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斑蛙普通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1
作者 张昱泽 张德福 +3 位作者 杨秋红 周顺 艾晓辉 董靖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57,共7页
为探明养殖场黑斑蛙大量死亡的原因,从患病黑斑蛙的脑、脊及肝肾中分离纯化一株致病菌B20200824,经过生理生化测定、16S rRNA序列测序及进化树构建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利用纸片扩散法和肉汤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该菌株的敏感性和最小抑菌浓... 为探明养殖场黑斑蛙大量死亡的原因,从患病黑斑蛙的脑、脊及肝肾中分离纯化一株致病菌B20200824,经过生理生化测定、16S rRNA序列测序及进化树构建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利用纸片扩散法和肉汤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该菌株的敏感性和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s)。经鉴定,发现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化特征与普通变形杆菌一致,16S rRNA序列分析和进化树研究发现该菌株与普通变形杆菌有较高亲缘性,基因相似性达到99%以上,因此将该病原菌鉴定为普通变形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诺氟沙星、阿莫西林和恩诺沙星等6种药物耐药,对多西环素、红霉素2种药物中介,对阿奇霉素、头孢噻肟和氟苯尼考等5种药物敏感;13种药物的MICs试验结果显示,氟苯尼考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0.25μg/mL,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0.125μg/mL,头孢噻肟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0.061 25μg/mL,该测定结果与药敏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以上结果表明,普通变形杆菌可导致养殖黑斑蛙发病和死亡,在生产中可使用氟苯尼考进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蛙 普通变形杆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鲫鱼致病性普通变形杆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2
作者 赵彦华 金承玲 +5 位作者 林海 姜虎成 张世勇 刘洪岩 孙梦玲 夏爱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6期154-158,共5页
本研究对患病鲫鱼进行发病原因探究,致病菌特性分析,从而为鲫鱼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通过从患病鲫鱼肝脏和肠道中分离纯化细菌,对分离菌进行16S rRNA序列分析、人工感染试验、生理生化鉴定、系统发育树构建,并通过纸片扩散法进行药... 本研究对患病鲫鱼进行发病原因探究,致病菌特性分析,从而为鲫鱼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通过从患病鲫鱼肝脏和肠道中分离纯化细菌,对分离菌进行16S rRNA序列分析、人工感染试验、生理生化鉴定、系统发育树构建,并通过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从病鱼肝脏和肠道中均分离出菌株A,16S rRNA序列分析和理化特性均与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基本一致,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菌株A为致病菌,LD50为9.77×10^(6)CFU/尾。菌株A对头孢唑啉、头孢拉定、氟苯尼考、卡那霉素、阿奇霉素及庆大霉素等6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阿莫西林、红霉素、新霉素、克林霉素及多西环素等5种抗生素耐药。本次试验结果表明菌株A为普通变形杆菌,是此次鲫鱼病害的主要元凶,临床治疗可以根据药敏试验选用高度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变形杆菌 鲫鱼 鲫鱼病害 发病原因 药敏试验 鉴定 药敏特性 生物学特性 抗生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2株奇异变形杆菌和68株普通变形杆菌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 被引量:21
3
作者 罗珊 刘文恩 +3 位作者 晏群 刘清霞 简子娟 李艳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710-713,共4页
目的对某院临床分离的奇异变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进行分析,检测常用抗菌药物对其的体外活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1日—2013年6月30日临床分离的172株奇异变形杆菌和68株普通变形杆菌进行分析,采用纸... 目的对某院临床分离的奇异变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进行分析,检测常用抗菌药物对其的体外活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1日—2013年6月30日临床分离的172株奇异变形杆菌和68株普通变形杆菌进行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奇异变形杆菌标本主要来源为创面分泌物(26.74%)、痰液(22.68%)和尿液(18.61%);普通变形杆菌主要来源为创面分泌物(48.53%)、尿液(17.65%)和痰液(11.77%)。奇异变形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均>45.00%;普通变形杆菌对头孢唑林、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高,分别为86.76%、41.18%;奇异变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厄他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20.00%。结论奇异变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对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厄他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敏感率高,上述抗菌药物可作为临床治疗相关感染的经验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变形杆菌 普通变形杆菌 变形杆菌 病原菌 抗药性 微生物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鲎素I对普通变形杆菌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金元宝 王英 +4 位作者 刘莉萍 王倩 金刚 张丽君 代建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0-196,共7页
旨在研究鲎素Ⅰ对普通变形杆菌的抑杀作用机制。利用鲎素Ⅰ对普通变形杆菌的抑杀浓度、壁膜通透性和电荷性、分泌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及其在培养基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鲎素Ⅰ对普通变形杆菌的MIC和MBC值分别为40-80和80μg/mL,... 旨在研究鲎素Ⅰ对普通变形杆菌的抑杀作用机制。利用鲎素Ⅰ对普通变形杆菌的抑杀浓度、壁膜通透性和电荷性、分泌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及其在培养基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鲎素Ⅰ对普通变形杆菌的MIC和MBC值分别为40-80和80μg/mL,它也能增加普通变形杆菌的壁膜通透性及其所带的正电荷。在鲎素Ⅰ浓度≤40μg/mL时,普通变形杆菌分泌的蛋白酶活力有所增加,而≥60μg/mL时,则呈下降趋势。在普通变形杆菌培养环境中的鲎素Ⅰ含量会降低。结果证明,鲎素Ⅰ能对普通变形杆菌产生抑杀作用,其抑菌机制与破坏细菌壁膜的通透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鲎素Ⅰ 普通变形杆菌 抑菌作用 蛋白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根根霉R25和普通变形杆菌P1混合培养发酵L-苹果酸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蒋明珠 白照熙 +4 位作者 张俊贤 谢红 吴芷萍 许孟琴 孙文敬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9-136,共8页
所筛的41株属于根霉属的菌侏,均具有从葡萄糖产生延胡索酸的能力。其中,R25产延胡索酸能力最高,同时产生部分L-苹果酸。该菌株被鉴定为无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P1具有强的延胡索酸酶活性,可将延胡... 所筛的41株属于根霉属的菌侏,均具有从葡萄糖产生延胡索酸的能力。其中,R25产延胡索酸能力最高,同时产生部分L-苹果酸。该菌株被鉴定为无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P1具有强的延胡索酸酶活性,可将延胡索酸转化为L-苹果酸。无根根霉R25在含有12%葡萄糖的培养基中,31℃振荡培养3天,进行延胡索酸发酵。然后接入在液体培养基中31℃生长2天的普通变形杆菌P1。在同样条件下发酵2天,L-苹果酸产量可达5.48g/100ml。在含有18%的薯干粉培养基中发酵,能得到相同的产量。发酵产物经分离提纯为白色结晶,经纸色谱、红外光谱分析和熔点测定,与已知的L-苹果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苹果酸 无根根霉 普通变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变形杆菌TWN-3株基因组文库构建及免疫印迹筛选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涛 丁洁 +7 位作者 张黎 刘莉 曹海军 王娟 顾继锐 伍翠芳 吴江 徐恒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15,共4页
在从患病大口鲇中分离到普通变形杆菌TWN-3株的基础上,将该菌总DNA用EcoRI不完全酶切后,分离5kb左右的片段,连接入pUC18质粒,转化E.coli BL21,构建基因组文库,得到3.6×103个重组子,远大于理论计算的1831个重组子,随机挑选重组子经E... 在从患病大口鲇中分离到普通变形杆菌TWN-3株的基础上,将该菌总DNA用EcoRI不完全酶切后,分离5kb左右的片段,连接入pUC18质粒,转化E.coli BL21,构建基因组文库,得到3.6×103个重组子,远大于理论计算的1831个重组子,随机挑选重组子经EcoRI酶切鉴定重组率为100%,文库构建成功;将该菌裂解液与佐剂混合,免疫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免疫程序结束后,抽血并分离血清,对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的文库进行免疫印迹筛选,最终得到8个阳性克隆子。本实验为该菌的DNA疫苗以及重要基因表达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 基因组文库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鹿混合感染普通变形杆菌及大肠埃希氏菌的诊治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成东 赵波 +6 位作者 余星明 王强 谭妮妮 吴孔菊 何明春 杨莉莉 颜亚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2000年第5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梅花鹿 普通变形杆菌 大肠埃希氏菌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粉中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复合PCR-DHPLC检测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曹际娟 徐君怡 +4 位作者 孙哲平 于珂 郑秋月 郑慧芳 王秋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S1期420-424,共5页
应用复合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建立乳粉中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高通量检测方法。根据普通变形杆菌的blaA和blaB基因及奇异变形杆菌的ureR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复合PCR扩增的产物经DHPLC技术进行快速检测... 应用复合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建立乳粉中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高通量检测方法。根据普通变形杆菌的blaA和blaB基因及奇异变形杆菌的ureR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复合PCR扩增的产物经DHPLC技术进行快速检测,并以37株参考菌株做特异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经复合PCR-DHPLC可同时检测乳粉中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高通量检测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是乳粉中致病菌高通量检测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PCR-DHPLC 乳粉 普通变形杆菌 奇异变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鳄源普通变形杆菌FliL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特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林俐 朱来旭 +1 位作者 张雪 费荣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9-735,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FliL基因对扬子鳄源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 from Alligator sinensi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在扬子鳄源普通变形杆菌野生株XX2的基础上利用Red重组系统构建FliL基因缺失株和互补株。通过对野生株、FliL基...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FliL基因对扬子鳄源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 from Alligator sinensi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在扬子鳄源普通变形杆菌野生株XX2的基础上利用Red重组系统构建FliL基因缺失株和互补株。通过对野生株、FliL基因缺失株和互补株的生长曲线分析,探究FliL基因缺失对扬子鳄源普通变形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利用细菌具有周期性群集运动特性,通过分析FliL基因缺失株与野生株在固体LB培养基和Mot半固体培养基上的迁移运动,探究FliL基因对扬子鳄源普通变形杆菌运动的影响;通过小鼠致病性试验,探究FliL基因对细菌毒力的影响。[结果]细菌接种后5 h内FliL基因缺失株与野生株生长速度基本无差别,5 h后其生长速度慢于野生株;细菌群集运动和细菌动力试验显示,FliL基因缺失株群集运动明显减弱,但仍可在Mot半固体琼脂培养基上正常进行迁移运动;小鼠致病性试验显示,野生株XX2的LD_(50)为2.3×10^(6) CFU·mL^(-1),FliL基因缺失株XX2ΔFliL的LD_(50)为4.9×10^(8) CFU·mL^(-1),FliL基因缺失株LD_(50)升高了约100倍。[结论]FliL基因缺失可显著降低扬子鳄源普通变形杆菌的群集运动和细菌毒力,将为进一步研究扬子鳄源普通变形杆菌介导的扬子鳄痛风等疾病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变形杆菌 扬子鳄 FliL基因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变形杆菌转延胡索酸为L—苹果酸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红 蒋明珠 +1 位作者 白照熙 张俊贤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1-24,75,共5页
据报导,普通变形杆菌(Proteas,vulgaris)具有高活性的天冬氨酸酶和延胡索酸酶。发酵培养基中若加入大量的(NH<sub>4</sub>)<sub>2</sub>HPO<sub>4</sub>时,该菌可将延胡索酸转成天冬氨酸;氨浓... 据报导,普通变形杆菌(Proteas,vulgaris)具有高活性的天冬氨酸酶和延胡索酸酶。发酵培养基中若加入大量的(NH<sub>4</sub>)<sub>2</sub>HPO<sub>4</sub>时,该菌可将延胡索酸转成天冬氨酸;氨浓度低时,则将延胡索酸转成L—苹果酸。我们对普通变形杆菌转延胡索酸为L—苹果酸发酵进行了研究。材料和方法一、菌种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卫生部药物生物制品检定所和山西省卫生防疫站收集有关细菌12株。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变形杆菌 延胡索酸 卫生防疫站 酸发酵 生物制品检定 种子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 变形杆菌 细菌数 试验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变形杆菌TWN3株DNA疫苗的初步研究
11
作者 王娟 辜文博 +3 位作者 冯军 顾继锐 吴江 徐恒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5-208,共4页
普通变形杆菌TWN3分离自死亡大口鲇,菌的DNA文库已构建成功,通过免疫印迹法从文库中筛选到TWN3抗原片段PV4,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构建DNA疫苗pcDNA3-PV4。肌肉注射免疫小鼠进行真核表达检测。免疫组织化学分析DNA疫苗在接种... 普通变形杆菌TWN3分离自死亡大口鲇,菌的DNA文库已构建成功,通过免疫印迹法从文库中筛选到TWN3抗原片段PV4,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构建DNA疫苗pcDNA3-PV4。肌肉注射免疫小鼠进行真核表达检测。免疫组织化学分析DNA疫苗在接种局部肌肉中抗原的表达,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的IgG及IFN-γ含量。免疫pcDNA3-PV4疫苗的小鼠肌肉细胞中检测到PV4相关抗原蛋白的表达,外周血中的IgG及IFN-γ显著高于免疫pcDNA3组。对小鼠进行免疫保护试验,免疫DNA疫苗的小鼠对TWN3菌有免疫力。初步显示构建的DNA疫苗有一定效果。试验结果为鱼类水体试验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随着TWN3株菌DNA疫苗研究的深入,将对该疫苗最终大规模用于鱼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变形杆菌TWN3株 DNA文库 PV4 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石英液膜传感器对普通变形杆菌的快速测定
12
作者 魏万之 鲍丽丽 邓乐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24-26,共3页
提出了一种压电石英液膜传感器快速测定普通变形杆的方法,利用PQC传感器对粘度和密度的响应,通过测定烯释明胶培养基的凝固过程间接测定微生物。在频率响应曲线中,有三个时间(TT1,DT,TT2)与普通变形杆菌初始浓度的对... 提出了一种压电石英液膜传感器快速测定普通变形杆的方法,利用PQC传感器对粘度和密度的响应,通过测定烯释明胶培养基的凝固过程间接测定微生物。在频率响应曲线中,有三个时间(TT1,DT,TT2)与普通变形杆菌初始浓度的对数值线性相关。在1.3×102~1.3×105cels/mL范围内,logC和TT2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8。在频率响应曲线中TT1和TT2尖锐的折点,易准确测定。此种方法适于细菌的快速测定(测定时间少于4h)而且只需要微量的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传感器 普通变形杆菌 快速测定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变形杆菌引发食物中毒53例调查分析
13
作者 高燕霞 赵莉 《泰山卫生》 2002年第5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症状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普通变形杆菌 食物中毒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州鲈源普通变形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柯文杰 孙斌斌 +5 位作者 覃华斌 袁富豪 盘赐光 杨映 于辉 陈言峰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34,共6页
从广东佛山某养殖场发病死亡的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肝、脾和肾中分离出2株病原菌(201901141和201901142),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用改进的寇式法计算半数致死剂... 从广东佛山某养殖场发病死亡的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肝、脾和肾中分离出2株病原菌(201901141和201901142),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用改进的寇式法计算半数致死剂量(LD50),运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加州鲈源普通变形杆菌病原,探明该菌药物敏感性和防治方法。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分离得到的2菌株具有很强的致病力,对健康加州鲈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5.13×105CFU/g和6.46×105CFU/g。2株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都与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一致,其16S r RNA基因序列与普通变形杆菌同源性最高,综合判定病原菌为普通变形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株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四环素等抗生素高度敏感;对羧苄西林等中度敏感;对头孢呋辛、苯唑西林等不敏感。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普通变形杆菌引发的加州鲈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州鲈 普通变形杆菌 鉴定 LD50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和pH对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弗尼菌碳源代谢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单珂 郭全友 李保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8-173,共6页
本文以轻腌大黄鱼优势菌(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弗尼菌)为研究对象,利用BIOLOG分析了两种菌在5℃条件下,不同NaCl浓度和pH水平胁迫对其碳源代谢的影响,通过丰富度指数、孔平均颜色变化率及利用面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其碳源代谢能力... 本文以轻腌大黄鱼优势菌(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弗尼菌)为研究对象,利用BIOLOG分析了两种菌在5℃条件下,不同NaCl浓度和pH水平胁迫对其碳源代谢的影响,通过丰富度指数、孔平均颜色变化率及利用面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其碳源代谢能力。结果表明,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弗尼菌利用的碳源种类均以糖类为主,其他依次为羧酸类、氨基酸类和己糖磷酸类。NaCl浓度对两株菌的碳源利用能力影响随其浓度升高而增强,NaCl增加到5%时,几乎完全抑制了两株菌对碳源的利用。pH在5.0~7.0范围内,其对两株菌的碳源利用抑制效应随p H降低而增大,但总体抑制效应不显著。结论:NaCl浓度的增加能够逐渐抑制两株菌的碳源代谢,增加到3%时几乎完全被抑制,在pH5.0~7.0的范围内,对两株菌的碳源代谢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变形杆菌 蜂房哈弗尼菌 碳源代谢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源普通变形杆菌分离、鉴定及联合药敏试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亮 董靖 +3 位作者 张国栋 张露珊 刘绍春 艾晓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59,共7页
本研究对患病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联合药敏试验。从患病克氏原螯虾的肝胰腺中分离出一株优势菌(QJ201905007),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16S rRNA基因测序和构建进化树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并... 本研究对患病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联合药敏试验。从患病克氏原螯虾的肝胰腺中分离出一株优势菌(QJ201905007),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16S rRNA基因测序和构建进化树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并测定该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药敏性及化学抗菌药物和天然化合物的协同抑菌作用。结果显示:该分离菌生理生化特征符合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的特征,分子鉴定结果和进化树分析与普通变形杆菌的亲缘关系较近,由此可判定该病原菌为普通变形杆菌。回归试验发现,分离的菌株对克氏原螯虾具有致病力,半致死剂量为5.04×106CFU/mL。药敏结果显示,该菌株对亚胺培南、头孢噻肟、恩诺沙星和头孢吡肟敏感,对氟苯尼考、青霉素和丁胺卡那等耐药;联合抑菌试验发现,氟苯尼考与白藜芦醇联用可在体外协同抑制该菌株的生长。以上研究表明,普通变形杆菌是克氏原螯虾的病原菌,在保证小龙虾食用安全的前提下,可使用恩诺沙星治疗,或通过氟苯尼考与白藜芦醇联用提高氟苯尼考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 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 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变形杆菌严重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培龙 王滨 王玉健 《河北医学》 CAS 2000年第6期574-576,共3页
关键词 食物中毒 普通变形杆菌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抗菌肽MDC协同庆大霉素抗普通变形杆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晴汝 桂水清 卢雪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5-93,共9页
以普通变形杆菌(Bacillus proteus vulgaris)为研究对象,探讨家蝇抗菌肽(Musca domestical cecropin,MDC)和庆大霉素(Gentamicin)的体外联合抗菌效果及协同抗菌机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棋盘法、结晶紫染色等方法研究两药的协同抗菌... 以普通变形杆菌(Bacillus proteus vulgaris)为研究对象,探讨家蝇抗菌肽(Musca domestical cecropin,MDC)和庆大霉素(Gentamicin)的体外联合抗菌效果及协同抗菌机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棋盘法、结晶紫染色等方法研究两药的协同抗菌作用和抗生物膜作用;通过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FC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两药联用的抗菌机制。家蝇抗菌肽MDC与庆大霉素的FIC为0.313,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协同抗菌作用;结晶紫染色结果显示两药对细菌初始生物膜、成熟生物膜和胞外蛋白质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荧光和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药物可以有效杀伤细菌,使细菌死亡数目上升;透射电镜观察到给药后大部分细菌细胞壁破损,细胞膜不完整,胞质内容物坏死溶解导致细胞肿胀破裂。家蝇抗菌肽MDC和庆大霉素具有协同抗普通变形杆菌作用,且两药的作用机制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变形杆菌 家蝇抗菌肽 庆大霉素 协同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猪源致病性普通变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19
作者 石於友 刘宁 +5 位作者 宋聪 李美荃 李华春 赵德宏 杨永军 姚俊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5年第6期47-50,共4页
普通变形杆菌(P.vulgaris)隶属于细菌域、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肠杆菌目、肠杆菌科、变形杆菌属(Proteus)成员之一,其余3个成员分别是奇异变形杆菌(P.mirabilis)、产黏变形杆菌(P.myxofaciens)和潘尼变形杆菌(P.penneri),... 普通变形杆菌(P.vulgaris)隶属于细菌域、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肠杆菌目、肠杆菌科、变形杆菌属(Proteus)成员之一,其余3个成员分别是奇异变形杆菌(P.mirabilis)、产黏变形杆菌(P.myxofaciens)和潘尼变形杆菌(P.penneri),普通变形杆菌是变形杆菌属的代表菌种〔1〕。普通变形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变形杆菌 产黏变形杆菌 潘尼变形杆菌 变形杆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 致病性 杆菌 药敏实验结果 细菌病 Prote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种中草药对普通变形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12
20
作者 柯文杰 覃华斌 +5 位作者 陈言峰 杨映 于辉 关婉婷 李焯莹 刘枫 《水产科技情报》 2019年第6期328-331,共4页
为了探究中草药提取物对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的体外抑菌效果,为防治该菌引发的人、畜、水产动物疾病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了秦皮、熟地、乌梅等25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普通变形杆菌(201901145、201901146)的体外抑菌... 为了探究中草药提取物对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的体外抑菌效果,为防治该菌引发的人、畜、水产动物疾病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了秦皮、熟地、乌梅等25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普通变形杆菌(201901145、201901146)的体外抑菌活性,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具有抑菌效果的中草药对该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乌梅、石榴皮对普通变形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苏木、黄芩、艾叶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他中草药则未表现出抑菌作用;秦皮、鸡血藤、女贞子、覆盆子的抑菌作用表现出明显的菌株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这25种中草药中,乌梅的抑菌能力最强,当其质量浓度为15.625 mg/mL时对普通变形杆菌具有杀灭作用,可用于防治该菌引发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普通变形杆菌 最小抑菌浓度(MIC) 最小杀菌浓度(M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