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DIO理念的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改革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井晓鹏 蔡蕤西 《长沙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118-121,共4页
依据CDIO教育理念的基本理念及特点,以长安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景观设计类课程改革为例,剖析其教学环节中的现状问题,并从教学理念的引入、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运作模式及教学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探析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依据CDIO教育理念的基本理念及特点,以长安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景观设计类课程改革为例,剖析其教学环节中的现状问题,并从教学理念的引入、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运作模式及教学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探析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为景观设计类课程引入CDIO教育模式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 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景观设计理论来指导城市规划
2
作者 魏文琪 原帅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年第12期213-213,共1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明需要,需要对城市经济进行一系列的规划,该文对景观设计理论进行一系列剖析,以指导城市规划中出现的问题,对于解决现实生活的出现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指导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景观设计理论 经济流程 环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下的共生景观——荷兰景观设计师高伊策作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沈冰茹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5期210-211,共2页
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景观设计受到现代艺术的影响,从而发展成为现代景观设计。被誉为"第二代景观设计师"之一的高伊策无疑是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发展下的优秀代表。本文以现代景观设机思潮的发展为脉络对高伊策不同时期的作品进... 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景观设计受到现代艺术的影响,从而发展成为现代景观设计。被誉为"第二代景观设计师"之一的高伊策无疑是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发展下的优秀代表。本文以现代景观设机思潮的发展为脉络对高伊策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分析评价,将高伊策的作品置身于历史发展和地域背景中,从这两个角度来了解大师作品,深刻地认知高伊策的作品精神——共生景观和他作品的过人之处和可借鉴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 荷兰景观 高伊策 共生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梦琪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7年第5期49-50,共2页
针对目前城市道路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效果不高问题,分析了研究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设计理论内容与相关的设计方法。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城市道路 景观设计理论 景观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 被引量:53
5
作者 俞孔坚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9-43,共5页
全球化和城市化,给景观设计学带来众多挑战和机遇。环境与生态危机、文化身份危机、精神信仰缺失,要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承担起重建桃花源、重建天地-人-神和谐的重任。景观设计学源于我们祖先在谋生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生存艺术”,而... 全球化和城市化,给景观设计学带来众多挑战和机遇。环境与生态危机、文化身份危机、精神信仰缺失,要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承担起重建桃花源、重建天地-人-神和谐的重任。景观设计学源于我们祖先在谋生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生存艺术”,而这门艺术在中国和世界上,长期以来却被上层文化中所谓造园术掩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LA主旨报告 景观设计 生存艺术 当代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理论
原文传递
桥梁景观设计在城市桥梁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聂拥军 祁巍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5年第8期71-73,11-12,共3页
以深圳彩虹桥的桥梁设计为例,首先介绍了桥梁景观设计等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桥梁设计中环境因素、造型功能、文化特色等,深入探究桥梁设计的创新构想。
关键词 景观设计理论 美学与环境 城市桥梁 设计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tial Mechanism for Opening the“Black Box”:A Translational Pathway From Landscape Ecological Research to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Practice
7
作者 Zongbin ZHU Bangrui YUE +4 位作者 Bingjie XU Jiaxin PENG Yifei SONG Longjie YAO Qingrong DONG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2025年第1期34-55,共22页
In the field of Landscape Ecology,due to the excessive parallel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science research and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practice,the knowledge produced by landscape ecological... In the field of Landscape Ecology,due to the excessive parallel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science research and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practice,the knowledge produced by landscape ecological research cannot effectively guide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practice.This theory-practice gap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landscape ecologists and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designers.Although many scholars have made useful contributions to bridging the gap,a systematic translational pathway has not yet been formed.In this context,this study first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research and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practice,as well as the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integration.Second,based on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a three-level research system linking up research to planning and design practice is constructed.Third,the spatial mechanism analysis framework is further proposed to open the“black box”in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research to planning and design practice,and to bridge the theory-practice gap.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procedure through synergic analyses of spatial interaction mechanism and spatial constraint mechanism is constructed correspondingly.Finally,taking the Sanya Mangrove Ecological Park project in China as an example,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cedure is ve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Mechanism Landscape Ecological Research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Practice Theory-practice Gap Translational Pathway Knowledge Production Black Box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