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的国际定位问题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 |
王缉思
|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7
|
|
2
|
在“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之间求平衡 |
朱锋
|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3
|
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思想与新世纪中国外交 |
赵明亮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4
|
论“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 |
崔志鹰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5
|
|
5
|
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及其发展 |
杨扬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6
|
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政治定位——兼论邓小平“有所作为”思想 |
王科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
2011 |
1
|
|
7
|
关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方略的思考 |
朱威烈
|
《国际展望》
|
2010 |
4
|
|
8
|
对新形势下我国“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的思考 |
孟辽阔
|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15 |
1
|
|
9
|
论新时期“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一个“负责任大国”视角下的分析 |
李海龙
毕颖
|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0
|
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思想的再思考 |
李海龙
毕颖
|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
2014 |
0 |
|
11
|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论在对日关系中实施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
张毅
|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
2006 |
0 |
|
12
|
论“有所作为” |
辰目
|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3
|
借国际舞台充分显示地位 展现大国外交影响力量 中国外交走向“有所作为” |
|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4
|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原则与我国的和平发展 |
赖风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5 |
0 |
|
15
|
新形势下对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思想的再思考 |
李海龙
毕颖
|
《新疆社科论坛》
|
2014 |
0 |
|
16
|
论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思想 |
张福财
|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13 |
0 |
|
17
|
县级工会组织要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努力做到“有所作为” |
王连生
|
《时代风采》
|
2010 |
0 |
|
18
|
中国外交新思维:从“韬光养晦”走向“有所作为” |
焦兵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5 |
6
|
|
19
|
论邓小平“有所作为”的国际战略思想 |
李爱华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20
|
论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国际战略思想及新发展 |
李俏
|
《大连干部学刊》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