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胶-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支架对hDPSCs的成骨刺激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常思佳 杨柳 李冉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2-498,共7页
目的:探讨明胶-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支架(明胶-HA-TCP支架)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的成骨刺激作用。方法:通过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法制备明胶支架及明胶-HA-TCP支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支架微观特征,立... 目的:探讨明胶-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支架(明胶-HA-TCP支架)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的成骨刺激作用。方法:通过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法制备明胶支架及明胶-HA-TCP支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支架微观特征,立式电子万能试验机检测支架应力强度(stress intensity,SS)及弹性模量(E),制备成骨培养基,根据介质分为对照组(单纯成骨培养基)、实验1组(明胶支架提取物+成骨培养基)和实验2组(明胶-HA-TCP支架+成骨培养基),采用CCK8法评估支架对hDPSCs增殖的影响,测定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并进行ALP染色,通过茜素红染色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RT-PCR)应检测hDPSCs中成骨因子的表达。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明胶支架相比,明胶-HA-TCP支架SS显著提高,E显著降低(P<0.05);CD146和CD105在hDPSCs呈阳性表达,CD34和CD45在hDPSCs呈阴性表达;实验1组3、5和7 d细胞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实验2组1、3、5和7 d细胞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2组4、7和12 d ALP活性显著大于对照组及实验1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1组有少量红色视野,钙化沉淀量较少且分布不均匀,实验2组大部分视野呈红色,钙化沉淀量较多且分布均匀;实验1组与实验2组第4天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 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2组第7天成骨相关转录因子(osterix,OSX)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2组第4天骨涎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实验1组(P<0.05)。结论:明胶-HA-TCP支架的微观表征与天然骨结构相似,具有良好的抗压性,不易变形,对hDPSCs增殖和分化具有促进作用,并具有显著的骨诱导性,可作为骨组织工程新型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法 明胶支架 明胶-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支架 人牙髓干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涂层支架修复骨缺损 被引量:5
2
作者 宋美玲 李征宇 +4 位作者 艾子政 李京娜 曾庆丰 韩倩倩 董谢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4809-4816,共8页
背景: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双相磷酸钙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骨传导能力,可以作为涂层材料联合用于超临界骨缺损修复,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涂层的最佳质量比目前尚无明确报道。目的:在兔桡骨超临界骨缺损部位植入不同比例羟... 背景: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双相磷酸钙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骨传导能力,可以作为涂层材料联合用于超临界骨缺损修复,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涂层的最佳质量比目前尚无明确报道。目的:在兔桡骨超临界骨缺损部位植入不同比例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涂层多孔生物陶瓷支架,评估其修复作用,以期获得最佳的涂层比例。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羟基磷灰石多孔生物陶瓷支架,并在其表面使用不同比例的羟基磷灰石与β-磷酸三钙(二者质量比分别为3∶7,5∶5,7∶3)进行涂层处理,然后对支架的细胞毒性、孔隙率、力学强度、涂层厚度等参数进行测试。在36只新西兰大白兔右前肢建立15.0 mm兔桡骨超临界骨缺损模型,随机分4组处理,每组9只:空白组不植入任何材料,3∶7涂层组、5∶5涂层组、7∶3涂层组分别植入对应质量比例涂层的羟基磷灰石多孔生物陶瓷支架,术后4,8,12周,分别进行X射线片及Micro-CT检查、Van-Gieson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及Ⅰ型胶原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3∶7、5∶5、7∶3涂层支架的细胞毒性均为0级,涂层厚度为(75.2±0.54)μm,孔隙率分别为(54.02±5.17)%,(53.28±5.05)%,(52.82±4.55)%,抗压强度分别为(11.15±0.72),(11.18±0.78),(10.24±0.70)MPa;②X射线与Micro-CT检查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增加,各组骨缺损有不同程度的修复,至术后12周时,3∶7涂层组骨缺损修复效果最佳,该组材料内部的骨长入体积与材料外表面的新生骨体积最多;③Van-Gieson染色与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术后12周时,3∶7涂层组骨缺损区及支架内部均有新骨形成,且新生骨组织最多、新生骨结构最为致密;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术后12周时,3∶7涂层组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高于其他两组;④结果表明,3∶7涂层组对兔桡骨超临界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最佳,骨支架涂层羟基磷灰石与β-磷酸三钙的最佳质量比为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修复 骨缺损 3D生物打印支架 羟基磷灰石 Β-磷酸 生物陶瓷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灰石-硅灰石/β-磷酸三钙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3
3
作者 肖斌 周大利 +3 位作者 杨为中 欧俊 唐艳娟 陈槐卿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27-432,共6页
以磷灰石-硅灰石玻璃陶瓷(AW)粉和β-磷酸三钙(β-TCP)粉为原料.以硬脂酸为致孔剂.经模压成型、1170℃烧结制备磷灰石-硅灰石/β-磷酸三钙复合多孔支架材料 (AW/β-TCP).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诱导耦合... 以磷灰石-硅灰石玻璃陶瓷(AW)粉和β-磷酸三钙(β-TCP)粉为原料.以硬脂酸为致孔剂.经模压成型、1170℃烧结制备磷灰石-硅灰石/β-磷酸三钙复合多孔支架材料 (AW/β-TCP).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诱导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等方法分析支架的晶相组成、显微结构、物理性能、生物活性和降解性.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与支架体外复合培养评价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AW/β-TCP支架材料的抗压强度达14.3MPa.孔隙率达66.9%.孔径为100-700μm.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降解性.可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灰石 Β-磷酸 支架材料 骨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修饰的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修复犬牙槽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姜凌云 王爽 +1 位作者 李艳萍 牛玉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9-481,共3页
目的:研究经壳聚糖(Chitosan,CS)修饰的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ydroxyapatite-tricalcium,HA-TCP)复合材料修复犬牙槽骨缺损。方法:制备CS溶液修饰HA-TCP。以CS修饰的HA-TCP复合材料修复犬牙槽骨缺损,选取3只成年犬876︱678作为受试牙,... 目的:研究经壳聚糖(Chitosan,CS)修饰的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ydroxyapatite-tricalcium,HA-TCP)复合材料修复犬牙槽骨缺损。方法:制备CS溶液修饰HA-TCP。以CS修饰的HA-TCP复合材料修复犬牙槽骨缺损,选取3只成年犬876︱678作为受试牙,在受试牙根分歧处制备长宽高均为5mm的箱型骨缺损,分成两组,左侧作为实验组:将CS修饰的HA-TCP复合材料植入犬牙槽骨缺损部位;右侧作为对照组:将HA-TCP植入犬牙槽骨缺损部位;植入8周后将实验动物处死,组织学观察并图像分析新生骨组织的形成状态。结果:实验组新生骨组织占缺损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剩余材料占缺损的百分比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S修饰后的HA-TCP复合材料修复犬牙槽骨缺损效果优于单纯HA-TCP修复牙槽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CS) 羟基磷灰石-磷酸(HA-TCP) 牙槽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海藻酸钠复合多孔支架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红梅 陈庆华 +2 位作者 潘兴华 庞荣清 丑修建 《佛山陶瓷》 2006年第3期13-16,共4页
本文讨论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海藻酸钠(HAP/β-TCP/AG)多孔支架的制备,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其微观结构、研究其干细胞亲和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表明:该多孔支架具有三维连通网状结构,干细胞在支架上黏附、生长良好,具有良好的... 本文讨论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海藻酸钠(HAP/β-TCP/AG)多孔支架的制备,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其微观结构、研究其干细胞亲和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表明:该多孔支架具有三维连通网状结构,干细胞在支架上黏附、生长良好,具有良好的干细胞亲和性和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Β-磷酸 海藻酸钠 多孔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壳聚糖骨碎补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杜晓岩 毛艳 +1 位作者 李慕勤 桑卓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1125-1127,共3页
目的:探索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壳聚糖/骨碎补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新西兰白兔18只,在双侧下颌骨制备15mm×15mm缺损区,将实验材料植入缺损区,分别2、4、8、12周后处死实验动物,进行大体标本、组织学、X线... 目的:探索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壳聚糖/骨碎补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新西兰白兔18只,在双侧下颌骨制备15mm×15mm缺损区,将实验材料植入缺损区,分别2、4、8、12周后处死实验动物,进行大体标本、组织学、X线观察。结果: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骨缺损区域骨密度逐渐增加;组织学观察,随时间延长新骨呈渐进性成熟。支架复合体植入骨缺损区后,具有良好的骨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壳聚糖/骨碎补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及骨引导能力,中药骨碎补可促进成骨细胞的成熟,缩短成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磷酸(HA-TCP) 壳聚糖 骨碎补 骨缺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根分叉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朋 杨峰 李亚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1期3848-3850,共3页
目的评价骨替代品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的患牙42颗,随机分为两组:其中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β-TCP/HA+... 目的评价骨替代品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的患牙42颗,随机分为两组:其中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β-TCP/HA+GTR组)作为观察组,常规牙周翻瓣术治疗(OFD组)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 a的牙周探诊深度(PPD)、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HPD)和龈沟出血指数(SBI)等临床指标及X线变化。结果两组术后PPD、HPD和SBI均有明显减少;β-TCP/HA+GTR组与OFD组相比较,PPD、HPD值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X线比较,两组根分叉区阴影面积均变小,β-TCP/HA+GTR组根分叉区牙槽骨平均新生骨高度(3.45±0.24)mm,OFD组为(1.03±0.1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联合GTR技术治疗Ⅱ~Ⅲ度根分叉病变与传统的牙周翻瓣术相比,能更有效减少牙周袋深度,增加临床牙周附着水平和促进牙周骨组织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磷酸/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 引导组织再牛 根分叉病变 胶原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与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复合体在兔椎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腾飞 宋兴华 +4 位作者 龙志成 麦麦提艾力.阿不力克木 陈江涛 陶颖 杨勇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用脂肪干细胞(r ADSCs)与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HA/β-TCA)复合体修复兔椎体缺损的效果。方法取3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38只,2只用于体外培养脂肪干细胞,取第3代兔脂肪干细胞接种于HA/β-TCA支架上,构建r ADSCs/HA/β-TCA骨组织... 目的观察用脂肪干细胞(r ADSCs)与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HA/β-TCA)复合体修复兔椎体缺损的效果。方法取3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38只,2只用于体外培养脂肪干细胞,取第3代兔脂肪干细胞接种于HA/β-TCA支架上,构建r ADSCs/HA/β-TCA骨组织工程复合体,并进行体外培养。在其余36只兔L4/5椎体前缘制备一直径约5mm、深约3mm骨缺损,然后随机分为A、B、C组,各12只。A组骨缺损部位植入r ADSCs/HA/β-TCA复合体,B组植入HA/β-TCA,C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8、12周行骨缺损区X线检查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术后12周处死实验兔,取骨缺损区先进行大体观察,然后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X线检查:术后4周A组骨缺损区可见少量骨痂形成,r ADSCs/HA/β-TCA复合体与周围骨组织紧密接触;B组骨缺损区HA/β-TCA未见明显变化;C组骨缺损区界限清晰,可见片状低密度影。术后8周时A组骨缺损区较前缩小,部分材料吸收,边界模糊;B组骨缺损区可见絮状高密度影;C组骨缺损区可见点状钙化影。术后12周时,A组骨缺损区材料基本吸收;B组骨缺损材料部分吸收,可见骨痂形成;C组骨缺损区界线尚清,可见片状钙化影。A、B组兔术后骨缺损区Lane-Sandhu X线评分逐渐上升(P均<0.05);相同时间点A组兔骨缺损区Lane-Sandhu X线评分高于B、C组(P均<0.05),B组兔骨缺损区Lane-Sandhu X线评分高于C组(P<0.05)。大体观察发现A组骨缺损区基本被新生骨组织取代,修复效果明显优于B组及C组。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术后12周,A组材料吸收明显,可见大量纤维骨痂组织生成骨组织。B组部分材料残留,仅见到部分纤维性骨痂及少许类骨样组织形成。C组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及少许骨痂形成。结论脂肪干细胞与HA/β-TCA复合体用于修复兔骨缺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羟基磷灰石 Β-磷酸 复合体 结核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与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复合体修复兔椎体缺损 被引量:5
9
作者 王腾飞 宋兴华 +3 位作者 麦麦提艾力.阿不力克木 陈江涛 陶颖 杨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081-2086,共6页
背景:骨缺损的修复不仅是临床上的难题,也一直是骨科领域的热点。虽然自体骨移植是骨修复技术的"金标准",但由于自体骨来源有限,易出现取骨区感染、疼痛等症状,而且同种异体骨有免疫排斥、愈合缓慢、感染等特点,因此研发新型... 背景:骨缺损的修复不仅是临床上的难题,也一直是骨科领域的热点。虽然自体骨移植是骨修复技术的"金标准",但由于自体骨来源有限,易出现取骨区感染、疼痛等症状,而且同种异体骨有免疫排斥、愈合缓慢、感染等特点,因此研发新型骨缺埙修复材料迫在眉睫。目的:评价兔脂肪干细胞与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骨组织工程复合体修复兔椎体缺损的效果。方法:取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38只,其中2只用于体外培养脂肪干细胞,将第3代经成骨诱导分化的兔脂肪干细胞接种于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支架上进行体外培养2周。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n=12),均在L4/5椎体前缘制备一直径约5 mm、深约3 mm椎体缺损,A组、B组分别植入兔脂肪干细胞/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复合体、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支架,C组不植入材料。术后4,8,12周行脊柱正侧位DR照射,进行Lane-Sandhu X射线评分,术后12周处死取标本,行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学观察椎体缺损修复情况。结果与结论:(1)大体观察发现A组椎体缺损区基本被新生骨组织取代,修复效果明显优于B组及C组;(2)术后12周时,A组椎体缺损区材料基本吸收,B组椎体缺损材料部分吸收,可见骨痂形成,C组椎体缺损区边界尚清晰,可见片状钙化影。经Lane-Sandhu X射线评分后统计学分析,A组椎体缺损修复情况明显优于B组及C组(P<0.05);(3)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A组材料吸收明显,B组部分材料残留,仅见到部分纤维性骨痂及少许类骨样组织形成,C组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及少许骨痂形成;(4)以上结果表明,脂肪干细胞与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构建的骨组织工程复合体具有较好的修复椎体缺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羟基磷灰石-磷酸 椎体缺损 干细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生物涂层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彩珍 李运 +1 位作者 汤玉斐 赵康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2期48-50,共3页
目的以粉末冶金烧成的羟基磷灰石(HA)/-β磷酸三钙(β-TCP)陶瓷为靶材,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钛合金(Ti6Al4V)基体上制备HA/β-TCP生物涂层。方法利用XRD研究了复合涂层的晶化程度,讨论了涂层成分与生物降解性及相容性的关系。结果HA/β-TCP... 目的以粉末冶金烧成的羟基磷灰石(HA)/-β磷酸三钙(β-TCP)陶瓷为靶材,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钛合金(Ti6Al4V)基体上制备HA/β-TCP生物涂层。方法利用XRD研究了复合涂层的晶化程度,讨论了涂层成分与生物降解性及相容性的关系。结果HA/β-TCP生物涂层为非晶态,经700℃,3h大气处理可显著提高涂层的晶化程度,当涂层成分为50wt%HA/50wt%β-TCP时其细胞相容性最好。结论在钛合金基体上制备HA/β-TCP生物涂层,通过HA与β-TCP的复合来控制材料的降解速度,使它的降解速度与周围骨组织的生长速度相匹配,使植入体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活性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Β-磷酸 射频磁控溅射 生物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提升中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组织工程骨的成骨效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刁兆峰 李晓亮 +4 位作者 艾力麦尔旦·艾尼瓦尔 林成 周梅 潘晓玲 李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456-3462,共7页
背景:前期实验构建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三维复合支架材料,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目的:评估可注射性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兔上颌窦提升的成... 背景:前期实验构建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三维复合支架材料,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目的:评估可注射性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兔上颌窦提升的成骨效果。方法: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每只兔均制作4处上颌窦提升区域,其中3处分别植入可注射性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支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实验组)、可注射性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支架(对照组1)、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骨粉(对照组2),最后一处不植入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术后4,8,12周,取上颌窦提升区域标本,分别进行锥形束CT扫描、苏木精-伊红染色与免疫组织学化染色观察。实验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审议批准(批准编号IACUC20170706-02)。结果与结论:①锥形束CT显示,空白对照组始终无新骨生成,其余3组术后8周时可见新骨生成,且以实验组成骨效果最明显;术后12周时,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成骨效果进一步增强,3组间差异不明显;②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8,12周的成骨效果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8周的成骨指标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均强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术后12周时,3组间两指标表达差异不明显(P>0.05);④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可注射组织工程骨可促进上颌窦提升区域的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磷酸/壳聚糖/甲基纤维素支架 羟基磷灰石-磷酸 可注射性材料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上颌窦提升 成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结合β-磷酸三钙及海藻酸盐作为牙槽骨修复材料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扬 刘敏 +1 位作者 朱忠焰 高莎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4804-4810,共7页
背景:牙槽骨修复材料的种类很多,可以分为天然生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各种类型的材料还可以通过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合成,其均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目的:比较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及单纯羟基磷... 背景:牙槽骨修复材料的种类很多,可以分为天然生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各种类型的材料还可以通过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合成,其均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目的:比较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及单纯羟基磷灰石3种牙槽骨修复材料的细胞毒性及生物相容性。方法: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浸提液、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浸提液、羟基磷灰石浸提液分别与小鼠成骨前细胞、人成骨细胞共培养,XTT实验检测细胞线粒体活性(以单独培养的细胞为对照组),结晶紫分析实验检测细胞毒性(以DMSO培养的细胞为对照组)。取20只Wistar大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制备上颌右侧中切牙牙槽骨缺损模型,随机分4组干预: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其余3组分别植入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及单纯羟基磷灰石材料,植入后7,21,42d,检测血清中RANKL、骨保护素质量浓度。实验已通过西南医科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审批号:IACUC20170315-07。结果与结论:①3组材料浸提液中小鼠成骨前细胞的线粒体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材料浸提液中人成骨细胞的线粒体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材料浸提液中,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浸提液中两种细胞的线粒体活性最高;②3组材料浸提液对小鼠成骨前细胞与人成骨细胞的毒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组材料浸提液中,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浸提液对两种细胞的毒性最低;③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材料植入后7d的RANKL质量浓度低于21d(P<0.001),植入后42d的骨保护素质量浓度高于植入后7,21d(P<0.001);④结果表明相对于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与单纯羟基磷灰石材料,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材料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Β-磷酸 海藻酸盐 组织工程 颌骨缺陷 骨再生 生物支架材料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钙、β-磷酸三钙和羟基磷灰石三相陶瓷复合物与骨细胞活性的体外鉴定(英文)
13
作者 Anne Bernhardt Anja Lode +7 位作者 Sivadasan Suresh Babu Antje Vogel Thomas Hanke Sebastian Thieme Hare Krishna Varma Angela Rosen-Wolff Michael Gelinsky Annie John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3033-3040,共8页
由于羟基磷灰石陶瓷与骨无机质的化学成份相似,所以10年来研究者对羟基磷灰石陶瓷在骨修复替换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羟基磷灰石因其高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已被广泛的应用,但羟基磷灰石的再吸收能力差。文章对由硅酸钙、β-磷酸... 由于羟基磷灰石陶瓷与骨无机质的化学成份相似,所以10年来研究者对羟基磷灰石陶瓷在骨修复替换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羟基磷灰石因其高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已被广泛的应用,但羟基磷灰石的再吸收能力差。文章对由硅酸钙、β-磷酸三钙和羟基磷灰石组成的三相陶瓷复合物进行了研究。在三相陶瓷复合物环境下,采用不同比率硅酸钙、β-磷酸三钙和羟基磷灰石对骨髓夹源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研究。细胞在加入和没有加入成骨细胞的情况下培养28d。采用碱性磷酸酶活性、碱性磷酸酶基因码转录和骨唾液蛋白Ⅱ表达评估成骨分化水平。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在陶瓷复合80%羟基磷灰石材料上完成预实验。将鼠颅盖骨成骨细胞与人单核细胞共同培养以分析其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可能性。结果显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陶瓷复合物材料上表现出快速黏附和高度增殖率,在所有实验材料上,成骨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碱性磷酸酶基因码转录和骨唾液酸蛋白Ⅱ的表达在3种材料上同样增加。扫描电镜和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结果证明在陶瓷复合80%羟基磷灰石材料上的人单核细胞向破骨样细胞分化。结果提示制备的三相陶瓷复合材料支持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增殖和成骨分化,以及人单核细胞与成骨细胞联合培养条件下破骨细胞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陶瓷 Β-磷酸 复合物材料 骨细胞活性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 硅酸 体外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镁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复合生物陶瓷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齐国超 刘春明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47-50,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钛合金基体上合成了含镁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陶瓷复合涂层.研究表明,羟基磷灰石相与β-磷酸三钙相共同存在于600℃烧结的复合涂层中.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显示,镁离子已合成到涂层之中.在模拟体液中,在复合涂层表面... 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钛合金基体上合成了含镁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陶瓷复合涂层.研究表明,羟基磷灰石相与β-磷酸三钙相共同存在于600℃烧结的复合涂层中.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显示,镁离子已合成到涂层之中.在模拟体液中,在复合涂层表面沉积出了较为明显的新生类骨层.使用MG63细胞进行培养试验,结果显示涂层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性.试验结果表明:含镁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有望在医疗实践中作为人工骨质材料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陶瓷 溶胶凝胶法 羟基磷灰石 Β-磷酸 模拟体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明胶/β-磷酸三钙复合体作为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建斌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0年第6期319-322,共4页
目的了解壳聚糖(CS)-明胶(Gel)/β-磷酸三钙(β-TCP)复合体支架超微结构、机械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二次冻干技术制备CS-Gel/β-TCP复合体支架,扫描电镜观察超微形态,材料万能测试机测定... 目的了解壳聚糖(CS)-明胶(Gel)/β-磷酸三钙(β-TCP)复合体支架超微结构、机械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二次冻干技术制备CS-Gel/β-TCP复合体支架,扫描电镜观察超微形态,材料万能测试机测定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将CS-Gel/β-TCP复合体支架植入兔皮下,观察体内降解情况及生物相容性。结果混合溶液固含量、β-TCP添加量、预冻温度对复合体支架的孔隙结构具有决定性作用。β-TCP的引入能显著增强CS-Gel聚合体支架的机械性,随着β-TCP添加量的增多,复合体支架的压缩强度、模量都有较大程度提高;随着预冻温度的降低,材料的机械性能亦随之降低。在植入早期可观察到一过性炎性反应,随着植入时间延长,支架逐渐降解,12周时基本降解吸收。结论 CS-Gel/β-TCP复合体支架具有良好的超微结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是一种较好的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壳聚糖 明胶 Β-磷酸 机械性能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掺锶β-磷酸三钙/硫酸钙复合多孔支架的制备与性能
16
作者 秦晓素 黄洁 +3 位作者 雷云 杨泽斌 陈庆华 颜廷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67-1972,共6页
以掺锶β-磷酸三钙/硫酸钙为原料,利用搅拌喷雾干燥法制备出掺锶β-磷酸三钙/硫酸钙复合小球,再将明胶与制备的复合小球复合,制备出明胶/掺锶β-磷酸三钙/硫酸钙复合生物支架。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等分析了复合多孔... 以掺锶β-磷酸三钙/硫酸钙为原料,利用搅拌喷雾干燥法制备出掺锶β-磷酸三钙/硫酸钙复合小球,再将明胶与制备的复合小球复合,制备出明胶/掺锶β-磷酸三钙/硫酸钙复合生物支架。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等分析了复合多孔支架的成分、形貌以及结构特征,并研究了复合生物支架的降解性、孔隙率、力学性能和细胞毒性等。结果表明:该复合多孔生物支架具有不规则的孔洞结构,孔径在0.5~1mm之间,且平均孔隙率达到(63±1.77)%,基本能满足骨组织工程支架对孔隙率的要求;复合多孔支架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其平均抗压强度在(6.3±0.05)MPa左右;该复合多孔支架无细胞毒性,具有较好的降解速率,因此该支架在骨组织修复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掺锶β-磷酸 硫酸 复合小球 多孔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溶液中沉淀法制备纯相β-磷酸三钙(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铭 王雪松 +1 位作者 张兵 郭燕川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9-279,共11页
本文以明胶、硝酸钙Ca(NO3)2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为前驱体,初始Ca/P为1.5,制备了纯相的β-磷酸三钙.红外谱图和X射线晶体衍射结果表明,溶液中直接沉淀得到的产物为缺钙磷灰石,该产物在明胶浓度≥0.22%(质量分数)时热转化为纯相的β-... 本文以明胶、硝酸钙Ca(NO3)2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为前驱体,初始Ca/P为1.5,制备了纯相的β-磷酸三钙.红外谱图和X射线晶体衍射结果表明,溶液中直接沉淀得到的产物为缺钙磷灰石,该产物在明胶浓度≥0.22%(质量分数)时热转化为纯相的β-磷酸三钙.通过晶体尺寸计算和比表面积测定,缺钙磷灰石的晶体大小随着明胶用量的增加而变小.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溶液中直接沉淀的缺钙磷灰石呈针状形貌,经过高温煅烧后,针状的缺钙磷灰石将相互融合形成葡萄状的β-磷酸三钙.差热/热重结果表明,明胶与生成的缺钙磷灰石形成了化学键合,这将有助于吸附较多的水分子,随后水分子与缺钙磷灰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羟基磷灰石,羟基磷灰石继续与沉淀中的偏磷酸钙反应生成β-磷酸三钙.本文还研究了明胶对纯相β-磷酸三钙的生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纯相β-磷酸 磷灰石 骨修复 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磷酸三钙水解法修复牙釉质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英 李思维 冯祖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5-279,共5页
采用α-磷酸三钙(α-TCP)水解法在牙釉质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HA)涂层,并用XRD、SEM、TEM、显微硬度仪和自制的牙刷磨耗试验机对涂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采用L929细胞对α-TCP水解液进行细胞毒性评价.结果显示:α-TCP在37℃条件下水解... 采用α-磷酸三钙(α-TCP)水解法在牙釉质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HA)涂层,并用XRD、SEM、TEM、显微硬度仪和自制的牙刷磨耗试验机对涂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采用L929细胞对α-TCP水解液进行细胞毒性评价.结果显示:α-TCP在37℃条件下水解6h,即可在牙釉质表面得到厚度约20μm的HA涂层,此涂层与牙釉质表面结合紧密,涂层的硬度与正常牙釉质无明显的差异,并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简便、安全、有效,有望应用于龋病预防和早期釉质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磷酸 羟基磷灰石 牙釉质龋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α-TCP和HA生物陶瓷表面形成类骨磷灰石的形貌、结构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一平 杨建华 +1 位作者 李晖 郭灵虹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5-140,共6页
以磷酸三钙(α-TCP)和羟基磷灰石(HA)生物陶瓷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α-TCP和HA在模拟体液(SBF)及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浸泡后表面类骨磷灰石的生长和形成,考察初始溶液的离子成分和浓... 以磷酸三钙(α-TCP)和羟基磷灰石(HA)生物陶瓷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α-TCP和HA在模拟体液(SBF)及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浸泡后表面类骨磷灰石的生长和形成,考察初始溶液的离子成分和浓度及陶瓷溶解性能对形成类骨磷灰石的形貌、结构的影响.实验表明:在SBF及PBS中浸泡后,HA仪在SBF中有少量的类骨磷灰石颗粒生成;α-TCP在SBF中表面形成类骨磷灰石颗粒,而在PBS中形成片状的磷酸八钙(OCP),XRD和SEM结果分别从结构和形态学方面确认磷酸八钙在1~3周可向颗粒状类骨磷灰石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磷酸 羟基磷灰石 类骨磷灰石 磷酸 非对称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钙磷陶瓷材料复合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体内成骨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龙厚清 李佛保 +2 位作者 王迎军 廖威明 王会信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80-184,共5页
目的 探讨和比较 3种钙磷陶瓷材料 HA、TCP、HA/ TCP复合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 2 (rh BMP- 2 )体内异位成骨效果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取 35只 3月龄 Wistar大鼠 ,将复合 rh BMP- 2的 3种钙磷陶瓷材料 (1∶ 1)植于鼠背部肌袋内 ... 目的 探讨和比较 3种钙磷陶瓷材料 HA、TCP、HA/ TCP复合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 2 (rh BMP- 2 )体内异位成骨效果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取 35只 3月龄 Wistar大鼠 ,将复合 rh BMP- 2的 3种钙磷陶瓷材料 (1∶ 1)植于鼠背部肌袋内 ,未复合 rh BMP- 2的上述 3种单纯陶瓷材料为对照组。术后 2、4和 8周取材 ,测定植入物碱性磷酸酶 (AL P)活性 ,通过 HE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进行组织学和组织计量学观察 ,比较新生骨组织的形成。 结果 术后 2、4周复合植入物 AL P活性测定从高到低依次为 HA、HA/ TCP、TCP,但在相同 rh BMP- 2剂量下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与相对应单纯支架材料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组织学和组织计量学检测结果显示各复合材料组均有新骨形成 ,成骨量随时间推移而增加 ,2周时以 HA/ rh BMP- 2成骨量较多 ,但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 5 ) ;8周时新骨形成以双相陶瓷 HA/ TCP最佳 ,相关参数和图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成骨量 8周较 2、4周多 ,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3种单纯支架材料各观察期均无骨样组织形成。 结论 双相陶瓷材料 HA/ TCP是携带 rh BMP- 2的钙磷陶瓷良好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陶瓷材料 复合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体内成骨 羟基磷灰石 磷酸 双相磅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