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暂缓不起诉制度研究 被引量:2
1
《广东法学》 2003年第4期29-36,共8页
关键词 暂缓不起诉制度 刑事诉讼法 适用范围 自由裁量权 检察官 刑事政策 当事人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缓不起诉”制度的合法性缺失及其整合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海军 胡水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31-135,共5页
 法治的价值之一就在于保障法律规则的确定性和可预期性。一项新制度的设立有必要从法治的角度来审视其合法性与正当性,以维护法制的权威性和统一性。"暂缓不起诉"是地方司法机关创设的一项"新"制度,突破了现行的...  法治的价值之一就在于保障法律规则的确定性和可预期性。一项新制度的设立有必要从法治的角度来审视其合法性与正当性,以维护法制的权威性和统一性。"暂缓不起诉"是地方司法机关创设的一项"新"制度,突破了现行的《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缺失合法性。但作为一项新制度,它反映了一定的诉讼价值,具有一定合理性和正当性。因而,应采取适宜措施,在实践中加强"暂缓不起诉"制度正当性与合法性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暂缓不起诉制度 刑罚权 司法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雾中的行进——也谈对在校大学生暂缓不起诉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玲娜 胡辉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11-113,共3页
暂缓不起诉是一种源自基层的司法探索 ,对其利弊得失 ,应在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其进行理性的分析。文章在界定我国暂缓不起诉的基础上 ,指出目前的暂缓不起诉在定位、适用范围、适用对象和适用程序等方面存在误区。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 暂缓不起诉制度 适用范圈 适用对象 适用程序 检察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缓不起诉”的宪法性审查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磊 《法学杂志》 2003年第5期72-74,共3页
对大学生犯罪“暂缓不起诉”合乎情感,但却不合乎宪法关于平等权的要求,不能将文化程度作为区别是否暂缓不起诉的标准;同时也会造成因地域不同而在适用法律上的不平等,不利于法制的统一。下位规范必须符合上位规范,刑事方面的规定乃至... 对大学生犯罪“暂缓不起诉”合乎情感,但却不合乎宪法关于平等权的要求,不能将文化程度作为区别是否暂缓不起诉的标准;同时也会造成因地域不同而在适用法律上的不平等,不利于法制的统一。下位规范必须符合上位规范,刑事方面的规定乃至地方性法规、规章、法律等都要受到宪法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缓不起诉制度 宪法性审查 平等权 刑事诉讼法 大学生犯罪 受教育权
原文传递
暂缓不起诉不宜推行 被引量:16
5
作者 沈春梅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暂缓不起诉制度 司法改革 犯罪嫌疑人 检察机关 弊端 社会效益 法律
原文传递
在校大学生犯罪,法律可否“网开一面”
6
作者 陈建新 刘熙明 《法治与社会》 2003年第7期52-54,共3页
小消息引发社会大讨论 2003年3月31日,人民日报<江南时报>在十三版的不显眼位置上,以"在校大学生失足可暂免起诉"为题,报道了一则仅千余字的消息:今年1月7日,浦口区检察院对南京某大学2000级计算机系学生王某涉嫌盗窃... 小消息引发社会大讨论 2003年3月31日,人民日报<江南时报>在十三版的不显眼位置上,以"在校大学生失足可暂免起诉"为题,报道了一则仅千余字的消息:今年1月7日,浦口区检察院对南京某大学2000级计算机系学生王某涉嫌盗窃一案决定暂缓不起诉.浦口区检察院审查期间,深入学校了解到该生平时学习良好,还有5个月就将毕业.因一时糊涂,盗窃他人手机,触犯刑律.承办小组认为该生还有其可塑性,有挽救的可能.遂提出对该学生实行"暂缓不起诉"、考察5个月的意见.该决定得到校方的肯定,学校保留王某的学籍.报道还透露,随着检察机关执法理念的转变,浦口区检察院为挽救失足大学生,使他们重新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开一条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 犯罪预防 法律原则 青少年犯罪 暂缓不起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