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后采用延续性康复护理的效果
1
作者 张丽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1期180-182,共3页
目的讨论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后采用延续性康复护理的护理意义。方法研究时间范围在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纳入60例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n=30)实施延续性康... 目的讨论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后采用延续性康复护理的护理意义。方法研究时间范围在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纳入60例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n=30)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手运动功能、出院后6个月手感觉功能、生活质量、护理质量认可情况。结果试验组出院后6个月手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出院后6个月手感觉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杂性手外伤患者通过显微外科修复术后采用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手功能恢复效果,提升术后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手外伤 显微外科修复术 延续性康复护理 手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目标训练的康复护理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袁平 王春利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7期346-347,共2页
目的探讨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目标训练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手术患者为实验对象,对所有患者治疗后实施系统化、整体化和个性化的康复护理和目标训练... 目的探讨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目标训练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手术患者为实验对象,对所有患者治疗后实施系统化、整体化和个性化的康复护理和目标训练,对比分析患者护理和训练前后临床症状变化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术后情况均有所缓解,大部分患者的手部功能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显著降低和减少了患者的术后致残率,康复效果较为理想,护理的总有效率达到92%左右。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前后临床症状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患者术后接受目标训练的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有效提高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速度,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且能够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 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 目标训练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手部动脉缺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马丙栋 刘秀 胡艳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手部动脉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3月于我院就治的100名手部动脉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的5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接受常规皮瓣游离回植术治疗的5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手部动脉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3月于我院就治的100名手部动脉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的5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接受常规皮瓣游离回植术治疗的5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断指成活率、断指再植功能评分、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生存质量以及患者满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断指成活率、断指再植功能评分、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后6个月生存质量以及患者满意情况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手部动脉缺损,提高了断指成活率和再植后功能评分,缩短了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改善了治疗后6个月生存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探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修复术 手部动脉缺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例上肢大面积皮肤套脱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的护理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霞 张淑华 +1 位作者 施玲玲 杨泉萍 《天津护理》 2009年第5期256-257,共2页
通过对17例上肢大面积皮肤组织套脱伤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方法修复术后护理观察和正确功能锻炼指导,提高了皮肤的成活率,患肢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恢复,达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大面积脱套伤 显微外科修复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显微外科修复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潘伟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2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在足踝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患者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进行足踝骨折手术的患者87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手术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修复... 目的探讨在足踝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患者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进行足踝骨折手术的患者87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手术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后治疗效果以及1年后的恢复情况。结果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观察组的皮瓣坏死、感染坏死以及静脉回流受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1年以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对皮瓣外观、皮瓣质感以及皮瓣弹性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据满意度调查表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手术治疗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使得患者治疗的体验大大加深,改善患者足踝部的外观,患者病情能得到快速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骨折 钢板外露 显微外科修复术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手部动脉缺损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改善评价
6
作者 潘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0期00055-00055,57,共2页
分析显微外科修复术在治疗手部动脉缺损的临床应用中产生的效果和在生存质量上的改善及评价。方法:选择本文研究相符的手部动脉缺损患者例数共50系2018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入院诊治并全部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术。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 分析显微外科修复术在治疗手部动脉缺损的临床应用中产生的效果和在生存质量上的改善及评价。方法:选择本文研究相符的手部动脉缺损患者例数共50系2018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入院诊治并全部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术。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及断指再植功能情况。结果:(1)50例手部动脉缺损患者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升高,说明开展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方法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配合度。(2)50例手部动脉缺损患者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说明开展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方法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预后;(3)50例手部动脉缺损患者的高断指再植功能优良率理想,说明在临床工作中开展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利于提高患者的断指再植功能优良率。结论:增加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方法可利于缓解手部动脉缺损患者的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断指再植功能优良率,可利于明显改善治疗后生存质量,有理想应用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动脉缺损 显微外科修复术 临床效果 生存质量 改善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显微外科修复术效果分析
7
作者 韦杰合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5期71-71,共1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显微外科修复术效果。方法:以86例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修复手术,观察组实施显微外科修复术。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皮瓣存活... 目的:探讨和分析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显微外科修复术效果。方法:以86例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修复手术,观察组实施显微外科修复术。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皮瓣存活情况、皮瓣外形、皮瓣质感、弹性状况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中,出现感染坏死和静脉回流不畅等情况的患者共有11例,占比为25.58%,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98%(3/4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患者实施显微外科修复术,患者的皮肤恢复情况较好,总满意度也较高,临床上的使用意义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骨折 钢板外露 显微外科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梁伊慧 林建德 +1 位作者 黄珍妮 彭爱萍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第2期157-158,共2页
目的研究复杂性手外伤患者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对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产生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选择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复杂性手外伤患者,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为研究时间范围。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 目的研究复杂性手外伤患者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对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产生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选择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复杂性手外伤患者,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为研究时间范围。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手功能改善有效率及手感觉功能。结果实验组护理后手功能改善有效率(50.00%)高于参照组手功能改善有效率(20.00%),可见明显组间差异性(P<0.05)。分析两组术后患者手感觉功能情况,实验组手感觉功能S1、S2、S3数据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手感觉功能S4、S5数据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术后手部功能,提高手感觉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康复护理 复杂性手外伤 显微外科修复术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姜秀娟 鞠传宝 孔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3期184-185,共2页
目的观察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122例行显微外科修复术的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根据单双号抽签法分为常规组和延续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指导,延续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122例行显微外科修复术的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根据单双号抽签法分为常规组和延续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指导,延续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延续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手感觉功能、手运动功能情况。结果延续组患者手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组患者手运动功能优良率为90.16%,显著高于常规组的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康复护理对于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手运动和感觉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手外伤 延续性康复护理 常规护理 显微外科修复术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目标训练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汪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5期219-219,共1页
目的对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患者采用目标训练的康复护理,查看其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行... 目的对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患者采用目标训练的康复护理,查看其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行目标训练与康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目标训练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并查看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目标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仅为2.17%,护理的总有效率达到97.82%,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患者采用目标训练方法,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使患者的手部功能可以尽快回复,提升护理的有效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手外伤 显微外科修复术 目标训练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显微外科修复术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6期120-121,共2页
目的观察足踝部骨折手术后钢板外露的显微外科修复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出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84例,并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42例施以常规的修复手术,组二42例施以显... 目的观察足踝部骨折手术后钢板外露的显微外科修复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出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84例,并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42例施以常规的修复手术,组二42例施以显微外科修复手术,比照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组二手术各项状况、回访状况、总体满意率好于组一,P <0.05。结论显微外科修复手术运用到治疗足踝部骨折手术后钢板外露的患者具备较优的治疗成效,能够改善患者足踝处的外观,提升患者的预后,同时,患者的病情也可以获得更快的恢复,值得全方位推行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外露 足踝部骨折 显微外科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修复术联合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红升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617-1619,共3页
目的:分析显微外科修复术联合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4例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为治疗对象,根据患者使用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显微外科... 目的:分析显微外科修复术联合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4例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为治疗对象,根据患者使用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显微外科修复术与可吸收螺钉治疗,观察组使用显微外科修复术联合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恢复状况、术后并发症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恢复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4.26%)低于对照组(17.02%),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95.74%)高于对照组(82.9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与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四肢骨折和血管损伤,可促使患者快速恢复四肢功能,有效缓解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修复术 闭合复位 外固定支架固定 四肢骨折 血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汪民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12期140-140,共1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复杂性手外伤后应用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通过对2017年2月~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复杂性手外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延续性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手运动功能差异。结果实验组手...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复杂性手外伤后应用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通过对2017年2月~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复杂性手外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延续性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手运动功能差异。结果实验组手运动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应用延续性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手运动功能,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康复护理 复杂性手外伤 显微外科修复术
原文传递
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显微外科修复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伟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21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显微外科修复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4年5月在我院60例行足踝部骨折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行常规修复手术;实验组行显微外科修复术进行... 目的:探讨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显微外科修复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4年5月在我院60例行足踝部骨折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行常规修复手术;实验组行显微外科修复术进行修复。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情况以及2年后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之后,实验组的各项情况(皮瓣坏死、感染坏死、静脉回流受阻)发生例数均低于常规组;在治疗2年之后,对2组患者的随访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对皮瓣的各项情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其主要为皮瓣外观、皮瓣质感以及皮瓣弹性。以上所有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足踝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显微外科修复术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极大程度的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改善足踝部外观,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骨折 钢板外露 显微外科修复术
原文传递
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目标训练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春利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23期173-174,共2页
目的观察在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应用目标训练的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的76例复杂性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讨组,每组38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 目的观察在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应用目标训练的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的76例复杂性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讨组,每组38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讨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目标训练的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两组患者干预1周后、2周后和3周后的手功能发现,两组干预1周后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2周后和3周后,研讨组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者干预1周后、2周后和3周后的徒手肌力发现,两组干预1周后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2周后和3周后,研讨组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目标训练的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手功能和徒手肌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手外伤 显微外科修复术 康复护理
原文传递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丹丹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23期82-84,共3页
目的研究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后采用延续性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复杂性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采用延续... 目的研究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后采用延续性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复杂性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采用延续性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手感觉、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手感觉功能S5占比为32.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手运动功能优良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镜外科修复术后采用延续性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手部感觉及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可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康复护理 复杂性手外伤 显微外科修复术 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复杂性手外伤患者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对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产生的临床效果影响
17
作者 马晓青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6期208-209,共2页
分析评价复杂性手外伤患者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对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产生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本次将我院微创显微外科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复杂性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 分析评价复杂性手外伤患者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对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产生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本次将我院微创显微外科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复杂性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0例给予延续性康复护理方法,进一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1)观察组手感觉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手运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00%,与对照组的60.00%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术后手感觉功能恢复效果及手运动功能恢复效果;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手外伤 延续性康复护理 显微外科修复术 功能恢复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基于目标训练的康复护理效果探讨
18
作者 李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8期177-178,共2页
探讨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基于目标训练的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70例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施以显微外科修复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的... 探讨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基于目标训练的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70例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施以显微外科修复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施以目标训练的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4.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在干预7天、14天、21天的手部功能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采用目标训练的康复护理有利于可以有效改善手部功能,促进手部功能的恢复,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显微外科修复术 目标训练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患者行创伤显微外科修复术的围术期安全护理
19
作者 章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7期00222-00222,共1页
分析创伤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精神病患者围术期采用安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精神病患者病例数44例,取本院2016年3月~2019年12月接诊,根据时间分组即安全护理实施前与安全护理实施后,实验组(n=22)接受围术期安全护理 ,对照组(n=22)接受... 分析创伤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精神病患者围术期采用安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精神病患者病例数44例,取本院2016年3月~2019年12月接诊,根据时间分组即安全护理实施前与安全护理实施后,实验组(n=22)接受围术期安全护理 ,对照组(n=22)接受围术期常规干预,将两组病患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两组均未出现自杀病例,实验组摔伤1例,占比4.45%,对照组摔伤2例,占比9.09%,伤人事件2例,占比9.09%,噎食2例,占比9.09%。两组数据P<0.05比对差异大;实验组22例均顺利出院,对照组出现2例再次伤害病例,占比9.09%,两组数据P<0.05比对差异大。结论:创伤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精神病患者围术期采用安全护理的临床价值较高,尽可能避免患者护理不良事件,促进病患疾病术后康复,保护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创伤显微外科修复术 安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在足踝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患者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李迎利 张凤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7期232-233,共2页
目的:探讨研究足踝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患者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62例足踝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均采用抽签模式进行抽取,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常规修复手术为患者治疗方案,观察组... 目的:探讨研究足踝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患者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62例足踝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均采用抽签模式进行抽取,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常规修复手术为患者治疗方案,观察组选显微外科修复术为患者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手术为患者治疗方案,观察组选显微外科修复术为患者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15.79%<39.47%);观察组皮瓣外观、皮瓣质感及皮瓣弹性等评分结果均较对照组对应值优,且P<0.05。P<0.05。结论:针对足踝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实施显微外科修复术进行治疗,有效提高患者足踝美观程度的同时有助于降低其并发症发生概率,对加快患者足踝愈合进度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骨折后钢板外露 显微外科修复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