计的海面风进... 南太平洋风场时空统计特征对船舶远洋交通运输、远洋出访、南极考察和科学试验等活动有重要实用价值。本文根据 1 950~ 1 995年共 46a的南太平洋船舶气象报资料 ,按 1°× 1°和5°× 5°网格统计的海面风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每月风各要素的等值线分布图 ,得出南太平洋风场季节变化特点不如北半球各大洋显著 ,但仍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 ,只是季节性差异较小 ,冬季比夏季风强盛 ,相应的平均风速 6级和 8级以上大风频率也较大 ;全年风场基本相似 ,低纬度地区 (2 5°S以北至赤道 )为信风区 ,常年盛行东至东南风 ;2 5°S~ 35°S的广大海域上 ,风力较小 ,风向变化最大 ;40°S以南盛行偏西风 ,风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平洋 风场 时空统计特征 季节变化 风力 气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地震时空统计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其鹏 董建平 《防灾减灾学报》 2022年第2期66-72,共7页
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近14年的ML≥0.1的地震数据进行时空统计分析,探寻一定时期内长三角地区地震活动规律,研究对该地区城市群规划及重大工程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对科学指导防灾减灾工作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研究利用空... 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近14年的ML≥0.1的地震数据进行时空统计分析,探寻一定时期内长三角地区地震活动规律,研究对该地区城市群规划及重大工程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对科学指导防灾减灾工作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研究利用空间分析和空间统计等方法,对研究区地震点的空间分布以及地震事件、震级、频率、位置、时间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地震频率的对数和地震震级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符合Gutenberg-Richter定律,且大部分地震事件主要发生在比较集中的几个区域,在某些年份存在较大地震发生前后地震频率有明显变化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GIS 时空统计 长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地震时空统计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洋 张银龙 王金宁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第4期132-132,共1页
以中国大陆地震资料为依据,在用不同除丛方法删除余震及对地震目录的完整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发生地震的时空统计分布特征,同时对地震危险性分析受余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图对如何直接把地震目录应用与地震危险性分析进行探讨。
关键词 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时空统计分布 地震目录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统计方法在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薇 殷鹏 +3 位作者 王丽敏 王黎君 刘韫宁 周脉耕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22-627,共6页
80%的公共卫生决策和流行病学信息与地理位置有关[1]。疾病时空数据是在一定区域特定时间段内收集的、反映疾病时空特征和发展过程信息的数据,它是对地理实体、地理系统特征、时间变化、空间分布的多维描述,其主要目的是反映疾病的空间... 80%的公共卫生决策和流行病学信息与地理位置有关[1]。疾病时空数据是在一定区域特定时间段内收集的、反映疾病时空特征和发展过程信息的数据,它是对地理实体、地理系统特征、时间变化、空间分布的多维描述,其主要目的是反映疾病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用于描述疾病由于空间与时间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复杂过程[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统计方法 慢性病流行病学 应用及进展
原文传递
时空统计学在贫困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6
13
作者 葛咏 刘梦晓 +1 位作者 胡姗 任周鹏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74,共17页
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贫困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同时呈现出空间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时空统计学以时空分析为优势,在贫困的时空分布及形成机制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不同时期我国贫困分布的空间特征、贫困数据... 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贫困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同时呈现出空间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时空统计学以时空分析为优势,在贫困的时空分布及形成机制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不同时期我国贫困分布的空间特征、贫困数据的空间类型和特征以及贫困时空分布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时空统计学方法在贫困空间研究中的4类应用,包括: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主要为了识别和量化分析贫困的时空分布格局;空间贫困归因分析,通过构建贫困和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模型来分析贫困的影响因素;贫困制图,通过采样区数据得到整个区域的贫困分布;以及贫困的时空变化分析,揭示贫困要素的时空变化过程和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在阐述这些方法的原理基础上,选取了具体案例阐释了时空统计学方法如何应用于空间贫困研究,进一步总结了时空统计学方法在贫困研究中的主要应用和价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空间贫困研究的不足,提出重点应从4个方面拓展时空统计学方法在目前空间贫困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时空数据 时空统计 空间自相关 空间异质性 空间贫困陷阱 时空格局 时空变化
原文传递
时空统计方法 被引量:12
14
作者 樊文洁 王山 +2 位作者 曹红艳 江涛 李秀央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86,共4页
近年来,应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疾病分布图描述、疾病聚集性研究、地理环境与疾病相关性研究,以及疾病危险因素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由于空间分析方法的日益丰富和局部地理数据可获渠道的多样性,现代空间流行病学已成为流行病学分支... 近年来,应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疾病分布图描述、疾病聚集性研究、地理环境与疾病相关性研究,以及疾病危险因素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由于空间分析方法的日益丰富和局部地理数据可获渠道的多样性,现代空间流行病学已成为流行病学分支,特别适用于局部区域的空间分析,主要应用于环境污染监测、传染病和慢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预警技术3个方面。本文复习空间统计分析中主要几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统计 空间测距法 集结法 空间插值分析 聚类检测技术 多元空间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成员国居民健康状况的时空统计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文杰 秦昆 +4 位作者 毛宗福 王一喆 汪瑶 许刚 马露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33-1141,共9页
健康是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全面了解"一带一路"成员国的居民健康状况,是探讨"一带一路"成员国之间健康医疗合作的重要基础。本文选择了4个代表性的健康状况指标(出生期望寿命、总生育率、过早非传染... 健康是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全面了解"一带一路"成员国的居民健康状况,是探讨"一带一路"成员国之间健康医疗合作的重要基础。本文选择了4个代表性的健康状况指标(出生期望寿命、总生育率、过早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和结核病发病率),利用Moran’s I指数、Getis-Ord G指数对"一带一路"135个成员国的健康状况进行时空统计,分析了健康状况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分布模式,研究了健康状况的时空格局。研究发现:①2000-2016年"一带一路"大部分成员国的各项健康状况指标均朝着改善和优化方向发展;健康状况指标均呈现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②总体而言,在"一带一路"成员国中,欧洲国家的居民健康状况最好;南北美洲和大洋洲国家的居民健康状况良好;亚洲国家的居民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东南亚部分国家的结核病发病率较高;非洲国家的居民健康状况虽有明显改善,但仍处于较低状态。因此,"一带一路"成员国应进一步加强健康医疗合作,共同推动健康丝绸之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健康状况 时空统计 出生期望寿命 过早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 总生育率 结核病发病率 时空格局
原文传递
基于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统计量的聚集比较分析 被引量:43
16
作者 王培安 罗卫华 白永平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9-127,共9页
聚集是区域经济研究中的重点问题之一,而聚集定位问题又是深入分析聚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聚集具有高度的尺度敏感性,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时,尺度选择容易受研究者主观判断的影响,而且空间自相关方法也未考虑聚集的时间特征。... 聚集是区域经济研究中的重点问题之一,而聚集定位问题又是深入分析聚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聚集具有高度的尺度敏感性,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时,尺度选择容易受研究者主观判断的影响,而且空间自相关方法也未考虑聚集的时间特征。与之相比,Kulldorff等学者提出的扫描统计量方法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研究探索性地选用浙江省各市、县工业从业人口的聚集问题,从尺度选择、尺度转换和时空融合三个方面,比较了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统计量方法在探测聚集问题上的差异性,进而证实了时空扫描统计量方法不仅有效解决了人为选择尺度的偏倚问题,实现了尺度推绎、转换的自动化,而且更加有利地融合了立体、动态、多尺度的时空分析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矩阵 空间自相关 时空扫描统计 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淮安市食管癌发病时空统计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缪丹丹 张芹 +3 位作者 孙中明 唐勇 文进博 潘恩春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97-1101,共5页
目的探索淮安市食管癌发病的空间分布规律,确定淮安市食管癌发病的高发区域和低发区域,为进一步开展环境风险因子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5年淮安市分乡镇(街道)的食管癌发病及人口数据,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异常值分析淮安... 目的探索淮安市食管癌发病的空间分布规律,确定淮安市食管癌发病的高发区域和低发区域,为进一步开展环境风险因子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5年淮安市分乡镇(街道)的食管癌发病及人口数据,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异常值分析淮安市食管癌发病的空间分布规律,采用时空扫描统计探索食管癌的发病风险区。结果 2011-2015年淮安市食管癌平均发病率为67.12/10万,历年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均有P<0.001)。自相关分析显示,淮安市食管癌发病的空间分布呈明显聚集状态,存在局部热点和冷点地区。食管癌的高发聚集区位于淮安区、淮阴区和金湖县的部分乡镇,低发聚集区包括主城区的10个街道和盱眙县的部分乡镇,男女性的聚集区位置一致。结论淮安市食管癌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男女性食管癌的高发区位置相似,本研究结果可为食管癌多致病因子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时空扫描统计 空间自相关
原文传递
运用时空扫描统计量分析江苏省高邮市钉螺时空分布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强 高金彬 +8 位作者 许静 黄亚民 贺泳 高扬 杨坤 钱颖骏 付青 李石柱 周晓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索高邮市有螺环境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监测方案和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1970-2009年江苏省高邮市历史有螺环境资料,运用SaTScan 9.2软件进行时空扫描聚集性分析,探索有螺环境的时空聚集区域,并采用ArcGIS 1... 目的探索高邮市有螺环境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监测方案和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1970-2009年江苏省高邮市历史有螺环境资料,运用SaTScan 9.2软件进行时空扫描聚集性分析,探索有螺环境的时空聚集区域,并采用ArcGIS 10.1软件展示聚集结果。结果 1970-2009年高邮市历史有螺环境共有720处,其中水网型521处,面积约456.62 ha,主要分布于县域北部的界首、周山以及南部的车逻和八桥等乡(镇);湖沼型199处,面积约4 495.75 ha,分布于高邮湖与卲伯湖间的新民滩,以及与安徽省天长市接壤的乔尖滩。时空聚集性分析显示,历史全部有螺环境存在两个明显的时空聚集区,相对危险度均>3。其中第1处聚集区为1983-2002年,出现在新民滩;第2处聚集区为1970-1973年,出现在县域北部。按水网地区和湖沼地区进行独立分析,则各存在2处时空聚集区。1970-2009年高邮市共新发现有螺环境244处,其中水网型有螺环境130处,湖沼型有螺环境114处。时空聚集性分析显示,有2个明显的时空聚集区。按水网地区和湖沼地区进行独立分析,则各存在2处时空聚集区。结论时空扫描统计量能够探测到有螺环境在二维时空的聚集区域,可为采取有针对性的监测和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钉螺 地理信息系统 时空扫描统计 时空聚集性分析 江苏省 高邮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时序海量土地利用时空数据统计优化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郜允兵 张翼鹏 +2 位作者 高秉博 潘瑜春 张晓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90-296,共7页
针对任意查询区域年度现状地类面积统计困难、长时序变更流量分析计算耗时等问题,提出基于时空变化图模型的统计优化方法。运用图的连通性原理,对查询统计区域内和边界处的要素实体进行分类,实现了时序快照统计优化算法,解决了任意查询... 针对任意查询区域年度现状地类面积统计困难、长时序变更流量分析计算耗时等问题,提出基于时空变化图模型的统计优化方法。运用图的连通性原理,对查询统计区域内和边界处的要素实体进行分类,实现了时序快照统计优化算法,解决了任意查询区域时点现状统计困难的问题,提高了时序快照统计的效率。运用多商品流原理进行时空网络图约化性判定,实现了变更流量统计优化算法,减少了要素空间叠置分析次数,解决了长时序土地利用变化变更流量统计耗时问题,提高了统计的效率。最后,以2009—2012年琼海市土地利用数据为例,进一步验证优化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图论模型 时空数据统计 时空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变源分布式模型的流域洪水复盘分析方法——以海河流域北三河系“23·7”较大洪水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强 史朝旭 +3 位作者 赵悦 杨邦 张晓祥 刘昌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共9页
海河流域北三河系覆盖北京、天津、河北三省(直辖市),其防洪安全事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下极端暴雨频发所带来的洪水防御新挑战,提出了一种时空双维度流域性洪水复盘新思路,以“23·7”北三河系较大洪水为例... 海河流域北三河系覆盖北京、天津、河北三省(直辖市),其防洪安全事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下极端暴雨频发所带来的洪水防御新挑战,提出了一种时空双维度流域性洪水复盘新思路,以“23·7”北三河系较大洪水为例,通过构建时空变源分布式水文模型结合暴雨时空统计分析对全河系洪水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的确定性系数均大于0.7,洪峰相对误差均小于5%,所建模型可以较好地表征此次洪水的产流机制变化。分析发现,此次洪水过程中北运河流域产流以蓄满产流机制为主,潮白河流域产流则蓄满及混合产流两种机制均有体现,特别是靠近降雨集中区的山区平原过渡地带表现出明显的混合产流机制。建议在未来进一步完善流域防洪体系,重点提升该区域的水雨情监测能力。所提出的时空双维度下的流域性洪水复盘分析方法可为今后其他流域级洪水模拟复盘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复盘 分布式水文模型 暴雨时空统计分析 “23·7”特大洪水 北三河流域 海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