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手术的麻醉 被引量:2
1
作者 侯炯 许涛 +2 位作者 吴雪 岳志健 周晓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63-164,共2页
本文报道经蝶入路垂体腺瘤 4 94例显微切除手术的麻醉方法及经验。术前应用地塞米松 10~ 2 0mg ,以咪达唑仑 0 1mg·kg-1、芬太尼 2 μg·kg-1、丙泊酚 2mg·kg-1、氯琥珀胆碱 2mg·kg-1或罗库溴铵 0 6mg·kg-... 本文报道经蝶入路垂体腺瘤 4 94例显微切除手术的麻醉方法及经验。术前应用地塞米松 10~ 2 0mg ,以咪达唑仑 0 1mg·kg-1、芬太尼 2 μg·kg-1、丙泊酚 2mg·kg-1、氯琥珀胆碱 2mg·kg-1或罗库溴铵 0 6mg·kg-1快速诱导全麻 ,术中以异氟烷、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维持 ,术后在丙泊酚镇静下拔管。术中 19例困难气管插管 (其中 32例严重困难 ) ,4例发生严重高血压 ,均成功处理 ,其余麻醉顺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麻醉 显微切除手术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辅助二次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显微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
2
作者 蒋丹菁 徐立胤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4期778-779,共2页
垂体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左右,是神经外科第三大常见疾病。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手术后仍有部分肿瘤复发或残留。二次手术增加了手术难度,其手术入路深且瘢痕增生,正常的局部解剖丧失,且周围有重要的神经... 垂体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左右,是神经外科第三大常见疾病。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手术后仍有部分肿瘤复发或残留。二次手术增加了手术难度,其手术入路深且瘢痕增生,正常的局部解剖丧失,且周围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分布。神经导航系统是传统立体定向与现代计算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系统 切除垂体瘤 显微切除手术 经鼻蝶入路 护理配合 经蝶窦入路手术 计算机技术 颅内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显微切除手术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启锐 程巍 +1 位作者 黎源 陈彦兴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6-237,共2页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显微切除手术治疗脑转移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 局麻下安装立体定向仪头架 ,行CT扫描 ,计算出肿瘤中心、肿瘤距离皮层最近点及其连线的延长线与颅骨外板交点 (作为骨窗中点 )的三维坐标 ,然后用环钻钻一骨窗 ...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显微切除手术治疗脑转移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 局麻下安装立体定向仪头架 ,行CT扫描 ,计算出肿瘤中心、肿瘤距离皮层最近点及其连线的延长线与颅骨外板交点 (作为骨窗中点 )的三维坐标 ,然后用环钻钻一骨窗 ,根据已计算出的三维坐标用探针指出肿瘤位置 ,在手术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肿瘤。 结果 临床应用 18例 ,全部病例均达到肿瘤全切除 ,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 , 结论 立体定向显微手术治疗脑转移瘤有显著疗效 ,这一术式特别适用于功能区或深部脑转移瘤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立体定向 显微切除手术 手术方法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显微切除听神经瘤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面神经保留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郑一科 戚进聪 徐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5期40-42,共3页
目的研究在显微切除听神经瘤手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面神经保留的价值。方法 46例行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患者,根据手术中是否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分为实验组(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与对照组(未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各23例。两组... 目的研究在显微切除听神经瘤手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面神经保留的价值。方法 46例行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患者,根据手术中是否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分为实验组(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与对照组(未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各2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肿瘤全切率、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和面神经功能保留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肿瘤全切率为95.7%,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1.3%,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87.0%(功能良好10例,可接受10例,差3例),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3.9%、65.2%、60.9%(功能良好6例,可接受8例,差9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显微切除听神经瘤手术患者于术中进行神经电监测,可提高肿瘤全切率,并显著提升患者的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和功能保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神经电生理监测 显微切除手术 面神经保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手术切除蝶骨嵴脑膜瘤 被引量:3
5
作者 廖毅超 蒋广元 +3 位作者 梁新强 宋星智 张征军 黄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8-418,422,共2页
关键词 手术切除 蝶骨嵴脑膜瘤 影像检查 CT MRI D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眶沟通脑膜瘤的显微手术切除和颅底重建(英文) 被引量:5
6
作者 贺晓生 章翔 +5 位作者 刘卫平 张剑宁 付洛安 费舟 李侠 王西玲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颅眶沟通性脑膜瘤 (COCM)的诊断、手术及预后。方法 在 1998年 2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入院的 11名颅眶沟通瘤患者中 ,对经病理确诊为脑膜瘤的 5例 ,就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变化、手术操作、病理特点和预后等方面予...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颅眶沟通性脑膜瘤 (COCM)的诊断、手术及预后。方法 在 1998年 2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入院的 11名颅眶沟通瘤患者中 ,对经病理确诊为脑膜瘤的 5例 ,就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变化、手术操作、病理特点和预后等方面予以总结和分析。结果 采用额下或额颞侧方入路 ,单纯硬膜外切除 3例 ,联和硬膜外、硬膜下切除 2例。全切 4例 ,次全切 1例。全部病例予以颅底骨性重建。术前视力、光反射、眼球运动正常的 2例中 ,1例视力明显减退伴光反射迟钝。随访期内 ,5例均未行放射治疗 ;复发 2例 ,其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肿瘤组织均含纤维母细胞成分。结论 COCM可以侵犯颅眶结合部许多重要解剖结构 ,且有复发倾向 ;本病治疗应强调充分暴露、彻底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眶沟通脑膜瘤 手术切除 颅底重建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蝶显微手术切除极大型垂体腺瘤 被引量:3
7
作者 魏少波 周定标 +2 位作者 余新光 孟祥辉 佟怀宇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极大型(直经>60mm)垂体腺瘤的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本组24例均经蝶入路手术,并依肿瘤的主体部位分为三型,即颅外型:肿瘤大部分在蝶鞍下方,共4例; 鞍内型:肿瘤在鞍内及鞍上的体积大致相等,共14例;鞍上... 目的:探讨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极大型(直经>60mm)垂体腺瘤的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本组24例均经蝶入路手术,并依肿瘤的主体部位分为三型,即颅外型:肿瘤大部分在蝶鞍下方,共4例; 鞍内型:肿瘤在鞍内及鞍上的体积大致相等,共14例;鞍上型:肿瘤主体位于鞍上,共6例。结果: 9例(37. 5% )肿瘤全部切除, 7例(29. 2% )次全切除, 5例(20. 8% )大部切除, 3例(12. 5% )部分切除。5例根据复查残瘤的位置和大小再次选择经蝶(2例)或经颅(3例)二期手术。无严重并发征及死亡。结论:多数极大型垂体腺瘤可经蝶入路切除;与经颅相比,经蝶入路手术更为安全、有效、简便,但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部分病例虽经蝶不能一次将肿瘤彻底切除,但可以使肿瘤体积缩小,使再次手术增加安全性;二期手术者需根据残瘤部位选择经蝶或经颅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经蝶入路 手术切除 垂体腺瘤 二期手术 经颅 部位 技术水平 结论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手术切除联合间质内树状突细胞疫苗治疗复发脑胶质瘤 被引量:4
8
作者 步星耀 赵跃武 +4 位作者 赵红卫 张建国 柴昌 周伟 李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9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联合间质内树状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疫苗治疗复发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8例复发脑胶质瘤患者行开颅显微手术全切除,术中瘤腔内安置Ommaya囊,术后从复发瘤组织分离培养出脑肿瘤干...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联合间质内树状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疫苗治疗复发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8例复发脑胶质瘤患者行开颅显微手术全切除,术中瘤腔内安置Ommaya囊,术后从复发瘤组织分离培养出脑肿瘤干细胞(brain tumor stem cells,BTSC),制备个体特异性DC疫苗,术后4W、6W、8W、10W、12W经由Ommaya囊行瘤腔内自体免疫治疗。随访6—15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例患者均获随访,3个月无复发,无死亡;6个月复发3例,死亡1例,生存期明显延长。全部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显微手术力争全切除,术后联合间质内BTSC抗原脉冲DC疫苗自体免疫治疗,是一种靶向BTSC治疗复发脑胶质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脑胶质瘤 手术切除 干细胞 树状突细胞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动静脉畸形27例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健 赵永轩 +2 位作者 马骏 孙涛 苏贺先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16-118,共3页
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是一团发育异常的病态脑血管,其体积可以随人体发育而长大。由一支或几支弯曲扩张的动脉供血和静脉引流而形成的一个血管团,小的直径不及1cm,大的可达10cm。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为... 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是一团发育异常的病态脑血管,其体积可以随人体发育而长大。由一支或几支弯曲扩张的动脉供血和静脉引流而形成的一个血管团,小的直径不及1cm,大的可达10cm。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为颅内出血、头痛、神经功能缺失、癫痫等。我科自2001年1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27例颅内AVM行单纯外科切除手术,现报导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手术切除 神经功能缺失 发育异常 人体发育 静脉引流 动脉供血 颅内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手术切除颅底脑膜瘤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光良 宗强 +1 位作者 成立峰 张吉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手术切除 颅底脑膜瘤 临床分析 颅内肿瘤 蛛网膜细胞 病灶部位 治疗方法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显微手术切除后植入缓释化疗药物联合增敏放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正清 买买提艾力.吐尔逊 +5 位作者 陈勇 颜云峰 米尔卡斯木.吾布力 玉山江.莫合太尔 买买提吐尔洪.依明 罗琴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究脑胶质瘤显微手术切除后植入缓释化疗药物联合增敏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脑胶质瘤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经济状况并结合患者自主意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手术方法相同,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 目的探究脑胶质瘤显微手术切除后植入缓释化疗药物联合增敏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脑胶质瘤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经济状况并结合患者自主意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手术方法相同,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化疗,术后两周给予普通放射、X刀、γ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肿瘤切除后,在瘤床上植入缓释化疗粒子并配合全脑增敏放疗。随访6个月~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术后6个月及1年随访期间内,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年,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3年,观察组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KPS评分与手术前相比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脑胶质瘤显微手术切除后植入缓释化疗药物联合增敏放疗,临床效果较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在大样本量深入研究确认其疗效后,可扩大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手术切除 缓释化疗药物植入 增敏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状窦后入路小骨窗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及面听神经功能保护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义云 李美华 +4 位作者 江志群 徐庚生 洪涛 李东海 曾而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672-3673,共2页
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良性肿瘤.但因其毗邻重要的神经结构,术后并发症特别是面神经损伤的防治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如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其预后。我科2009—2011年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小骨窗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86例。治疗效果良好,现... 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良性肿瘤.但因其毗邻重要的神经结构,术后并发症特别是面神经损伤的防治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如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其预后。我科2009—2011年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小骨窗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86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除 乙状窦后入路 听神经瘤 神经功能保护 小骨窗 面神经损伤 术后并发症 神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额下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嗅沟脑膜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勇 张佳栋 +1 位作者 梁庆华 史锡文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年第9期78-80,共3页
嗅沟脑膜瘤起源于筛板及其附近的硬脑膜,是前颅底很常见的肿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8%~18%[1]。女性稍多于男性,肿瘤多呈球形生长,并沿前颅窝向后上生长,其具有特定的生长部位、生长方向,目前手术方式已较为成熟。以额叶微创为特点的单纯... 嗅沟脑膜瘤起源于筛板及其附近的硬脑膜,是前颅底很常见的肿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8%~18%[1]。女性稍多于男性,肿瘤多呈球形生长,并沿前颅窝向后上生长,其具有特定的生长部位、生长方向,目前手术方式已较为成熟。以额叶微创为特点的单纯脑外入路已是嗅沟脑膜瘤手术的发展趋势[2]。从2008年9月~2012年2月,我院采用经单侧额下入路显微手术切除19例大型嗅沟脑膜瘤,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嗅沟脑膜瘤 手术切除 额下入路 临床分析 单侧 生长部位 脑膜瘤手术 生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辅助显微手术切除脑功能区病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凤强 江国华 +1 位作者 芮奕峰 卢奕 《浙江创伤外科》 2006年第4期347-348,共2页
关键词 脑功能区病灶 手术切除 立体定向技术 医源性损伤 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导航技术 外科技术 重要功能区 定向切除 立体定向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国强 杨承勇 +3 位作者 刘窗溪 熊云彪 姚倍金 王俊 《贵州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135-137,共3页
关键词 单鼻孔蝶窦入路 垂体腺瘤 手术切除 手术入路 手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31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志武 衣志刚 +1 位作者 白茫茫 王小龙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诊断、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操作技术及预后。方法:采用CT及MRI扫描检查和显微外科技术,对31例大型听神经瘤行手术切除,术中及术后评估面神经的功能。结果:本组26例(83.9%)肿瘤达到全切除,5例(16.1%...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诊断、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操作技术及预后。方法:采用CT及MRI扫描检查和显微外科技术,对31例大型听神经瘤行手术切除,术中及术后评估面神经的功能。结果:本组26例(83.9%)肿瘤达到全切除,5例(16.1%)次全切除。面神经的解剖学保留率为77.2%(24例)。对26例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评估,面神经功能获得满意恢复者为22例(70.9%)。结论: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对面神经可获得解剖学与功能的保护,能明显降低并发症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肿瘤 外科学 外科手术 手术切除 大型听神经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型血吸虫病的CT诊断和显微手术切除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洪洋 朱贤立 +3 位作者 汪占春 赵甲山 聂世斌 朱先理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1996年第1期45-46,44,共3页
脑型血吸虫病的CT诊断常易误诊。血吸虫卵肉芽肿常邻近或位于大脑皮质或皮质下层,手术疗效也不尽满意。本文通过对10例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治经验,总结出脑型血吸虫病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以及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血吸虫卵肉芽肿的优点和操... 脑型血吸虫病的CT诊断常易误诊。血吸虫卵肉芽肿常邻近或位于大脑皮质或皮质下层,手术疗效也不尽满意。本文通过对10例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治经验,总结出脑型血吸虫病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以及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血吸虫卵肉芽肿的优点和操作方法。10例病人手术效果满意,随访半年~6年无1例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型血吸虫病 手术切除 CT诊断 血吸虫卵 肉芽肿 皮质下 手术疗效 大脑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栓塞联合显微手术切除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凡 出良钊 +3 位作者 胡阳春 杨华 隋健美 刘健 《贵州医药》 CAS 2008年第7期596-598,共3页
关键词 蝶骨嵴脑膜瘤 手术切除 超选择栓塞 临床价值 肿瘤供血动脉 神经血管结构 全脑血管造影 术中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显微手术切除后辅用曲安奈德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冯文 《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第5期427-428,共2页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显微手术切除后局部应用曲安奈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1999年8月~2004年12月收治翼状胬肉112例(165只眼),均先行显微手术切除翼状胬肉,然后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三组。治疗A组:45例(73只眼),曲安...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显微手术切除后局部应用曲安奈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1999年8月~2004年12月收治翼状胬肉112例(165只眼),均先行显微手术切除翼状胬肉,然后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三组。治疗A组:45例(73只眼),曲安奈德5mg于术中、术后2周、术后1月局部球结膜下注射。治疗B组:36例(49只眼),丝裂霉素局部湿敷。对照C组:31例(43只眼)。结果术后随访1年,应用曲安奈德A组、丝裂霉素B组和对照C组翼状胬肉复发率分别为4.1%(3/73)、10.2%(5/49)、27.9%(12/43);应用曲安奈德A组、丝裂霉素B组和对照C组治疗翼状胬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1/73)、14.2%(7/49)、2.3%(1/43)。治疗结果复发率A组与对照C组比较,x^2检验:x^2AC=11.58,P〈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应用曲安奈德能明显降低其复发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曲安奈德与丝裂霉素两组比较,x^2AB=6.01,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应用曲安奈德能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曲安奈德是一种安全、有效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药物,可以作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常规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手术切除 曲安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淑军 周茂德 +2 位作者 李新钢 王磊 王萍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6期362-364,共3页
关键词 手术切除 立体定向技术 颅内小病灶 并发症 多发 孤立 创伤 有定 准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