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系cyclophilin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何华纲 朱姗颖 +1 位作者 王秀娥 陈佩度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19,共4页
利用RT-PCR的方法从普通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系克隆到1个cyp基因,命名为Ta-Hv-cyp。该基因全长为599bp,编码1条17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具有保守的功能位点W128和胞质型CyP蛋白特有的插入序列KSGKPLH48-54。BLAST分析表明,推导的... 利用RT-PCR的方法从普通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系克隆到1个cyp基因,命名为Ta-Hv-cyp。该基因全长为599bp,编码1条17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具有保守的功能位点W128和胞质型CyP蛋白特有的插入序列KSGKPLH48-54。BLAST分析表明,推导的Ta-Hv-CyP蛋白分别与小麦、水稻、玉米、拟南芥的胞质型CyP具有98%,88%,85%和80%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构建的进化树显示,推导的Ta-Hv-CyP蛋白与单子叶植物胞质型CyPs的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ophilin基因 RT-PCR 序列分析 普通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T4VS·6AL的选育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全战 张边江 +1 位作者 陈华锋 华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1-614,共4页
在小麦背景中离果山羊草3C染色体具有优先传递的作用。当离果山羊草3C染色体处于单体状态时会导致后代不含有杀配子染色体的配子中产生包括缺失和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簇毛麦4V染色体携有抗小麦眼斑病和全蚀病基因。为进一步利用簇毛... 在小麦背景中离果山羊草3C染色体具有优先传递的作用。当离果山羊草3C染色体处于单体状态时会导致后代不含有杀配子染色体的配子中产生包括缺失和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簇毛麦4V染色体携有抗小麦眼斑病和全蚀病基因。为进一步利用簇毛麦4V染色体上的有益基因,利用染色体C-分带和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从普通小麦-簇毛麦4V染色体二体异附加系(DA4V)与普通小麦农林26-离果山羊草3C染色体二体异附加系(DA3C)杂种后代中选育出小麦-簇毛麦纯合易位系T4VS·6AL。该易位系为杀配子染色体诱发形成的非补偿型易位;易位系T4VS·6AL高抗梭条花叶病,是小麦抗病育种的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毛麦 T4vs·6al易住 C-分带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克隆池PCR法筛选小麦-簇毛麦易位系6VS/6AL基因组TAC文库获得抗病基因候选克隆 被引量:5
3
作者 秦跟基 陈佩度 +2 位作者 刘耀光 方玉达 刘大钧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用根据抗病基因保守区设计的一对简并性引物 ,从小麦 簇毛麦易位系 6VS 6ALcDNA中PCR扩增获得一个具有抗病基因核苷酸结合位点 (Nucleotidebindingsite,NBS)结构特点的DNA片段克隆N7。从小麦 簇毛麦易位系6VS 6AL基因组TAC(Transforma... 用根据抗病基因保守区设计的一对简并性引物 ,从小麦 簇毛麦易位系 6VS 6ALcDNA中PCR扩增获得一个具有抗病基因核苷酸结合位点 (Nucleotidebindingsite,NBS)结构特点的DNA片段克隆N7。从小麦 簇毛麦易位系6VS 6AL基因组TAC(Transformation competentartificialchromosome,TAC)文库的 2 2块 96孔板提取所有 2 112个克隆池(每个池含约 10 0 0个克隆 )的质粒 ,再根据N7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 ,用克隆池PCR(pooledPCR)法经分级筛选从文库中获得一个阳性克隆。以N7为探针 ,通过Southern杂交证实了该TAC克隆为真正含有抗病候选基因的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池PCR法 筛选 小麦-毛麦易位系 6vs/6al 基因组TAC文库 抗病基因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染色体C-分带和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鉴定普通小麦-黑麦-簇毛麦双重易位系1RS·1BL,6VS·6AL 被引量:16
4
作者 丌增军 刘大钧 陈佩度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7-273,T003,T004,共9页
为改进小麦-黑麦 1RS· 1BL易位系的抗病性,丰富栽培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本文通过1RS·1BL与6VS·6AL易位系杂交,在后代中利用染色体CW带技术从杂种F2中鉴定出小麦-黑麦-簇毛麦双重易位纯合... 为改进小麦-黑麦 1RS· 1BL易位系的抗病性,丰富栽培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本文通过1RS·1BL与6VS·6AL易位系杂交,在后代中利用染色体CW带技术从杂种F2中鉴定出小麦-黑麦-簇毛麦双重易位纯合体 1RS· 1BL,6VS· 6AL(2n= 42),PMC MI染色体平均构型为19.14 +1.86 ,表明该易位系具有良好的细胞学稳定性;利用生物素和地高辛分别标记的黑麦和簇毛麦基因组DNA为探针进行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在RTC和PMC中均清晰地观察到呈黄绿色的黑麦染色质和呈红色的簇毛麦染色质,小麦染色质呈蓝色,进一步证实了C-分带结果。该易位系育性正常,并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和白粉病抗性,是同时利用1RS·1BL和6VS·6AL易位染色体进行小麦品种改良和遗传研究的有用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黑麦-毛麦双重易位系 1BL·1RS 6vs·6al C-分带 双色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系叶片cDNA文库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4
5
作者 牛吉山 于玲 +1 位作者 陈佩度 刘大钧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共4页
用表达型质粒载体pSPORT 1构建了经白粉菌 (Erysiphegraminis)诱导 48h和未经诱导的小麦 簇毛麦 6VS/ 6AL易位系(Triticumaestivum Haynaldiavillosatranslocationline)叶片cDNA文库各一个。文库宿主菌为E .coliDH10B。非诱导文库包含约... 用表达型质粒载体pSPORT 1构建了经白粉菌 (Erysiphegraminis)诱导 48h和未经诱导的小麦 簇毛麦 6VS/ 6AL易位系(Triticumaestivum Haynaldiavillosatranslocationline)叶片cDNA文库各一个。文库宿主菌为E .coliDH10B。非诱导文库包含约 5 0万个重组cDNA克隆 ,平均插入片段为 1 2 5kb ,主要分布在 40 0bp~ 2 2kb。诱导文库包含约 30万个重组cDNA克隆 ,平均插入片段 1 2kb。用克隆的病程相关基因 (pathogenesisrelatedgene) 小麦类甜蛋白基因pWIR作探针 ,进行杂交筛库 ,杂交信号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毛麦6vs/6al易位系 CDNA文库 白粉病 基因克隆 抗病基因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Beclin1类似基因的分子克隆与鉴定(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牛吉山 于玲 +2 位作者 马正强 陈佩度 刘大钧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5-280,共6页
以小麦 簇毛麦 (Triticumaestivum Haynal diavillosa) 6VS/6AL易位系 92R1 3 7为材料 ,应用mRNA差异显示和快速扩增cDNA末端 (rapidam plificationofcDNAends,RACE)技术对在白粉菌(Blumeriagraminis)诱导后表达增强的基因进行了克隆。... 以小麦 簇毛麦 (Triticumaestivum Haynal diavillosa) 6VS/6AL易位系 92R1 3 7为材料 ,应用mRNA差异显示和快速扩增cDNA末端 (rapidam plificationofcDNAends,RACE)技术对在白粉菌(Blumeriagraminis)诱导后表达增强的基因进行了克隆。分离到一个与拟南芥Beclin1类似基因同源的全长cDNA克隆 ,暂定名为小麦Beclin1类似基因。它编码 44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二级结构推导显示与人类Beclin相似 ,具有螺旋结构。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 ,小麦Beclin1类似基因在白粉菌诱导后表达增强。Southern分析证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小麦-毛麦6vs/6al易位系 差异显示 小麦Beclin1类似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Pm21基因的次级易位创制及鉴定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蓝月 罗江陶 +9 位作者 范超兰 李亚洲 姜博 陈雪 陈雪姣 袁中伟 甯顺腙 张连全 刘登才 郝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03-2612,共10页
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21,对我国小麦抗白粉病育种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对162份四川小麦品种(系)的55KSNP芯片数据分析表明,25份含6VS.6AL易位染色体,占15.4%。重组位置和单倍型分析表明,这些材料的6VS.6AL均为着丝... 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21,对我国小麦抗白粉病育种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对162份四川小麦品种(系)的55KSNP芯片数据分析表明,25份含6VS.6AL易位染色体,占15.4%。重组位置和单倍型分析表明,这些材料的6VS.6AL均为着丝点易位、具有单一来源。根据系谱分析, 92R178为最原始的供体材料。利用由ph1b诱导6VS/6AS部分同源重组形成的,含Pm21基因的初级易位6VS-6AS.6AL和6AS-6VS.6AL为亲本,创制了1个含Pm21基因、6VS片段大幅减小的6AS-6VS-6AS.6AL次级易位。根据中国春参考基因组,该次级易位的2个重组位点,分别位于6A染色体53.1~53.8 Mb和90.7~92.2 Mb之间,易位片段大小在36.9~39.1 Mb之间。分子细胞学鉴定表明,ph1b诱导外源易位的同时,小麦自身的内源染色体也发生了大量易位,这影响易位系的遗传稳定和育种利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将ph1b基因突变系以杂合的形式进行长期保存。同时,在利用ph1b诱导小麦-外源易位的过程中,尽量减少ph1b纯合状态下的繁殖世代,以减少小麦内源染色体易位。育种利用时,应尽快消除小麦内源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毛麦 白粉病 6vs.6al易位 Pm21基因 小片段易位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病种质贵农775的细胞学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袁洪 李勤菲 戴秀梅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7-141,共5页
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和C-带分析,对抗病种质贵农775进行细胞学观察.以地高辛(Digoxigenin-11-dUTP)标记的簇毛麦基因组DNA为探针的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表明:贵农775的1对染色体短臂带有来自簇毛麦的遗传物质;C-带分析可知带有簇毛麦遗传... 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和C-带分析,对抗病种质贵农775进行细胞学观察.以地高辛(Digoxigenin-11-dUTP)标记的簇毛麦基因组DNA为探针的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表明:贵农775的1对染色体短臂带有来自簇毛麦的遗传物质;C-带分析可知带有簇毛麦遗传物质的染色体为6VS/6AL的易位染色体.该研究首次报道了簇毛麦是贵农775形成过程中的原始亲本之一,贵农775的抗白粉病性与这对易位染色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原位杂交 C- 小麦 贵农775 毛麦 6vs/6al易位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