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国际定位问题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 被引量:57
1
作者 王缉思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9,71,共6页
坚持"韬光养晦"的战略思想,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只有准确把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韬光养晦"战略思想的关系,重新思考"韬光养晦"的概念和提法,与时俱进地发展"韬光养晦",使其精神实质得... 坚持"韬光养晦"的战略思想,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只有准确把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韬光养晦"战略思想的关系,重新思考"韬光养晦"的概念和提法,与时俱进地发展"韬光养晦",使其精神实质得以延续,才能实现中国从人口大国、经济大国、政治大国演进到和谐大国、教育大国、科技大国、文化大国的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中国国际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之间求平衡 被引量:4
2
作者 朱锋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7-28,共2页
2008北京奥运的完美落幕进一步突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标志着中国的国力、国势、国运进入新的上升轨道,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再度成为国际热点话题。中国的发展、崛起将引起国际格局、国际体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变化中的世界,... 2008北京奥运的完美落幕进一步突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标志着中国的国力、国势、国运进入新的上升轨道,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再度成为国际热点话题。中国的发展、崛起将引起国际格局、国际体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变化中的世界,尤其是在中国发展本身就构成国际变局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中国威胁论"及"中国责任论"等此起彼伏的情况下,中国又面临着什么样的新任务、需要确立怎样的国家大战略、做出何种新的战略选择?要不要居安思危,继续坚持韬光养晦?对这些问题,不仅精英层在严肃思考,普通民众也极为关切。鉴此,《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2008年8月31日以"‘奥运后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为题举办研讨会,邀请京津两地20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就上述问题展开深入讨论。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 北京奥运会 平衡 “两个大局” 中国外交 文化互动 对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思想与新世纪中国外交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明亮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17,共6页
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思想虽然是十多年前提出来的 ,但是它仍然是我国新世纪外交工作的指导方针。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周边形势、亟待提高的综合国力等因素决定了我们必须长期坚持韬光养晦不动摇。与此同时 ,放眼世界 ,树立... 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思想虽然是十多年前提出来的 ,但是它仍然是我国新世纪外交工作的指导方针。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周边形势、亟待提高的综合国力等因素决定了我们必须长期坚持韬光养晦不动摇。与此同时 ,放眼世界 ,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积极融入国际体系、参与调整与改造也是新世纪我国外交的必然选择。如何从战略的高度处理好二者间的辩证关系 ,是当前我国外交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中国外交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 被引量:5
4
作者 崔志鹰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0-72,120,共4页
邓小平曾提出了“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中国外交战略思想。本文对“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之间的辨证关系作了分析,指出进入21世纪,中国外交仍然要贯彻邓小平这一外交战略思想。
关键词 邓小平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及其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扬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50,58,共8页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外交战略,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实质。它是我国外交战略的长期方针,而不是权宜之计。现实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决定了我国必须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外交战略,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实质。它是我国外交战略的长期方针,而不是权宜之计。现实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决定了我国必须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新世纪以来,该战略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走向"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历经创新,承启"韬光养晦",逐步形成"奋发有为"的外交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外交战略 积极有所作为 奋发有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政治定位——兼论邓小平“有所作为”思想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科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2期48-52,共5页
邓小平关于我国在国际政治中应该也必须"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是与他关于中国"在世界上不是无足轻重的国家","怎么样也算一极"的战略判断紧密相连的。经过30余年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国... 邓小平关于我国在国际政治中应该也必须"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是与他关于中国"在世界上不是无足轻重的国家","怎么样也算一极"的战略判断紧密相连的。经过30余年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得到显著增强与大幅提升,在世界政治格局中占一极重要力量的趋势更加显著,这为我国在世界政治舞台应该和能够"有所作为"进一步夯实了基础,提供了必然性和可能性。结合新的形势,适时调整和实践我国在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的角色定位,恰当塑造和承担起一个有重要影响和负责任的政治大国形象与作用,就是当代中国在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理所当然地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国力 国际政治 定位 有所作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方略的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威烈 《国际展望》 2010年第3期1-7,111-121+8,共19页
中国近年倡导的和谐理念,是向国际社会提供的一项公共产品。中国在确立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和谐地区的目标的同时,也在反复强调"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中国未能公开、充分地围绕"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一... 中国近年倡导的和谐理念,是向国际社会提供的一项公共产品。中国在确立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和谐地区的目标的同时,也在反复强调"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中国未能公开、充分地围绕"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一外交方略进行相关研究和宣传工作,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大国的曲解和误解,加深了周边国家和西方大国对我战略意图的疑虑,造成了构建战略互信的障碍。因此,深入解读"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内涵,已成为一项不容回避的严肃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外交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形势下我国“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的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孟辽阔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94-96,共3页
当前,"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指引下的我国外交工作应推进理念和实践创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断消除外界对中国的误解和疑虑。
关键词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外交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一个“负责任大国”视角下的分析
9
作者 李海龙 毕颖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6-10,共5页
面对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的"特殊时期",邓小平审时度势,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当下,国际局势和中国自身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新局势、新变化、新挑战,有关是否以及如何坚持"韬光养晦... 面对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的"特殊时期",邓小平审时度势,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当下,国际局势和中国自身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新局势、新变化、新挑战,有关是否以及如何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思想的思考引人关注。从自身的现实出发,中国必须继续坚持这一战略思想。"韬光养晦"并不意味着中国推卸责任,而应当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事务,更加勇于承担国际责任,在国际上树立起和平友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战略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负责任大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思想的再思考
10
作者 李海龙 毕颖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第5期23-27,共5页
面对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的"特殊时期",邓小平审时度势,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当下,国际局势和中国自身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新局势、新变化、新挑战,有关是否以及如何坚持"韬光养... 面对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的"特殊时期",邓小平审时度势,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当下,国际局势和中国自身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新局势、新变化、新挑战,有关是否以及如何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思想的思考引人关注。从自身的现实出发,中国必须继续坚持这一战略思想。但"韬光养晦"并不意味着中国推卸责任,而应当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事务,更加勇于承担国际责任,在国际上树立起和平友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负责任大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论在对日关系中实施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11
作者 张毅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1期24-25,共2页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是新时期我国制定外交政策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指南。现阶段,中日关系的发展尚存在着不少困难,出现了不少波折,客观上要求我国继续秉承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实施“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的策略,即全面客观地认识中日...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是新时期我国制定外交政策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指南。现阶段,中日关系的发展尚存在着不少困难,出现了不少波折,客观上要求我国继续秉承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实施“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的策略,即全面客观地认识中日关系,顾全大局地对待两国的分歧和矛盾;坚持发展两国间的交流与合作。与此同时,也要提高对日本右翼势力的警惕,积极防御,以此来实现维持和发展两国友好关系,保持地区稳定和平的局面,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国际战略思想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中日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有所作为”
12
作者 辰目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共1页
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下简称“群教活动”)总结会议上,党组书记蒋建国同志强调,巩固和提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要在行业的改革、开放、发展方面“有所作为”。笔者在现场听到了这个要求,当时就在心... 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下简称“群教活动”)总结会议上,党组书记蒋建国同志强调,巩固和提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要在行业的改革、开放、发展方面“有所作为”。笔者在现场听到了这个要求,当时就在心里为这个要求暗暗叫好。追溯起来,自己也可能在潜意识里对“有所作为”情有独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所作为” 教育实践活动 学习实践活动 群众路线 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 党组书记 潜意识
原文传递
借国际舞台充分显示地位 展现大国外交影响力量 中国外交走向“有所作为”
13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23,共4页
中国最近频密的外交活动引人注目。除了在南宁和北京举行了“大型外交盛会”外,美俄法日韩等国高层领导人和官员纷纷访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还对越南、老挝、印度以及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有分析认为,这... 中国最近频密的外交活动引人注目。除了在南宁和北京举行了“大型外交盛会”外,美俄法日韩等国高层领导人和官员纷纷访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还对越南、老挝、印度以及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有分析认为,这样密集、频繁的高层外交活动,前所未有,显示出中国外交走向“有所作为”的新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所作为” 中国外交 国际舞台 大国外交 显示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力量 外交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原则与我国的和平发展
14
作者 赖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4期7-10,共4页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我国国际战略方针的核心原则。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我国和平发展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新变化都要求我们长期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原则,长期坚持该战略原则也是对冲美国全球战略重...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我国国际战略方针的核心原则。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我国和平发展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新变化都要求我们长期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原则,长期坚持该战略原则也是对冲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压力的战略需要,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应继续坚持以"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原则统领我国的外交工作,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全面推进周边外交,同时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国际关系 和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对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思想的再思考
15
作者 李海龙 毕颖 《新疆社科论坛》 2014年第5期5-9,共5页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是邓小平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的正确战略决策,是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智慧结晶,是一项应该继续坚持的根本国策。但时代在发展,世情国情也会不断出现新变化,因此中国必须创造性地继承"韬光...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是邓小平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的正确战略决策,是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智慧结晶,是一项应该继续坚持的根本国策。但时代在发展,世情国情也会不断出现新变化,因此中国必须创造性地继承"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要针对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在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方面不断反思、适时调整,加大创新力度,坚定战略自觉,最大限度地保持政策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统一,使这一战略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战略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思想
16
作者 张福财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年第2期46-47,共2页
邓小平针对国际局势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并逐步形成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思想,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容应对了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局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稳定和平的国际国内环... 邓小平针对国际局势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并逐步形成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思想,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容应对了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局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稳定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这一外交战略思想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开创了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外交战略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和平崛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工会组织要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努力做到“有所作为”
17
作者 王连生 《时代风采》 2010年第19期13-13,共1页
一是要在维权机制建设上有新思路。要坚持和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和不断规范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全面维护广大职工包括农民工在内的经济、政治权利和精神文化需求。要着眼形势发展的要求,大... 一是要在维权机制建设上有新思路。要坚持和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和不断规范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全面维护广大职工包括农民工在内的经济、政治权利和精神文化需求。要着眼形势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行厂务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所作为” 工会组织 调结构 职工代表大会 县级 民主管理制度 集体合同制度 精神文化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外交新思维:从“韬光养晦”走向“有所作为” 被引量:6
18
作者 焦兵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10期101-103,共3页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邓小平针对特定的历史环境而提出的应对措施,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外交体现出重“韬光养晦”轻“有所作为”的特点。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中国国家利益的拓展,中国外交应从“韬光养晦”转向“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邓小平针对特定的历史环境而提出的应对措施,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外交体现出重“韬光养晦”轻“有所作为”的特点。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中国国家利益的拓展,中国外交应从“韬光养晦”转向“有所作为”,积极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承担大国责任,塑造大国形象,大力推进多边外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大国责任 多边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有所作为”的国际战略思想
19
作者 李爱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9-43,共5页
“有所作为”是邓小平在冷战结束过程中 ,继提出韬光养晦的战略思想后 ,又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本文首先阐明了中国在国际上要有所作为的必要性 :只有有所作为 ,才能体现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作用和分量 ;才能打破西方强国对中国... “有所作为”是邓小平在冷战结束过程中 ,继提出韬光养晦的战略思想后 ,又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本文首先阐明了中国在国际上要有所作为的必要性 :只有有所作为 ,才能体现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作用和分量 ;才能打破西方强国对中国的歧视 ,争得同它们平等互利的国际权利 ;才能增强中国的国际信誉 ,从而为我国的对外开放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文章接着论述了我国“有所作为”的主要表现 :(1)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 )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积极敦促地区冲突的和平解决 ;(4 )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繁荣 ;(5 )引领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有所作为 国际战略思想
全文增补中
论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国际战略思想及新发展
20
作者 李俏 《大连干部学刊》 2007年第7期41-43,共3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进入新旧转换的历史大变动时期,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国际战略思想,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它不仅是应对当时复杂国际局势的权宜之计,还是为了中国国家利益而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进入新旧转换的历史大变动时期,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国际战略思想,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它不仅是应对当时复杂国际局势的权宜之计,还是为了中国国家利益而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进入新世纪,“和平崛起新道路”、“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是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新的继承和发展。“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国际战略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国际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