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有功-无功协同优化的风场、光伏电站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刘冰倩 吴涵 +3 位作者 黄建业 林爽 范元亮 黄张浩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2-89,共8页
为促进配网对风电、光伏的消纳,减少因高渗透率的分布式电源导致的电压波动,构建了以储能投资成本、购电成本、弃风弃光成本和网损成本最小为目标的蓄电池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首先,利用具有四象限运行特性的储能系统、有载调压... 为促进配网对风电、光伏的消纳,减少因高渗透率的分布式电源导致的电压波动,构建了以储能投资成本、购电成本、弃风弃光成本和网损成本最小为目标的蓄电池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首先,利用具有四象限运行特性的储能系统、有载调压变压器、分组投切电容器组对配网的有功无功进行协同优化。然后,采用融合时空关联特性的极限场景集描述可再生能源出力,使用大M法和二阶锥松弛技术将上述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求解得到储能最优容量配置和有功-无功协同优化策略。最后,以IEEE-33节点系统为例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和方法能够提高配电网的电压质量和风电、光伏的消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容量配置 配电网 有功-无功协同优化 极限场景集 电压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下电气互联系统有功-无功协同优化模型 被引量:8
2
作者 孙欣 严佳嘉 +1 位作者 谢敬东 孙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54-1566,共13页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新能源机组逐步成为主力电源,其波动性给系统特别是配电网的控制和优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网带来的无功问题,提出一种计及无功优化和多能协同交互的源-网-荷-储集中优化调度模型.该...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新能源机组逐步成为主力电源,其波动性给系统特别是配电网的控制和优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网带来的无功问题,提出一种计及无功优化和多能协同交互的源-网-荷-储集中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以多能系统运行成本最优、网络损耗最小、碳排放量最小为目标,考虑无功补偿、储能调节以及能量转换等手段,以实现电气互联系统的安全低碳经济调度.采用改进二阶锥松弛法对配网模型中非线性等式约束进行凸松弛,采用大M法对离散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容量进行线性化表达,将模型转换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补偿风机并网点所需无功,协调电、气之间的能量交互,从而提高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后配网的稳定性与弹性,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功-无功协同优化 电气互联系统 碳中和 可再生能源 改进二阶锥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靠背变流器互联的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有功-无功鲁棒协同优化运行策略 被引量:5
3
作者 郑舜玮 廖凯 +2 位作者 杨健维 张怀远 何正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05-5014,共10页
为解决微网发用电不确定性及并网功率因数限制给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带来的运行调度难题,以基于背靠背变流器互联的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计及功率因数约束的有功-无功鲁棒协同优化运行策略。首先,计及并网功率因数约束... 为解决微网发用电不确定性及并网功率因数限制给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带来的运行调度难题,以基于背靠背变流器互联的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计及功率因数约束的有功-无功鲁棒协同优化运行策略。首先,计及并网功率因数约束影响,对基于背靠背变流器并网的微网有功-无功调节特性进行分析;其次,综合考虑微网发用电不确定性及并网功率因数约束,建立min-max-min结构的有功-无功鲁棒协同优化运行模型,并基于二阶锥松弛法将所建立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问题;然后,为解决所提模型第二阶段max-min中含有0-1整数变量导致无法直接利用KKT条件转对偶求解的问题,提出基于双层列生成算法的求解方法,并给出相应的加速策略以保证算法的快速求解;最后,基于改进的含3微网IEEE-33节点系统对比仿真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及优越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在“最恶劣”运行场景下,通过协调系统有功无功出力,有效保障微网并网功率因数运行在要求范围之内,并实现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运行成本最优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主动配电网 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 有功-无功协同优化 鲁棒优化 率因数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阶锥规划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调度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福民 刘国鑫 +3 位作者 李占凯 魏永磊 王静茹 牛运腾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7-123,共7页
针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调度中控制变量多样化的趋势,以网损费用和弃光费用之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综合考虑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电压源换流器、电容器组和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等控制变量集合,建立交直流混合主动配电网有功-无功多时段... 针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调度中控制变量多样化的趋势,以网损费用和弃光费用之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综合考虑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电压源换流器、电容器组和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等控制变量集合,建立交直流混合主动配电网有功-无功多时段协同优化新模型,解决电压越限问题,实现功率快速补偿。针对变量维数增加引起的模型最优解精确性问题,采用二阶锥规划对非凸非线性问题松弛凸化,利用Cplex算法求得模型最优解。最后,通过拓展的49节点系统算例测试结果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主动配电网 二阶锥规划 主动控制变量 有功-无功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