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张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95-0098,共4页
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阿司匹林加硫酸氢氯吡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将以2022年1-2023年1-1月84名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独口服阿斯匹林和阿司匹林加硫酸氢氯吡格雷的治疗,分成观察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阿司匹林加硫酸氢氯吡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将以2022年1-2023年1-1月84名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独口服阿斯匹林和阿司匹林加硫酸氢氯吡格雷的治疗,分成观察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NIHSS积分、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和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 NIHSS评分较低, Barthel指数较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阿司匹林加硫酸氢氯吡格雷用于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良好,安全可靠,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生活品质,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 脑梗死 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治疗结核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白媛(综述) 张祯祯(审校) 《儿科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一项重大难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2019年全球新发TB患者996万例,新发患者数居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印度(264.0万)、印度尼西亚(84.5万)、中国...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一项重大难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2019年全球新发TB患者996万例,新发患者数居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印度(264.0万)、印度尼西亚(84.5万)、中国(83.3万),总数约占全球估算发病总数的5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全球公共卫生 新发患者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有效性和安全性 TUBERCULOSIS 结核病 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应用氨甲环酸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
3
作者 林崇明 刘卓 吴献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36期4485-4487,共3页
目的探讨在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氨甲环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80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生理盐水(A组)、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0 mg/kg(B... 目的探讨在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氨甲环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80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生理盐水(A组)、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0 mg/kg(B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术后24 h引流量、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不同时间血红蛋白、输血患者比例、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率。结果 A组术后24 h引流量(379.6±43.6)ml,大于B组(213.6±50.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失血量(1 130.8±356.4)ml,大于B组(876.4±264.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隐性失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1、5天的血红蛋白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患者比例分别为20.0%(8/40)和5%(2/40),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监测均未出现症状性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在关闭切口前静滴氨甲环酸10 mg/kg,能有效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和降低输血患者的比例,并且未增加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全膝关节置换 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沙司他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家青 杨晴 +5 位作者 袁敦禄 黄晶晶 常青 聂静雯 周竹 李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4-710,共7页
背景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肾脏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加速疾病进展并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纠正贫血和监测改善肾性贫血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意义重大。目的比较罗沙司他与红细胞生成刺激剂在治疗维持... 背景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肾脏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加速疾病进展并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纠正贫血和监测改善肾性贫血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意义重大。目的比较罗沙司他与红细胞生成刺激剂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FMRS、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ClinicalTrials.gov,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01-19。筛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龄≥3个月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试验组口服罗沙司他,对照组注射红细胞生成刺激剂。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包括6项随机对照研究、901例患者。其中试验组549例,对照组35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罗沙司他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铁〔MD=2.49,95%CI(0.82,4.16),P=0.004〕、转铁蛋白〔MD=0.31,95%CI(0.17,0.44),P<0.00001〕、总铁结合力〔MD=7.51,95%CI(5.01,10.01),P<0.00001〕水平方面均优于红细胞生成刺激剂。两组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0,95%CI(0.99,1.22),P=0.07〕。结论罗沙司他在升高血清铁、转铁蛋白、总铁结合力方面较红细胞生成刺激剂效果更好;短期内使用罗沙司他未增加血液透析患者不良事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罗沙司他 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 红细胞生成刺激剂 肾性贫血 有效性和安全性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和低频脊髓电刺激治疗慢性疼痛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胡慧敏 毛鹏 +4 位作者 李怡帆 张毅 刘星 王泊宁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5-229,共5页
慢性疼痛常发生于中低收入国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1]。中国慢性疼痛的发病率为35.9%,且有研究显示21%~50%的慢性疼痛病人存在自杀倾向[2,3]。在过去的十几年,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广泛应用于疼痛治疗且诸多... 慢性疼痛常发生于中低收入国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1]。中国慢性疼痛的发病率为35.9%,且有研究显示21%~50%的慢性疼痛病人存在自杀倾向[2,3]。在过去的十几年,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广泛应用于疼痛治疗且诸多临床研究证实了其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优势。据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的数据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植入5万个脊髓刺激器[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收入国家 脊髓电刺激 神经外科医师 慢性疼痛 META分析 自杀倾向 疼痛治疗 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炎清灌肠剂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瘀热互结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回顾性研究
6
作者 丁丽仙 潘定举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期128-129,共2页
目的:初步评价盆炎清灌肠剂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瘀热互结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其中试验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抗炎治疗)加用盆炎清灌肠剂,1次/d,经期停用,经净后2d开始用药,14d为1... 目的:初步评价盆炎清灌肠剂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瘀热互结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其中试验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抗炎治疗)加用盆炎清灌肠剂,1次/d,经期停用,经净后2d开始用药,14d为1疗程,连续用3个疗程;对照组在常规抗炎治疗,疗程与前相同。结果两组治疗后盆腔炎疼痛症状综合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组下降好于对照组,表明治疗组的疗效较对照组好。90例病例无不良事件。结论盆炎清灌肠剂治疗瘀热互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疗效肯定,能改善瘀热互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症状和体征,尤其对疼痛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炎清灌肠剂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有效性和安全性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r Urol:米拉贝隆与抗毒蕈碱药物联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循证医学证据) 被引量:5
7
作者 艾洁 李旭东(介评)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934-935,共2页
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定义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为尿急,通常伴有尿频和夜尿,伴或不伴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无尿路感染或其他明显病理改变。OAB患者症状通常持续存在,会对... 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定义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为尿急,通常伴有尿频和夜尿,伴或不伴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无尿路感染或其他明显病理改变。OAB患者症状通常持续存在,会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产生不良影响。OAB/UI的口服药物治疗包括抗毒蕈碱药物(如索利那新、丙哌维林、和曲司溴铵)和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Mirabegron,米拉贝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拉贝隆 抗毒蕈碱药物 联合治疗 膀胱过度活动症 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联合乳果糖对肠道清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郭松 李军文 +3 位作者 谢林娟 侯冬勤 钟璐莹 王玥梅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92-96,共5页
结肠镜是检查肠病变的重要手段,充分的肠道准备可提高结肠镜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聚乙二醇(PEG)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普遍的一类肠道清洁剂[2-3],中国指南推荐使用3LPEG分次剂量方案可提供高质量的肠道清洁[4],欧美指南推荐使用高容... 结肠镜是检查肠病变的重要手段,充分的肠道准备可提高结肠镜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聚乙二醇(PEG)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普遍的一类肠道清洁剂[2-3],中国指南推荐使用3LPEG分次剂量方案可提供高质量的肠道清洁[4],欧美指南推荐使用高容量PEG分次给药方案可获得高质量的肠道准备[5],但由于该方案的口服液体量较大及口味差,有5%~15%的患者无法完成肠道准备[6-7],故国内不推荐常规使用4LPEG方案进行肠道准备。乳果糖作为渗透性缓泻剂广泛用于成人便秘的治疗[8],中国儿童胃镜结肠镜检查规范操作专家共识推荐儿童可使用乳果糖进行肠道准备[9],但最新的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未推荐乳果糖用于成年人结肠镜检查的肠道准备[4]。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联合乳果糖在结肠镜检查前对肠道清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推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肠道清洁 有效性和安全性 分次给药 META分析 分次剂量 乳果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战修竹 陈俊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1,共8页
目的:利用循证医学手段,通过Meta分析评估化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与单纯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知网、万方、维普和CBM数据库从建库到2021年0... 目的:利用循证医学手段,通过Meta分析评估化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与单纯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知网、万方、维普和CBM数据库从建库到2021年08月以来有关化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文献。由两位研究者独立完成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以及评估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8篇文献。汇总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明显长于仅接受化疗的患者(HR=0.85,95%CI:0.75~0.96;HR=0.84,95%CI:0.73~0.97)。结果还表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complete remission rate,CRR)也显著高于仅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RR=1.44,95%CI:1.10~1.89)。此外,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纯化疗组(RR=1.08,95%CI:1.03~1.14)。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接受Atezolizumab联合化疗的患者的OS明显长于单独接受化疗的患者(HR=0.85,95%CI:0.75~0.96),接受Atezolizumab或Pembrolizumab与化疗的联合治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PFS(HR=0.80,95%CI:0.73~0.89;HR=0.79,95%CI:0.67~0.92),然而接受Durvalumab联合化疗的患者OS和PFS较单纯化疗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化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比单独化疗更有效,但联合治疗有着更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此外,Durvalumab与化疗药的联合使用并不能增加患者的OS和P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PD-1/PD-L1抑制剂 三阴性乳腺癌 有效性和安全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时间提前能否切实提高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星洁(译) 范亚新(译) 张菁(校)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9-640,共2页
万古霉素是住院患者最常使用的抗菌药物之一。2020年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TDM)的共识指南进行了更新,评估了自2009年以来大量万古霉素疗效和毒性新数据,提高了建议中证据的强度和质量,提供了儿童患者等特殊群体监测和治疗的推荐项。对... 万古霉素是住院患者最常使用的抗菌药物之一。2020年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TDM)的共识指南进行了更新,评估了自2009年以来大量万古霉素疗效和毒性新数据,提高了建议中证据的强度和质量,提供了儿童患者等特殊群体监测和治疗的推荐项。对“疑似或确诊为严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推荐在万古霉素治疗最初的24~48 h即可监测药时曲线下面积与最低抑菌浓度比值(AUC/MIC),以优化万古霉素暴露量并降低毒性。该指南推荐项基于的数据证据有限且质量不高,推荐的级别不强。在万古霉素治疗初期进行AUC测定可能是徒劳或没有必要的,应避免过度的TDM。现有证据表明万古霉素经验性使用很普遍,其中大多数患者治疗不超过48~72 h,而万古霉素引起急性肾损伤(AKI)的风险增加主要发生在大剂量治疗第5天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药物监测 药时曲线下面积 最低抑菌浓度 万古霉素 有效性和安全性 感染患者 暴露量 儿童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拉瑞韦钾片联合索磷布韦片治疗慢性HCV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1
作者 KONG F WEN X +2 位作者 WEN X 孔菲 牛俊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9-689,共1页
本研究为多中心、单臂、开放的Ⅲ期临床试验。评估HCV非结构蛋白3/4A抑制剂赛拉瑞韦钾片联合索磷布韦片在中国慢性丙型肝炎非肝硬化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赛拉瑞韦钾片,100 mg,2次/d;索磷布韦,400 mg,1次/d,联合给药12周或24周治疗非... 本研究为多中心、单臂、开放的Ⅲ期临床试验。评估HCV非结构蛋白3/4A抑制剂赛拉瑞韦钾片联合索磷布韦片在中国慢性丙型肝炎非肝硬化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赛拉瑞韦钾片,100 mg,2次/d;索磷布韦,400 mg,1次/d,联合给药12周或24周治疗非肝硬化、初治或干扰素经治的中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主要终点是停药后12周时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Ⅲ期临床试验 联合给药 疗效和安全性 索磷布韦 有效性和安全性 赛拉 慢性HCV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翀 刘瑞斌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3期2318-2320,共3页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眼病,近年来在我国临床上所占比例有所上升,具有病理性高眼压、眼压升高时房角开放、存在青光眼特征性视网膜视神经损害和视野损害等临床特征。其中病理性眼压增高是造成视神经损害的重要因素,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眼病,近年来在我国临床上所占比例有所上升,具有病理性高眼压、眼压升高时房角开放、存在青光眼特征性视网膜视神经损害和视野损害等临床特征。其中病理性眼压增高是造成视神经损害的重要因素,药物或手术治疗有效控制患者眼压,对视功能、视野进一步降低进行有效预防是其主要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损害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视野损害 致盲眼病 房角开放 眼压增高 有效性和安全性 噻吗洛尔滴眼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布司他和别嘌醇治疗痛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贵江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6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和别嘌醇治疗痛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方法在Em Base、Pub Med、Cochrane图书馆、CBM和CNKI和数据库中检索非布司他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分别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利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原理和方...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和别嘌醇治疗痛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方法在Em Base、Pub Med、Cochrane图书馆、CBM和CNKI和数据库中检索非布司他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分别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利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原理和方法,使用R evMan 5.2.7软件(Cochrane协作网)开展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纳入5个(RCT)。接受非布司他治疗的患者血清尿酸(s UA)水平与别嘌醇相比更容易降低至6 mg/d L以下;非布司他没有降低痛风的发作率的作用;非布司他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别嘌醇组。结论非布司他更容易将s UA水平降至6 mg/d L以下,但没有得出有效证据证明非布司他痛风发作的预防效果优于别嘌醇,且非布司他价格偏高,若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可选此方法,一般情况下不适合作为治疗慢性痛风的常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布司他 别嘌醇 有效性和安全性 痛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寅鹏 张海龙 +1 位作者 周鹏 孟菲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1年第2期4-12,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使用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筛选出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 目的:系统评价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使用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筛选出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COP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独立评价员分别进行试验筛选和质量评价;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3. 3版本软件进行荟萃(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RCTs,病例共计158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常规治疗COPD在总有效率、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FEV_(1)/FVC相较于单纯常规治疗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相较于单纯常规治疗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用于治疗COPD患者的总有效率、FVC、FEV_(1)、FEV_(1)%、FEV_(1)/FVC等方面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但在临床还需更多设计严谨的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提供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帕拉德福韦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多中心、随机、双盲Ⅱ期临床研究
15
作者 GAO YH KONG F +1 位作者 SONG XW 高沿航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92-2892,共1页
【据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 2021年10月报道】甲磺酸帕拉德福韦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随机、双盲II期临床研究(作者Gao YH等)甲磺酸帕拉德福韦片是一种口服的肝靶向阿德福韦前药,可显著抑制HBV的复制。
关键词 Ⅱ期临床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阿德福韦 有效性和安全性 甲磺酸 肝靶向 双盲 帕拉德福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海川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375-1377,共3页
相关调查证实,在2002年我国居民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之中,血脂异常者高达1.6亿[1]。而到了最近几年,则达到了2.5亿之多。在此其中,血脂异常疾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呈现出了增加趋势。文献[2]指出,对于高血脂症患者来讲,以常规治疗为基... 相关调查证实,在2002年我国居民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之中,血脂异常者高达1.6亿[1]。而到了最近几年,则达到了2.5亿之多。在此其中,血脂异常疾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呈现出了增加趋势。文献[2]指出,对于高血脂症患者来讲,以常规治疗为基础联合应用血脂康胶囊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高血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患者应用了血脂胶囊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脂症患者 居民健康状况 血脂康胶囊 血脂异常者 高脂血症 有效性和安全性 患病率 血脂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新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3期43-43,45,共2页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予以瑞格列奈+二甲双胍治疗,通过调整两药联用的剂量,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糖化血糖蛋白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评...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予以瑞格列奈+二甲双胍治疗,通过调整两药联用的剂量,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糖化血糖蛋白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评价。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状况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在不同剂量治疗下,患者的FPG、PPG、HbA_(1c)均降低,效果明显;患者中出现轻度低血糖仅2例、重度低血糖1例,与用药剂量无关。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格列奈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倪娜娜 《北方药学》 2017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抽签法将安阳市中医院心病一科2014年3月~2015年4月1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6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 L/d治疗,观察组57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1...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抽签法将安阳市中医院心病一科2014年3月~2015年4月1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6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 L/d治疗,观察组57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10m L/d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1.23%高于对照组的76.7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5%低于对照组的1.79%,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10m L剂量的疏血通注射液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溶解新形成的血栓,改善心肌缺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 疏血通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 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晶 《系统医学》 2021年第8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现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需要全身麻醉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把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患者。参照组采用的是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辅助...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现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需要全身麻醉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把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患者。参照组采用的是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辅助全身麻醉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的是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方案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全身麻醉患者在使用静脉麻醉治疗后的麻醉时间、麻醉效果、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得出实验结论。结果在进行科学的麻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为95.0%(38/40),参照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为80.0%(32/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3,P=0.043);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率为10.0%(4/40),参照组患者的疼痛率为50.0%(20/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38,P<0.001);参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有苏醒躁动4例,呕吐恶心6例,寒战高热6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16/40),而研究组患者出现1例呕吐恶心,1例寒战高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2/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50,P<0.001)。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理想,有助于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地控制了患者的病情进展,保障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基础胰岛素起始联合口服药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转归、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他丽娥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0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基础胰岛素起始联合口服药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转归、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T2DM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基础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基础胰岛素起始联合口服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指标... 目的:探讨基础胰岛素起始联合口服药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转归、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T2DM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基础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基础胰岛素起始联合口服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指标变化、血糖达标率及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空腹胰岛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也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胰岛素起始联合口服药治疗T2DM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胰岛素抵抗,减少胰岛素用量,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具有较高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M) 基础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 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