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有专门知识的人”制度的完善——关于新《刑事诉讼法》第192条的思考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高庆 齐培君 《中国司法鉴定》 2012年第3期14-18,共5页
"有专门知识的人"有别于鉴定人,其诉讼职责是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法律对"有专门知识的人"制度规定得过于原则和粗疏,缺乏具体程序,必然会给实施带来诸多困难。应当明确"有专门知识的人"的... "有专门知识的人"有别于鉴定人,其诉讼职责是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法律对"有专门知识的人"制度规定得过于原则和粗疏,缺乏具体程序,必然会给实施带来诸多困难。应当明确"有专门知识的人"的诉讼地位,建立健全"有专门知识的人"的选任、出庭质证等具体程序和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专门知识的人 鉴定意见 诉讼地位 诉讼参与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刑事诉讼——兼论《刑事诉讼法》第192条 被引量:7
2
作者 陈邦达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85-90,共6页
"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刑事诉讼的制度具有保障当事人对鉴定意见的质证权、辅助法官对是否采信鉴定意见作出判断、使重新鉴定申请和决定依据更加充分等功能和价值。其积极作用的奏效,亟待解决如下理论问题:"有专门知识的... "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刑事诉讼的制度具有保障当事人对鉴定意见的质证权、辅助法官对是否采信鉴定意见作出判断、使重新鉴定申请和决定依据更加充分等功能和价值。其积极作用的奏效,亟待解决如下理论问题:"有专门知识的人"的诉讼地位、中立性、意见效力、选任资格及启动程序等。"有专门知识的人"应界定为"专家辅助人",属于广义的诉讼参与人。他们具有倾向性的问题,要完善启动和选任程序,确保其客观公正地提出意见。可由各省高院牵头成立"专家库",由法庭根据控辩要求从中择优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费用由司法经费出资以确保其立场中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专门知识的人 参与刑事诉讼 出庭质证 司法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中“有专门知识的人”之角色定位 被引量:2
3
作者 宋东 万毅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4-23,共10页
虽然现行《刑事诉讼法》第197条将有专门知识的人的诉讼功能表述为"就鉴定意见提出意见",但在司法实践中,其诉讼功能早已不限于此,还会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提出意见,发挥作证功能。多重功能的实践逻辑,使得对有专门知识的人诉... 虽然现行《刑事诉讼法》第197条将有专门知识的人的诉讼功能表述为"就鉴定意见提出意见",但在司法实践中,其诉讼功能早已不限于此,还会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提出意见,发挥作证功能。多重功能的实践逻辑,使得对有专门知识的人诉讼角色的探寻尤为必要。结合比较法的考察,从功能主义视角解读证人概念,可以发现其核心特征乃为向法庭"作证"之人。而我国刑事诉讼中新增的有专门知识的人,无论是就鉴定意见提出意见,还是就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提出意见,都起到证明作用,都属于作证的人,故可归入证人范畴。与此同时,专家证人制度的确立,需要法解释学与修法的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专门知识的人 诉讼角色 专家证人 功能主义 法解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刑事诉讼法》中“有专门知识的人”的法律地位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冬阳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6期60-62,共3页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引入了"有专门知识的人"这一概念,并赋予了其准鉴定人的法律地位。通过对"有专门知识的人"与鉴定人、证人的比较研究",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意见的证据种类归属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引入了"有专门知识的人"这一概念,并赋予了其准鉴定人的法律地位。通过对"有专门知识的人"与鉴定人、证人的比较研究",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意见的证据种类归属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以及相关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专门知识的人 鉴定人 专家证人 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诉讼法“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制度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初立君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74-77,共4页
在《民诉法》已将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制度法定化的情况下,应规范对"有专门知识的人"之称谓;除当事人申请外,必要时应允许法院经当事人同意而委托有专门知识的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实质条件应设定为案件是否涉及对鉴定意见... 在《民诉法》已将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制度法定化的情况下,应规范对"有专门知识的人"之称谓;除当事人申请外,必要时应允许法院经当事人同意而委托有专门知识的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实质条件应设定为案件是否涉及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或对专业问题进行陈述、对质,同时法院不宜对被申请人是否有能力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或对专业问题进行陈述、对质进行审查;有专门知识的人发表专业意见时要兼顾立场倾向性与意见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专门知识的人 出庭方式 实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侵权案中“有专门知识的人”若干关键性问题探究
6
作者 朱晋峰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CSSCI 2017年第2期205-217,共13页
随着我国对环境污染事件的打击力度加大,如何判定环境侵权案中的专业性问题成为关键。然而,环境损害司法鉴定难以满足环境侵权案中对解决专业问题的需求。'有专门知识的人'作为环境污染诉讼中的重要制度,可以有效解决环境损害... 随着我国对环境污染事件的打击力度加大,如何判定环境侵权案中的专业性问题成为关键。然而,环境损害司法鉴定难以满足环境侵权案中对解决专业问题的需求。'有专门知识的人'作为环境污染诉讼中的重要制度,可以有效解决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对环境侵权案实践应对不足的困境。当然,'有专门知识的人'作为独立的诉讼参与人,参与诉讼仅需要具有相应的环境专业知识即可,提供专家意见也可以'当事人的陈述'的形式在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在'有专门知识的人'的程序启动、决定、选任等方面应当避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存在的困境,同时也不强调'有专门知识的人'必须出庭。同时,限于'有专门知识的人'的特殊性,其在诉讼中有一定程度的倾向性似乎也无可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侵权案 有专门知识的人 诉讼地位 实体问题 程序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法中“有专门知识的人”制度研究
7
作者 唐彬彬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12-118,共7页
"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刑事诉讼,帮助法官查明事实真相,是各国普遍的做法。我国刑事诉讼法亦特别对"有专门知识的人"如何参与刑事诉讼作出了规定。然而,由于规定的粗糙与缺乏可操作性,引发了司法实务中的许多问题,例... "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刑事诉讼,帮助法官查明事实真相,是各国普遍的做法。我国刑事诉讼法亦特别对"有专门知识的人"如何参与刑事诉讼作出了规定。然而,由于规定的粗糙与缺乏可操作性,引发了司法实务中的许多问题,例如"有专门知识的人"的主体定位混乱、其意见的证据属性的不确定以及相关质证程序的虚设等。结合本土案例资源、中美相关问题的理论学说,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有专门知识的人"应当包含鉴定人和专家辅助人,其所提供的材料应当被视为一种质证意见,相关质证程序亦应进行相应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专门知识的人 鉴定人 专家辅助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
8
作者 刘梦妮 《法治社会》 2019年第4期102-109,共8页
为充分、有效发挥“有专门知识的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功能与作用,不仅要明确“有专门知识的人”享有新型诉讼参与人的诉讼地位,界定“有专门知识的人”的意见性质、审查标准和采信规则;在“有专门知识的人”的主体资格和聘请规则上,还应... 为充分、有效发挥“有专门知识的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功能与作用,不仅要明确“有专门知识的人”享有新型诉讼参与人的诉讼地位,界定“有专门知识的人”的意见性质、审查标准和采信规则;在“有专门知识的人”的主体资格和聘请规则上,还应根据聘请主体的不同而加以区别。对“有专门知识的人”的监督和管理也应注意制度设计的可行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专门知识的人 刑事诉讼 诉讼地位 聘请主体 证据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诉讼中“有专门知识的人”的若干问题研究——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94份判决书的实证分析
9
作者 蒋雨桐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2-86,共5页
知识产权诉讼中“有专门知识的人”在法律法规的沿革中不断完善。虽有制度基础,但在司法实践中,仍易将其与“专家证人”“专家辅助人”等概念混淆,导致证据定性不清晰,同时未有明确适用规定造成运行机制不完善。据此,对中国裁判文书网... 知识产权诉讼中“有专门知识的人”在法律法规的沿革中不断完善。虽有制度基础,但在司法实践中,仍易将其与“专家证人”“专家辅助人”等概念混淆,导致证据定性不清晰,同时未有明确适用规定造成运行机制不完善。据此,对中国裁判文书网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中“有专门知识的人”适用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就健全知识产权案件中“有专门知识的人”的工作机制提出相应建议,以充分发挥“有专门知识的人”对维护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公正性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诉讼 有专门知识的人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
10
作者 曲文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0年第7期00208-00208,210,共2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不断进步,各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和专业,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使得案件也更加复杂,案件中往往需要涉及到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这对法官判案给与了新的要求与挑战。这为有专门知识的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需要。2002年最高人民... 随着我国社会经不断进步,各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和专业,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使得案件也更加复杂,案件中往往需要涉及到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这对法官判案给与了新的要求与挑战。这为有专门知识的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需要。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中规定:“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由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从而从立法层面规定了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制度。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有专门知识的人的规定正在逐步完善,但是仍有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专门知识的人的称谓和定位不明确;二、适用率低;三、适用效果一般。因此,我国的有专门知识的人制度目前仍有诸多不足,亟需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专门知识的人 专家辅助人 诉讼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中“有专门知识的人”争议问题的实践反思 被引量:14
11
作者 韩旭 罗维鹏 《证据科学》 2020年第5期534-545,共12页
自2012年《刑事诉讼法》新设“有专门知识的人”制度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有专门知识的人”如何有效参与庭审展开了不少探索,却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实践做法也不够规范和统一。“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诉讼的理论和实践需要进一步明确... 自2012年《刑事诉讼法》新设“有专门知识的人”制度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有专门知识的人”如何有效参与庭审展开了不少探索,却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实践做法也不够规范和统一。“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诉讼的理论和实践需要进一步明确以下几个重要问题:一是区分“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庭审的出庭资格和专业资质。二是承认“有专门知识的人”具有专家辅助人和专家证人的复合主体身份。三是根据具体情况区分“有专门知识的人”作为专家辅助人和专家证人所提的书面意见和庭审意见的不同效力。四是根据“有专门知识的人”不同的诉讼身份和功能,完善相应的庭审调查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专门知识的人 专家辅助人 专家证人 法庭调查
原文传递
刑事诉讼中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功能多元化之检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通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0-173,共14页
为确保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与我国职权主义鉴定制度相适应,《刑事诉讼法》对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功能做了严格限定。但司法实践中有专门知识的人的出庭功能出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这与我国控辩对抗程度强化、鉴定救济机制运行不畅、鉴定人... 为确保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与我国职权主义鉴定制度相适应,《刑事诉讼法》对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功能做了严格限定。但司法实践中有专门知识的人的出庭功能出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这与我国控辩对抗程度强化、鉴定救济机制运行不畅、鉴定人出庭率不高及实践中对鉴定内涵的不当限定有关。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我国刑事诉讼结构的发展趋势,但也表明我国职权主义鉴定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刑事司法实践发展的需求。我国应适当强化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功能,并从专业审查、出庭要求、参与鉴定程序等方面完善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专门知识的人 出庭功能 职权主义鉴定
原文传递
有专门知识的人之意见能作为证据吗?——基于刑事诉讼的思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东 《证据科学》 2021年第4期417-431,共15页
广受瞩目的"顾雏军案"再次涉及刑诉法中有专门知识的人之意见是否属于证据的问题,而学界、实务界对此一向存有争议。大量裁判文书案例显示,刑事司法实务中已不乏法院将有专门知识的人的意见作为证据以及定案根据的例子。与此... 广受瞩目的"顾雏军案"再次涉及刑诉法中有专门知识的人之意见是否属于证据的问题,而学界、实务界对此一向存有争议。大量裁判文书案例显示,刑事司法实务中已不乏法院将有专门知识的人的意见作为证据以及定案根据的例子。与此同时,否定意见可以作为证据的观点,以"不属于法定证据种类"、"不是用于证明案件事实"、"有专门知识的人不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为主要理由。通过对这些理由的一一辩驳,再结合证据法理层面的检视,可以认为有专门知识的人之意见,或为实质证据,或为辅助证据,均能作为证据使用,具有证据属性。当然,承认有专门知识的人的意见具有证据属性,不代表其最终可以成为定案根据,证据与定案根据是两个不同概念。此外,需要注意有专门知识的人之意见的使用领域,采纳和采信必须经过法庭调查、庭审质证,以及相应的审查判断等操作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专门知识的人 意见属性 实质证据 辅助证据
原文传递
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功能多元与制度完善
14
作者 高通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1年第10期131-133,共3页
立法对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功能的限定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197条第2款规定,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从表述来看,立法对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功能是有着严格限定的。第一,立法将出庭的作用限定为“提... 立法对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功能的限定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197条第2款规定,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从表述来看,立法对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功能是有着严格限定的。第一,立法将出庭的作用限定为“提出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庭 鉴定意见 有专门知识的人 鉴定人 严格限定 立法
原文传递
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制度构建--以天津市法院系统实践探索为基础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勇 钱岩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56-64,共9页
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参与诉讼是查明事实的重要手段。但是司法实践中,两类人员不敢、不能、不愿以及消极出庭现象普遍存在。为全面落实庭审实质化,应当完善出庭规则、规范出庭活动,为两类人员出庭提供立法支持、资金保障,将其安... 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参与诉讼是查明事实的重要手段。但是司法实践中,两类人员不敢、不能、不愿以及消极出庭现象普遍存在。为全面落实庭审实质化,应当完善出庭规则、规范出庭活动,为两类人员出庭提供立法支持、资金保障,将其安全落到实处,以不利后果督促履职、明文列举裁量规范,并合理确定发问顺序,让庭审更有实效。同时,还须加强工作沟通、实现信息共享、用好程序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人 有专门知识的人 出庭 司法实践
原文传递
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梦妮 《人民检察》 2018年第17期16-22,共7页
在诉讼专业化、办案精准化、庭审实质化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下,接受检察机关指聘参与法庭调查的有专门知识的人,其出庭规程亟待合理设计和有效规范。专家的工作内容不仅包括在庭上协助举证和质证,还包括在庭前协助做好准备。其出庭时... 在诉讼专业化、办案精准化、庭审实质化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下,接受检察机关指聘参与法庭调查的有专门知识的人,其出庭规程亟待合理设计和有效规范。专家的工作内容不仅包括在庭上协助举证和质证,还包括在庭前协助做好准备。其出庭时有权就鉴定意见或其他专业问题提出意见。庭审中,专家的诉讼角色兼有作证人员与质证人员之双重属性,可以通过接受询问、主动发问、进行对质等方式发表意见,必要时还可旁听庭审。专家就鉴定意见外的专业问题提出的意见,可用以认定事实;就鉴定意见提出的意见,在公益诉讼案件中也可直接据以定案,在刑事案件中则有限可采,可间接作为定案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专门知识的人 出庭 辅助办案 出庭意见
原文传递
刑事司法证明中的专门知识:从权力支配到认知偏差 被引量:31
17
作者 谢澍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2-113,共12页
2012年《刑事诉讼法》根据鉴定活动的本质特征作出多处修改。但在司法实践中,"鉴定结论"到"鉴定意见"的转变并未带来实质的符号权力减让,"有专门知识的人"之意见呈现进退维谷的尴尬,相关角色定位混乱。... 2012年《刑事诉讼法》根据鉴定活动的本质特征作出多处修改。但在司法实践中,"鉴定结论"到"鉴定意见"的转变并未带来实质的符号权力减让,"有专门知识的人"之意见呈现进退维谷的尴尬,相关角色定位混乱。实践乱象的背后,是"以印证为中心的整体主义证明模式"所承载的"知识-权力"话语与"认知-行为"理论所产生的交织与耦合。刑事司法场域的微观权力网络之中,知识与权力的互动需要由"支配-被支配关系"转向"互动关系",并在降低法官认知流畅度的同时,提示其启动理性认知系统对感性认知行为进行监控与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司法证明 鉴定意见 有专门知识的人 知识-权力 认知-行为
原文传递
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组织的法律关系与功能定位
18
作者 程龙 《财经法学》 CSSCI 2024年第1期55-71,共17页
第三方监督评估组织在涉案企业合规制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在法律上的定位对于合规案件办理的合法、合理意义重大。从规范上看,第三方组织应作为独立监管人协助检察机关工作;实践考察发现,第三方机制中检察主导显著,第三方组织工作方... 第三方监督评估组织在涉案企业合规制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在法律上的定位对于合规案件办理的合法、合理意义重大。从规范上看,第三方组织应作为独立监管人协助检察机关工作;实践考察发现,第三方机制中检察主导显著,第三方组织工作方式多样,检察听证的适用突出,同时强调对第三方组织的监督。第三方组织与检察机关、涉案企业和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委会的法律关系决定着其功能定位。第三方组织与检察机关的关系具有受托性、独立性的特征;其与涉案企业的关系又可表述为平等性、非强制性。管委会承担着对第三方组织的宏观管理职能。据此,第三方组织应在功能上确定为有专门知识的人,其出具的合规考察报告是第三方机制的核心,应定位为专门性报告。有鉴于此,应当参照鉴定人与鉴定意见对第三方组织及其合规考察报告予以规制,同时,注意对涉案企业和被害人的权利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案企业合规 第三方组织 合规考察报告 有专门知识的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家参与庭审的角色定位与意见归属
19
作者 陈邦达 李赫 刘畅 《中国司法鉴定》 2024年第4期91-100,共10页
近年来颁布的司法解释赋予有专门知识的人(专家)参与庭审过程的权利已超越诉讼法预设的初衷,专家的角色定位与意见归属亟待重新审视和界定。为保护质证权,立法不应对被告人申请专家出庭设置障碍。现行立法不苛求参与庭审的专家须具备鉴... 近年来颁布的司法解释赋予有专门知识的人(专家)参与庭审过程的权利已超越诉讼法预设的初衷,专家的角色定位与意见归属亟待重新审视和界定。为保护质证权,立法不应对被告人申请专家出庭设置障碍。现行立法不苛求参与庭审的专家须具备鉴定人资质,但不意味专家毋庸具备体现专业优势的条件,唯此才能适用意见规则。专家参与庭审的基本职能为辅助一方质证,作证是司法解释赋予专家的扩张职能。现有规定造成专家的角色定位模糊,专家辅助人向专家证人转型的过程存在诉讼构造、证据种类法定等制约性因素。专家参与庭审发表意见具有多元化的性质归属,对鉴定意见提出意见可理解为对证据的反驳。而专家对专门性问题提出意见性质上类同于反证,此类意见具有证据属性,可归入专门性证据范畴接受质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专门知识的人 专家辅助人 专家证人 专门性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中专家辅助人制度限缩范式建构——“质证顾问”及其权利保障
20
作者 胡振龙 《中国司法鉴定》 2024年第4期81-90,共10页
在诉讼专家多元化扩张的背景下,法条规定之“有专门知识的人”实际正以司法鉴定人、办案辅助人、质证顾问和准司法鉴定人的多种面孔参与到司法程序当中。其中,传统的以《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七条为基础的刑事专家辅助人是且应是职能... 在诉讼专家多元化扩张的背景下,法条规定之“有专门知识的人”实际正以司法鉴定人、办案辅助人、质证顾问和准司法鉴定人的多种面孔参与到司法程序当中。其中,传统的以《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七条为基础的刑事专家辅助人是且应是职能限缩的质证顾问,这种认识不仅有法条教义作为支撑,更有顺应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走向、尊重制度环境特性、符合差异化制度建构需要的合理性基础补充维系。由此,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也应固守其限缩范式,即以质证职能的有效行使为目的,从法官对质证顾问出庭申请的审查、出庭权利的明确、庭外权利的配置三个方面构建其权利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专门知识的人 专家辅助人 质证顾问 限缩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