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反射面辅助无线网络性能及最优位置分析
1
作者 束锋 赖斯豪 +3 位作者 刘川 高炜 董榕恩 王艳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333,共10页
当基站(BS)和用户的位置固定,基站到智能反射面(IRS)与IRS到用户的距离和一定时,该文在视距信道和瑞利信道下基于最大化系统可达速率准则对无源和有源IRS的最优放置位置进行分析。首先,运用相位对齐和大数定律推导了无源和有源IRS辅助... 当基站(BS)和用户的位置固定,基站到智能反射面(IRS)与IRS到用户的距离和一定时,该文在视距信道和瑞利信道下基于最大化系统可达速率准则对无源和有源IRS的最优放置位置进行分析。首先,运用相位对齐和大数定律推导了无源和有源IRS辅助无线网络可达速率的闭合表达式;然后,分析了基站到IRS的路径损耗指数β_(1)和IRS到用户的路径损耗指数β_(2)对IRS最优部署位置的影响,即当β_(1)>β_(2)时,无源IRS的最优部署位置始终靠近基站,随着β_(1)和β_(2)的差距逐渐增大,有源IRS的最优部署位置逐渐靠近基站;当β_(1)<β_(2)时,则得到相反的结论。仿真结果表明:当β_(1)=β_(2)且无源IRS到基站和到用户的距离相等时,系统的可达速率性能最差。当固定有源IRS处的噪声功率且增加用户处的噪声功率时,IRS的最优部署位置始终靠近用户;当固定后者增大前者时,IRS的最优部署位置逐渐靠近基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大数定律 智能反射面最优位置 可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减震支座应用于两层两跨地铁车站结构中最优刚度和最优位置研究
2
作者 李洋 杜贺港 +2 位作者 张梓鸿 许成顺 麻全周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2-354,共13页
本文以某两层两跨地铁车站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地下结构Pushover分析方法分别对橡胶支座不同刚度和不同布设位置条件下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破坏反应特点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地铁车站结构布设橡胶隔震支座的最优刚度和最优布设位置... 本文以某两层两跨地铁车站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地下结构Pushover分析方法分别对橡胶支座不同刚度和不同布设位置条件下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破坏反应特点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地铁车站结构布设橡胶隔震支座的最优刚度和最优布设位置。研究结果表明:(1)柱子一端布设橡胶支座后,对于柱子顶、底端剪力均有明显的减震效果,而对于弯矩仅在布设支座端表现出良好的减震效果;(2)对于地铁车站结构,柱子端部布设橡胶支座时其刚度比的优选范围为0.1左右;(3)仅在两层两跨车站结构某一层布设支座,当支座位于中板侧时,未布设支座层的中柱会出现损伤增大的现象;(4)在结构每层中柱均布设一个支座时,结构上柱顶部和下柱底部同时布设支座时柱子的损伤略低于其他位置工况;(5)两层两跨车站结构布设三个支座时,总体来讲此时所有中柱均取得良好的减震效果,尤其对于中柱顶、底端完全布设的柱子,其减震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结构 橡胶减震支座 柱子 最优刚度 最优布设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最优位置自适应选取与局部搜索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被引量:9
3
作者 黄敏 江渝 +1 位作者 毛安 姜琪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74-1079,共6页
针对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全局最优位置选取存在的缺陷和局部搜索能力弱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全局最优位置自适应选取与局部搜索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MOPSO-GL。首先对Sigma法进行改进,引入拥挤距离机制,不再是粒子从档案中选择全局最... 针对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全局最优位置选取存在的缺陷和局部搜索能力弱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全局最优位置自适应选取与局部搜索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MOPSO-GL。首先对Sigma法进行改进,引入拥挤距离机制,不再是粒子从档案中选择全局最优位置,而是档案成员从种群中选择合适的被引导粒子,引导种群均匀快速地向Pareto前沿飞行,提高了Pareto解的收敛性和多样性;其次当种群寻优能力减弱时,引入基于Skew Tent映射的变尺度全面搜索混沌优化策略对外部档案进行局部搜索,以提高算法的收敛性;最后通过与其他多目标优化算法的比较,结果表明MOPSO-GL具有更好的收敛性和分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 多目标 全局最优位置 局部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个体最优位置的自适应变异扰动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志刚 曾嘉俊 韩志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1-768,共8页
针对粒子群算法在寻优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个体最优位置的自适应变异扰动粒子群算法AMDPSO(adaptive mutation disturbanc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该算法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加入扰动,当满足自适应条件时,... 针对粒子群算法在寻优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个体最优位置的自适应变异扰动粒子群算法AMDPSO(adaptive mutation disturbanc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该算法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加入扰动,当满足自适应条件时,粒子以个体最优位置为依据进行变异操作.将该算法运用于6个测试函数,并与惯性权重粒子群算法、收缩因子粒子群算法以及差分进化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MDPSO能在寻优过程中让粒子跳出局部最优,保持种群多样性,具有更好的收敛速度和优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个体最优位置 自适应变异 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导线加测陀螺边最优位置确定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潘国荣 王穗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6-659,共4页
从熵的定义出发 ,运用熵变小准则导出了确定地下导线加测陀螺边最优位置的基本公式并用程序加以实现 .同时对测有多个陀螺方位角地下导线的平差及精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 ,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这对城市地铁建设中地下导线的布设... 从熵的定义出发 ,运用熵变小准则导出了确定地下导线加测陀螺边最优位置的基本公式并用程序加以实现 .同时对测有多个陀螺方位角地下导线的平差及精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 ,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这对城市地铁建设中地下导线的布设和测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导线 陀螺方位角 最优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结构扭转振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控制的最优位置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春祥 韩传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9-155,共7页
研究了非对称结构扭转振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控制的最优位置。本文采用的MT MD具有相同的刚度、阻尼,但质量不同。基于导出的设置MTMD时非对称结构扭转角位移传递函数,建立了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解析式。MTMD最优参数的评价... 研究了非对称结构扭转振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控制的最优位置。本文采用的MT MD具有相同的刚度、阻尼,但质量不同。基于导出的设置MTMD时非对称结构扭转角位移传递函数,建立了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解析式。MTMD最优参数的评价准则定义为:非对称结构最大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MTMD的有效性评价准则定义为:非对称结构最大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MTMD时非对称结构最大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比值。基于定义的评价准则,研究了非对称结构的标准化偏心系数(NER)和扭转对侧向频率比(TTFR)对不同位置MTMD最优参数和有效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结构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扭转振动控制 最优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振动控制力的最优位置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志勇 雷静雅 徐家云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46,共3页
对于高层建筑或高耸结构,控制器或阻尼器设置的最佳位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应用结构控制理论,分别从安全准则和舒适度准则研究控制力的最优位置,给出了一定条件下控制力方差和结构反应方差最小为最优的准则。同时,还探讨了2个控制... 对于高层建筑或高耸结构,控制器或阻尼器设置的最佳位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应用结构控制理论,分别从安全准则和舒适度准则研究控制力的最优位置,给出了一定条件下控制力方差和结构反应方差最小为最优的准则。同时,还探讨了2个控制力最优位置与结构振型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振 结构控制 最优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扭转耦联效应的附属结构最优位置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国巍 李宏男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7-803,810,共8页
实际建筑物大多为偏心结构,扭转耦联效应使同层楼板上不同位置处附属结构的动力响应也不相同,通常存在一个平面最优位置。本文建立了主附结构体系的扭转耦联模型,利用复模态理论和模式搜索方法研究了影响附属结构最优位置的几个重要因素... 实际建筑物大多为偏心结构,扭转耦联效应使同层楼板上不同位置处附属结构的动力响应也不相同,通常存在一个平面最优位置。本文建立了主附结构体系的扭转耦联模型,利用复模态理论和模式搜索方法研究了影响附属结构最优位置的几个重要因素,包括地震输入方向、场地类别、主体结构偏心、附属结构质量、频率及阻尼比等,通过数值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属结构 扭转耦联 复模态 模式搜索 最优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力墙结构中强连梁最优位置及数量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清山 梁兴文 邓明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7-82,共6页
已有的试验研究表明带强连梁的双肢剪力墙结构比普通双肢剪力墙结构有更好的抗震性能,但这种结构中强连梁的最优位置和设置数量尚没有合理的确定方法.在均匀剪力墙结构的若干假定下,将弱连梁的约束作用归并于墙肢,墙肢刚度用等效刚度表... 已有的试验研究表明带强连梁的双肢剪力墙结构比普通双肢剪力墙结构有更好的抗震性能,但这种结构中强连梁的最优位置和设置数量尚没有合理的确定方法.在均匀剪力墙结构的若干假定下,将弱连梁的约束作用归并于墙肢,墙肢刚度用等效刚度表达;将带强连梁和弱连梁的双肢剪力墙简化为仅带强连梁的双肢剪力墙.根据每根强连梁处强连梁与墙肢转角相等的变形协调方程,求出每根强连梁的约束弯矩;用单位荷载法求出了结构顶点位移;按强连梁使结构顶点位移减小量最大来确定其最优位置.分析结果表明,强连梁的最优位置与其设置数量n之间的关系可近似表示为i/(n+1),i=1—n,而强连梁的设置数量n以使结构顶点位移满足使用要求来确定.方法简单实用,可供初步设计时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肢剪力墙 强连梁 最优位置 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商业中心最优位置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森发 柯建民 《城市规划》 1985年第3期43-47,共5页
城市商业中心是城市的基本构成要素。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区位过程。商业中心改建规划首先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现状中心的位置是否合适,是否要设新的中心,地点又选在何处。显然上述问题的解决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交通条件是最基本... 城市商业中心是城市的基本构成要素。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区位过程。商业中心改建规划首先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现状中心的位置是否合适,是否要设新的中心,地点又选在何处。显然上述问题的解决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交通条件是最基本的影响因素之一。商业中心交通的可达性始终是评价中心素质的重要内容。但是怎样衡量可达性,又如何根据可达性的要求确定中心选址,在以往的中心规划中基本上还处于定性分析的水平上,满足于如“位置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中心 最优位置 南京市 路途时间 居民出行 交通可达性 足式 交通方式 棋盘形 改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控制力在被控结构上的最优位置 被引量:2
11
作者 龙复兴 张涛 龙旭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共4页
用数学规划方法研究主动控制力(简称控制力)在被控结构上的最优位置,把它视为广义0-1规划问题,用隐枚举法求解;并且,引进振型相对控制度概念,以帮助选择控制力初始位置.研究一幢15层抗震房屋结构的控制力最优位置,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用数学规划方法研究主动控制力(简称控制力)在被控结构上的最优位置,把它视为广义0-1规划问题,用隐枚举法求解;并且,引进振型相对控制度概念,以帮助选择控制力初始位置.研究一幢15层抗震房屋结构的控制力最优位置,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并得知,对于以某个振型为主的体系反应控制,可以通过控制该振型来实现;对于需要考虑多个振型影响的体系反应控制,则需要考虑多振型同时控制;控制力最优位置问题不是凸规划,其解与控制策略和反馈增益矩阵有关;有时,不同枚举方法也会导致不同的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动控制 最优位置 主动控制力 0-1规划 隐枚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滞阻尼器控制平-扭耦联效应最优位置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乌兰 李爱群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80-990,共11页
目的推导确定结构平-扭效应最小化以达到寻找黏滞阻尼器的最有偏心位置.方法推导了不同偏心形式单层偏心结构,采用不同方式布置黏滞阻尼器的减震结构考虑平扭耦联效应的振动方程,建立了基于结构平面几何中心平动与扭转位移响应相关性的... 目的推导确定结构平-扭效应最小化以达到寻找黏滞阻尼器的最有偏心位置.方法推导了不同偏心形式单层偏心结构,采用不同方式布置黏滞阻尼器的减震结构考虑平扭耦联效应的振动方程,建立了基于结构平面几何中心平动与扭转位移响应相关性的目标函数.利用随机振动理论中的李雅普诺夫方程和最优控制理论求解目标函数最小值找到阻尼器的最优偏心位置,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程序对典型算例进行数值计算.结果结构周期和结构宽长比越大、等效阻尼比越小,则附加阻尼偏心率越大,扭平频率比在1.0左右会引起附加阻尼偏心率先减小后增大.地震荷载大小对计算结果没有任何影响.结论笔者所提方法适用于同类其他在复杂体型结构中的消能减震技术优化设计和既有建筑加固改造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结构 平-扭耦联 黏滞阻尼器 最优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水平加强层最优位置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熊军 吴庆荪 魏军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1997年第1期2-5,共4页
通过对高层建筑水平加强层处建立协调变形方程,求解设置加强层的最优位置值的方法,对设置三个水平加强层不考虑加强层弯曲变形及设置两个水平加强层考虑其弯曲变形的两种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设置加强层最优位置的相关结论.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水平加强层 最优位置 水平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MD控制非对称结构扭转振动的最优位置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兵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1,i003,共6页
研究了用两组相同的MTMD来控制非对称结构扭转振动的最优位置。MTMD具有相同的刚度和阻尼系数但不同的质量。基于导出的设置MTMD时结构扭转角位移传递函数,建立了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解析式。MTMD最优参数的评价准则定义为:结构最大... 研究了用两组相同的MTMD来控制非对称结构扭转振动的最优位置。MTMD具有相同的刚度和阻尼系数但不同的质量。基于导出的设置MTMD时结构扭转角位移传递函数,建立了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解析式。MTMD最优参数的评价准则定义为:结构最大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MTMD的有效性评价准则定义为:结构最大扭角转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无MTMD时结构最大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比值。基于定义的评价准则,研究了标准化偏心系数(NER)和扭转对侧向频率比(TTFR)对不同位置MTMD最优参数和有效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结构 最优位置 扭转振动 TMD控制 动力放大系数 MTMD 评价准则 最优参数 角位移 阻尼系数 传递函数 最小化 最小值 解析式 定义 频率比 标准化 刚度 侧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陶瓷的柔性机械臂振动主动控制最优位置的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彬 王海 杨春来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2-46,共5页
首先,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主动抑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前三阶振型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其次,根据三阶振型曲线及仿真分析,确定了PZT传感器和驱动器的粘贴位置;最后,基于NI虚拟仪器搭建了抑振效果测试平台.实验测试结果显示,柔性... 首先,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主动抑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前三阶振型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其次,根据三阶振型曲线及仿真分析,确定了PZT传感器和驱动器的粘贴位置;最后,基于NI虚拟仪器搭建了抑振效果测试平台.实验测试结果显示,柔性机械臂在一阶固有频率下振动时根部抑振效果最佳,抑振率为44.51%,该实验为后续柔性臂在二阶、三阶固有频率下抑振方案的有效性分析与验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机械臂 压电陶瓷 主动抑振 最优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救护站最优位置选择的算法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殷红彩 孙天齐 王勇 《晋中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5,共5页
针对救护站最优位置选择问题,设计穷举算法,构建了最优位置选择模型,利用MATLAB等软件求解,得到两个救护站的最优位置,并且得到两个救护站到所有街区点的最短距离总和.其后对穷举算法做出了一些改进,使得计算结果更为精确.
关键词 救护站 穷举算法 最优位置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结构控制系统传感器的最优位置
17
作者 崔大光 龙复兴 李国强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研究了基于状态观测器的结构控制系统传感器的最优位置问题,定义了问题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求解问题的一种方法,并数值分析了在地震作用下一幢房屋结构控制传感器的最优位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结构主动控制 传感器 最优位置 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序随机权重平均最优位置的量子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大志 陈友军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81-285,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量子粒子群算法的精度,从描述粒子状态波函数的δ势阱特征长度L(t)出发,本文重新修改了评价方式.通过为群体中的每个粒子引入随机权重,采用与粒子最优位置适应度逆序的结合方式,生成逆序随机权重平均最优位置来重新评价L(... 为了进一步提高量子粒子群算法的精度,从描述粒子状态波函数的δ势阱特征长度L(t)出发,本文重新修改了评价方式.通过为群体中的每个粒子引入随机权重,采用与粒子最优位置适应度逆序的结合方式,生成逆序随机权重平均最优位置来重新评价L(t).该方法降低了粒子陷入局部极值点的可能性,增强算法的随机性,帮助算法逃离局部极小值点的束缚,使算法尽快找到全局极值点.通过几个典型函数测试表明,改进算法的收敛精度优于QPSO算法,并能有效的避免粒子群陷入问题的局部极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 量子粒子群 随机权重 逆序随机权重平均最优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卡充值点最优位置的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廖川荣 《科技广场》 2010年第9期17-19,共3页
选址问题目前学术界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大多数是将总费用作为目标函数,一般要求事先给出网络结点的位置坐标,且无需考虑结点间的最短路程,旨在确定新的地理几何中心。而对已有网络,在不改变原有路径及各结点位置的条件下,以总路程最... 选址问题目前学术界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大多数是将总费用作为目标函数,一般要求事先给出网络结点的位置坐标,且无需考虑结点间的最短路程,旨在确定新的地理几何中心。而对已有网络,在不改变原有路径及各结点位置的条件下,以总路程最小为目标函数,在现有网络结点中寻找其中某些结点的最优位置却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以某高校校园卡充值点为例,将校园示意图转化为赋权连通图,求得该连通图的邻接矩阵,利用Floyd算法及图论软件包构造一个最短路径矩阵,得到一个赋权完全图,利用穷举法或混合整数规划法及数学软件求解,得到各学院、楼栋、学生宿舍区到三个校园卡充值点的最短总路程及三个校园卡充值点的最优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权完全图 总路程 最优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兴趣集群”的空间网络最优位置的选择与查询研究
20
作者 陈伟 刘佳 刘琳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2-54,共3页
针对空间网络的查询选择单一性和忽略了群集效应的缺陷,本文提出基于兴趣集群的最优位置查询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实施策略,通过选取合理"兴趣集",研究"兴趣集群"的查询,使得最终查询结果满足集合内部的兴趣点是高... 针对空间网络的查询选择单一性和忽略了群集效应的缺陷,本文提出基于兴趣集群的最优位置查询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实施策略,通过选取合理"兴趣集",研究"兴趣集群"的查询,使得最终查询结果满足集合内部的兴趣点是高密度、集合与集合之间低耦合,降低数据重复率,从而保证查询结果的有效性,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资源的合理调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网络 兴趣集 最优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