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斯线调频连续小波变换的时频能量衰减因子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
15
1
作者
刘希强
沈萍
+4 位作者
李红
山长仑
季爱东
张萍
蔡明军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5-235,共11页
本文基于高斯线调频连续小波变换 ,提出了能够反映震源区或近场区小地震波形在震源深度、震源尺度、震源破裂机制、地震波传播途径、地震波衰减等方面的差异特征信息的特征指标 ,即小波变换的时频能量衰减因子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
本文基于高斯线调频连续小波变换 ,提出了能够反映震源区或近场区小地震波形在震源深度、震源尺度、震源破裂机制、地震波传播途径、地震波衰减等方面的差异特征信息的特征指标 ,即小波变换的时频能量衰减因子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选取了震源破裂机制有明显差异特性的天然地震、爆破或塌方资料以及非强地震孕震区同一地点发生的多次小震资料。研究结果表明 ,天然地震与爆破或塌方记录的连续小波变换时频能量衰减因子有明显区别 ;正常地震活动背景下地震记录的连续小波变换时频能量衰减因子变化比较稳定 ;利用该方法 ,通过对某一地区的连续观测 ,可望为强震预测提供有效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小波变换
时频能量衰减因子
区域震源特征
介质差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斯线调频连续小波变换的时频能量衰减因子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
15
1
作者
刘希强
沈萍
李红
山长仑
季爱东
张萍
蔡明军
机构
山东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辽宁省地震局
云南省地震局
出处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5-235,共11页
基金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2 0 0 1BA6 0 1B0 2 - 0 3- 0 6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目 (10 2 0 35 )
文摘
本文基于高斯线调频连续小波变换 ,提出了能够反映震源区或近场区小地震波形在震源深度、震源尺度、震源破裂机制、地震波传播途径、地震波衰减等方面的差异特征信息的特征指标 ,即小波变换的时频能量衰减因子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选取了震源破裂机制有明显差异特性的天然地震、爆破或塌方资料以及非强地震孕震区同一地点发生的多次小震资料。研究结果表明 ,天然地震与爆破或塌方记录的连续小波变换时频能量衰减因子有明显区别 ;正常地震活动背景下地震记录的连续小波变换时频能量衰减因子变化比较稳定 ;利用该方法 ,通过对某一地区的连续观测 ,可望为强震预测提供有效判据。
关键词
连续小波变换
时频能量衰减因子
区域震源特征
介质差异特征
Keywords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Time-frequency energy attenuation factor Characteristics for focal region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斯线调频连续小波变换的时频能量衰减因子方法及其应用
刘希强
沈萍
李红
山长仑
季爱东
张萍
蔡明军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