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1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被引量:1
1
作者 蒋自强 曹旭华 袁亚春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6年第3期27-37,共11页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本文仅从经济领域阐述这一体系,即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作一系统阐述,并将其丰富内容概括为:经济建设中心论、经济发展战略论、经济结构和分配论...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本文仅从经济领域阐述这一体系,即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作一系统阐述,并将其丰富内容概括为:经济建设中心论、经济发展战略论、经济结构和分配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经济改革论、对外经济开放论,分别加以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对外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 发展生产力 经济理论 经济发展战略 战略重点 马克思主义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被引量:1
2
作者 方生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13,共13页
一、争论的缘起《理论前沿》1998年第8期刊登了一篇题为《要完整准确地宣传十五大的有关理论》的文章。其中提出一个观点,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既然是“完全不同”,就是说,社会主... 一、争论的缘起《理论前沿》1998年第8期刊登了一篇题为《要完整准确地宣传十五大的有关理论》的文章。其中提出一个观点,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既然是“完全不同”,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这两个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经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3
作者 张炳光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35-38,共4页
本文就卫兴华同志与方生同志关于如何准确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争论中的两个颇为关键的问题: “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区别和“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区别等问题发表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尤其... 本文就卫兴华同志与方生同志关于如何准确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争论中的两个颇为关键的问题: “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区别和“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区别等问题发表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作者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实际上存在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经济, 包含两个部分, 一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为主体), 一是有中国特色的非社会主义经济 (为伴体, 其中主要是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经济)。在此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经济 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践观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邓小平文选》三卷专题研究
4
作者 白效参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2-6,共5页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任何理论都是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离不开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产生、发展,并得到检验...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任何理论都是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离不开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产生、发展,并得到检验的。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邓小平文选 社会主义建设 邓小平同志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深入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5
《山东经济》 1992年第4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体系建构
6
作者 郑保卫 郑权(整理)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15,139,共1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媒介技术环境的变化带来了新闻业态的再造与重构,也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不断发展与创新。文章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建构的历史背景、重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媒介技术环境的变化带来了新闻业态的再造与重构,也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不断发展与创新。文章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建构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实践目标和方法路径。研究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的形成,对打破长期以来受西方新闻传播理论体系影响而形成的概念性、框架性的思维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三大体系”的建设,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基石和支撑作用,系统回答“四个之问”,提供引领中国传媒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学术支撑,做到“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确保党的新闻理论与实践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和道路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 体系建构 “三大体系”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中国智慧
7
作者 夏晓丽 朱彩霞 《行政与法》 2025年第3期44-53,共10页
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发展政治协商和协商民... 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发展政治协商和协商民主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扬弃,是对广大人民民主诉求的现代回应,是对西方国家“民主失灵”的时代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为人类政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中国智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协商民主理论构建的中国逻辑,立足中国国情,在坚持党的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二是协商民主理论表达的中国话语,用独具标识性的中国话语进行理论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进行创新,有力破解西式民主的话语霸权;三是协商民主理论贡献了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在坚定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自信的同时,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中国智慧 党的领导 中国话语 中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框架下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
8
作者 王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1期024-027,共4页
本文探讨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框架下,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创新路径。文章首先分析了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对企业党建的深远影响,接着讨论了当前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障碍... 本文探讨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框架下,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创新路径。文章首先分析了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对企业党建的深远影响,接着讨论了当前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障碍、党组织作用不匹配等。最后提出了四个创新路径:强化理论武装、建立融合机制、提升党务工作者专业化水平、创新党建形式。通过这些路径,企业党建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和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框架 企业党建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价值研究
9
作者 卫晓君 刘宇超 姜勇 《新疆社会科学》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作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既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理论,又是中国收入分配改革与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扎实推进共富目标,体现着“生产决定分配”理论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作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既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理论,又是中国收入分配改革与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扎实推进共富目标,体现着“生产决定分配”理论逻辑和“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代表着突出问题导向,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根本目标;蕴含着构建协调配套的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制度体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思路方法等。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不断优化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与包容性,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机制改革对缩小收入差距和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新时代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湘党史故事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探析——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例
10
作者 谭秋霞 《高教论坛》 2025年第3期74-78,共5页
将湖湘党史故事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是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教学实效和培育时代新人的有效举措。湖湘党史故事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两门课程在历史逻辑、教学内容... 将湖湘党史故事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是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教学实效和培育时代新人的有效举措。湖湘党史故事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两门课程在历史逻辑、教学内容和价值取向上存在高度的耦合性。从湖湘党史故事融入视角提升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实效,就需要挖掘湖湘党史故事资源、提升党史故事叙述能力、丰富党史故事表现形式、发掘党史故事精神内涵,将立德树人使命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党史故事 高职院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教学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备课的路径探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为例
11
作者 王婵 杨晴 赵家乐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92-94,共3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属于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做好该课程的备课工作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课程建设的首要环节,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经验。本文针对目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属于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做好该课程的备课工作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课程建设的首要环节,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经验。本文针对目前该课程备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语言转化、内容打磨、资源甄别和效果反思等多种方式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备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学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
12
作者 贺立龙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6-57,共12页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经济社会的运行方式,对经济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厘清数字经济学内容及框架的基础上,阐述数字经济学理论范式构建的主要维度和基本内涵,分析数字经济学发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的内...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经济社会的运行方式,对经济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厘清数字经济学内容及框架的基础上,阐述数字经济学理论范式构建的主要维度和基本内涵,分析数字经济学发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的内在关系,提出构建中国特色数字经济理论体系的重点任务。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学是研究数字技术如何改变经济活动的一门新兴经济学科,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数字经济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引领数字经济学发展,才能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建设,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数字经济学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创新中,必须把数字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念统一起来,并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推进数字经济学的发展创新。完善数字经济学发展创新的支撑体系,需要弘扬开放包容理念构建数字经济学学科体系,将数字经济学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科建设基础性工程,重点探索构建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数字经济学学科发展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数字经济 数据要素 中国式现代化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路径研究
13
作者 王磊 《今传媒》 2025年第1期14-17,共4页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的传播,是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为理论基础,分析高校在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主体、客体以及媒介存在的不足...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的传播,是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为理论基础,分析高校在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主体、客体以及媒介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措施,旨在提高党的理论的传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W理论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探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例
14
作者 李晗琦 罗建文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绘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蓝图,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不仅是党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改革大业的行动宣言,更是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绘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蓝图,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不仅是党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改革大业的行动宣言,更是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资源。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当围绕教学目标深入挖掘融入价值来回答“为何融入”的问题,充分凝练全会精神来回答“融入什么”的问题,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回答“怎样融入”的问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例探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多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思想政治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 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历史嬗变与话语特点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建军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3期5-19,共1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教育的探索和规律性认识,它以毛泽东教育思想为基础,经历了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理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话语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教育的探索和规律性认识,它以毛泽东教育思想为基础,经历了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理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话语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话语,具有政治性、权力性和权威性;反映了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具有群众本位、实践本位和伦理本位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历史演变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定位、研究对象与研究主线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永秀 刘盼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学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结果,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中的学科定位及其研究内容共同决定它属于理论经济学。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学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结果,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中的学科定位及其研究内容共同决定它属于理论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改革和发展实践,以揭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规律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践为研究任务,以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为研究对象,以追求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的协调统一为研究主线,是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 理论经济 新质生产力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公平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基于《资本论》主线视角的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爱平 徐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8,共1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使“中国式现代化”由政策话语正式升级为具有丰富内涵的学术范畴,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使“中国式现代化”由政策话语正式升级为具有丰富内涵的学术范畴,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选择。《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剩余价值”作为《资本论》的主线,在范围、结构、属性和目的四个维度分别呈现出线索性、枢纽性、宣示性和导引性的理论特质。文章以此为参照系考察发现:“中国式现代化”在范围上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能够明晰历史线索、聚焦研究对象和主题;在结构上作为中心范畴,以其蕴含的综合性内涵和逻辑性思维特征将经济运行各个方面的理论成果联结成为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在属性上凸显出不同于其他经济学科的价值立场和制度背景;在目的上作为揭开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题眼,有助于推进学说最终目标的实现。因此,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能够充分发挥学科主线的作用与意义,新时代的理论研究应沿着这一主脉络不断丰富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 逻辑主线 《资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逻辑及创新性贡献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雷声 杭州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6,F0002,共11页
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关键在于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逻辑可以分为外在的理论逻辑和内在的理论逻辑两个基本方面。从外在的理论... 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关键在于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逻辑可以分为外在的理论逻辑和内在的理论逻辑两个基本方面。从外在的理论逻辑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六个必须坚持”继承、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内在的理论逻辑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体现为“三个统一”,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实践观、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统一;统领性要素和功能性要素的统一;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提供了体系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提供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方法,实现了内容创新、体系创新、路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和方法论 理论逻辑 创新性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
19
作者 谢加书 曾昭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9-27,共9页
邓小平在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本体论上,邓小平以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的具体国情为出发点,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与发展方向;在认识论上,邓小平坚持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理解社会... 邓小平在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本体论上,邓小平以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的具体国情为出发点,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与发展方向;在认识论上,邓小平坚持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定性;在方法论上,邓小平坚持以科学的思维方法,统筹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从哲学层面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