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长青平川油田长2储层最终采收率预测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伟才 刘世盛 《辽宁化工》 CAS 2011年第12期1294-1297,共4页
结合延长青平川油田构造特征及区块储层物性和实际电测结果,采用容积法计算得到长2储层地质储量为517.14×104 t;同时,选择6种不同水驱曲线预测该储层的可采储量,分析对比并结合油田开采结果,可以预测长2储层最终采收率:经济极限含... 结合延长青平川油田构造特征及区块储层物性和实际电测结果,采用容积法计算得到长2储层地质储量为517.14×104 t;同时,选择6种不同水驱曲线预测该储层的可采储量,分析对比并结合油田开采结果,可以预测长2储层最终采收率:经济极限含水率为95%时,最终采收率在8.16%左右,经济极限含水率为98%时,最终采收率在9.1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终采收率 长2储层 青平川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曼北部致密气开发——目前正筹建具有100万m3/d生产能力的早期生产系统,通过评估每口井最终采收率来降低风险,采取“规模适中”的区块式方式进行开发
2
《世界石油工业》 2014年第2期68-72,共5页
阿曼石油开发公司(PDO)经营生产的主要天然气田位于东北部第六区块(Ghaba)盐盆地)。
关键词 石油开发 生产系统 最终采收率 生产能力 阿曼 区块 早期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井新技术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
3
作者 杨青 《江汉石油科技》 2010年第1期75-75,共1页
为增加与油藏接触和泄油的面积,水平井技术提供了钻常规油气井的一些成熟方法,但是,对于非均质的产液剖面,特别是在高度非均质和高度裂缝型的油藏中,会引起过早见水。为达到均匀的产液剖面,急需一种针对水平井的完井技术。通过在... 为增加与油藏接触和泄油的面积,水平井技术提供了钻常规油气井的一些成熟方法,但是,对于非均质的产液剖面,特别是在高度非均质和高度裂缝型的油藏中,会引起过早见水。为达到均匀的产液剖面,急需一种针对水平井的完井技术。通过在水平井段使用流入控制装置(ICD)的完井方法来提高采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井技术 最终采收率 新技术 水平井技术 原油 产液剖面 采油效率 完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井新技术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
4
作者 Salem El-Abd 张松 《吐哈油气》 2009年第2期198-200,共3页
关键词 最终采收率 水平井技术 原油 完井 产液剖面 出水量 非均质 油气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石炭系气藏后期开发提高采收率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淑芳 张娜 +1 位作者 刘健 陈诗琦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2-94,共3页
川东石炭系气藏目前仍是四川盆地东部的主力气藏,但多数气藏已进入开发中后期,提高气藏的采收率显得极为重要。在对川东9个开发后期的整装石炭系气藏资源潜力和最终采收率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气藏不同开发模式特征及对剩余储量的分析... 川东石炭系气藏目前仍是四川盆地东部的主力气藏,但多数气藏已进入开发中后期,提高气藏的采收率显得极为重要。在对川东9个开发后期的整装石炭系气藏资源潜力和最终采收率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气藏不同开发模式特征及对剩余储量的分析,对目前开采条件下的最终采收率进行了预测。通过对影响气藏采收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降低输压、主动排水采气及加密非均质气藏井网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思路。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应用后提高了气藏采收率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石炭纪 产量递减 最终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技术──混相水驱 被引量:3
6
作者 廖家彬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0-32,共3页
稠油混相水驱是稠油吞吐热采降压开采后提高采收率的一种技术。它是利用氮气、泡沫及活性剂各自不同的特性,来提高驱油效率和扩大波及体积,达到提高最终采收率的目的。经室内模拟认为:该技术比常规水驱驱油效率提高30%,采收率提高... 稠油混相水驱是稠油吞吐热采降压开采后提高采收率的一种技术。它是利用氮气、泡沫及活性剂各自不同的特性,来提高驱油效率和扩大波及体积,达到提高最终采收率的目的。经室内模拟认为:该技术比常规水驱驱油效率提高30%,采收率提高7%;配套工艺技术比蒸汽驱简单且投资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 稠油 最终采收率 驱油效率 热采 波及体积 降压开采 技术 投资 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的最终原油采收率动态
7
作者 陈文华 M.Л.苏尔古切夫 《石油勘探开发情报》 1990年第4期61-63,共3页
最终原油采收率是油田开发效果最重要的综合性指标。研讨最多的问题是最终原油采收率随时间变化的平均值动态。在一般情况下,苏联对部分区域和全国原油采收率的平均值,是用油田储量与不同原油采收率的比值来计算的。
关键词 油田开发 地层 最终原油采收率 油田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聚合物较常规聚合物驱油使大庆油田的采收率提高2倍
8
作者 申剑坤(编译) 刘廷元(审校) 《能源科学进展》 2008年第3期54-60,共7页
常见的聚合物驱油现在试验和工业应用表明,常规的聚合物驱油的采收率比水驱采收率高10%,原油的原始地质储量的最终采收率为5096,但是由于高渗层的存在,常使得聚合物驱在这些油藏不足或失效。一些聚合物驱的生产井,在聚合物突破后... 常见的聚合物驱油现在试验和工业应用表明,常规的聚合物驱油的采收率比水驱采收率高10%,原油的原始地质储量的最终采收率为5096,但是由于高渗层的存在,常使得聚合物驱在这些油藏不足或失效。一些聚合物驱的生产井,在聚合物突破后,含水率迅速增加,它对聚合物驱油造成不利的影响,以至于现场提高采收率大大低于20%的实验室估计。2002年。在高浓度聚合物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高浓度聚合物的现场试验。通过选择段塞组合和适当的监测和分析,含水率下降了很多,下降率为14.5%,这个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聚合物驱油的效率。根据现场实验数据表明,高浓度聚合物驱油在初始阶段的采收率较比2005年12月的常规聚合物驱油的采收率高4.2%。在后期阶段较常规聚合物驱油的采收率高3%,这就表明高浓度聚合物驱油在初始阶段的效果比后期阶段的效果更好。聚合物驱的监测和模拟技术预测它可以比水驱多采出19.8%的油,它的采出程度占原始地质储晟的61%。现场的高浓度聚合物的采收率是常规聚合物驱油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水驱采收率 浓度 大庆油田 原始地质储量 实验室试验 最终采收率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纳米粒子提高稠油蒸汽吞吐采收率实验研究
9
作者 孙铎 刘灏亮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第11期10-10,共1页
文章通过对稠油热采方式进行调研,提出在蒸汽吞吐过程中加入过渡金属能有效提高稠油的最终采收率。此方法主要利用了过渡金属在高温下对稠油的催化改质作用,通过将稠油中重质组分转为为轻质组分,降低其粘度,改善稠油流动性,使其更易于... 文章通过对稠油热采方式进行调研,提出在蒸汽吞吐过程中加入过渡金属能有效提高稠油的最终采收率。此方法主要利用了过渡金属在高温下对稠油的催化改质作用,通过将稠油中重质组分转为为轻质组分,降低其粘度,改善稠油流动性,使其更易于流入生产井底,从而提高稠油的最终采收率。这里选取镍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在模拟蒸汽吞吐条件下,对加入镍纳米粒子前后辽河稠油的采收率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镍纳米粒子能有效提高稠油蒸汽吞吐过程中的采收率,将稠油最终采收率提高32.8%。然后对不同温度下,镍纳米粒子作用下的稠油蒸汽吞吐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随着温度的上升采收率不断增大,而温度达到280℃时采收率提高幅度最大,随后幅度迅速减缓,表明在280℃下,镍纳米粒子具有最好的催化改质效果,此时稠油蒸汽吞吐的最终采收率为7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热采 蒸汽吞吐 过渡金属 催化改质 最终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水驱凝析气田干气回注提高凝析油采收率的实例研究——挪威北海南维京地堑地区的Sleipner Ty油田
10
作者 姜彬(编译) 王华(审校) 《能源科学进展》 2008年第2期47-57,共11页
Sleipner Φst Ty油田是一个强水驱的凝析气田,含地下体积590亿平方米的天然气和5200万平方米的凝析油。该油藏由深层浊流砂岩和伴生泥岩隔层组成。油藏质量优良,空隙度高,油层渗透率从100到1000mD。 该油田从1993年开始投产,原始... Sleipner Φst Ty油田是一个强水驱的凝析气田,含地下体积590亿平方米的天然气和5200万平方米的凝析油。该油藏由深层浊流砂岩和伴生泥岩隔层组成。油藏质量优良,空隙度高,油层渗透率从100到1000mD。 该油田从1993年开始投产,原始地层压力为244巴,稍高于露点压力1巴。1996年开始大规模的干气回注,并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随着油层压力的提高,凝析油气比也随之增加。截止到2005年,已经累计注干气290亿平方米。干气回注主要是通过增加垂直和面积扫油效率将析出的凝析油重新气化。同时通过在井下注入化学气体示踪剂用来监测分析干气在油藏中的流动情况,从而鉴别未驱替区域,并通过调整井间干扰和打加密井来更换驱替方式。 后因为被锁在井下的注入干气比例过高,停止注气。复合油藏模拟显示回注干气的.10%至20%在油藏的北部区域聚集,而未被采出。注入气体不能被二次采出的可能性很高,因为将南部生产井和北部注入井分开的鞍部已经被部分水淹。 通过循环注气可以将原来预计的50%的衰竭式开发采收率到现在预计的81%的最终采收率,从而大大提高了凝析油的采收率。目前(2007年)的凝析油采收率为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终采收率 凝析气田 注干气 凝析油 回注 油田 水驱 复合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油藏分类和控制油气采收率的因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J.Allan S.Q.Sun +1 位作者 杨寿山 黎发文 《国外油气地质信息》 2003年第4期57-58,16,共3页
研究了全世界的裂缝性油藏,以便确定固有的储集层性质和流体性质怎样影响油气最终采收率,这些影响因素包括孔隙度、渗透性、粘度、流度比、含水饱和度、润湿性、裂缝分布、驱动机理和油气藏管理策略。把裂缝性油藏分为四组,其中有两... 研究了全世界的裂缝性油藏,以便确定固有的储集层性质和流体性质怎样影响油气最终采收率,这些影响因素包括孔隙度、渗透性、粘度、流度比、含水饱和度、润湿性、裂缝分布、驱动机理和油气藏管理策略。把裂缝性油藏分为四组,其中有两组是有特殊意义的:一组是储集层具有低基质孔隙度和低基质渗透率;另一组是储集层具有高基质孔隙度和低基质渗透率。以前的裂缝性油藏分类,并未区分这两种油藏类型。文中用实例评价了不同客观因素对油气采收率的影响程度,以及油气藏管理和开采策略所起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油气采收率 储集层 渗透率 最终采收率 流度比 孔隙度 油气藏 裂缝分布 含水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提高采收率先导试验获突破
12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5期637-637,共1页
胜利油田目前正在实施的"聚合物驱后井网调整非均相复合驱先导试验"获得突破,这一方法可使采收率大幅提高,预计最终采收率可达63.6%。这项先导试验实施不到两年,试验区日产油量由4.5 t上升至55.3 t,累计增油2.25×104t,提高采收率... 胜利油田目前正在实施的"聚合物驱后井网调整非均相复合驱先导试验"获得突破,这一方法可使采收率大幅提高,预计最终采收率可达63.6%。这项先导试验实施不到两年,试验区日产油量由4.5 t上升至55.3 t,累计增油2.25×104t,提高采收率1.83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终采收率 胜利油田 试验区 聚合物驱后 井网调整 复合驱 非均相 产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首个聚表剂驱油技术先导性试验出彩试验区中心井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7.5%
13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年第3期111-111,共1页
“7年汗水没有自流,应用聚表剂驱油技术后,试验区中心井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7.5%……”2月22日,大庆油田公司采油一厂试验大队承担的大庆首个聚表剂驱油技术先导性矿场试验,即中区西部双层区二三类油层聚表剂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项... “7年汗水没有自流,应用聚表剂驱油技术后,试验区中心井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7.5%……”2月22日,大庆油田公司采油一厂试验大队承担的大庆首个聚表剂驱油技术先导性矿场试验,即中区西部双层区二三类油层聚表剂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项目通过油田验收,现场试验聚表剂驱油见效特征明显,预计最终采收率达到7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公司 最终采收率 驱油技术 先导性试验 试验区 水驱 先导性矿场试验 试验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智能井提高复杂储层采收率的经验
14
作者 金佩强 《中外科技情报》 2004年第42期658-663,共6页
在Brunei Shell石油公司(BSP)的Iron Duke和Bugan油田采用选择性完井能够对多个储层层段进行合采(在一些情况下跨越断块进行合采)。一般非均质砂岩内的大气顶覆盖在Iron Duke和Bugan油田内的油环上面。最近的生产测井测试结果表明,在... 在Brunei Shell石油公司(BSP)的Iron Duke和Bugan油田采用选择性完井能够对多个储层层段进行合采(在一些情况下跨越断块进行合采)。一般非均质砂岩内的大气顶覆盖在Iron Duke和Bugan油田内的油环上面。最近的生产测井测试结果表明,在高渗透薄砂岩夹层出现了气突破。因此,选择性开采通过改善储层管理提供了提高最终采收率的潜力。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井 最终采收率 油田 储层管理 合采 完井 生产测井 砂岩 断块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买高油田巨大多层油气藏补充开发提高采收率
15
作者 YatindraBhushan 杨寿山 陈钦保 《国外油气地质信息》 2004年第1期74-76,共3页
孟买高油田北区L-Ⅲ油藏是一种高度非均质多层碳酸盐岩油气藏,位于印度西部大陆架上,在阿拉伯海中水深约76m处,是储集有约6,360万m^2,原油地质储量和48.11亿m^3气顶气地质储量的饱和油藏。1986年从油藏采出的高峰日产油量为19,08... 孟买高油田北区L-Ⅲ油藏是一种高度非均质多层碳酸盐岩油气藏,位于印度西部大陆架上,在阿拉伯海中水深约76m处,是储集有约6,360万m^2,原油地质储量和48.11亿m^3气顶气地质储量的饱和油藏。1986年从油藏采出的高峰日产油量为19,080m^3,1999年末日产油量约为9,540m^2,含水约60%。本文论述建立在详细油藏特性描述和油藏模拟研究基础上的油藏补充开发备选方案。采用最佳补充开发方案可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模拟 油田 产油量 提高采收率 最终采收率 原油 碳酸盐岩油气藏 孟买 日产 年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开采方法和有效的油藏管理使盐溪油田达到最高原油采收率
16
作者 D.B.Cenetti 杨寿山 陈钦保 《国外油气地质信息》 2003年第4期63-65,共3页
美国西得克萨斯州二叠盆地内的盐溪油田,连续坚持取得单井和油藏数据。用地质模型管理和优化注二氧化碳和注水,建立了有效的信息传输处理系统,结合矿场经验校核工程和地质数据,并加强实时作出的决策。加密钻井的相继实施和改进开采... 美国西得克萨斯州二叠盆地内的盐溪油田,连续坚持取得单井和油藏数据。用地质模型管理和优化注二氧化碳和注水,建立了有效的信息传输处理系统,结合矿场经验校核工程和地质数据,并加强实时作出的决策。加密钻井的相继实施和改进开采方法,与有效的油藏管理配合,导致原油采收率超过50%,预计最终采收率可高达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采收率 油藏管理 油田 最终采收率 注二氧化碳 单井 钻井 预计 用地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驱开发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有望大幅提高浅层稠油油藏采收率
17
作者 宋鹏 高迎春 梁建军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16年第2期52-52,共1页
【本刊讯】新年伊始,中国石油新疆油田传来消息:中国石油火驱重大试验项目——红浅1井区火驱先导试验取得重要突破:累计产油9.04万吨,采出程度21%,预计提高采收率36.2个百分点,最终采收率达到65.1%。火驱开发技术有望成为我... 【本刊讯】新年伊始,中国石油新疆油田传来消息:中国石油火驱重大试验项目——红浅1井区火驱先导试验取得重要突破:累计产油9.04万吨,采出程度21%,预计提高采收率36.2个百分点,最终采收率达到65.1%。火驱开发技术有望成为我国浅层稠油油藏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现实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稠油油藏 油藏采收率 现实技术 火驱 开发 试验项目 中国石油 最终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胡韦沙赫油田复杂油藏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措施
18
作者 MohammedAdilAL-Mugheiry 杨寿山 黎发文 《国外油气地质信息》 2004年第3期52-54,共3页
阿尔胡韦沙赫油田位于阿曼北部海域,该油田复杂碳酸盐岩油藏在采油30年之后已处于高含水期,仍然有优质井投入生产。在裸眼完井或衬管完井的油层剖面中,应用了垂直和水平井技术并与各种气举或电潜泵组合装置相结合。油田的大面积延伸... 阿尔胡韦沙赫油田位于阿曼北部海域,该油田复杂碳酸盐岩油藏在采油30年之后已处于高含水期,仍然有优质井投入生产。在裸眼完井或衬管完井的油层剖面中,应用了垂直和水平井技术并与各种气举或电潜泵组合装置相结合。油田的大面积延伸需要完整的数据采集,以便研究地下情况的不确定性。增加产量主要是采用多学科研究组方法,以便确定一种最佳方法来识别剩余油目标,并且使用基础石油工程手段以更协调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级。目前标定的原油最终采收率为25%,仍在继续试验研究不同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和增产措施,预计在裂缝不发育区域通过混相水气交替注入方法增加原油采收率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高含水期 复杂油藏 提高采收率 水平井技术 最终采收率 裸眼完井 增加 阿曼 投入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将围绕提高采收率积极转变开发方式
19
作者 闻震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8年第3期12-12,共1页
中国石油2008年度油田开发工作会议上确定,在2007年原油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的基础上,中国石油2008年将围绕提高最终采收率继续积极转变开发方式,力争实现老油田稳产增产、新油田高效开发。2007年,中国石油油气田开发坚持“东部硬稳定... 中国石油2008年度油田开发工作会议上确定,在2007年原油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的基础上,中国石油2008年将围绕提高最终采收率继续积极转变开发方式,力争实现老油田稳产增产、新油田高效开发。2007年,中国石油油气田开发坚持“东部硬稳定,西部快发展”方针,积极转变开发方式,启动老油田二次开发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最终采收率 中国石油 油气田开发 原油产量 高效开发 开发工程 老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产气量准确预测页岩气井的最终开采量
20
作者 Frank Male Michael P.Marder +2 位作者 John Browing Svetlana Ikonnikova 何颋婷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7年第1期114-114,共1页
水平钻井技术和压裂完井方式的引进从根本上改变了页岩气储层系统的渗流机理,需要利用新的递减曲线来预测产气量。本次研究对美国马塞勒斯页岩气井进行递减规律分析,对每口井的最终采收率进行预测。通过建立模型,录入气井开采过程中的... 水平钻井技术和压裂完井方式的引进从根本上改变了页岩气储层系统的渗流机理,需要利用新的递减曲线来预测产气量。本次研究对美国马塞勒斯页岩气井进行递减规律分析,对每口井的最终采收率进行预测。通过建立模型,录入气井开采过程中的基础物性参数及几何特征参数。通过该模型,把所有井的天然气产量按比例拟合到归一曲线上,利用拟合曲线预测产气量递减,分析其递减规律最终为指数递减。将累产气量与模拟结果相对应,由此确定气井压力波到达边界的流动时间与最终采收率。对于尚未进入边界控制流动的气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最终采收率 递减规律 完井方式 水平钻井 塞勒斯 渗流机理 物性参数 天然气产量 边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