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1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种植区颌骨骨密度的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测量 被引量:1
1
作者 金光春 李香俊 +5 位作者 周聪 姜玲 张晓燕 张迪 金熙真 金东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应用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MicroCT)测量牙种植区颌骨骨密度。方法:应用MicroCT对20例牙种植患者进行上、下颌骨扫描,三维重建,进行骨密度测量。结果:下颌骨前牙区平均骨密度值最大值为(945.23±102.46)HU,上颌骨后牙区平均... 目的:应用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MicroCT)测量牙种植区颌骨骨密度。方法:应用MicroCT对20例牙种植患者进行上、下颌骨扫描,三维重建,进行骨密度测量。结果:下颌骨前牙区平均骨密度值最大值为(945.23±102.46)HU,上颌骨后牙区平均骨密度最小值为(534.77±232.17)HU。结论:MicroCT可以提供种植区骨密度的信息,对提高牙种植成功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 牙种植 骨密度 颌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种植修复中下颌磨牙区骨皮质厚度的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测量
2
作者 张晓燕 金东春 +5 位作者 姜玲 张迪 董晨 金光春 金熙真 石红兵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1-732,共2页
牙种植技术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其并发症如下牙槽神经损伤、骨壁侧穿等也越来越多显现,对下颌骨相关解剖结构特点认识不足和植入位置不准确是造成这些并发症的重要因素。牙种植体植入部位的骨厚度、皮质骨的质量、骨密度条件是提高牙... 牙种植技术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其并发症如下牙槽神经损伤、骨壁侧穿等也越来越多显现,对下颌骨相关解剖结构特点认识不足和植入位置不准确是造成这些并发症的重要因素。牙种植体植入部位的骨厚度、皮质骨的质量、骨密度条件是提高牙种植术成功率的关键[1-5],因此种植术前掌握种植部位的骨皮质信息有指导意义。Sjdén等[6]应用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micro computerized tomogrphy,MicroCT)分析骨体积、骨小梁分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磨牙区 牙种植 皮质骨厚度 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
3
作者 蒋华蕾 张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13-016,共4页
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方法 纳入病例均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在2022年3月至2024年9月选取,数据统计为169例。均予以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方法 纳入病例均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在2022年3月至2024年9月选取,数据统计为169例。均予以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进行诊断,与手术和病理结果做比较,评估诊断效果。结果 对比手术和病理诊断结果,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阳性检出率较高,169例非小细胞肺癌中,共572枚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转移154枚,转移组纵隔淋巴结转移指标均高于未转移组(P<0.05);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高。结论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可以及时发现转移情况,为临床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信息,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对病情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发射断层 计算机体层摄影 非小细胞肺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诊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的构建:基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影像组学技术
4
作者 袁晓瑞 谭延林 符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65-1472,共8页
背景术前准确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制订治疗方案、评估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影像组学技术已被作为多种癌症术前预测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无创手段,但关于其在妇科癌症领域应用效果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采用基于^(18)F-氟... 背景术前准确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制订治疗方案、评估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影像组学技术已被作为多种癌症术前预测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无创手段,但关于其在妇科癌症领域应用效果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采用基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18)F-FDG PET/CT)的影像组学技术构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科住院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98例,根据其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淋巴结转移组65例与非淋巴结转移组33例,同时按照7∶3比例进行随机抽样后分为训练集68例与验证集30例。分析所有患者临床特征,以淋巴结转移情况作为结果标签进行模型构建。结果本研究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66.3%(65/98)。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患者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原发灶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E4水平、原发灶位置、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P<0.05)。以HE4水平、原发灶位置构建临床预测模型,以HE4水平、原发灶位置、Radscore构建联合预测模型。Delong's检验结果显示,联合预测模型预测训练集中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0(95%CI=0.70~0.90),高于临床预测模型的0.73(95%CI=0.61~0.85,P=0.042);校准曲线显示,联合预测模型通过校准度检验(P=0.990),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决策曲线(DC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预测模型、联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良好,但联合预测模型的净效益较高。结论采用基于^(18)F-FDG PET/CT的影像组学技术成功构建了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联合预测模型,且模型稳健性较高、区分能力良好、净效益较高,可为临床医生制订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评估患者预后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卵巢上皮癌 上皮性卵巢癌 淋巴结 氟脱氧葡萄糖F18 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体层摄影 影像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方纬 马展鸿 +5 位作者 戴汝平 刘秀杰 程显声 柳志红 史蓉芳 何作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和规律,以及肺动脉血管阻塞与血流灌注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2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24h内先后接受核素肺灌注显像...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和规律,以及肺动脉血管阻塞与血流灌注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2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24h内先后接受核素肺灌注显像和EBCT肺血管增强造影。逐个肺段对比EBCT所显示的肺动脉阻塞与肺灌注显像所显示的肺血流灌注的情况。结果多数(81.7%)肺动脉完全闭塞型病变对应相应肺段的灌注完全缺失,血流灌注分布与非完全闭塞型病变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非完全闭塞型病变中,多级肺动脉病变对应灌注完全缺失的比例较高(60.0%),多级肺动脉病变与单级肺动脉病变相比,血流灌注亦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不同类型的非完全闭塞型病变所对应的血流灌注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形式的血管阻塞所造成的血流灌注变化的不同,是EBCT与肺灌注显像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肺栓塞的血管阻塞和灌注受损是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的两个方面,肺灌注显像和EBCT结合应用能够使肺栓塞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更加全面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肺灌注 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局部淋巴显像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中的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越 曾巧玲 +2 位作者 刘羊 张毓莹 林芝 《现代临床护理》 2023年第8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局部淋巴显像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9年7月—2022年7月本院核...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局部淋巴显像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9年7月—2022年7月本院核医学科给予29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SPECT/CT局部淋巴显像,在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给予做好针对性护理工作。结果29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局部淋巴显像过程顺利,图像清晰,其中术后患肢淋巴管完全性梗阻9例(31.0%),淋巴管不完全性梗阻17例(58.7%),淋巴管通畅或无明显异常3例(10.3%)。检查过程患者表示注射点轻度疼痛,而且正常上肢疼痛感强于患肢,注射部位渗血4例(13.8%),经对症护理后恢复。结论做好SPECT/CT局部淋巴显像乳腺癌术后患者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护理工作,可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摄影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局部淋巴 乳腺癌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诊断大血管炎三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7
作者 任启洁 顾冰洁 +5 位作者 王小琴 陈兴国 苏定雷 袁海 杨磊磊 沈敏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4256-4258,4263,共4页
大血管炎是一类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缺乏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常造成漏诊及误诊。近年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大血管炎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提高了诊断效率。本文总结了南京医... 大血管炎是一类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缺乏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常造成漏诊及误诊。近年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大血管炎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提高了诊断效率。本文总结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诊的3例经^18F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明确诊断的大血管炎病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18F-FDG PET/CT在大血管炎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炎 体层摄影 螺旋计算机 电子发射断层像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误诊分析
8
作者 张敏 张莉 陈树 《中国医药》 2010年第1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FDGPET/CT)肿瘤显像与误诊原因。方法分析3例^18F-FDGPET/CT误诊为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全身^18F-FDGPET/CT显像在恶性肿瘤诊断、分期、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FDGPET/CT)肿瘤显像与误诊原因。方法分析3例^18F-FDGPET/CT误诊为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全身^18F-FDGPET/CT显像在恶性肿瘤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等方面有明确的临床价值,但炎症、结核是最常见的非肿瘤性浓聚原因,常导致临床误诊。结论^18F-FDGPET/CT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易出现假阳性,特别是炎症、结核较为常见。因此,临床工作中,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应谨慎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电子发射断层像术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技术在牙周病学中的应用
9
作者 刘宗霞 李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30-432,共3页
显微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技术(micro-CT)是一种高分辨率的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其快速准确的影像特点使其在牙周疾病的诊断、预后判定及相关基础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能,并有望提高牙周疾病的诊疗水平及预后判断。本文就micro-CT的工作原... 显微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技术(micro-CT)是一种高分辨率的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其快速准确的影像特点使其在牙周疾病的诊断、预后判定及相关基础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能,并有望提高牙周疾病的诊疗水平及预后判断。本文就micro-CT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牙周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技术 三维重建 牙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代谢指标对局限期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孟鑫 郭宏 +5 位作者 王丽 周健 赵文静 隋雪峰 崔红升 徐进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3-179,共7页
背景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明确后进行临床分期,对其预后十分关键。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18)F-FDG PET/CT)可显示病灶的形态、累及范围与代谢情况,探讨^(18)F-FDG PET/CT代谢指标对SCLC的... 背景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明确后进行临床分期,对其预后十分关键。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18)F-FDG PET/CT)可显示病灶的形态、累及范围与代谢情况,探讨^(18)F-FDG PET/CT代谢指标对SCLC的诊断、临床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预测的价值非常有必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代谢指标对SCLC预后的预测评估。方法选取2007—2016年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初诊SCLC患者86例,局限期45例、广泛期41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18)F-FDG PET/CT检测局限期SCLC患者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平均值(SUVmean)、峰值(SUVpeak)、病灶固定阈值为40%SUVmax时的肿瘤代谢体积(MTV)与糖酵解总量(TLG),以及广泛期SCLC患者原发灶的SUVmax、MTV、TLG与所有病灶的最大SUVmax、MTV之和(MTVsum)、TLG之和(TLGsum)。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总生存时间(OS)与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影响因素。结果局限期与广泛期SCLC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胸腔积液发生率、TNM分期、全身化疗、预防性全脑照射治疗(PCI)、乳酸脱氢酶(LDH)≥245 U/L、癌胚抗原(CEA)≥5μ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5.2μg/L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期SCLC患者胸部放疗(TRT)比例高于广泛期(P<0.05)。随访3~105个月,生存29例,死亡57例。中位OS、PFS分别为21.3、30.6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9%、51.2%、29.1%,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1.6%、43.0%、32.6%。局限期SCLC患者生存24例,死亡21例;广泛期SCLC患者生存5例,死亡36例。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ECOG评分3~4分[HR=3.118,95%CI(1.196,8.131)]、TNM分期Ⅲ期[HR=7.739,95%CI(2.017,29.691)]、TLG[HR=1.056,95%CI(1.004,1.111)]是局限期SCL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TLGsum[HR=3.898,95%CI(1.132,13.426)]是广泛期SCL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LDH≥245 U/L[HR=4.957,95%CI(1.080,3.353)]、MTV[HR=1.205,95%CI(1.008,1.440)]是局限期SCL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ECOG评分3~4分[HR=5.555,95%CI(1.697,18.183)]、LDH≥245 U/L[HR=2.898,95%CI(1.326,6.335)]、TLGsum[HR=3.898,95%CI(1.355,11.211)]是广泛期SCL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18)F-FDG PET/CT体积代谢指标能有效预测SCLC患者的生存状况,其中TLG、MTV分别是局限期SCLC患者OS、PFS的独立影响因素,TLGsum是广泛期SCLC患者OS、PFS的独立影响因素,而SUVmax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氟脱氧葡萄糖F18 电子发射断层像术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肺结核活动性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多 吕平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409-411,共3页
影像学一直是结核病活动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能反映细胞的葡萄糖代谢程度,可以从代谢角度结合形态学层面综合评价结核病的活动性。^(18)F-FDG PET-CT有可能识别出... 影像学一直是结核病活动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能反映细胞的葡萄糖代谢程度,可以从代谢角度结合形态学层面综合评价结核病的活动性。^(18)F-FDG PET-CT有可能识别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中处于亚临床状态的患者。陈旧性结核病灶无^(18)F-FDG摄取的患者复发风险低。^(18)F-FDG PET-CT能早期评估抗结核治疗效果,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降低表明治疗效果好,无^(18)F-FDG摄取可能提示治疗达到了杀灭结核分枝杆菌的效果,^(18)F-FDG PET-CT有望作为抗结核新药疗效评价及确定治疗时间截点的检查方法。本文中,笔者即对^(18)F-FDG PET-CT识别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以及评价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疗效、预后等方面的应用与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发射断层像术 体层摄影 发射型计算机 结核 诊断 鉴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脊柱外科精准诊断定位应用中的临床问题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玉江 林勇 +2 位作者 王德春 杨利民 魏见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15-1920,共6页
背景:目前MRI等检查在脊柱外科某些疾病的精准诊断定位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脊柱外科得到广泛应用,逐渐发现其在临床诊断定位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目的:评估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脊柱... 背景:目前MRI等检查在脊柱外科某些疾病的精准诊断定位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脊柱外科得到广泛应用,逐渐发现其在临床诊断定位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目的:评估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脊柱外科精准诊断定位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至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住院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检查与X射线、CT、MRI等影像学比较,总结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腰椎小关节突紊乱、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腰背部疼痛以及脊柱恶性肿瘤诊断定位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1)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因为灵敏度高的特点,在腰椎小关节突紊乱、术后腰背部疼痛以及脊柱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2)然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特异性差,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等诊断方面存在假阳性率,而在溶骨性破坏的脊柱肿瘤诊断方面存在假阴性率;(3)提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脊柱外科精准诊断定位方面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像/CT 脊柱外科 精准诊断定位 体层摄影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异机三维融合影像分析
13
作者 彭鳒侨 丘红英 +3 位作者 董伟强 刘襄平 晏颖 卢伟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86-791,793,共7页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特征定位的三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异机三维(3D)图像的精确融合。资料与方法输入PET/CT的DICOM数据后,经过三维重建和虚拟"切割",寻找人体"内部特征点"...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特征定位的三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异机三维(3D)图像的精确融合。资料与方法输入PET/CT的DICOM数据后,经过三维重建和虚拟"切割",寻找人体"内部特征点",结合预选的"外部特征点"以供下一步的混合"对焦",遵循"特征提取"、"图像对位"的步骤,实施"循点择面、循面分割"。这一"9点3面"立体定位配准方案的设计首先在几何学上被证明理论可行,并在实时工作站Mimics通过信息交互自动融合模式和讯号叠加技术使图像融合最终实现。结果以肿瘤患者为例试验[PET+CT]3D图像的异机融合,生成了同时呈现代谢状况和解剖结构的互补3D影像,获得54%的检出率,虽在定量分析方面低于2D同机[PET+CT]的检出率,但在定性分析角度具备同机[PET+CT]所没有的视觉功用。结论在[PET+CT]联机设备尚未普及尤其是[PET+CT]立体融合仍未实现的状况下,[PET+CT]异机3D融合是同机[PET+CT]2D融合功能的必要的技术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发射断层像术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在结核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胡玉敬 边艳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结核病是全球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在结核病诊疗过程中仍面临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解决的问题。^(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18)F-FDG PET/CT)是应用比较成熟的多模态显像,可同时显示解剖和代谢图像,有... 结核病是全球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在结核病诊疗过程中仍面临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解决的问题。^(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18)F-FDG PET/CT)是应用比较成熟的多模态显像,可同时显示解剖和代谢图像,有助于结核病的诊断,尤其在定位隐匿部位的结核病病灶方面优于常规影像学检查技术。另外,病灶的代谢情况能反映炎性细胞的活化程度,^(18)F-FDG PET/CT能客观判断结核分枝杆菌的稳定状态和病灶活动性。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18)F-FDG PET/CT可先于常规影像学检测获得优于细菌学评估的早期治疗疗效。^(18)F-FDG PET/CT实现了从代谢角度探讨结核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机制,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个体化,对整合结核病的医学诊疗模式和治疗策略有重要的价值。笔者对^(18)F-FDG PET/CT显像在结核病诊治中主要应用进行综述,以便进一步探索和挖掘其在结核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电子发射断层像术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在肺结核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其生 路希维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621-625,共5页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PET-CT)扫描可对潜伏性结核感染/亚临床结核病进行早期评估,确定潜在的感染病变部位;有助于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寻找病因;通过观察病变处18F标记的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情况了解病变的炎症反应,可对结...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PET-CT)扫描可对潜伏性结核感染/亚临床结核病进行早期评估,确定潜在的感染病变部位;有助于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寻找病因;通过观察病变处18F标记的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情况了解病变的炎症反应,可对结核活动性做出客观评价。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通过观察病变的18F-FDG摄取的系列变化可对治疗是否成功做出预测。但由于其价格昂贵等问题,目前该技术尚不具备临床广泛应用的条件;不过基于其技术优势,有望在结核病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性结核病 结核 电子发射断层像术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诊断 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代谢参数与不同T分期非小细胞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施彦坤 苑克慧 +3 位作者 黄江山 符珍敏 胡蓉蓉 王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6期52-54,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T分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癌抗原125(CA125)及细胞角蛋白-19片断抗原(CYFRA21-1)与^(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ositron e... 目的:分析不同T分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癌抗原125(CA125)及细胞角蛋白-19片断抗原(CYFRA21-1)与^(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r tomography,PET/CT)代谢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301医院海南医院207例经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按不同T分期将其分为4组。结果:所有病例的SUVmax、MTV、TLG值与分组等级呈中高度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T分期的NSCLC各代谢参数有一定差异,并且与血清CEA、CA125、CYFRA21-1的表达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癌胚抗原 糖类癌抗原125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 PET/CT 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体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初试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中允 赵永界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断层摄影 核素 发射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图像纹理参数构建预测模型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超 刘玲玲 +1 位作者 曹宏 彭德智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88-192,共5页
目的基于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PET/CT)图像纹理参数构建预测模型并诊断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肺部疾病患者199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 目的基于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PET/CT)图像纹理参数构建预测模型并诊断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肺部疾病患者199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恶性组根据病理类型分为肺腺癌组、肺鳞癌组、其他组。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检查,选择肺部病灶感兴趣区(ROI)、采集频度、峰度、对比性、粗糙度等13项18F-FDG PET/CT图像纹理参数,比较各组患者纹理参数水平,采用二分类Logisitic回归分析影响肺癌的纹理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单一、多影响组学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结果病理检查确诊良性肺部疾病101例,肺炎占48.5%;确诊肺癌98例,肺鳞癌占59.2%。本实验共提取13项纹理参数,恶性组角二阶矩(ASM)、频度、峰度、对比性、粗糙度明显低于良性组,均值、标准差、偏度、熵、相关性、对比度、复杂度、强度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SM、峰度、均值、粗糙度、复杂度为恶性肺部疾病发生影响因素(P<0.05)。3组肺癌患者ASM、峰度、均值、粗糙度、复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SM、峰度、均值、粗糙度、复杂度为指标应用支持向量机(SVM)构建影像组学模型,ROC曲线分析发现,纹理参数预测模型、医师诊断联合诊断不同病理类型肺癌AUC为0.891。结论18F-FDG PET/CT图像纹理参数在判断肺部疾病良恶性、肺癌病理类型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通过纹理参数构建预测模型诊断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电子发射断层像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囊Paget病伴淋巴结转移^(18)F-FDG PET/CT显像1例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刘长青 孔凡华 王晓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67,共2页
Paget病是一种罕见的皮肤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外阴部位,全身其他部位也可发病,可出现远处转移。我们报道了1例老年男性阴囊Paget病伴全身多发淋巴结转移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18)F-FDG PET/CT表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Paget病是一种罕见的皮肤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外阴部位,全身其他部位也可发病,可出现远处转移。我们报道了1例老年男性阴囊Paget病伴全身多发淋巴结转移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18)F-FDG PET/CT表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病例男,74岁,阴囊坠胀不适1月,伴阴囊进行性增大、疼痛。查体:阴囊及阴茎发红、肿痛,诊断为阴囊湿疹,给予外用乳膏治疗,症状无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吉特病 乳腺外 淋巴转移 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体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体积计算机辅助判读代谢评估在淋巴瘤疗效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梓延 冯成涛 +3 位作者 张海波 邓赟 郑皓 朱高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评价标准PET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PERCIST)1.0在淋巴瘤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且化疗前后均行18F-FDG PET/CT扫描的淋巴瘤患者93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68例、霍奇金淋巴瘤25例,采用Ka...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评价标准PET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PERCIST)1.0在淋巴瘤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且化疗前后均行18F-FDG PET/CT扫描的淋巴瘤患者93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68例、霍奇金淋巴瘤25例,采用Kappa检验比较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RECIST)1.1和PERCIST 1.0标准评估淋巴瘤治疗疗效的一致性,比较两者的治疗有效率(RR)。结果PERCIST 1.0与RECIST 1.1标准评估93例淋巴瘤治疗效果的一致性欠佳(Kappa=0.272,P<0.05);对6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和25例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评估的一致性欠佳(Kappa=0.253、0.316,P<0.05)。93例淋巴瘤患者,RECIST 1.1标准的RR低于PERCIST 1.0标准(RR=46%、64%,P=0.003)。在6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和25例霍奇金淋巴瘤中,RECIST 1.1标准的RR均低于PERCIST 1.0标准(非霍奇金淋巴瘤:RR=50%、66%;霍奇金淋巴瘤:RR=32%、56%,P=0.043、0.031)。结论18F-FDG PET/CT评价标准PERCIST 1.0评价淋巴瘤治疗效果的有效率高于传统使用的基于解剖变化评估的RECIST 1.1标准,PERCIST 1.0标准对淋巴瘤治疗效果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电子发射断层像术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治疗结果 参考标准 实体瘤疗效价标准(RECI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