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显——隐”的经纬——高行健长篇小说文本结构研究 |
王孟图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2
|
论散文结构 |
陈剑晖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2005 |
8
|
|
3
|
《沉沦》的隐在结构及其思想渊源 |
陆克寒
|
《常州师专学报》
|
2002 |
1
|
|
4
|
《名优之死》的隐喻结构:性别权力和社会权力抗衡的悲剧 |
杨润秋
|
《艺术广角》
|
1998 |
0 |
|
5
|
天国花园的坍塌——新解顾城诗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
李金凤
|
《枣庄学院学报》
|
2010 |
1
|
|
6
|
《狂人日记》多重意蕴阐释 |
解德枫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2 |
2
|
|
7
|
罗淑创作简论 |
杨国华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92 |
2
|
|
8
|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隐含文本论析 |
武彦君
|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1
|
|
9
|
美丑都在情欲之间——解读《梅岭之春》 |
罗岗
|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1992 |
0 |
|
10
|
论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的理论支点 |
王福民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1
|
人物与灵魂的深度——评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生命册》 |
王学谦
|
《芒种》
北大核心
|
201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