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进一步谈谈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论的学习理论 |
燕国材
|
《教育学术月刊》
|
1995 |
5
|
|
2
|
说说“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论的学习理论”的漏洞 |
周作云
蒋崇才
吴天武
|
《教育学术月刊》
|
1996 |
0 |
|
3
|
现代素质教育与培养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 |
苏吉中
|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
2000 |
1
|
|
4
|
努力挖掘教材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
詹明道
|
《陕西教育(教学)》
|
1997 |
0 |
|
5
|
关于非智力因素讨论中的几个理论问题——和皮连生同志商榷 |
燕国材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4
|
|
6
|
“非智力因素”问题之我见 |
卢真金
|
《教育学术月刊》
|
1995 |
0 |
|
7
|
近年来非智力因素研究综述 |
陈爱璞
|
《河南社会科学》
|
1996 |
33
|
|
8
|
情感才能理论与非智力因素理论 |
庄康义
|
《教育学术月刊》
|
1997 |
2
|
|
9
|
注重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郑虹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10
|
浅析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
崔英锦
|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
1994 |
3
|
|
11
|
语文教学与非智力因素 |
陈景贤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1 |
0 |
|
12
|
关于非智力因素争鸣的几点看法 |
燕良轼
|
《教育学术月刊》
|
1994 |
0 |
|
13
|
早期教育中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小发明家孟杨的个案调查 |
苏畅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
1996 |
0 |
|
14
|
中专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
梁天权
|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
1999 |
0 |
|
15
|
再论“非智力因素”问题──答颜世富等四人 |
邹大炎
|
《教育学术月刊》
|
1995 |
0 |
|
16
|
试论非智力因素对技校学生岗位成才的意义 |
丛燕子
|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1996 |
0 |
|
17
|
汉、藏、回族大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对数学能力发展影响的比较研究 |
赵弘
吕世虎
|
《民族教育研究》
|
1998 |
9
|
|
18
|
大学英语教学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
唐树良
|
《金融教学与研究》
|
1997 |
0 |
|
19
|
高等教育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司亚勤
|
《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
1996 |
0 |
|
20
|
语文教学中非智力与智力因素的结合 |
杜淑玉
陈秀英
|
《甘肃教育》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