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苷体外抗IBV QX株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郭霄慧 李伟欣 +7 位作者 冯婉莹 赵鸿洁 李卫晴 王转转 陈光明 韩振兴 王冬喜 贾青辉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2,共7页
为研究黄芩苷体外抗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QX株的效果,试验对IBV进行复壮与扩繁,制备原代鸡胚肾(CEK)细胞,并测定IBV对CEK细胞的TCID50和黄芩苷对CEK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MNTC);在MNTC基础上采用... 为研究黄芩苷体外抗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QX株的效果,试验对IBV进行复壮与扩繁,制备原代鸡胚肾(CEK)细胞,并测定IBV对CEK细胞的TCID50和黄芩苷对CEK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MNTC);在MNTC基础上采用CCK法测定不同浓度黄芩苷对IBV的有效抑制率,观察不同浓度黄芩苷对IBV导致的CEK细胞的细胞病变效应(CPE)的抑制情况,并采用qPCR法测定不同浓度黄芩苷对IBV N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复壮并扩繁了IBV,其未被其他病毒污染,对CEK细胞的TCID50为1×10^(-4.75)/0.1 mL;黄芩苷对CEK细胞的MNTC为9.75 mg/L;该浓度黄芩苷对IBV的有效抑制率最高,为64.03%,能有效减轻IBV对CEK细胞的CPE;各浓度黄芩苷均可以极显著降低CEK细胞中IBV N基因相对表达量(P<0.01)。说明黄芩苷对CEK细胞的MNTC为9.75 mg/L,该浓度黄芩苷具有较好的体外抗IBV QX株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鸡胚肾(CEK)细胞 最大无毒浓度 有效抑制率
原文传递
麝香、麝香酮对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毒性的对比考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硕 宋衍芹 +2 位作者 鞠传霞 刘忠荣 岳旺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4期639-641,共3页
为考察麝香、麝香酮对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TC0),比较两者的细胞毒性,分别将倍比稀释的麝香、麝香酮试液加入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中培养观察,用MTT法测得存活细胞OD值,经公式计算麝香与麝香酮对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 为考察麝香、麝香酮对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TC0),比较两者的细胞毒性,分别将倍比稀释的麝香、麝香酮试液加入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中培养观察,用MTT法测得存活细胞OD值,经公式计算麝香与麝香酮对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TC0)及对50%细胞产生毒性的浓度(TC50)。结果表明,麝香、麝香酮对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TC0分别为1.29、7 mg/mL;麝香对其的TC50为8.7 mg/mL。说明麝香对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毒性高于麝香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麝香酮 视网膜神经细胞 细胞毒性 最大无毒浓度(TC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药液对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疗效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蔡丙严 田其真 +2 位作者 刘莉 郝福星 陈琳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80-182,共3页
为了研究中药复方药液对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疗效,试验采用蒸馏、水煮醇沉等工艺制备中药药液,使生药含量为1.5 g/mL,并测定其对试验猪的最大无毒浓度;采用预防给药、治疗给药和同时给药三种方式观察中药复方药液对人工感染高致病性蓝耳... 为了研究中药复方药液对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疗效,试验采用蒸馏、水煮醇沉等工艺制备中药药液,使生药含量为1.5 g/mL,并测定其对试验猪的最大无毒浓度;采用预防给药、治疗给药和同时给药三种方式观察中药复方药液对人工感染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试验猪的疗效,并在此基础上对江苏4个县区部分发生高致病性蓝耳病猪场的病猪进行治疗,观察该中药复方药液对临床发病猪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该中药复方药液最大无毒浓度为1.5 g/mL。人工感染试验猪以预防性给药效果最好,治愈率为85.71%,淋巴结、肺脏、脾脏出血率均为14.28%,肾脏出血率为0,增重率为51.68%。临床发病猪平均治愈率为84.38%。说明该中药复方药液可用于治疗高致病性蓝耳病,以预防性给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药液 高致病性蓝耳病 人工感染 临床疗效 最大无毒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